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晓舟
  • 浏览: 160801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北京
博客专栏
Abd288eb-a9b2-3549-ba16-f04b1b34dec3
创业,不能兼职
浏览量:24622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创业,不能兼职(63)----论技术人员和非技术人员创业的不同切入口

阅读更多
我一直觉得,非技术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创业切入口是不同的.各种人,想创业,或参与创业,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入口,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技术人员,要发挥和利用的是自己的技术优势. 所以,技术人员,如果独立创业,很多会是从技术方面的创新入手,发现一些技术市场的需求.所以,他们的完全的独立创业,很多应该是从技术创新.技术微创新入手,做和技术市场相关的,成功几率才会比较大. 如果,技术人员要进入到某个行业,做业务创新,模式创新,应用创新,应该是本来对那个行业已经有相对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或者对这个行业感兴趣后,对这个行业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

确实,阿北是技术人员出身,他做出了豆瓣,那是因为,他对读书,音乐本身非常感兴趣,长期写乐评,也在各个论坛和人交流这些的过程里,抽象出这方面的深层次的一个需求,发现在读书,音乐方面的交流模式上还有需求没有被很好地满足.他不仅从读书角度,还从业务本身的角度有研究. 他自己是产品+技术.而一般技术人员,没有行业背景,和对这个行业市场的充分研究,做自己不擅长的,对需求了解不够,自己不能真正做好产品设计,擅长的是技术设计,进入行业时,失败的几率就大了很多.有些即使能做出不错的东西,没有随后紧跟而来的运营和宣传能力,失败的几率也大.

而非技术人员,要创业,一定是对行业有相当的了解,不仅作为一般的用户,还需要作为一个产品专家的角度. 是对细分市场,垂直行业的垂直市场的需求,甚至,对产品各个细节的要求点,都想的很深很透,一定要有很细致的琢磨. 设计出有核心价值,又有足够差异化的产品.如果,一个非技术人员,想着是一个天马行空,完全从技术角度要去实现的创新,那就完全和他擅长的违背,因为,他完全无法判断,这样的技术的可能.基本,是一定会死掉的一个项目.

一个团队,应该是好的产品,好的技术,好的运营几方面的人才的组合.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好自己的定位.各个角色要彼此信任,彼此配合.当然,如果,你能身兼数职,那是最好.起步时,还没壮大到可吸引更多人才时,你自己能身兼数职,确实可能就会更容易一些.但这种可能比较少.所以,团队的合力非常重要.

我在和技术人员打交道的过程里的感受是,有些技术人员,当他们决定参与一个非技术创新,属于业务创新的创业项目时, 他们往往因为,觉得自己这是在创业,而很容易变了初衷和初始的角色定位,不是从技术角度着手,不是从技术实现的角度着手,不是把自己定位在技术总负责,而是希望自己能完全决定自己并不太熟悉的产品方向,或者,运营方向. 他们不是从技术角度去和产品人员讨论产品和需求如何实现, 而是会从自己的角度很强势地去设计自己可能还不太熟悉的产品,去规划自己不太熟悉的需求,设计自己不熟悉的运营.

每一个创业团队的人,以积极的态度,尽可能主人公的参与,重大问题,所有关键人员一起参与讨论,这个是非常正确的.但各自还是需要有相对明确一些的角色定位,在对某个方面具体的细节的有争论时,决定还是应该由擅长和负责这个方面的人,做决定. 彼此要对对方在这方面的能力给予相当的信任. 求同存异.按应该对该部分负责的人的方案,敏捷迭代,做出东西来,收到反馈,修改.

就如,产品人员不应该替后台程序员决定,他应该用什么框架,是用hibernate还是ibitas,还是JDBC.  哪怕是作为创始人的产品人员,在讨论到这些时,也只能是提供一些其他人的建议做参考.可以在事先对一些问题和技术人员聊聊,对这个人的技术思维有些大致的了解.但一旦选定了,开始了,技术上如何实现的这些就应该交给技术人员,由他来做决定. 而不是技术外行的产品人员做决定.产品人员只用关心,自己设计,自己的需求,是不是被完好准确地实现了.要充分相信,和自己搭档的技术人员,只是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帮助他们.但绝对不是干预本来该他们做决定的事情.

