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iverssky
  • 浏览: 93278 次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安装SuSE Linux 11 SP1(64位)操作系统

 
阅读更多
安装SuSE Linux 11 SP1(64位)操作系统

介绍在USM服务器上手动安装SuSE Linux 11 SP1(64位)操作系统的准备工作及操作步骤。

前提条件
在安装操作系统前,已准备好需要的光盘,如表1所示。
表1 光盘列表 光盘名称
 光盘标签
 说明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11 SP1
 sles11sp1-x64-dvd-install
 SuSE Linux 11 SP1(64位)操作系统光盘。
 
 

下载安装操作系统所需的软件源。 
 
sles11sp1_62_x86_64_installV100R002C16.iso.part1
 安装SuSE Linux 11 SP1(64位)操作系统所需的软件源,可用于制作成SuSE Linux 11 SP1(64位)操作系统光盘。
 
sles11sp1_62_x86_64_installV100R002C16.iso.part2
 

 说明: 
当软件源的压缩包分part1、part2等多个部分时,需要全部下载。
下载后的文件为压缩包形式,需要先在本地解压后,再将解压后所得的文件制作成光盘。
软件源名称中的版本号表示该软件源从该版本开始发布,支持用于该版本及其后续版本的安装。例如,sles11sp1_62_x86_64_installV100R002C16.iso.part1软件源,表示sles11sp1_62_x86_64_install软件源从ATAE V100R002C16版本开始发布,ATAE V100R002C16及以后版本都可以使用该软件源安装SuSE Linux 11 SP1(64位)操作系统。
USM服务器的硬盘已创建RAID 1或RAID 5,且已设置系统的引导方式为光驱启动。
注意事项
安装操作系统后,需要安装操作系统的补丁集。具体方法请参见如果您要部署操作系统补丁集。

操作步骤
将SuSE Linux 11 SP1(64位)操作系统的安装光盘放入光驱。 
系统从光盘引导开始安装,选择“Installation”。 

系统开始安装,显示“Welcome”界面。


选择“English (US)”和“I Agree to the License Terms”,单击“Next”。 

显示“Media Check”界面。


单击“Next”。 

显示“Installation Mode”界面。


在“Select Mode”区域框中选择“New Installation”,单击“Next”。 

显示“Clock and Time Zone”界面。


设置时间和时区。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Region”和“Time Zone”。 
在“Hardware Clock Set To”中选择“UTC”。 
单击“Change”按钮设置时间。 
单击“Next”。 
显示“Server Base Scenario”界面。

选择“Physical Machine (Also for Fully Virtualized Guests)”,单击“Next”。 

显示“Installation Settings”界面。


设置分区。 

创建分区的操作方法基本相同,本节中以设置交换分区为例介绍创建分区的方法。USM服务器的内置磁盘分区规划如表3所示。
 说明: 
以下为安装300GB的硬盘做的分区规划。

表3 USM分区规划 分区(挂载点)
 大小
 文件格式
 分区类型
 说明
 
swap
 2 GB
 swap
 Primary
 系统交换分区。
 
/
 20 GB
 ext3
 Primary
 根分区。
 
/boot
 1 GB
 ext3
 Primary
 系统启动分区。
 
-
 除swap和根分区外剩余的磁盘空间
 ext3
 Extended
 设置一个扩展分区。
 
/var
 5 GB
 ext3
 Logical
 用于存放系统日志文件。
 
/opt
 5 GB
 ext3
 Logical
 用于存放系统文件。
 
/usr
 10 GB
 ext3
 Logical
 用于存放系统用户数据。
 
/iso
 50 GB
 ext3
 Logical
 用于存放软件的iso文件。

说明: 
如果“/iso”分区不能存放所有软件的iso文件,可以先制作好一部分软件源,然后删除iso文件,再存放其他软件的iso文件。
 
/src
 50 GB
 ext3
 Logical
 用于存放制作好的软件源。
 
/data-backup
 扩展分区中剩余的磁盘空间
 ext3
 Logical
 用于存放备份数据,包括镜像文件。
 


选择“Change > Partitioning”。 

显示“Preparing Hard Disk Step 1”界面。


选择“Custom partitioning (for experts)”,单击“Next”。 

显示“Expert Partitioner”界面。


单击“Add”。 

显示“Add Partition on /dev/sda”界面。

 说明: 
如果已存在分区,请先选择“Delete”删除所有分区。


选择“Primary partition”创建主分区,单击“Next”。 

显示设置分区界面。


在“Size”区域框中输入“2GB”,单击“Next”。 
在“File system”下的下拉框中选择“Swap”(默认为“Ext3”)。 
单击“Finish”。 

