`

LVS三种工作模式、十种调度算法介绍

阅读更多

工作模式介绍:
1.Virtual server via NAT(VS-NAT)
优点:集群中的物理服务器可以使用任何支持TCP/IP操作系统,物理服务器可以分配Internet的保留私有地址,只有负载均衡器需要一个合法的IP地址。
缺点:扩展性有限。当服务器节点(普通PC服务器)数据增长到20个或更多时,负载均衡器将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因为所有的请求包和应答包都需要经过负载 均衡器再生。假使TCP包的平均长度是536字节的话,平均包再生延迟时间大约为60us(在Pentium处理器上计算的,采用更快的处理器将使得这个 延迟时间变短),负载均衡器的最大容许能力为8.93M/s,假定每台物理服务器的平台容许能力为400K/s来计算,负责均衡器能为22台物理服务器计 算。

解决办法:即使是是负载均衡器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如果是这样也有两种方法来解决它。一种是混合处理,另一种是采用Virtual Server via IP tunneling或Virtual Server via direct routing。如果采用混合处理的方法,将需要许多同属单一的RR DNS域。你采用Virtual Server via IP tunneling或Virtual Server via direct routing以获得更好的可扩展性。也可以嵌套使用负载均衡器,在最前端的是VS-Tunneling或VS-Drouting的负载均衡器,然后后面 采用VS-NAT的负载均衡器。

2.Virtual server via IP tunneling(VS-TUN)
我们发现,许多Internet服务(例如WEB服务器)的请求包很短小,而应答包通常很大。
优点:负载均衡器只负责将请求包分发给物理服务器,而物理服务器将应答包直接发给用户。所以,负载均衡器能处理很巨大的请求量,这种方式,一台负载均衡能 为超过100台的物理服务器服务,负载均衡器不再是系统的瓶颈。使用VS-TUN方式,如果你的负载均衡器拥有100M的全双工网卡的话,就能使得整个 Virtual Server能达到1G的吞吐量。
缺点:但是,这种方式需要所有的服务器支持”IP Tunneling”(IP Encapsulation)协议,我仅在Linux系统上实现了这个,如果你能让其它操作系统支持,还在探索之中。

3.Virtual Server via Direct Routing(VS-DR)
优点:和VS-TUN一样,负载均衡器也只是分发请求,应答包通过单独的路由方法返回给客户端。与VS-TUN相比,VS-DR这种实现方式不需要隧道结 构,因此可以使用大多数操作系统做为物理服务器,其中包括:Linux、Solaris 、FreeBSD 、windows、IRIX 6.5;HPUX11等。
不足:要求负载均衡器的网卡必须与物理网卡在一个物理段上。

三种IP负载均衡技术的优缺点比较:
杂项         VS/NAT     VS/TUN      VS/DR
服务器操作系统    任意      支持隧道     多数(支持Non-arp )
服务器网络      私有网络    局域网/广域网  局域网
服务器数目(100M网络) 10-20      100       多(100)
服务器网关      负载均衡器   自己的路由    自己的路由
效率         一般      高        最高
调度算法介绍:
1.轮叫调度(Round Robin)(简称rr)
调度器通过“轮叫”调度算法将外部请求按顺序轮流分配到集群中的真实服务器上,它均等地对待每一台服务器,而不管服务器上实际的连接数和系统负载。

2.加权轮叫(Weighted Round Robin)(简称wrr)
调度器通过“加权轮叫”调度算法根据真实服务器的不同处理能力来调度访问请求。这样可以保证处理能力强的服务器能处理更多的访问流量。调度器可以自动问询真实服务器的负载情况,并动态地调整其权值。

3.最少链接(Least Connections)(LC)
调度器通过“最少连接”调度算法动态地将网络请求调度到已建立的链接数最少的服务器上。如果集群系统的真实服务器具有相近的系统性能,采用“最小连接”调度算法可以较好地均衡负载。

