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q112cq
  • 浏览: 18922 次
最近访客 更多访客>>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粤语文化纵横谈

 
阅读更多

粤语文化纵横谈
2009年11月17日
  粤语文化纵横谈
  作者: 罗康宁
  文章来源: 《中国评?学术出版社》(网上开卷 ―― 粤语与珠江文化)2005年8月
  什麽是文化?对於这个问题,学术界有多种答案。而在汉语中,「文化」一词的「文」,本义为纹理,引申为文辞,也就是语言(例如吕叔湘先生的一本语法学著作就叫《中国文法要略》)。文化,就是「以语言教化」。当然这未必是对文化最科学的解释,但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语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量事实证明,语言不仅仅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而且全面地反映一个民族在思维模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特有的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民族的语言如此,作为一个地域的方言也是如此。汉语有七大方言,它们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蕴涵深厚的文化积淀。广东地方传统文化通常分为三大组成部分: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所依据的其实就是境内三大汉语方言。粤语不仅是广府地区人民的母语,而且是广东和整个岭南地区最大的汉语方言,它不仅蕴藏着广府地区的传统文化,而且保存着大量在中原一带已经消失了的传统文化。离开了粤语,广府乃至岭南地区许多文化品种便不复存在。因此,在建设文化大省的过程中,应当研究和弘扬粤语文化。
  从汉民族共同语的沿革谈起
  相传黄帝部落的史官仓颉创制了汉字。这套汉字与西方文字的最大区别,是依据东方「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不是单纯的「记录语言的符号」,而是「脱离了语言羁绊的、能够控制语言的文字系统」。(饶宗颐:《符号?初文与字母 ―― 汉字树》)随着汉字的产生,汉语便形成了与口语相辅相成的书面语。当口语交际发生障碍时,操不同方言的人便不约而同地借助於书面语。而书面语的作用一旦得到公认,人们便会想方设法为其汉字「正音」,即确定一种公认的标准读音。这种标准读音一经推广,书面语便成为部落的共同语。
  汉语最早的书面语和共同语称为「雅言」。它形成於西周,以其国都王畿一带的方言即「夏语」为基础。春秋战国,诸侯割据,雅言成为各诸侯国之间往来的官方语言,如果官员不会说或者说不好雅言,出使时就必须带会讲标准雅言的「象胥」(翻译)。不仅官方交往如此,当时文人讲学也都使用雅言。孔子就对学生说:「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他日常使用鲁语,而诵诗书和参加祭祀时则用雅言。教育的发展促进了雅言的推广,使它逐步成为社会各界交际的共同语。
  汉朝,扬雄著《方言》,将非地区性的普通词语称为「通语」。有的语言学者以为「通语」就是当时的民族共同语,其实它只是就词汇方面而言,跟音系没有关系;同时,扬雄将几个地区内都使用的词语也称为「通语」。可见「通语」并非当时民族共同语的名称,当时的民族共同语仍然是雅言。到了东汉时期,政治经济中心由长安转移到洛阳,朝廷和文人都以河洛雅言为标准音。为了跟长安音区别,人们称之为「洛生咏」。
  东晋至南北朝,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这一带的汉语受游牧民族语言的冲击而发生变化。尤其是北魏时期,孝文帝迁都洛阳,鼓励鲜卑人学习汉语,中原汉语融入了不少鲜卑语的成分。与此同时,大批士人南迁,东晋和宋、齐、梁、陈的京师金陵(南京)成为他们的活动中心,其语言沿袭河洛雅言,称为「士音」;当地原居民的语言称为「庶音」或「吴音」。隋朝,南北统一,但两地士音差异不小。开皇初年,刘臻、颜之推等八位学者有感於此,经过讨论确定审音原则,由陆法言执笔,编写出我国第一本音韵学著作 ――《切韵》。编著者宣称「酌古沿今」,「兼包南北」,实际上以南方士音为主,酌取北方士音,因而所记述的是隋朝以前的雅言音系。与现代汉语音系对比,这一音系主要特点是:有一整套全浊塞音和全浊塞擦音;「见」组声母均发为牙音(舌根音);「知」组声母发为舌上音,与「端」组接近;「影」母发为喉音;有舌叶音;没有翘舌音;有一整套鼻音韵母和塞音韵母;有平、上、去、入声调。纵观今天汉语七大方言,最接近《切韵》音系的是粤语,上述大多数特点,包括「见 」组声母均发牙音,没有翘舌音,有一整套鼻音韵母和塞音韵母,有舌叶音,有平、上、去、入声调等,在普通话和北方各大方言中已经找不到,而在今天粤语中却完整保存。今天广东封开一带的粤语,保存着全浊塞音及全浊塞擦音声母;还有个别地区的粤语次方言保存着《切韵》「知」组声母及「影」母的发音特点。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粤语与雅言的传承关系。
