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网络通讯模式与网络协议(基础篇)

阅读更多

1、网络通讯模式分为:分散式、集中式、分布式。现在常用的是分布式。

一般比较常见的模型介绍:

有C/S模型、B/S模型、P2P模型。

C/S模型:(Client/Server)模型,一部分是客服端。一部分是服务端。

B/S模型:(Browse/Server)模型,他是一种基于WEB的通讯模式,使用HTTP,超文本传送协议通讯。B/S是一种特殊的C/S模型:特殊之处是在于这种模式的客户的一般都是某种流行的浏览器。例如IE。

P2P模型:(Peer-to-Peer,对等互联)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通讯模式之一。在Peer-to-Peer环境中,每个互联网的计算机同时运行一个应用程序的Client部分和Sever部分。或者说一个应用程序即是客户的,又是服务端。P2P模型的有点是配置容易,通讯方便,成本低,缺点是可靠性不如C/S模型,遭受黑客攻击的可能性比C/S模型高。

 

2、TCP/IP网络协议介绍

OSI 开放式系统互联七层参考模型,它将一种通讯协议抽象为7个层,每一层执行某一个特定的任务,由于OSI模型过于复杂,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很少使用,而使用最为广泛的是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参考模型。

TCP/IP协议四层模型: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采用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应用层:该层负责应用程序之间的沟通,主要简单协议有SMTP、FTP、以及网络远程协议Telnet等。

传输层:该层提供节点见的数据传颂以及应用程序之间的通讯服务,主要功能是数据格式、数据确认和丢失重传等。主要协议有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他穿上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输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数据包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打包以后的数据。

网际层:该层负责接受IP数据报噶并进行传输,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是不检查数据包是否被正确接收。网际协议(IP)即属于该层协议。

 

3、各种协议

IP

IP(网际协议)是TCP/IP的心脏,也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

网际层接收有更底层的网络接口层(如以太网设备驱动程序)发来的数据包,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即发送到传输层;相反,网际层也把从传输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送到网络接口层。IP数据包是不可靠的,因为IP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按顺序发送的或者没有被破坏。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的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的地址。

     高层的TCP和UDP服务在接收数据包时,通常假设包中的源地址是有效的,或者说IP地址形成了许多服务的认证基础,让这些服务相信数据包是从一个有效的主机发送来的。为了便于网络通讯测试,IP认证还包含了一个称为IP source routing的选项,用来指定一条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间的直接路径。

IP对于网络通讯有着重要的意义,网络中的计算机可以通过安装IP软件,使许许多多的局域网构成一个庞大而又严密的通讯系统,从而使得Internet看起来好像是真实存在的,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并不存在的虚拟网络。只不过是利用IP把世界上愿意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局域网都链接起来。使得互相可以通讯。

TCP

尽管计算机安装了IP软件,保证了计算机之间可以发送和接收资料,但IP还不能解决资料分组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链接Internet的计算机还需要安装tcp来提供可靠的并且无错的通讯服务。IP只能保证计算机之间能发送和接收分组资料,而TCP则提供一个可靠的、可流控的、全双工的信息流传输服务。如果ip数据包中有已经封好的TCP数据包,那么IP将把它们传送到传输层。TCP将包排序并进行错误检查,同时实现虚电路间的链接。TCP数据包中包括序号和确认,所以未按照顺序接收到的包额可以被排序,而损坏的包可以被重传。TCP接受到数据包后,将信息送到更高层的应用层,如Telnet的服务程序和客户程序,应用程序处理后,在轮流将信息传送回传输层,传输层再将他们向下传送到网际层(设备驱动程序和物理介质),最后对方接收。

UDP

UDP和TCP位于同一个层,但它不考虑数据包的顺序、错误、重发、因此UDP不被应用于那些使用虚电路的面向链接服务,即UDP主要用于那些面向查询/应答的服务。

ICMP

ICMP与IP位于同一层,它被用来传送IP的控制信息。它主要用来提供有关通向目的地址的路径信息。ICMP的Redirect信息通知主机通向其他系统的更准确的路径。Ping程序就是常用的基于ICMP的服务。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