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dudanyzd
  • 浏览: 779923 次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牛根生百科

 
阅读更多

牛根生,中共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硕士,曾到北京大学深造。从事乳业27年。2004年底,牛根生捐出全部个人股份设立“老牛专项基金”,成为“中国捐股第一人”、“全球华人捐股第一人”。牛根生于1999年创办蒙牛乳业(18.72,-0.28,-1.47%),在“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的困境下开拓进取,使现在的蒙牛“一有全球样板工厂,二有国际示范牧场,三有液态奶销量全国第一” 。

  目前,蒙牛已在全国14个省级行政区建起20多座生产基地。产品覆盖全国除台湾省外的所有地区。开发的产品有液态奶、冰淇淋、奶品等三大系列100多个品种。 

  “蒙牛速度”在中国企业界引人注目。CCTV200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对牛根生的颁奖辞写道:“他是一头牛,却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蒙牛创造了多项全国纪录,例如:荣获中国成长企业“百强之冠”,位列“中国乳品行业竞争力第一名”,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国际示范牧场”,并首次引入挤奶机器人,是中国乳界收奶量最大的农业产业化“第一龙头”;蒙牛枕单品销量居全球第一,液态奶销量居全国第一,“消费者综合满意度”列同类产品第一名,同时也是2003年香港超市惟一获奖的大陆品牌;蒙牛还是中国首家在海外上市的乳制品企业,并一举摘得“2004年最佳IPO”桂冠。 

  牛根生信奉“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经营哲学,其领导的蒙牛与亿万消费者、千万股民、百万奶农及数十万产销大军结成命运共同体,被人们称为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最大的造饭碗企业”,由此诞生了一段流传甚广的民谣:“一家一户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一户两头牛,生活吃穿不用愁;一家一户三头牛,三年五年盖洋楼;一家一户一群牛,比蒙牛的老牛还要牛。”

  1978年 成为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厂的一名养牛工人 1983年 任内蒙古伊利集团(原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厂)厂长 1992年 担任内蒙古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 1998年底 被内蒙古伊利集团免去生产经营副总裁一职 1999年至今 创办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裁职务 牛根生获得的荣誉有:“ 2002年中国十大创业风云人物(之一)”;“2002年中国经济最有价值封面人物”;“中国民营工业行业领袖”;“2003年中国企业新领袖”;2003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4年 “中国策划最高奖”等。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自然人出资,采取发起设立方式于 1999年8月成立。目前,公司属于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从成立至今的短短几年时间内,蒙牛的业务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已经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2位。

  档案

  牛根生●1958年生 内蒙古人

  ●1978年 成为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厂的一名养牛工人

  ●1983年 任内蒙古伊利集团(原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厂)厂长

  ●1992年 担任内蒙古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

  ●1998年 被内蒙古伊利集团免去生产经营副总裁一职

  ●1999年 创办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裁职务

  ●2002年 获“中国十大创业风云人物”、“中国经济最有价值封面人物”、“中国民营工业行业领袖”等荣誉,蒙牛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升至第4位

  ●2003年 获“中国企业新领袖”、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称号

  ●2004年 赴港上市,获“中国策划最高奖”

  ●2004年底,牛根生捐出全部个人股份设立“老牛专项基金”,成为“中国捐股第一人”、“全球华人捐股第一人”。

  ●2006年 辞去蒙牛集团总裁职务

  ●期间曾在北京大学深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硕士

牛根生大照片 
 语录

  “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

  “我自己的座右铭是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别人看似冒险的事情,我感觉是安全的,什么叫安全?超乎常人的冒险就是安全,常人没有想到的事,肯定是安全,因为别人还没有想到那个区域,那个区域就是我的!”

  “动摇就是最大的失败,你想失败就动摇,动摇只有一种结果,那就是失败,而如果不动摇,则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失败,还有一种是成功。”

  “首先要把人做好。如果人做不好,做的就不是人事。企业家把人做好的三个条件:第一,理解人性。第二,做总裁得有眼光。第三,胆量,总裁的‘裁’需要胆量。”

  1.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2.有干劲,你就洒下汗水;有知识,你就献出智慧;二者都不具备,请你让出岗位。

  3.城市多喝一杯奶,农村致富一家人。

  4.财散人聚,财聚人散。

  5.一个产品,抓眼球,揪耳朵,都不如暖人心。

  6.一个人智力有问题,是次品;一个人的灵魂有问题,就是危险品。经营人心就是经营事业。

  7.好心态才有好状态。

  8.帮助别人,但不伤害别人。

  9.要想知道,打个颠倒。

  10.从无到有,是件快乐的事。而从有到无,同样是种快感。

  11.产品市场是亿万公民,资本市场是千万股民,原料市场是百万农民。

  12.让认识你的人受益,还不能算好;让不认识你的人也受益,那才是真好。

  13.吃亏吃到再也吃不进的时候,就不会吃亏了。苦多了,甜就大了。

  14.想赢个三回两回,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想做个百年老店,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绝对不行。

  15.学得辛苦,做得舒服;学得舒服,做得辛苦。

  16.产品等于人品,质量就是生命。

  17.看别人不顺眼,首先是自己修养不够。

  18.从最不满意的客户身上,学到的东西最多。

  19.管理是严肃的爱。

  20.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

  21.人不能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却可以把人带入坟墓。

  22.一个人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计较得少。

  23.一个事业能不能成功,关键靠制度设计。

  24.别人从零起步,而我从负数起步。

  25.听不到奉承的人是一种幸运,听不到批评的人却是一种危险。

  26.善待每一头牛,因为他们都是母亲。

  27.布局决定结局。

  28.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只要你把它做透了,做成专家,你就能够为自己创造成功的机会。

  29.会说话的产品卖得快,哑巴产品走得慢。

  30.你如果拿五分的力量跟别人较劲,别人会拿出十二分的力量跟你较劲

  牛根生(1958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硕士。1978年成为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厂的一名养牛工人;1983年任原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厂厂长;1992年担任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1999年创办蒙牛乳业集团任董事长、总裁;现任蒙牛集团董事长。