而反过来,后台技术人员,如果,在业务逻辑上,产品设计上, 有自己的看法,提出建议自然是很好的,但要是一个技术和产品是各自有比较明确分工的团队,最后是由本来定位在技术的技术人员来主导产品和需求,那么要么是产品人员有问题,不值得信任,这个产品人员应该离开,要么是技术人员,过于信任自己,或者是有误会,以为只有主导产品的方向,才是真正参与了创业.其实,不是只有idea重要,不是只有设计重要,技术,在让一个idea真正能实现时,是非常重要的. 从技术角度去考虑,一样是真正的创业.是参与打造产品.当然,前提是,你要对于,与你合作的产品人员,有足够的信任,如果,这个产品人员是创始人的话,你要对这个创始人有足够的信任.有时,甚至,就是一种纯粹的,无来由的绝对信任.


我自己遇到的现实问题就是, 我希望的是有创业激情的技术人员对在做的事情有个基本的大的方向的认可下,作为技术人员来一起参加.结果,在和那些有点创业愿望的技术人员交流时,经常遇到的就是,一些事先对这个领域一点没有研究,完全仔细琢磨过这个领域需求的人,他能在10多分钟,半小时,2小时,半天,最多1-2天内,在对你的需求构思还没有真正完全明白的时候,就已经觉得非常了解.

其实,10多分钟半小时就决定放弃,那是一点不足为惜. 可是,有的明明表现出了很强烈的参加热情和欲望,却在并不太了解或略又了解时, 花很长很长时间去和你争论需求,产品方向,是强烈地想参与,却又强烈地否定你的思路,想按自己的想法主导需求和产品方向,你要费很多劲去说服为什么你这么设计,为什么确实是有这样的需求. 而且,多数时候,因为,他们很快就有了主意,你还很难说服. 这个真的是很让人费神.

我现在,其实,不是缺的产品人员, 我自己就是产品人员,我确实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要做什么,对市场和需求也有足够的信心.我也确实很希望来参与的技术人员,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能很深入地参与讨论,但我真的是希望,在现在,我已经花了足够的时间琢磨产品以后,在我们现在这个阶段,我们的时间是更多地花在讨论如何实现上,而不是过多花在争论产品方向和需求的角度. 选定了方向,剩下的需要的就是执行.

我现在,真的是承认,我的idea不重要,好的执行力很重要.

我现在真的很怀疑,我是不是真的能找到,这样,能对我的产品能力和其他非技术能力有足够信任,又有我希望的能力的想创业的技术人员.我不知道,我能不能遇到一个,真的肯把自己的一小段未来,哪怕是几个月时间,完全信任地交给我,去拿一小段时间的努力工作,赌一个可能未来的技术人员.

我一直希望,我能有个执行力强的技术型的技术人员做搭档, 现在,我发现,想创业的技术人员,可能都是有很强的产品意识的产品型技术人员:) 而我,不太可能在目前这一小阶段,去让技术人员来主导我自己想做的产品方向,在将来,是可能的.

我在想,也许,我不应该是找创业人员,就是找来工作的人员. 也许,那样,是执行力更强的.虽然,他们少了主动性.

顺便说一句, 昨天,不,前天晚上新来的小伙子,今天讨论后,决定离开.

确实是比第一个小伙子更快:)

小伙子觉得我们对产品的认识不一致.

是我不对,我应该在小伙子决定来之前告诉他我在做什么的.可是他没问. 他可能觉得来了后,了解更清楚一些.