4.加权最少链接(Weighted Least Connections)(WLC)
在集群系统中的服务器性能差异较大的情况下,调度器采用“加权最少链接”调度算法优化负载均衡性能,具有较高权值的服务器将承受较大比例的活动连接负载。调度器可以自动问询真实服务器的负载情况,并动态地调整其权值。

5.基于局部性的最少链接(Locality-Based Least Connections)(LBLC)
“基于局部性的最少链接”调度算法是针对目标IP地址的负载均衡,目前主要用于Cache集群系统。该算法根据请求的目标IP地址找出该目标IP地址最近 使用的服务器,若该服务器是可用的且没有超载,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若服务器不存在,或者该服务器超载且有服务器处于一半的工作负载,则用“最少链接” 的原则选出一个可用的服务器,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

6.带复制的基于局部性最少链接(Locality-Based Least Connections with Replication)(LBLCR)
“带复制的基于局部性最少链接”调度算法也是针对目标IP地址的负载均衡,目前主要用于Cache集群系统。它与LBLC算法的不同之处是它要维护从一个 目标 IP地址到一组服务器的映射,而LBLC算法维护从一个目标IP地址到一台服务器的映射。该算法根据请求的目标IP地址找出该目标IP地址对应的服务器 组,按“最小连接”原则从服务器组中选出一台服务器,若服务器没有超载,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若服务器超载,则按“最小连接”原则从这个集群中选出一台 服务器,将该服务器加入到服务器组中,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同时,当该服务器组有一段时间没有被修改,将最忙的服务器从服务器组中删除,以降低复制的程 度。

7.目标地址散列(Destination Hashing)(DH)
“目标地址散列”调度算法根据请求的目标IP地址,作为散列键(Hash Key)从静态分配的散列表找出对应的服务器,若该服务器是可用的且未超载,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否则返回空。

8.源地址散列(Source Hashing)(SH)
“源地址散列”调度算法根据请求的源IP地址,作为散列键(Hash Key)从静态分配的散列表找出对应的服务器,若该服务器是可用的且未超载,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否则返回空。

9. 最短的期望的延迟(Shortest Expected Delay Scheduling SED)(SED)
基于wlc算法。这个必须举例来说了
ABC三台机器分别权重123 ,连接数也分别是123。那么如果使用WLC算法的话一个新请求进入时它可能会分给ABC中的任意一个。使用sed算法后会进行这样一个运算
A(1+1)/1
B(1+2)/2
C(1+3)/3
根据运算结果,把连接交给C 。

10.最少队列调度(Never Queue Scheduling NQ)(NQ)
无需队列。如果有台 realserver的连接数=0就直接分配过去,不需要在进行sed运算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LVS工作模式-始终调度算法

    LVSLVS工作模式-十种调度算法,以及三种工作模式。

    一种LVS负载均衡调度算法WLC的改进.pdf

    一种LVS负载均衡调度算法WLC的改进.pdf

    掌握LVS概念及原理、调度算法,工作模式.doc

    概念:并发或分布式系统,由多台服务器组成共同负责某项或多想服务的系统或硬件,每个节点(服务器)都是独立运行的。

    LVS/NAT与LVS/DR模式集群的概述与配置

    负载均衡的调度算法,LVS简介,LB负载均衡集群,HA高可用集群 以及在生产生活环境中集群的一些简单配置

    一种新的处理能力优先的权值分配调度算法 (2011年)

    针对加权最小连接数算法中服务节点权值不准确而直接影响负载均衡效率和整个集群系统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改进算法处理能力优先的权值分配调度算法.给出了改进算法的工作流程和要点,分析并设计了算法的主要技术、...

    基于LVS的动态反馈调度算法研究

    以LVS集群加权轮叫调度算法为基础,根据客户对QOS的要求,引入自动控制的单回路反馈控制思想,实现对LVS服务器集群的快速、有效控制。该方案通过对系统内服务器的负载情况进行整体评估,选出要被调整的服务器集合,...

