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nwq
  • 浏览: 204399 次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转]工作心态与习惯——致85后与90后的“比”一代

 
阅读更多
估计诸位身边都有一些没有背景、没车、没房、没物质基础、能力不高、经验一般、资源很少、工作几年也没什么太大贡献,却还在每天要求生活与工作平衡、要求工资待遇提升的同事。此文献给他们,希望能够对目前的迷茫与未来的发展有一定帮助。

85、90是在“超级比一比”成长起来的一代,比成绩、比Gucci、Prada、LV、比待遇、比富、比爹,只要能比的就一定要比一比。

前些日子看了一则新闻,“硕士年薪5万,比不上民工”,没想明白这有什么可比性。

对此,我想问四个问题:

第一, 民工是在身强力壮时期去直接创造可衡量的价值,硕士文凭刚毕业是去直接创造价值的?还是去学习的,被别人代的?有机会学习,去为无限的未来拼搏,还在抱怨什么?

第二, 民工赚的价值可衡量的苦力钱、辛苦钱、生命钱,还往往没有保障,这有什么可羡慕的,另外,有人拦着你去赚那份辛苦钱吗?

第三, 碍于过早进入劳累生活的视野所限,民工大多没什么潜在机会去发展,硕士潜在发展空间却很大,这怎么不比?

第四, 如果这位硕士自己做老板,一份岗位,民工2500元就能胜任,硕士要求4000元才来工作,而且未必胜任,自己又如何选择?

作为一个硕士,不去挖掘自己的所学转换为能力与贡献,却出来和民工比工资,敢问是哪家大学的?

能力决定现在,学历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未来。

硕士生这点基本道理都不懂?读这么多年书,学什么呢?

另外,学校责任是育人还是毁人?这样心态不健全的“人才”,大学就直接强迫社会接纳?让社会去教育?到底谁是大学?

真心不想听见,那种没有背景、没车、没房、没物质基础、能力不高、经验一般、资源很少、工作几年也没什么太大贡献的朋友,还在每天要求生活与工作平衡、要求工资待遇提升。

这个社会,诱惑太多,欲望太多,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我们想要和别人一样的人生,看见别人大餐,自己想要;看见别人购物,自己也买;看见别人旅游,自己想去;看见别人有一份轻松的工作,自己惦记;看见别人抓住青春的尾巴,来一次《致青春》,自己也去放荡不羁;看见别人跳槽涨薪,也不问问什么原因就自己也要跳;看见别人买房购车,自己唉声叹气、抱怨骂街。如果你吸金能力极佳,月入2万,有车有房,你可以和别人一样。如果你家底殷实,家里人现在以及以后都不会指望你,而且财富积累不会受政策、市场以及不可抗力风险带来的变化所影响,你可以和别人一样。如果你已经有个有钱的男友或是干爹,你也可以和别人一样。如果不是,社会上诱惑太多,陷阱太多,请一定把控好自己,因为我们没资格去享受那份诱惑背后的满足感。

我无力去颠覆大家的价值观,也无法改变大家的心态。只想让大家,在思想上抛开一切,看清自己,然后一步一步有计划的完成自己的梦想。如果大家自己什么都没有,却依然想持着能够有机会找到每天工作朝九晚六、公私分明、工作不累、高薪白领、轻松购车买房的心态,或是抱着给多少工资就干多少活的心态,那么下文就不用看了。下文太狗血,社会太现实,内容毁三观,看完会让你倍加纠结。

因为我的观点没有捷径:只有为公司不断创造可衡量的贡献与价值的过程中,自我能力得以共同成长,待遇才能高,跳槽才有底气,赚够了养老的银两,未来才有机会去平衡你的工作与生活。

说到好工作,大多人都会下意识的想到名企,那就从名企作为切入点。

大家找工作都会朝着外资、名企方向寻找,因为那里的光环会给自己内心带来深深的满足,但是千万不要以为那里都是工作轻松,待遇丰厚。因为那里是名企,想去的人很多,按照一般市场议价逻辑,岗位需求少,而人才供应多,自然成交价格便宜,薪酬基本都是市场平均线左右或者更低。再加上名企大多体制完善,交通便利、环境舒适,运营成本高,工资待遇自然不会高到哪去,而往往会比小型创业型企业低很多,待遇空间也死板许多。

工作时间方面,宝洁、强生、IBM、三星、优酷、土豆、德勤、普华、瑞银、中银的朋友们大多非但不是公私分明,反而事实上基本都在占用自己大量的私人时间去工作,加班加点,为自己的现在和未来在拼搏。

究其原因,多种多样,内因外因叠加。或因自身素质与认知,或因自尊,或因目标感更强,或因团队工作压力,或因要被环境认可,或因拼搏自己的未来,或因企业待遇层级设立科学,向下一个不高的天花板冲击。总之,是为下一个结果而努力。