  他从一个刷瓶子的工人,凭借实力升到伊利集团副总裁的高位。他创办蒙牛乳业,短短三年时间创下了震惊业界的成长纪录。在“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的困境下开拓进取,他提出了“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逆向经营模式,他将“虚拟联合”模式渗透到资本运营的各个方面。在产品竞争中,他提出“一切从设计开始”。从企业诞生之日起,他就十分重视产品开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成功地塑造了蒙牛品牌,以最佳的创意首倡共建“中国乳都”新概念。他领导蒙牛与亿万消费者、千万股民、百万奶农及数十万产销大军结成命运共同体,蒙牛被人们称为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最大的造饭碗企业”。

  在中国企业家中,牛根生非常独特。他不像那般草寇,叫嚣着狂乱地杀向市场,最后连个全尸也没有落下。蒙牛以卓越的业绩升至乳业三甲,但牛根生似乎对“老大”并不感兴趣;他不像那些海归,以洋教士的虔诚散播了西方管理经典,却无法将两种根本对立的文化兼容。牛根生似乎对西方的营销和管理的玄机有着一点就透的精明,但在适可而止的同时,只一个“仗义疏财”就将企业弄得铁桶一般;他不像张瑞敏拥有官方背景,也不像柳传志做企业累得不行,更不像比尔。盖茨,后者是标准的商人,地道的经理和严格意义上的老板……牛根生更像一个邻家大哥,一个值得尊重的乡绅,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商人。

  牛根生中庸的几个特征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企业起什么作用?更具体的问题是,当“和谐”到了“拼命”的商战的竞争层面,是怎样一种状态?

  蒙牛,首先是一家和谐的企业。“讲奉献,但不追求清贫;讲学习,但不注重形式;讲党性,但不排除个性;讲原则,但不脱离实际;讲公司利益,但不忘记国家和员工的利益。”我们从那随处可见的标语牌里随便挑出一个,其“中和”的色彩溢于言表。

  牛根生,性格平和,外表憨厚,为人大方,简直就是“中和”的化身。

  第一、牛根生不爱财。在伊利做副总时,他将自己获得的千金散尽,分发给部下。据说这是郑俊怀对他“怀恨在心”的理由之一。蒙牛成功后,牛根生只要了很少的一部分股权,最后又将它捐献出来,全都还给了企业。同时,在中国慈善排行榜上鼎鼎有名。

  第二、牛根生不吹牛。即使获得了蒙牛这样空前的成功,“打造百年企业”、“走出去”和“500强”这三个中国企业“吹牛”的典型标语口号,牛根生很少使用。

  第三、牛根生真的讲和气。创立蒙牛之初,伊利的人将一夜之间矗立起来的蒙牛广告牌在另一夜连根拔掉,但牛根生却喊起“向伊利学习,做内蒙第二品牌”的口号,张罗着建立“中国乳都”并将第一把交椅干脆送给伊利。

  第四、牛根生很讲道理。看牛根生被采访,听牛跟生发言,没有那么高深但却发人深思,没有那么堂皇但却非常漂亮,没有一点点隐晦而是特别阳光,没有一丁点做作而是十分的诚恳。不是老板,不像成功的企业家,不如别人的庄严与崇高,就是老大哥一样的唠家常,却使人受益匪浅。

  第五、牛根生不爱专权。进入2006年,牛根生几乎是自导自演地“提拔”了蒙牛的CEO,自己转而就只做董事长。而时隔不久,他又郑重宣布,将在2008年放弃董事长的职位,然后就做一个“养牛种草的工人、农民的儿子”和“全体健康乳制品消费者的仆人”。

  第六、牛根生大智若愚。看上去土生土长的蒙牛,却能够将最先进和最流行的“4R营销”运用自如,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开辟了奶站、运输队和销售网络,以区区一千万创业基金在短短五年后博得了100亿元的增长。

  1998年,从伊利走出来一个被迫辞职的牛根生。2006年,牛根生在如日中天中宣布放弃董事长的宝座……媒体在反复的报道中透足了猛料,坊间在不断的猜测中澄清了视听,好事者的恶意歪曲和戴着有色眼镜的旁敲侧击,令牛根生怒发冲冠但无可奈何,而牛根生走的路真的与众不同,也确实承载了一种特别的嘱托——中国企业家脱离西方轨迹,走出中国特色的企业家之路,就在牛根生的努力之中。而剖析牛根生标本的意义,在于我们要解开的一个谜: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发展中,靠对传统文化的承袭管用不?能管多大的用、管多久的用?

  首先,“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的蒙牛信条,其实就是“德,意犹帅也”的现代版。这里的“德”,我们中国人从来都是有内容有内涵的,只是到了十年文革中被架空。在孔子时代,“大德”就是统治者如何与百姓在“仁”的层面上的兼容;而在蒙牛的发展上,牛根生强调的“德”,首先就是企业要遵循企业的游戏规则和市场规律。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蒙牛与伊利的关系上。作为被抛弃者的牛根生始终以君子坦荡的胸怀给了人们一张满意的答卷——“竞争对手就是竞争队友”,与伊利携手打造“中国乳都”。“想赢两三个回合,赢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要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绝对不行。”牛根生的这个观点的现代意义有多大?看看最近一年来世界500强不断出事的事实,结论不言自明。

  其次,对金钱与权利的“从无到无”的观念,其实正是“有无相生”这一古代辩证法的实际应用。10亿元人民币,说不要就不要了。股权,说捐就捐了。总经理、董事长,说不做就真的不再做下去了。牛根生以“大彻大悟”的我们这个时代里越来越少有的洒脱,走出了我们许多人难以超越的极限——当人们把对明星的收入、企业家的财产的惊羡与自己的奋斗最后都导入了一个非常的系统——无尽无休的对于权钱的追求的时候,牛根生给所有人上了一课,这一课从古到今一直没有停,但这一次是牛根生在讲课:“企业能否生存发展,决定我的收入。如果企业没有了,我的不到10%的股份还有什么用?要么就是‘有’,要么就是‘无’,要么就是‘大有’,要么就是‘大无’。‘无’是最大的‘有’,‘大无’等于‘大有’”。

  再次,“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的蒙牛法则,其实就是“以人为本”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早在伊利任职期间,公司给他钱让他买一部好车,他却为他直接部下每人买了辆面包车;他曾将自己的108万元年薪分给了大家。创办蒙牛后,他每年的红利大半用作奖励员工和经销商……算起来,牛根生拿自己的钱奖励手下的员工也有十几个年头了。如今,牛根生又捐出了自己全部的股份,这不仅是国内首位有此举动的企业家,也是全世界第一个捐出自己全部股份的华人企业家。正是企业家的如此理财观,使投奔蒙牛投靠牛根生的人才络绎不绝。