返回“Expert Partitioner”界面。

重复8.d~8.g步骤创建其他分区。


单击“Accept”。 

返回“Installation Settings”界面。


单击“Install”。 

显示“Confirm Package License: agfa-fonts”对话框。


单击“I Agree”。 

显示“Confirm Installation”提示框。


单击“Install”,开始安装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安装完成后,系统会自动重启。


配置操作系统。 
系统重启成功后,显示设置root用户密码界面。输入root用户密码,单击“Next”。 

显示“Hostname and Domain Name”界面。


设置主机名和域名,单击“Next”。 

USM服务器的主机名不能带有@、#、$、%、^、_等特殊字符。例如,主机名设置为linux,域名采用默认值。


在“Network Configuration”界面中,单击“Firewall is enabled (disable)”中“disable”链接关闭防火墙。 

防火墙关闭后界面信息会显示为Firewall is disabled。


单击“Next”。 
在“Test Internet Connection”配置界面中选择“No, Skip This Test”,单击“Next”。 
在“Installation Settings”界面中选择“Skip Configuration”,单击“Next”。 
在“User Authentication Method”界面中选择“Local (/etc/passwd)”,单击“Next”。 
在“New Local User”界面,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非root用户,例如设置为sshusr,单击“Next”。 

显示“Release Note”界面。

 说明: 
如果需要USM服务器安全加固,则需要配置一个sshusr用户。


单击“Next”。 

显示“Hardware Configuration”界面。


单击“Next”。 

显示“Installation Completed”界面。


单击“Finish”完成安装。 
显示操作系统登录界面,输入root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 



配置网卡IP地址
通过光盘安装SuSE Linux操作系统后,需要配置USM服务器用于远程访问的网卡IP地址。

配置说明
USM服务器采用PC Server主机(例如,HP DL380 G6、OceanStor T3200 G3或IBM X3650M3):
自带的双网卡eth0和eth1做网卡绑定(Bond0),Bond0网卡用于软件部署时提供DHCP服务。
扩展网卡eth2和eth3用于提供网络服务,如上传USM安装包、访问外部网络等。
操作步骤
在“/etc/sysconfig/network”目录下创建“ifcfg-ethN”文件。 

以配置eth3网卡的IP地址为例。

# vi /etc/sysconfig/network/ifcfg-eth3

增加内容如下:
BOOTPROTO='static'
STARTMODE='onboot'
IPADDR='192.110.210.11'
NETMASK='255.255.254.0'
BROADCAST='10.10.10.255'请根据实际情况配置“IPADDR”、“NETMASK”、“BROADCAST”。


重启eth3网卡使配置生效。 

# rcnetwork restart eth3






在IBM X3650 M3服务器上安装操作系统前准备

在作为USM服务器的IBM X3650 M3服务器上安装操作系统前,需要对硬盘设置RAID及设置系统引导方式。

在安装操作系统前,需要对IBM X3650 M3服务器的硬盘设置RAID 1 或RAID 5。IBM X3650 M3服务器有以下两种配置,请根据实际配置对硬盘做相应的RAID设置。

IBM X3650 M3服务器配置2块硬盘时,需要设置IBM X3650 M3服务器的硬盘为RAID 1。
IBM X3650 M3服务器配置8块硬盘时,需要将其中7个硬盘制作RAID 5,1个硬盘设置为热备盘。
设置RAID 1(配置2个硬盘)
启动服务器,当出现以下信息时,按“Ctrl+H”,开始设置。 

Press <Ctrl><H> for WebBIOS or press <Ctrl><Y> for Preboot
单击“Start”,进入RAID配置界面。 

 说明: 
如果在该界面查看到RAID1的状态为“Optimal”,且两块硬盘的状态为“Online”,则说明已正确设置了RAID 1,直接选择“Exit”退出。


单击“Configuration Wizard”,进入“MegaRAID BIOS Config Utility Configuration Wizard”界面。
选中“Add Configuration”,单击“Next”。
选中“Manual Configuration”,单击“Next”。
按“Ctrl”选中“Drives”列表框中的所有硬盘,单击“Add To Array”将选中的硬盘添加到“Drives Groups”列表框中。
单击“Accept DG”。
单击“Next”,进入“MegaRAID BIOS Config Utility Configuration Wizard -Span Definition”界面。 
单击“Add to SPAN”将磁盘组加入到“Span”列表中。
单击“Next”,进入“MegaRAID BIOS Config Utility Configuration Wizard –Virtual Drive Definition”界面。
设置RAID参数,如图1所示。 