8
8
分享到:
评论
14 楼 jnsd2011 2011-09-06  
事实上 你要求别人完全的把思想交由你、信任
可你自己小九九就不定信任拍档,这种事多了去了
13 楼 mamahuhu_1 2011-09-06  
哈哈 旅游多有什么用 那好多人还吃饭多呢 能做出来饭桶网吗
12 楼 龙晓舟 2011-09-06  
ppgunjack 写道
why,how,what这是一个idea到实现落地的过程
老外会认为why是最重要的,这是站在市场角度,他们只是作为旁观者关注你的胜利,脱颖而出固然都是why出色的,可很多失败的却不是因为自己的idea不好
如果你是创业者,how才是决定你生死成败的问题,这是落地问题,是理论付诸实现的环节
how和what的衔接是很容易,搞好how,找what的从业人员一大把
why和how的衔接就是会相互渗透互相影响
你如果想找的是合伙人来解决how的问题,那么业务上是不可能你自己一个人说了算,必然会涉及变动why的问题,这是一个双方妥协和认可的过程
如果你希望找的是能忠实实现你想法的程序员,很难有人会愿意赌这个未来,尤其是在不认可商业价值的情况下,这和你的人品态度承诺无关,只是基于人性的自然选择


:)嗯,这个问题,改天有空时还会和兄弟纯粹从学术角度客观的探讨. 有些观点和兄弟一样.认同兄弟观点.

但具体在我自己目前的这个场景里呢,还是觉得目前阶段,自己比初入行业的技术人员相对熟悉旅行的实际环节和自己要做的事情一些.

从旅行经历来说,国内旅游的经历来说,我用了2年时间环游全国,其中4进西藏. 国外呢,去的地方不多,但也都相对比较深入,亚欧之间,是开车从新疆到哈萨克斯坦到俄罗斯,其中哈萨克斯坦6天,俄罗斯一个月. 欧洲,德国2个多月, 意大利7天,瑞士80多天,法国2周,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很短....亚洲,柬埔寨25天,马来西亚10多天,泰国一周, 非洲,毛里求斯35天...这所有旅行里,除了去俄罗斯,其他全部是完全自助. 自己安排所有一切.这其实,可以说,有很多年时间,都是在间断旅行.之间呢,我会用很多国内国外网站,也有很多朋友咨询我,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是确实是在自己实际需求中慢慢积累了一些对市场需求的理解.

而我想做一个旅行网站,是起于04年了,不过,那时想做的事情和现在的方向不完全一样, 也只是想了想,找了个人谈了谈,他试了试,我自己并没深入投入,那人后来消失了,我也没在意.因为,那时,我正在专注自驾环游全国.那时想做的东西的方向,和当时人家问我的问题,当时我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还有当时对互联网的理解和当时的见识有关.而且,那时,纯粹是首先从自己角度出发. 后来,越走越远,越走越多,也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一些其他的需求.而且,开始开始特别想做一些,能帮助到其他人的事情. 能除了对自己,还能更有一些社会意义的事情. 所以,嘿.人的思路是会随着你的经历,你的见识慢慢改变的.

等我真正很想做的时候,是08年了. 真正尝试开始做是09年初.那之前,很多看我旅行日记的朋友确实会向我表达他们也想看世界的梦想,但是也会告诉我他们很多的担心,困惑,不知道如何着手..., 那时,我在旅行很久后,有过一阵迷茫,我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些自己的意义,但我做的对这个社会,没有意义.人来一次世界,却有你和没你好像一样. 那个,有时,是很让人有强烈的蝼蚁感,无价值感.哪怕自己做的事情,能对世界的一点微小的细节有改变也好啊. 所以,当我发现他们的一些需求时,我很想做点事情,也能帮助他们.帮助他们实现他们看世界的梦想.

昨天,看到我前几天去参加一个讲座赢回来的李开复的书里讲,他的同学兰迪做过一次被点击1000多万次的视频讲座,叫<真正实现你的童年梦想>, 他除了告诉人们应该不断打破自己内心的砖墙,克服恐惧追寻自己内心的梦想之外,还讲到了真正伟大的目标:帮助别人完成梦想,做一个助人圆梦者。  他说:我发现,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梦想,是唯一比实现自己的梦想更有意义的事情。你要lead your life,引领你的人生,而不是live your life过一生,也就是不要只是过一生,是要用梦想引领你的一生.