  最后,蒙牛的“速跑”和牛根生的“哀兵必胜”,其实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现代演绎。“火箭”蒙牛的超速成长,带来的不是窃喜,没有骄傲,从不自满,反而带头向自己开刀,从最根本的问题上动摇自己的一切,这种非常自觉的价值判断,体现在牛根生身上的,正是中国“内敛式”文明的典型写照,是“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的概括与总结,是“吾日三省吾身”的真正内涵。

牛根生中庸的几个问题点

  我们看到,牛根生很中国。很中国的牛根生,他的追求、理想、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因为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而在很另类中更容易发现其历史背景;因为弘扬了中国商业文明的深刻底蕴而在当代市场经济中独树一帜;因为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精神而与外来文化在中西合璧中更彰显了特殊的魅力。于是,牛根生现象的真正意义是,在中西方企业家文化的激烈碰撞中,最具借鉴的意义是什么?

1、牛根生能否被复制?

问:从小50元被卖给人家做养子,从刷瓶工到伊利副总,然后是被边缘化而辞职另谋生路,最后是走投无路创办蒙牛,个性化的牛根生最终还给社会一位个性化的企业家。那么,在MBO、年薪制、股权、分红等等带有体制根本改革的不断深化中,中国的企业家,向左?还是向右?

答:如果不抱任何的偏见,我们会发现牛根生所进行的,是一种带有超越意义的体制改革。尽管它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但是却体现了一种非凡的探索价值甚至穷尽了人类精神的一定层面。从这个标本望过去,作为人的企业家的最具价值的选择,也许会离开客观的、世俗的和市场的范畴而表现得更有层次。

2、牛根生能否超越“西方”?

问:中国人讲中庸,西方人重偏执。中庸的中国人至今仍在“发展”,而鼓吹建设性破坏的西方人“发达”得流油。这个时候将牛根生的“共产实验”津津乐道,如何激发中国企业家走向世界的雄心壮志?

答:中国能否追上发达国家?中国追上的发达是否和他们的一样?中国如果真的也发达了能否有所建树和有所突破?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再来看牛根生的案例,答案就会非常明确。

同样,没有谁非要开展一场向牛根生同志学习的运动。但是,中国企业家不能对此集体性失语,更不能不考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大目标下的自己的创新式活法。

3、牛根生是一流企业家吗?

问:比尔。盖茨是一流企业家。他将最好的产品奉献给社会,创造了一流公司的不朽神话,在将公司做成帝国后把自己的财富拿来捐赠给社会。而牛根生在小试牛刀后就平添退意,是典型的中国式“小富即安”的翻版。

答:一流的盖茨,多次将末流表演在法庭上败露。“天使”盖茨创造了商业奇迹的同时,却反过来席卷了世界性财富而被称为“魔鬼”。同时将人性的优点与缺点暴露无遗的盖茨的历史和获得历史怎样的评价,现在还为时过早。就像牛根生是否一流一样,这是个让历史来判断的事情。而牛根生“以退为进”的努力,是中国人智慧的象征而非我们劣根性的发作。

4、牛根生中庸的现实意义到底有多大?

问:在中国企业进军500强、走出去和实现中国经济实力增长的过程中,突然间出现“中庸概念的牛根生版”,是偶然还是必然?对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利大还是弊大?

答:看看巴以冲突,看看恐怖主义,再回头看看我们社会的丑恶现象,看看在拜金主义和传统道德两难中难以抉择的人们的痛苦表情,牛根生——像刘备、像诸葛、像文天祥、像胡雪岩、像雷锋和焦裕禄的这么个带有符号意义的、带有新、旧企业家特征的和带有探索与认识价值的、土生土长的和大获成功的中国式企业家,其意义怎么看都小不了。

蒙牛还能做多大

100多亿人民币的销售额,即使是今天,蒙牛也不是一个很大的公司。而蒙牛还能做多大?这不是一个蒙牛就能回答的问题。

第一是中国乳业的产业结构、产业基础等产业革命能否带来蒙牛等中国乳制品企业在新一轮发展中的外部环境?第二是中国人的收入水平和健康理念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支持中国乳业的成长?第三是在与内外行业对手或此消彼长或共存共荣的竞争中,蒙牛占位能否总是靠前?

是的,第三个问题是蒙牛要认真思考的。前两个问题又不能不重视。在中国做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的一个困境是,我们企业的外部环境不好,市场机制不健全,法律和法规不配套。这些年来蒙牛被竞争对手陷害和被恐吓的事实,带给牛根生的压力不小。一方面,在中国越是优秀的企业就越是承担了探路者的使命,而使得一个牛根生和一个蒙牛要考虑的“宏观问题”,可能不比一个部长和一位省、市长要少;另一方面,企业又必须获得实际的利润和真正的增长,将赚钱进行到底。

这就是中国企业的处境。这就需要中国企业家有一种特别的情怀——社会责任+民族自信心+企业发展+市场健康+利润率。于是,关于“利润最大化”的争论总是模棱两可,关于“企业市场化”的努力又总是在最后因为终于搁浅在市场而一筹莫展。

于是,最重要的问题一下子一起集中地摆在牛根生和无数优秀的企业家面前,一是想做多大?二是能做多大?想到的大和能做的大怎样平衡?真正的大和泡沫的大怎样区别?如果大起来能否再接着大下去?

在一种人怕出名猪怕壮的文化束缚中,不做大、不做那么大、不做得很大,是不是一种特别的选择?牛根生当属此列!

一起做大,做大乳业,做好乳都,不靠一个企业的单枪匹马,而是捆绑起来向着新世界出发,是不是一种中国式智慧?牛根生乐此不疲!

大一统思维,再一次眷顾了牛根生。全球经济一体化,以一种趋势的惯性扫荡了封建主义的小打小闹的闭锁式思维。


解读牛根生的另一种成功

  在牛根生的所有努力中,始终带有一种“探底”的“中国功夫”——不迷信MBA,不崇拜比尔。盖茨,他的全部努力是最终要实现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和一个国家在经济上的实实在在的振兴!