名企的生活分为白天加晚上,白天是工作时间,晚上是加班时间+充电时间+机动应急时间。

加班时间不予解释,就是你白天的额定任务没干完。

充电时间是为了涨工资,名企们涨工资的形式一般是根据每年的岗位能力评估,如English Skill, Presentation Skill…晚上不充电,skill 不升级,就很难涨工资。

机动应急时间是为了处理突发事件,如,半夜2-3点一个电话打过来,做网络危机公关;第一时间根据市场最新动态或炒作点做策划,通宵搞定算高效;晚上10点开始陪客户,吃饭、唱K、桑拿一条龙;周六周日写总结,各种汇报写不完;时不常在公司点灯熬油睡沙发,只为工作进度不耽误;凌晨4点还项目上在做审计,一做就是2个月;这些都是大家眼中的名企时常发生的事情,而且第二天还要准时上班。

如果你现在没背景、没关系、没房、没车、没物质基础、能力不高、经验一般、资源很少,那就选择好自己的人生和需求,其他别埋怨,也甭惦记:

·想要生活与工作平衡,去国企央企,但待遇基本靠熬年头;

·想要权利与被动吸金机会,去找政府公务员的工作,但待遇低,风险高;

·想要快速提升能力和高薪酬,去小民企找机会,但会很累,而且机会基本是靠自己争取和创造的,那里体制大多不完善;

·想要综合性价比,去名企找机会,但发展机会要自己把握,那里特别优秀的狼和狡诈的狼都很多;

·想要声望与自我实现?360行,行行出状元。但长路漫漫,自己把握,每天都是鸿门宴;

·无欲无求?那就随便哪个类型企业,做个执行人员,按照公司规定操作,别出错就行。

归根结底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上天为你关上了一个窗户,你要自己去学会打开一扇门。无论在哪个类型的企业,想要发展机会和待遇的提升,都需要拿你的贡献值说话,自己争取吧。

在争取的路上,为艰苦奋斗的适用人群提点小建议:

1.不浪费时间

· 尽量少看娱乐性电视节目、电视剧,那些是给有钱有闲有基础的人们准备的;

· 不常参加无效社交聚会,在没有基础的时候,很多社交聚会参加都没有任何意义;

·尽量减少时间在吃喝玩乐方面,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银两,你的朋友或许可以,但你未必;

2. 有效利用时间

·电视与看电影要有选择性的看,选择能够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增加谈资、让内心变强大的节目看。最好,观看的节目还能和工作相关,观看的同时还能有目的性的学习与借鉴。

·每天上下班交通时间平均2小时,不可多得的碎片化时间,可以用来思考,梳理思路,接打电话,布置任务,可千万别仅仅是听音乐、刷微博、微信或是看电影。思路清晰才会效率高,效率高才能节省时间去为自己做更多更大贡献的事情。

·少看大众媒体,多看行业相关小众媒体。

3. 养成好习惯

·白天多沟通多观察,晚上多琢磨,多学习,做执行;

·对于自己,当日事当日毕,无论多晚,养成这种习惯,工作执行力会得到飞速提升;

·对于团队,工作尽量往前推进,能当天促成的,千万别推到第二天;

· 找方法,不找理由;

·每日做工作日志,总结一天所得、收获与贡献与第二天的计划;

·每天多做一件事,多做一件就是你和别人相比赚到的时间差,而日积月累,长此以往,你收获的远远不止是时间,还有时间付出背后的巨大隐形价值;

4. 自我学习

公司付工资是为了让员工为公司做贡献,而不是为个人成长。因此,不要去用白天工作时间学习与充电。人与人的差别通常在工作时间之外在做什么。

切记君子藏器于身,适时而动,厚积薄发,无器、无积,拿什么搏未来?中国梦?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5. 寻求帮助

看不懂、想不透,问朋友,朋友没有会的,就让朋友介绍朋友,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6. 以勤补拙,别小看自己

人与人之间智商差不了多少,但能力与薪酬却相差甚远,智商不等于能力,拼搏加总结才等于能力。你的目前的待遇低,是因为你在积累阶段;你未来的待遇低,是因为你懒。懒于规划,懒于付出,懒于努力,懒于总结。

7. 找目标

找不到目标,就找你佩服的人。7*24小时观察他的作息时间、行为习惯、言行举止、处事方式。哪牛学哪,直到觉得没有可学的地方为止。然后找下一个崇拜的目标继续。

8. 甭想着自尊

没有成果,讲什么自尊?