我想,我那时,内心确实是有和这个想法类似的需要, 我很希望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我很需要一些价值感.那时一直到现在,我一直有3个梦想,做旅行网站,开连锁客栈,种地.前面2个都是和旅行相关的需求.我最先选择的是开客栈,我确实在08年去了西藏,我准备在那里开客栈,在准备签合同的当天,我在小昭寺现场,亲历那场永生难忘的314,无比万幸地捡回一条小命. 因为当时有其他朋友的投资,为了他们的资金安全,我就撤了.之后,我也确实去新疆找了一个月地,没找到地.

嘿,我决定,做网站.所以,09年,我开始尝试.不过,虽然是尝试,也认真对待,中间很多婉转经历,但到现在今天为止,却一直并没有真正有任何技术人员和我完整地一起,全职地呆过超过10天的. 我觉得,自己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投入不够,没有真正尽心尽力.所以,决定这次一定要真正尽心尽力,再不行,那认. 死,要站着死. 所以,尽心尽力首先一条,是要找专职的程序员加入.

但这2年多时间,虽然,没有真在技术实现上有很满意进展,自己确实是一直研究,琢磨,分析需求是花了一些功夫和时间了. 也试用和体验了国内外各种旅行网站. 我甚至对自己要做的东西的很多细节,包括页面设计的一些细节,和整个分阶段的步骤,有些都有了明确的想法.虽然,不停地会有些变动,虽然还有很多地方没想明白.在和各种技术人员打交道的过程里,对技术面也有了一些概念上的认识.而这2年多时间,我其实有很多时间是在实际的旅行,瑞士,柬埔寨,意大利,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等都是这2年去的.嘿,一直到2011年初,我在经济上都已经拮据无比的时候,还去了一次非洲的毛里求斯,呆了一个多月. 这其间,除了环游世界依然是我的一个梦想,没有其他事情作为目标前,就倾力继续完成自己这个梦想好了,还有原因也是有意无意地想再次细致地从产品设计角度,来感受旅行者的需求.

所以,我确实,在目前阶段,至少,在目前短期阶段,会是希望自己作为一个资深用户转身的产品人员,做一款自己觉得能某种小程度更好地满足自己需求的产品, 如果,要是在这个阶段,就要我轻易赞同由暂时还不太熟悉旅行和旅行产品的技术人员主导这个产品,甚至是由比较熟悉旅行,但和我对需求看法还不一致的人来主导目前阶段的产品方向,我会确实有很多的犹豫.

不是说,在过程中,在具体的甚至可能有些重要的环节上,不接受可能的合作伙伴们的意见,不愿意讨论; 也不是说,在未来阶段,在技术人员逐渐更熟悉市场,或者在技术决定一些重要环节时,不让技术人员做可能的主导,我是觉得在目前起步阶段,由技术人员主导,去改变产品方向,应该不是个好选择.

我会觉得,对整个项目,整个团队,没有真正的各施其能,浪费了之前各自的积累,从效率上看,不是最佳.

所以,这个阶段,确实只能选择,彼此信任对方的擅长和能力的人,一起拼搏.最快的速度,做出一点东西来,上线,接受反馈.那时,确实是自己错了,自己认. 改.





11 楼 ppgunjack 2011-09-06  
why,how,what这是一个idea到实现落地的过程
老外会认为why是最重要的,这是站在市场角度,他们只是作为旁观者关注你的胜利,脱颖而出固然都是why出色的,可很多失败的却不是因为自己的idea不好
如果你是创业者,how才是决定你生死成败的问题,这是落地问题,是理论付诸实现的环节
how和what的衔接是很容易,搞好how,找what的从业人员一大把
why和how的衔接就是会相互渗透互相影响
你如果想找的是合伙人来解决how的问题,那么业务上是不可能你自己一个人说了算,必然会涉及变动why的问题,这是一个双方妥协和认可的过程
如果你希望找的是能忠实实现你想法的程序员,很难有人会愿意赌这个未来,尤其是在不认可商业价值的情况下,这和你的人品态度承诺无关,只是基于人性的自然选择
10 楼 龙晓舟 2011-09-06  
mamahuhu_1 写道


你简直就是一个说教王子


:) 在自己博客里写东西,又不是在公众论坛,哪里教育得了别人?