蒙牛要赢利,要赚钱。这是企业的本质属性;

蒙牛要出好奶,出更好的产品。这是蒙牛赚钱的前提;

要奖励人才,要集聚优秀的人力资源,这是蒙牛出好产品的前提;

自己做好表率,做好人,才能成好才,这是蒙牛人才战略的前提;

……

  顺着这样的思路,牛根生的谜其实很好解开。以这样的哲学来做企业,牛根生解决了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企业创新的根本,是企业家创新。而在企业家创新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一是钱,二是权。一个自己主动“弃权”的老板,让出了莫大的成长空间——为更年轻、更有为和更努力的新人!

  于是,蒙牛,不是很大;蒙牛的身上,商味也十足;牛根生,也没有做什么更大的事情,既不是石破天惊的轰动,因为透过中华文明的历史我们可以将其尽数,也不是不可比拟的高深,即使是寻常的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的座右铭,与牛根生无异。

  但是,区别已经有了——比500强的“经济动物”更政治;比跨国公司“科技疯长”更科学;比“走出去”(回不来)的某些企业更稳健;比对中国消费者实行双重标准拼命掠夺顾客的百年洋企更亲和……蒙牛,走在大路上。牛根生的脚下,还是“牛劲儿”十足。


  闯事业就像走迷宫,“自古成功在尝试”。这就要求我们学会“三换思维”:换位思考,换心思考,换向思考。

  有个经典故事可谓妇孺皆知,但不少人还是免不了重蹈覆辙。一位青年画家请教大画家门采尔:“我作一幅画只用一天的时间就够了,为什么卖掉它却要用上一年的时间?”门采尔反问道:“你为什么不倒过来试试?”

  曾国藩所率湘军与太平天国军作战,连吃败仗。幕僚草拟奏章,中有“屡战屡败”字样。曾国藩大为不悦,提笔改为“屡败屡战”。同样两词,顺序一换,战无不败的颓唐之师就变成了百折不挠的威武之师。

  两个故事,一个道理:要想知道,打个颠倒。不管螺丝怎么设计,正向拧不开的时候,反向必定拧得开。山重水复,此路不通的时候,换换位,换换心,换换向,往往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邯钢的成功,来自成本倒推。
  蒙牛的高速,来自目标倒推。

  人的导向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原点导向式”——从现有资源出发,正向推演,步步为营,如同笑话《一个鸡蛋的家当》所言的那样:一蛋生一鸡,一鸡生多蛋,多蛋生多鸡,多鸡换一牛……另一种是“目标导向式”——从目标出发,反向推演,步步链接:倒推资源配置,倒推时间分配,链接战略战术,链接方法手段……不问我的一双手能干多少件事,惟问移泰山需要多少双手;不问我的一口锅能煮多少斤米,惟问劳千军需要多少口锅;不问我的一盏灯能照多少里路,惟问亮天下需要多少盏灯!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目标导向式,就是在原点与目标点之间架起最短的桥梁。臭皮匠与诸葛亮之间有什么区别?一提到箭,臭皮匠想到的是砌多少铺子,砍多少竹子,铸多少模子;诸葛亮想到的却是“草船借箭”。

  市场竞争,资源互动,人无边界,财无边界,物无边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目标的诞生,不仅是个抱负问题,也是个方法问题;目标的伺服,不仅是个机械过程,也是个能动过程。“原点导向式”,先点兵后打旗,捡到篮里才是菜,从有做有;“目标导向式”,先树旗后招兵,没到篮里也是菜,从无做有。有的人广阔天地无作为,有的人螺蛳壳里做道场,心大天也大,志阔地也阔。古人讲“善假于物”。只会用自身肢体作战的是低等动物,能够用十八般武器开战的才是高等动物。只会盯着脚尖就事论事属于一般智慧,能够运筹千里谋定而动才是高级智慧。


创业难,守业更难
常常听到一个观点:“创业难,守业更难。”

这是真的吗?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创业和守业的界限在哪里呢?销售额100亿之内是创业,100亿之外就是守业吗?诞生10年之内是创业,10年之外就是守业吗?品牌第二是创业,第一就是守业吗?

海尔不再创业,而只在守业吗?微软不再创业,而只在守业吗?世界500强不再创业,而只在守业吗?

人类存在了100多万年,但今天仍在创业,从来没听谁说过:地球人是在“守业”。美国存在了200多年,但今天仍在创业,从来没听谁说过:美国是在“守业”。爱迪生活到老发明到老,也从来没听谁说过:爱迪生是在“守业”。

其实,创业和守业不是前后关系,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创业是永恒的,守业是相对的;守业是创业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一切守业都是创业的子集。

攻占新市场固然是创业,守住旧市场何尝不是创业!市场是变化的,客户是变化的,对手是变化的,自身也是变化的。不创造新产品,能守住吗?不创造新渠道,能守住吗?不创造新客户,能守住吗?以不变应万变,能守住吗?——守业,本身也是一种创业。那种“增长就是创业,不增长就是守业”的观念,实在是充满天真。

拿中国乳业市场来说,总的体量每年都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在膨胀,即便我们做到了市场占有率第一,仍然需要不断创业,才能与中国乳业同步发展。假使有一天,这个总体量进入高原期,膨胀系数在零线徘徊,那时,如果我们做到了市场占有率第一,是不是就进入所谓“守业”期了呢?不,那是创业智慧更需要升级的年代。今天,在乳业大潮中,我们只要“跟着走”就可以发展了;到那时,却需要“转着走”才能找到进军的缝隙。今天我们着眼“满足需求”就可以了,那时却须“创造需求”才能前进:创业的难度更大!

况且,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除了本国市场,还有全球市场;除了一业至极,还有百业待兴。市场没有边界,业务没有边界。

把“创业”与“守业”视作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是有害的,它会使许多人误解为:创业是需要“动”的,守业是需要“静”的;创业是需要“激情”的,守业是需要“寂寞”的;创业是需要“扩张”的,守业是需要“内敛”的;创业是需要“大刀阔斧”的,守业是需要“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创业比守业离创造更近,守业比创业离激情更远。

这是完全错误的。正是这种错误观念,让李闯王打进了北京便放下了枪,让商务通盛到极处后便衰到极处,让成千上万的学子考入大学后便开始最不“大学”(相对于考前的大学特学):他们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于是罢橹停桨,结果一退千里。做企业,永远需要动,永远需要激情,永远需要创造、创造、再创造!一句话:永远需要处在“创业态”。

这世界只有“创业态”,没有“守业态”。创业是惟一的“长生不老”药,当你不再创业而妄想“守业”的时候,前面的路只剩下一条:萎缩,衰落,死亡。要么自我革命,要么被人革命,没有第三条道路!