9. 积累人脉

很多工作不是靠个人能力能搞定的,日常生活需要相互帮衬,工作也是同理。

10. 工作标准化

降低自我无效时间损耗,提高整体工作效率,降低错误几率,同时有机会随时把工作甩出去,去让自己做贡献更大的事情。

本文作者为 CHINA HRKEY 联合创始人刘明伟
7
10
分享到:
评论
16 楼 zh_harry 2013-08-14  
追风IT 写道
我本人并不看好“学历决定视野”这句话

学习力决定视野是对的
但学历在一定程序上可以理解为学习历,在中国很多高学历的人反而没有学习力,所以很悲哀
15 楼 神之小丑 2013-08-09  
qi_w2006 写道
一直不喜欢说啥,这次要对LS的问题一一回答:
  第一个问题:你想过投入与产出比吗?硕士在成为硕士之前要花十几年的时间和大量金钱在学习再学习,毕业后继续学习,以然没有太产出,如何能不比?
  第二个问题:民工的辛苦,但这个是体力活,硕士多数是脑力活,都是活本质上是一样的,至于你说的各种保障基本完善的很好没有你想得那么差了。
  第三个问题:现在是网络信息社会,视野想窄都不容易。至于发展空间没看出有什么发展空间,做软件的现在不就是IT民工么?,而且上次还听说一个村的就凭农民工集体移民的。
  第四个问题:如一个工作,农民能做,硕士也能做,要硕士干嘛?大家还为啥都读书干嘛?直接做农民工嘛,至少投入少。
如果谈贡献,我想各位在读书的时间已经在贡献了,读书交学费学生上课,可以给别人创造多少工作机会?和民工比工资,不仅仅是比工资,就是比投入与产出比,如果硕士的工资都没农民工高,那还读硕士干嘛?在家呆到18岁直接上班钱还来得快。中国的产生结构决定中国现在需求的农民比一般硕士要多得多。中国现在的行业都是保安,服务员,产线工人,盖房子这类传统型的行业,中国的高技术出不来,就不需要高技术人才。试问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无用武之地的硕士,该何去何从?



我觉得是这样的,

首先一点,为什么去读硕士,就我身边的来说,有那么几方面,1 本科不好找工作索性继续读,2 追求高学历找到高工资的工作,有些单位是有学历要求的 3 家里要求,现实中大家都觉得研究生比本科生强比专科生强。有很少很少的是为了做学问的,大家进来的目的 说白了 就是为了赚钱。在我们将学历赤裸裸的跟赚钱挂钩起来了,所以“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

如果学历!=赚钱,那么 民工赚钱比硕士多也就无可厚非了。工作 本身就是一个投资,涉及的行业不同,时代不同,供需关系不同,工资也就各种不同。这个本身没有可比性。

读书是为了干什么?

其实我也一直在问自己,我大老远跑来这个地方,辛辛苦苦读书是为了什么,远离了父母家人,一个人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里 无依无靠为的是什么。

最近又把几年前 看过的 量子物理学史话 看了一遍,发现里面很多年轻人20多岁 就已经是赫赫有名的物理学家,当然那些人是天才,可是我再想,为什么天才会集中涌现在那个时代,薛定谔,波恩,爱因斯坦 等等等,为什么他们会一起出现,后来我觉得 那是因为那个时代或者说那个社会 是一个能够培养天才的土壤,能够让年轻人无忧无虑的去读书去研究去创造的去犯错的一个环境,,,然后看看自己了,首先我是一个普通人,其次,我现在考虑到的一直都是钱钱钱,房子,车子,就算给我一笔钱,我也肯定去付首付了。

现在学校里,有很多 潜行做研究的老师,他们混的咋样大家都看在眼里,我说的是普遍情况,,,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育要分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这里没有阶级没有高低的意思,大众教育就是普世教育,是让大部分人学习的教育,精英教育是给那些有兴趣或者有能力继续发展的人的教育,就好比很多宗教,有很多普通的信众,在这些普通的信中里 有慧根的可以继续修炼可以沐浴神的光辉可以更加接近神。

14 楼 programlv 2013-08-09  
qi_w2006 写道
一直不喜欢说啥,这次要对LS的问题一一回答:
  第一个问题:你想过投入与产出比吗?硕士在成为硕士之前要花十几年的时间和大量金钱在学习再学习,毕业后继续学习,以然没有太产出,如何能不比?
  第二个问题:民工的辛苦,但这个是体力活,硕士多数是脑力活,都是活本质上是一样的,至于你说的各种保障基本完善的很好没有你想得那么差了。
  第三个问题:现在是网络信息社会,视野想窄都不容易。至于发展空间没看出有什么发展空间,做软件的现在不就是IT民工么?,而且上次还听说一个村的就凭农民工集体移民的。
  第四个问题:如一个工作,农民能做,硕士也能做,要硕士干嘛?大家还为啥都读书干嘛?直接做农民工嘛,至少投入少。
如果谈贡献,我想各位在读书的时间已经在贡献了,读书交学费学生上课,可以给别人创造多少工作机会?和民工比工资,不仅仅是比工资,就是比投入与产出比,如果硕士的工资都没农民工高,那还读硕士干嘛?在家呆到18岁直接上班钱还来得快。中国的产生结构决定中国现在需求的农民比一般硕士要多得多。中国现在的行业都是保安,服务员,产线工人,盖房子这类传统型的行业,中国的高技术出不来,就不需要高技术人才。试问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无用武之地的硕士,该何去何从?