  隋唐时期,政治文化中心重返长安一带,同时以洛阳为东都。朝廷通行秦音,而河洛音也占有重要地位。不过此时的河洛音已经不是当年的「洛生咏」而融入了不少鲜卑等游牧民族语言成分,以「洛生咏」为基础的《切韵》反而被指「多吴音」,进行多次删改。北宋建都汴京(开封),河洛音成为标准音,陈彭年、丘雍奉旨编著《大宋重修广韵》,作为「官韵」颁行,为了跟雅言音系区别,称为「中原雅音」,又称「中原正音」。与雅言对照,中原正音有以下主要变化:全浊塞音和全浊塞擦音消失;舌叶音消失;舌上音「知」组声母与「精」组合流,发为齿音(平舌音)。在汉语七大方言中,比较接近这个音系的是客家话。客家人自称「不忘祖宗言」,其「祖宗言」便是中原正音。
  金元两朝,黄河流域再次为北方游牧民族所统治,这一带的汉语也就再次受游牧民族语言的冲击而发生明显变化,中原正音的中心也随着汉族移民大量南迁而转移到江南一带。与此同时,在南宋的京城临安(杭州)以及建康(南京)等城市,随着市民社会的形成,出现一种「官话」。这种「官话」最初并非官方用语,而是市民语言。因当地百姓称市民为「官」(如「看官」、「客官」等),其语言便称为「官话」。明初建都南京,令乐韶凤等修《洪武正韵》,才将官话定为官方用语。明成祖迁都北京,大批江淮人移居北京,官话随之而传到北方地区,成为汉民族共同语。当时来到中国的意大利人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记述:「还有一种整个帝国通用的口语,被称为官话,是民用和法庭用的官方语言。」与中原正音对照,官话的主要变化是:牙音「见」组声母分化为两套,开口合口字仍读牙音(舌根音),齐齿撮口字则读齿音(舌面音);舌上音「知」组(「娘」母除外)跟正齿音「照」组(部分)合流,变成翘舌音声母; 「影」、「喻」两母以及「疑」母大部分字变为零声母;双唇鼻音韵尾 m并入 n韵尾;塞音韵尾消失即入声消失。
  清朝,官话分成两支:一支是以北京官话为代表的「北音」,一支是以南京官话为代表的「南音」。朝廷起初将满语定为「国语」,後随着汉满文化的逐渐融合,便将吸收了不少满语成分的北音也作为官方用语推行,在粤闽等地设立「正音书院」,正音教师却由驻防旗人担任,难怪当地不少汉人视北京官话为满语而不愿接受。本来,各民族语言之间互相吸收本属正常现象,北京官话融合了不少满语成分,并没有改变其汉语的性质,也不影响它成为汉民族共同语的资格。因此,民国初年确定国语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确定普通话音系,都以北京音为标准。
  上述可见,两千多年来,汉民族共同语至少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变化,形成雅言 ―― 中原正音 ―― 官话(国语、普通话)三个不同的音系。雅言作为最早的汉民族共同语,是周至南北朝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汉民族在思维模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特有精神的反映。它的音系在今天中原一带已经消失,其中许多因素却保存於今天的粤语,这是祖先留下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粤语保存着雅言的大量因素,也就保存着大量在中原一带已经消失了的传统文化。至今不少说粤语的人跟客家人一样,仍然将自己的方言视为正宗的古代汉语,从上述沿革来看,并非没有根据。粤语不仅对於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的研究和弘扬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对於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弘扬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粤语音系的特点及其文化价值
  提起粤语的特点,尤其是谈到粤语保存古代汉语的特点,许多人都从粤语的词汇中举出大量例子,诸如「颈」(脖子)、「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