序:2008年1月18日,蒙牛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两项新闻:一是蒙牛发布首个《社会责任报告》;二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发展改革委员会三家联合向“蒙牛生物质能沼气发电项目”授牌:“加速中国可再生能源商业化能力建设项目·大型沼气发电技术推广示范工程”。


  蒙牛生物质能沼气发电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畜禽类沼气发电厂,发电机组为1.36兆瓦,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该项目作为蒙牛澳亚国际牧场的配套设施,日处理10000头奶牛所产的鲜牛粪300吨、牛尿500吨,年发电量1000万度,直接接入国家电网。除了发电,年产余热650万兆焦,利用率达80%;年产固体有机肥1.3万吨,用于无公害蔬菜、水果的种植,发展生态农业;年产沼气液17万吨,用于牧草施肥;年减排温室气体约25000吨CO2当量……工程自动化程度高,居世界领先水平。万头奶牛国际牧场,蒙牛目前已建成5个,2008年底预计将建成20个。


  本文为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如果问,今天我们大家聚到一起的主题是什么?回答是两个字:责任!


  如果问,100年后蒙牛依然可以存在的第一条件是什么?回答还是两个字:责任!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我今天想说三句话:


  第一句话:注册是身份证,品牌是通行证,责任是生死证。


  企业社会责任的结构体系中,有的属于量力而行的“软责任”,有的则属于不折不扣的“硬责任”。对于今天的企业来说,不仅企业的产品需要是绿色的,而且企业的生产过程也必须是绿色的,因为人们不相信一个对环境不负责任的企业,对国家民族不负责任的企业,会对消费者真正负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谁负大责任,谁就能成为大品牌;谁负小责任,谁就只能做小品牌;谁如果不想负责任,那就只能通向“慢性死亡”。


  蒙牛厂区的生态建设是世界一流的,环保工程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是因为我们所有的规划基本上都是按照100年的寿命周期进行设计的。用发展的眼光看,是否承担绿色责任、环境责任,已经不再只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关系到企业有没有“国籍”、会不会被开除“球籍”的大问题。


  第二句话:责任到山山变绿,责任到水水长流,责任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创业9年来,蒙牛承担了广泛的社会责任,有20多项指标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第一,比如直接安排的就业人数、年均纳税额、年均奶款发放额、年均社会捐款数,均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同时,我们承担责任的范围不仅是国内的,而且是国际的。因此,才赢得了全球乳业发展的最高速度。在一个全球经济大循环的体系中,注册有国界,但责任无国界,企业只有先做好“世界公民”,然后才有可能成为“全球公司”,责任和舞台永远成正比。


  第三句话:一个中心,一个基金,一个梦想。


  一个中心,是指在未来5到10年,我们要把内蒙古打造成世界乳业中心,让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中国,让中国乳业成为全世界的骄傲。


  一个基金,经营好“老牛公益基金”,最好让它活上一千年,让它资助更多的孩子上学、救助更多的患者康复、帮助更多的农牧民致富。


  一个梦想,是指牢记总理“人均一斤奶”的嘱托,让更多农村的孩子也能喝上牛奶,我们认为,教育是“第一个希望工程”,饮奶是“第二个希望工程”,一个健脑,一个健身,都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最后,祝大家此行愉快,多走走,多看看,多提意见,多指导!


  谢谢!

成功的财富哲学

中国目前的民营企业,快速得有点可怕的,我以为,蒙牛算一家。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个蒙牛背后,核心是牛根生。

  牛根生之所以“牛”,就在于其对财富的收放自如,在这一点上,起码在目前的中国企业家群体中是前无来者的。

  桑塔纳轿车的故事

  据说老牛在伊利的时候,因为功劳卓著,公司奖励其一辆轿车。第二天他就去市场上卖了,然后把钱分给了手下的兄弟。

  这个轿车故事的背后,是老牛对钱财的散。他喜欢财富,但他不守财,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懂得把钱财给予自己的合作伙伴。

  以这个故事为背景的,则是几年后老牛独立单干,大家纷纷跟着他出走。

  一个舍得把钱给别人的企业家,是值得信赖的企业家。核心是,他懂得人们的需求,有钱拿最实惠,最最实惠的是在真有钱拿的时候能够拿到。

  企业家或者打工者们,当有钱可拿的时候,你舍得分给大家吗?

  捐献股份成立老牛基金的故事

  蒙牛在香港上市以后,据说,老牛拥有了价值相当的身家,财富迅速到手,老牛以及老牛的家人,理所当然地受到各种关注,就连他的女儿也成了朋友同事们的“赞助”对象:好象所有的钱都该她花,反正她有个花不完钱的父亲老牛。

  得,老牛一下子把自己的股份捐献出去了,不属于自己了。据说,女儿也清净了。

  老牛又一次散财,让社会对老牛多了一份忽略,富人榜单上,少了老牛,但是,老牛却由此换得了另一种财富,那就是财富自由。但是,你想,老牛会缺钱花吗?

  财富:聚与散的哲学

  我不敢说老牛就是如何的一个圣人,但是,我可以感觉到老牛是一个相当懂得人性的企业家,他把财富与人性的关系摸索透了,因此,做得相当的到位。老牛之所以敢把轿车卖掉,是因为他知道轿车只是个小钱财,老牛之所以把股份捐了,因为他知道那才是财富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所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什么时候学会了散财,什么时候就开始有了企业家的气质。毕竟,企业家是创造财富的,而不是守护财富的葛朗台。

  敢花钱的企业家是因为他有钱,敢散财的企业家是因为他知道后面有更多的财富。理解财富的价值,需要首先理解人性的价值,老牛绝对是个非常通人性的企业家。他知道人性的特点,因此,他大胆地让财富服务于人性,由此获得人生价值的超越。

创业经验
工作29年来,我只干了一件事:种草、养牛、挤牛奶。养牛时做的是这件事,当工人时做的也是这件事,自己创业后做的还是这件事。

在我们厂区,最大一块标语牌写的是:“聚精会神搞牛奶,一心一意做雪糕。”它时时提醒我们要进行战略聚焦。

这8年来,无数的人向我“劝进”过,一会儿有人说这个产业好,一会儿又有人说那个产业好……面对一切诱惑,这一阶段我们坚守乳业,不为所动。

不仅如此,就是在乳业里,我们也尽可能采取聚焦策略。刚开始那几年,我们只做六、七个产品。2000年的时候,有一次去酒泉参观一家乳制品企业。在展览室里,陈列着四十多种产品,可谓琳琅满目!于是,随行的领导很不高兴地责怪我:“你们才做六、七种。”我没说什么。等宾主双方在会议室里座谈的时候,酒泉的那位厂长喜滋滋地说:“去年我们销了5万多元,今年的发展态势非常好,计划做到48万元的销售额!”阿弥陀佛,他40多个产品全年才销48万元,我的六、七个产品那时已经销到2个多亿了。接下来,轮到批评我的领导自觉难堪了。

所以,做产品,最需要讲究的就是“优生优育”。生下羊,哪怕一窝也不值钱;生下虎,哪怕一只也大有本事!滥生滥育,生得越多浪费越大!