我也说两句:
1,自己的投入如果不能给别人造成收益便不能称为投入,就好像硕士说我学了10几年,很辛苦很累应该要回报,反过来一想受益人是自己,花大力气来读书明理,至少不用一辈子活不明白

2,革命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本质却是一样,那个民工不羡慕你在办公室吹吹空调就拿钱?

3,宽窄不是狭义的,比别人宽才宽,大家都很宽的接受互联网的时候如果你不比别人更多更精那就谈不上宽

4,无用武之地的硕士?!读了十几年还跟没读的一样,那只能说这些书算是白读了,劳动密集型硕士活该等死?!不能进行产业更新,工艺改进,优秀经验借鉴吗

其实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本文作者为 CHINA HRKEY 联合创始人刘明伟” 他其实就是想让大家反思一下:先投入再求回报,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我们只能自省反思在执行了,偷不得懒
13 楼 pudong 2013-08-09  
后面的建议还是可以参考的
12 楼 k11hao 2013-08-09  
我干过很多行业,进过服装厂,干过电工,做过机械加工,说实话,真的很辛苦,的确,进软件公司后,发现一些学历高的,也没看出多厉害,一些基础知识都没掌握,当然这不能一概而论了。在软件公司创造的价值就多了,就高科技了,干体力活的就价值就少了,也不见得嘛,我记得机械加工里面那些师傅也有很牛的,他们的技术和经验,那是杠杠的。在软件公司做再长时间也不一定比人家混得好。这个还要看个人,我觉得吧下面的建议的确还是很不错的,在哪里都实用。
11 楼 xucaishen 2013-08-09  
后面那些自律的建议倒还是挺中肯的。。。
10 楼 xucaishen 2013-08-09  
学历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未来?我觉得也未必。。。
9 楼 qi_w2006 2013-08-09  
一直不喜欢说啥,这次要对LS的问题一一回答:
  第一个问题:你想过投入与产出比吗?硕士在成为硕士之前要花十几年的时间和大量金钱在学习再学习,毕业后继续学习,以然没有太产出,如何能不比?
  第二个问题:民工的辛苦,但这个是体力活,硕士多数是脑力活,都是活本质上是一样的,至于你说的各种保障基本完善的很好没有你想得那么差了。
  第三个问题:现在是网络信息社会,视野想窄都不容易。至于发展空间没看出有什么发展空间,做软件的现在不就是IT民工么?,而且上次还听说一个村的就凭农民工集体移民的。
  第四个问题:如一个工作,农民能做,硕士也能做,要硕士干嘛?大家还为啥都读书干嘛?直接做农民工嘛,至少投入少。
如果谈贡献,我想各位在读书的时间已经在贡献了,读书交学费学生上课,可以给别人创造多少工作机会?和民工比工资,不仅仅是比工资,就是比投入与产出比,如果硕士的工资都没农民工高,那还读硕士干嘛?在家呆到18岁直接上班钱还来得快。中国的产生结构决定中国现在需求的农民比一般硕士要多得多。中国现在的行业都是保安,服务员,产线工人,盖房子这类传统型的行业,中国的高技术出不来,就不需要高技术人才。试问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无用武之地的硕士,该何去何从?
8 楼 semmy 2013-08-09  
引用
学历决定视野
不敢苟同
7 楼 beckchin 2013-08-09  
早上一大早就看大这个文章,很提神
6 楼 lian819 2013-08-09  
后面的建议还是很中肯的
5 楼 QuarterLifeForJava 2013-08-09  
事实证明野路子完胜正规,正规用来治天下,野路子用来夺天下。找工作、去什么单位也一样,大单位体制大多固定,其实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这一点强烈同意LZ。要创自己的天下,中小企业机会大,但陷阱也多。
4 楼 lvwenwen 2013-08-09  
写得不错!
3 楼 yidwo 2013-08-08  
如果楼主招人,不知要害多少人. 学历决定视野,这么简单的逻辑命题,八九不离十知道楼主的视野偏差得多么厉害. 还是要多和不同学历层次的人接触一下.
2 楼 id.alex 2013-08-08  
学历决定起点,不决定终点。
1 楼 追风IT 2013-08-08  
我本人并不看好“学历决定视野”这句话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