    LVS负载均衡_NET模式.txt

    首先调度器(LB)接收到客户的请求数据包时(请求的目的IP为VIP),根据调度算法决定将请求发送给哪个后端的真实服务器(RS)。然后调度就把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数据包的目标IP地址及端口改成后端真实服务器的IP地址(RIP...

    lvs+keepalive 比较详细的安装配置文档

    本文主要讲述了LVS+keepalive的配置方法和过程,包括三种IP负载均衡技术,八种调度算法等内容。

    Centos LVS部署DR、NAT模式 负载均衡

    文章目录简介LVS集群的组成LVS术语LVS工作模式调度算法部署LVS部署LVS-NAT集群部署LVS-DR集群动态检测脚本 简介 LVS是Linux Virtual Server的简写,意即Linux虚拟服务器,是一个虚拟的服务器集群系统。本项目在1998...

    论文研究-基于连接等级的直放站集群调度算法 .pdf

    基于连接等级的直放站集群调度算法,吕艳萍,翁培森,针对直放站集群系统的负载均衡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连接等级的直放站集群调度算法。该方法综合经典LVS调度算法中的服务器权重和当前

    lvs源码分析 ipvs源码分析

    lvs源码分析,介绍的很详细。均衡调度算法,IPVS 的连接管理,IPVS 的协议管理,IPVS 的数据包发送,IPVS 的应用管理

    Lvs dr+keepalive

    八种调度算法(rr,wrr,lc,wlc,lblc,lblcr,dh,sh)。 在调度器的实现技术中,IP负载均衡技术是效率最高的。在已有的IP负载均衡技术中有通过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将一组服务器构成一个高性能的...

    LVS Keepalived 详细中文原理构建LINUX HA服务配置手册

    可伸缩网络服务的体系结构 5 可伸缩网络服务的定义 ...内核中的连接调度算法 26 轮叫调度(Round-Robin Scheduling) 27 加权轮叫调度(Weighted Round-Robin Scheduling) 28 最小连接调度(Least-Connection Sch

    负载调度器全流程

    基于LVS,做一个HTTP负载调度器,共使用3台虚拟机,1台作为LVS调度器,2台作为实际服务器。本文采用的是NAT调度模型,调度算法为轮询。

    LVS-NAT集群.doc

    使用LVS实现NAT模式的集群调度服务器,为用户提供Web服务 集群对外公网IP地址为192.168.4.5 调度器内网IP地址为192.168.2.5 真实Web服务器地址分别为192.168.2.100、192.168.2.200 使用加权轮询调度算法,真实服务器...

    Linux&&LVS负载均衡群集

    Linux&&LVS负载均衡群集概念群集的类型负载均衡的分层结构负载均衡的工作模式环境部署(NAT模式)负载调度器部署启动ip_vs模块LVS的负载调度算法使用ipvsadm管理工具NFS共享存储服务使用NFS发布共享资源在客户机中...

    基于LVS的数据库集群负载均衡性能测试与分析

    将LVS与数据库集群结合,提出一种对LVS架构下数据库集群性能进行测试的方案,并利用HP LoadRunner对负载均衡算法的数据库集群进行负载测试实验,通过数据分析比较,得出LVS提供的算法中较适合数据库集群的调度算法。

    大白话图文结合剖析LVS原理

    三、LVS术语四、三种模型0、补充:路由器1、D-NAT2、DR3、TUN4、三种模型对比五、LVS负载均衡算法六、个人公众号 一、是什么 负载均衡调度器。那么和nginx区别是啥? 首先nginx是七层的,lvs是四层的(网络七层,...

    动态反馈的异构集群负载均衡算法的实现 (2010年)

    虚拟服务技术(LVS)的集群负载调度系统中的加权调度算法权值是静态的,没有动态调整机制,不能依据真实服务器处理能力进行动态的任务分配;给出了一种通过量化调度器和真实服务器的实时反馈负载信息指标,采用...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