遍览六大洲,世界上大凡成功的企业,80%以上一业为主。在我们乳制品这个行当里,每个产品都有一个世界500强的巨匠在做。例如,牛奶有帕玛拉特,奶粉有阿拉·福兹,酸奶有达能,冰淇淋有和路雪……你如果什么产品都想做,那么,就意味着你与很多个世界冠军在对打;对抗一个犹恐不胜,何况是对抗许多个专业化队伍呢?

同样的道理也体现在体育行业。试问在体育比赛上,射击、游泳、举重、滑冰、自由体操、篮球、足球、乒乓球,哪个世界冠军不是只做一个领域的项目?至今我还没听说过乒乓球冠军同时夺得举重第一,或者射击冠军同时拔得游泳头筹的案例。

所以,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团队,如果聚精会神只做一件事,做好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果东也想做,西也想做,不能做到专一、专注、专心、专业,那么到头来,每个领域都可能只是个二流角色,弄不好还会沦入三流、末流。

迄今为止,做企业成功的招数很多,但有一条肯定屡验不爽:聚焦,聚焦,再聚焦!

世界上80%的悲剧全跟钱有关系

我们每天生活中喝的牛奶,每三瓶里面就有一瓶是他制造的,他就是牛根生,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78年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厂养牛工人,1983年至1998年内蒙古伊利集团厂长副总裁。1999年创办蒙牛乳业集团,仅用6年时间将“蒙牛”狂飙到中国乳业第一,成为“中国成长企业百强”之冠。2003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6年辞去“蒙牛”总裁一职,现任蒙牛集团董事长。

主持人:说说对牛根生的印象。

金岩石:我通过牛根生在牛奶产业的很多故事看到了江湖的险恶。

袁鸣:他养牛、卖牛奶,而且他的蒙牛也非常的牛,归根结底是他的名字姓的好,因为他就姓牛。

沈青:有一句歌词可以表达我对他的印象“老牛啊,你慢些走,慢些走哇……”这首歌原来是《马儿啊你快些走快些走》,本来牛应该走得很慢,结果这头牛跑出了火箭的速度,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不是很好,所以希望老牛走得慢一点。

主持人:六年之内从排名一千多的牛奶企业到如今的排名第一,蒙牛乳业集团经历了很多事情,其实很不容易。

袁鸣:我有一个很好奇的问题,牛董是不是因为姓了牛,所以就做了跟牛有关的事?

牛根生:是。我原本不姓牛。生在一个农村,我是第五个孩子,父亲是生产队长。农村的生产队长拿口粮要现钱,他没钱就把我卖了一百块钱。当时有人说五十,有人说一百,后来我回去问了家里,我们这边的养父母是花了一百块钱,那边的生父母只收到五十块钱的现金,另外五十块钱可能是东西。

主持人:五十元加一些东西,就有了您。

牛根生:是,一个月以后就改成姓牛,因为养父姓牛。而且养父也是做牛奶生意的,也是在中国最大的种牛繁殖场。养父母由于自己害怕买的孩子再离开牛家,所以起的名字也是牛根上生,不容许你再在别的根上做文章,所以名字就成了牛根生。

主持人:对你人生来讲,很重要的定调是什么?

牛根生:养母过去是旧社会高级军官的一个太太,她对我影响特别大。50年代以前她就坐过飞机,所以她素质很高,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第一她说世界上所有的事情要想弄明白,就一定要打过颠倒,颠倒一打过什么都知道了。也就是将心比心的意思。第二是说孩子要想学大本事,就一定要学会吃亏。吃亏是福,便宜是祸。从小这两句话给我印象非常深,一直到今天。

主持人:一定是有公牛,母牛才能产奶,基本上母牛不会自己没事就一直生出奶来,所以我们一定要介绍一下牛根生夫人。

牛根生夫人:我找他时,是他条件最差的时候,没有父母,又刚参加工作,每月只有十八块钱。结婚的花费全部是借的债,根本没钱买新衣服。我父母当时反对我俩的婚事。不过现在想想结婚时的窘境,一点也不后悔。

主持人:您提过一句话,要想明白一些事情,必须打过颠倒,所以当岳母不喜欢你的时候,你有没有打过颠倒,想想如果我是岳母会怎么办?

牛根生:我就是那样想明白的。我岳母因为不同意这事,把她女儿打得住院。站在岳母的角度,我要有女儿也会这样,但是有一点我非常自信,就是不管她怎么吵怎么打怎么骂,我认定她将来肯定是我的岳母。

袁鸣:您什么时候才开始打动您岳父母的心的?

牛根生:成家以后就打动了,之所以这么快,关键是我把他们当作亲人。有一次我岳母病了,电梯不开了,我就背着她上去。这种事情很多。

郑大哥花上亿没问题,我买一个扫帚都不批,肯定有问题

主持人:将时光倒回若干年,请牛董回忆一下当年蒙牛的样子。

牛根生:蒙牛是1999年成立的,那时我们租了一间53平方米的办公室,车也是当年为了租办公室时买的,而我穿的衣服,还是那一年从伊利出来时的蓝裤子。这些事情永远忘不了,因为有历史的纪念意义。

主持人:为什么租这样一间房子?

