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亚里士多德到图灵

阅读更多
读书笔记一篇,目前显得简陋些,各位老大轻拍。。。

逍遥学派的掌门人亚里士多德看到今天的计算机会做何感想?不可否认,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对几千年后的逻辑学家思考用逻辑语言来演绎人的思维具有不小的助推——莱布尼茨放弃了自己失败的挖矿兼职,理想中的囊括一切数学规则,甚至表达人类思维的那种神器的语言激励着这位伟大的思想者;

游荡于true or false的梅园,布尔大神终于晓得0,1在描述一条条推演规则上的潜力,弗雷格在《概念文字》的阐述使莱布尼兹的理想离现实更进一步,不幸的是,Bertrand Russell从康托尔的集合论中看到了弗雷格逻辑系统的致命点,老先生于是郁郁余生;

格奥尔格·康托尔,Cantor,真正的智者,手拿对角线的魔杖驱散了数学天空的阴霾,挑战着高大若高斯的权威,阐述了上帝的实无限,为20世纪的数学指明方向,计算机?好吧,康托尔从来不会奢望这个伟大附属品的诞生;

时间停留在希尔伯特的“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将会知道”上,wir müssen wissen,wir werden wissen(各位不要骂我。。。),然而Godel的天才让看似美好的希尔伯特大厦瞬间倾塌,不可判定定理迫使冯诺依曼放弃跟随希尔伯克的心爱的逻辑学,并言此生不再读任何相关的论文,震撼之余讽刺的是当时哥廷根的伟大逻辑学家们惊叹Godel运用的只是Cantor简单的对角线方法;

当二战的狼烟继续燃烧,图灵点燃的战火与丘奇共同描摹了之后的一切,于是,一切便成了,继电器计算机,电子管,晶体管,冯某人的体系结构,

。。。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