相信你一天几次跟帖,也不是自己找来受教育的. 谁会没事巴巴地跑到其他人的博客里去受教育. 对关注和交流.总是要说声感谢. 教育是万万担不起.

如果我的博客真能带给你发自内心的笑,总是让人高兴的. 

网站没做起来,不能让人受益,博客能让人一笑再笑,略感欣慰.

不过,有时忙,也不是老有时间见回复就跟,以后若回复的少,也见谅啊.

9 楼 龙晓舟 2011-09-06  
newwhx 写道
一直都在关注楼主的博客,很钦佩楼主。 我也有以后创业的计划, 不过之前我准备先在企业里锻炼锻炼,一方面提高自己的技术,另一方面也可以寻觅潜在的合作伙伴...



是的,这样做很对,一定要珍惜机会,把在企业工作的时间真正赋予意义,多锻炼多积累,技术积累,资源积累,人脉积累,知识积累....

合作伙伴,真的是在长期合作中更容易积累下来信任.

你也加油!
8 楼 mamahuhu_1 2011-09-06  


你简直就是一个说教王子
7 楼 mamahuhu_1 2011-09-06  
龙晓舟 写道
mamahuhu_1 写道


其实我觉得你应该找个工作干干,别老扯淡,也老大不小了。


:)很谢谢您一直热心地关注.您的"觉得"对不相干的人应该是不重要,对家里人应该来说是很重要, 您一直很认真一天多次地专门花时间进我的博客看帖回帖,很认真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我也谢谢您把我当家人.

"爱"之深,才"恨"之切啊....不爱的反面不是恨,是冷淡,不搭理. 所以,谢谢专门注册来表达.

所有人都会老.就如,任何时候,相对于个体,自己的父母都"老大不小"的,老大不小有什么好怕的.

任何时候,都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工作. 那是难得的自由和奢侈.



一看见你 我就想笑 哈哈
6 楼 newwhx 2011-09-06  
一直都在关注楼主的博客,很钦佩楼主。 我也有以后创业的计划, 不过之前我准备先在企业里锻炼锻炼,一方面提高自己的技术,另一方面也可以寻觅潜在的合作伙伴...
5 楼 龙晓舟 2011-09-06  
mamahuhu_1 写道


其实我觉得你应该找个工作干干,别老扯淡,也老大不小了。


:)很谢谢您一直热心地关注.您的"觉得"对不相干的人应该是不重要,对家里人应该来说是很重要, 您一直很认真一天多次地专门花时间进我的博客看帖回帖,很认真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我也谢谢您把我当家人.

"爱"之深,才"恨"之切啊....不爱的反面不是恨,是冷淡,不搭理. 所以,谢谢专门注册来表达.

所有人都会老.就如,任何时候,相对于个体,自己的父母都"老大不小"的,老大不小有什么好怕的.

任何时候,都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工作. 那是难得的自由和奢侈.

4 楼 龙晓舟 2011-09-06  
man_yutao 写道
新来的小伙子也太雷厉风行了,什么都速度,可苦了楼主了


:) 怪我,害得小伙子自己辛苦一趟来回.

我只是精神上的起伏.小伙子除了精神上的起伏,还有其他...

还是很感谢他起初的信任的.可能,和程序员直接打交道时, 我还应该更注意一些方式.
3 楼 mamahuhu_1 2011-09-06  


其实我觉得你应该找个工作干干,别老扯淡,也老大不小了。
2 楼 man_yutao 2011-09-06  
新来的小伙子也太雷厉风行了,什么都速度,可苦了楼主了
1 楼 mamahuhu_1 2011-09-05  



我觉得人家走的确是正确的 有时候 外行领导内行 的确是一个悲哀 最主要的是 这个外行还是如此自以为是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