牛根生:这是我特意交待办公室主任去办的。就是要租这样的房子,越贫民化越好,越犄角旮旯越好,越是别人找不到越好。因为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我们原来的企业很有名,十几个亿,而我自己出来以后只开了一个小作坊,害怕原来的员工看见了丢人,也怕别人找到的话会给砸了,所以租了这个地方的房子。

主持人:七年前53平方米的房子,听说当时被诬陷为非法集资,一夜之间什么都没了。

牛根生:我记得最清楚,我们被银行查非法集资的时候,就在当年租的办公室里,那个房子里放着两张办公桌,桌子上放着一百多万,被银行以非法集资的名义连人带钱都带走了。

麻烦事接连不断。搞工地建设的时候,我把二三十年来一直长不大的树给砍了盖房子,后来被央视曝光了,说毁林也要抓人。当天晚上县委书记和县长给我开会,说你是我们开发区请回来的,这个毁林跟你没关系,但是明天我们对这事要有个交待。你只能好好干,如果你干得好,判五年我们三年就能出来,如果你干得不好,判三年,我们得坐五年才能出来。老牛你可得好好干。我明白我没有退路。

主持人:您做企业不敢露锋芒,又要避人耳目,还危机重重,都是因为您在一夜之间离开服务了十六年的伊利?

牛根生:是。在一夜之间位子没了,帽子拿了,车的钥匙也给收回去了,什么都没有了,拎了个包就出来了。

袁鸣:这好像是您主动提出来的,也就是说是您反复提出辞职的。

牛根生:三次主动辞职。

袁鸣:牛总当年在伊利的时候,国营企业做到主管生产的第二把手,第二把手这么有号召力,对第一把手肯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就是您的老大郑俊怀,您给了他很大压力吧。是不是这个原因导致您辞职的?

牛根生:某一天,我发现过去所有的事情都是对的,现在做什么都是错的,我意识到我们老板开始介意我了。我写了一个报告,说如果君让臣死臣一定得死,如果君让臣活着,臣一定活着。关键是君的问题,不是臣的问题,这是三四月份的事。

第二次是六七月份,在全国做项目的时候,凡是我说的事,他都持反对意见,做也不行,不做也不行,这样也是死那样也是死,情况不对。第三次是九十月份的时候,说要派我去学习,我一气之下说,你也甭让我去学习了,干脆我给你写一个辞职报告。

结果到了十一月开董事会的时候,他把我递交的三个辞职报告全拿出来了,说咱们讨论一下这事。所有董事都问怎么回事?我说我的理由只有一个,郑大哥过去花几千万上亿都没问题,现在我要买一个铁簸箕买一个扫帚都不能批准了,这肯定有问题,根本就是不想让我做事嘛。我们郑大哥对董事说事情不是这样的,是他自己不想干了,连续三次递交辞职报告。我解释说,都是我年轻气盛考虑问题欠佳导致,我全部收回。可老郑却按着怎么也不肯让我拿回去。他还让董事会现场就表决,说是我如果要再做副总裁,他这个总裁就不做了。我们十一个董事,六比五,六票同意他留下我走,五票同意我留下。就这样一个结局。

我们特感动,流着泪说真是人民的好总理

金岩石:你这个故事说明一山不容二虎,然后扫地出门清理门户赶尽杀绝。

袁鸣:照我的想法,团队要做的第一件事肯定就是报仇雪恨,有这种心理吗?

牛根生:不敢有。这个产业绝对来不得半点私仇,连喊冤都不能有,因为这涉及到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全社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你一旦为了报仇,对外宣称张三的牛奶不好,就相当于说你自己的牛奶也不好。你说李四的产品不好,相当于你这个产品也有问题。

更何况过去在伊利的时候,我就要求大家先做人后做事。如果人做不好,那你做的事肯定也不是人事,人事你都不做了,你还做什么呢。

主持人:2004年2月到4月之间,是蒙牛过去七年当中最黑暗的一段时间。

牛根生:在食品行业里有两个事情是非常要命的。一是对产品投毒,二是对企业诽谤。当时投毒的是一帮亡命徒,职业选手,将事情闹得很严重了。但是它把所有的电子邮件和信件给媒体和政府发了过去,说已经在蒙牛的产品里面打上了某某东西,十六个省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其实他们在产品里没做任何文章。只是想威胁我,如果我在规定时间把钱放到规定地点,他们就把这个东西撤出来,否则就让这个东西上市。我立即赶往北京处理。去北京之前,我将家里的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短谁的钱多少,谁欠咱们多少,困为我可能这一去就回不来了。因为我们是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我当时所有的产业链上挂着二百多万奶农,一百一十万头奶牛,二百多万老百姓,一人一口唾沫也会把你淹死。后来我想总书记也去过我的企业,我也给总理做过汇报,这些人提起蒙牛,提起老牛还都熟,会帮我吗?我说干脆直接写信吧,没想到这封信特别管用。总理从信访处拿到了这封信,第一时间作出批示:第一要赶快缉拿犯罪分子,第二在维护消费者安全、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维护企业的安全,结果只用了九天的时间,犯罪分子就抓到了。当时还动用了国际刑警,我们特感动,流着泪说真是人民的好总理。其实当时我已做了最坏的打算,我跟我们的营销副总说如果咱们这一招再不管用的话,你就在中南海的侧门,我说我在正门,我躺在这边,你躺在那边。

金岩石:给您的蒙牛产品下毒,一方面说明这人想置您于死地;第二也许是您做了什么事情把他也逼到绝处了,要打个颠倒想一想。

牛根生:实际上我做企业很多事情都是跟郑大哥学的。他确确实实影响了我,也培养了我,这一点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他走的时候跟我说了两句话,我不怀疑你,非常相信你出去办事的能力,只是你太年轻气盛,一定注意不要做违规的事违约的事违法的事,千万得注意。其他方面做企业绝对没问题。我一直就把这两句话记在心上。

财富不在口袋里,而是在脑袋里。

袁鸣:度过了这个危机之后,在鼎辉、英莲、摩根的帮助下,2004年6月蒙牛顺利上市。2004年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伊利的郑俊怀由于非法集资MBO被抓进去了,您的老上级,您爱恨交加的老领导,这个时候您怎么想?

牛根生:这种时候我应该不谈或少谈。第一内蒙古的企业发生危机了,第二我们乳品行业的企业发生危机了,这个时候谁去伸手,我觉得品质上有问题。

沈青:趁火打劫的事不干。

袁鸣:但是据说伊利现在接替郑俊怀的潘钢也不好惹,也是一个少帅。

牛根生:老郑是我的师傅,潘刚是我的徒弟小兄弟,原来在伊利的时候,就是我一手把他放到领导岗位上的,小伙子挺有能力,所以我觉得伊利和蒙牛可以从战略上一致,我觉得竞争的最高阶段是合作。

沈青:老牛是不是一直在心里在琢磨,有朝一日把伊利给并购过来,然后把蒙牛伊利弄成一家?

牛根生:当然,不瞒你说,想过,但没敢多想。因为到今天为止,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还没有合起来,奔驰和宝马也没合起来,松下和东芝也没合起来。世界上没合起来的例子也不少。

金岩石:七年,牛跑出了火箭的速度,其实我们从投行角度上看更关注的是,您七年把一个土牛变成了洋牛,又把洋牛变回了土牛,您对这点怎么看?

牛根生:蒙牛从成立的第一天到今天,真的没让任何人控制过。2001年,摩根、鼎辉、英联三家接触我们的时候,它第一次给我们投了2600万美金,仅仅占了我们股权的33%不到。当时我记得非常清楚,总书记视察我们的时候说,听说摩根给你投资了,我说是啊,为什么只投了那么点钱呀,我说我害怕它控制股份。第二年拿了3500万美金,买了16%,总共占到49%,所以摩根、英联、鼎辉三家进来的时候,尽管两次拿了五个多亿,但是仅仅占到蒙牛的49%,上市之后,它一次性退到了现在不到1%。

金岩石:投了五个多亿到后来退出的时候是多少个亿?

牛根生:这个投资特别有意思。蒙牛刚起步的时候,自己没钱大家都知道,所有的员工积股积起来也就是千儿八百万,现在蒙牛的总资产达到70多个亿,这钱从哪儿来的呢?就是和这三家合作。我感觉人家国际财务投资者,至少它是个投资行为,是个财务投资行为。

大约95%的手续是办离婚时候明确的,怎么分,怎么退,怎么走?投资人没进来之前就先把撤退的路想好了,而且拿来的钱就是临时和你过日子的,我们跟你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然后等你放到国际市场上市,从国际股民兜里拿钱,当时我看了看总数有500%收益,放进去五个亿拿出来到香港股市卖完以后是25个亿,但是有一点,这25个亿是建立在我们5000%的利润上,我们所有原始股东买股的时候一块钱买的,它买我们的时候是十块钱买的,所以这样的话它是500%的利润的时候,我们所有的股东都是5000%的利润。

金岩石:这是洋人进来养牛。而且说长期婚姻不好,但也不能一夜情,就是短期最合适。

牛根生:在三到五年的时间里,蒙牛与相当多的国际投资者合作,把内蒙古的牛做成了一个全球的蒙牛。全球将近有八个国家一千多万股民拥有蒙牛股票,蒙牛牢牢地把握着控股权,三年时间从国际上一共拿回的钱是三十多个亿,再加上银行的一比一的配套,我的总资产不就是70个亿吗,所以我自己一直说思路决定出路,布局决定结局,吨位决定座位。财富根本不在口袋里,而是在脑袋里。

我非常信奉世界上80%的喜剧跟钱没关系

主持人:蒙牛已经守了七年,七年就意味着有一个七年之痒,如何再整合这个团队,继续往前推进?

牛根生:团队刚刚起步的时候,我们建立了非常强有力的文化。现在蒙牛有钱了。员工卖股票也得到了很多钱。但一个人的快乐不是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亿万富翁也有不快乐的时候,乞丐也有高兴的时候。计较的多少决定一个人快乐不快乐。那么我们在带团队的过程中,大墙上写得非常清楚。品牌的98%是文化,经营的98%是人性,矛盾的98%是误会,资源的98%是整合。所以这四个98%把所有人的愿望融汇进去了。

袁鸣:我觉得牛总给我的感觉确实像一头牛,我暂时不能确定他的性别,因为他很复杂,他像奶牛一样充满了奉献精神,但是一定要小心,他也有公牛的奋进,然后时不时地还要当心,他的牛蹄子会踹你一脚。

沈青:蒙牛在社会上是一个谜,很多人说蒙牛为什么跑得这么快,实际上后面有一个根本的东西,是亿万消费者的支持,是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所以我们希望蒙牛一路走好。

金岩石:袁鸣不说性别,我不能不说。他是一头出奶的公牛。既有公牛的雄心,又有奶牛的温柔,既有公牛的牛角,又有奶牛的纯洁。

主持人:九位人物,分别有拿破仑、张瑞敏、老子、丹尼尔·卡卢所、弗洛伊德、还有可口可乐的坎特乐、成吉思汗、松下幸之助以及巴菲特,您的选择?

牛根生:第一位成吉思汗。因为中国的皇帝那么有钱,埋的东西最多的是秦始皇,历朝历代都派上军队有组织有计划地往外挖,而这个成吉思汗没有埋自己,到今天不知道他埋在什么地方,蒙古那边给他建陵墓,内蒙古也给他建陵墓,到处都有,所以我对他这一点特别特别感兴趣,我要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捐出去。

主持人:2005年您把10%的股份捐掉了,成为捐股的第一人。

牛根生:不是我的10%,是蒙牛的10%。我的全部。因为我非常信奉世界上80%的喜剧跟钱没关系,那么世界上80%的悲剧全跟钱有关系。第二是老子,沈青知道,我的住房不如副手的好,我的工资拿的不如副手的高,我的办公室也比副手的差,到今天为止我把股权都捐出去以后,无是最大的有。舍得舍得,舍了就得了,得失得失,得了就失了,所以无是最大的,这是我们食品行业的巨大的品牌。第三位是注册可口可乐的罗伯特董事长。他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公司,只要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就行。因为公司永远是一个细胞机体是一个组织,世界上哪有完美的组织呢。到90年代我做品牌的时候,做冰淇淋雪糕,很多咨询师告诉我,你卖冰棍的做什么品牌啊,卖牛奶的有什么品牌可做,后来我就跟他说,我说这个可口可乐是个卖汽水的,它老跟我在一个摊子上,这边是汽水这边是冰棍,老挨着他能做品牌我怎么就不能做呢?所以我觉得生活中的小事只要你不认为它小,肯定能做大。我们的冰棍我们的牛奶,一定会卖向全世界,像可口可乐一样。

主持人:您现在最想得到的是什么?

牛根生:得到全社会对我的认同,对我的承认。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