将“RAID Level”设置为“RAID 1”,其他参数采用默认值即可。

图1 设置RAID参数界面 



单击“Accept”。 

弹出确认对话框。


单击“Yes”。
单击“Next”,进入“MegaRAID BIOS Config Utility Config Wizard –Preview”界面。
单击“Accept”,进入保存配置界面。
单击“Yes”。 

进入确认初始化界面。


单击“Yes”,初始化硬盘。
单击“Home”,返回WebBIOS主菜单界面。 

在该界面可以查看到创建的RAID1的状态为“Optimal”,且两块硬盘的状态为“Online”,则表示RAID 1已创建成功。


单击“Exit”,弹出确认对话框。
单击“Yes”退出WebBIOS界面。
按“Ctrl+Alt+Del”键重启IBM X3650 M3服务器。 
设置RAID 5(配置8个硬盘)
启动服务器,当出现以下信息时,按“Ctrl+H”,开始设置。 

Press <Ctrl><H> for WebBIOS or press <Ctrl><Y> for Preboot
单击“Start”,进入RAID配置界面。
参见设置RAID 1步骤中的3~18,完成RAID 5的设置。 
其中,需要选择“Drives”列表框中的前7个硬盘,将“RAID Level”设置为“RAID 5”。

单击“Physical View”。 

显示“MegaRAID BIOS Config Utility Physical Configuration”界面。


单击“Physical View”列表中的最后一块硬盘,进入“MegaRAID BIOS Config Utility Drive”界面。
选中“Make Global Hsp”,单击“Go”创建热备盘。
单击“Home”,返回WebBIOS主菜单界面。 

在该界面可以查看到创建的RAID 5的状态为“Optimal”,且7块硬盘的状态为“Online”,一块硬盘为热备盘,则表示RAID 5已创建成功。


单击“Exit”,弹出确认对话框。
单击“Yes”退出WebBIOS界面。
按“Ctrl+Alt+Del”键重启IBM X3650 M3服务器。 
设置系统引导方式
安装操作系统前,需要设置系统的引导方式,操作步骤如下:

系统启动后,当屏幕提示“F1 Setup”信息时,按“F1”,进入“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Boot Management”界面。
选择“Boot Manage”,进入“Boot Manage”界面。
选择“Add Boot Option”,进入“File Explorer”界面。
选择“legacy only”,按“Enter”,返回“Boot Manage”界面。
选择“Change Boot Order”,进入“Change Boot Order”界面。
按“Enter”键,通过按“+”或“-”设置“legacy only”为第一启动,“CD/DVD Rom”为第二启动项。
选择“commit change”保存配置。
按“ESC”(两次),返回“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Boot Management”界面。
选择“Exit Setup”,提示是否确认退出。
输入“Y”退出“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Boot Management”界面。
后续操作
在IBM X3650 M3服务器上安装SuSE Linux 11 SP1(64位)操作系统的具体操作步骤请参见安装SuSE Linux 11 SP1(64位)操作系统。

安装USM软件


SATA USM 是SATA国际标准组织SATA-IO正在着手开发一种新的接口标准,英文全称为“SATA Universal Storage Module”,简称“SATA USM”,意在为名目繁多的消费电子设备提供方便、统一的存储接口。


在SuSE Linux操作系统下,完成USM软件的安装操作。

安装说明
由于对USM服务器安全加固后不允许使用root用户远程登录USM服务器。若想要登录安全加固后的USM服务器,建议在安装USM软件前创建一个非root用户,例如sshusr,操作方法如下:
执行yast命令进入YaST界面。
进入创建用户界面。
若操作系统为SuSE Linux 9 SP2(32位)时,选择“Security and Users > Edit and create users”,显示“User and Group Administration”界面。
若操作系统为SuSE Linux 10 SP2(64位)时,选择“Security and Users > User Management”,显示“User and Group Administration”界面。
若操作系统为SuSE Linux 11 SP1(64位)时,选择“Security and Users > User and Group Management”界面,显示“User and Group Administration”界面。
选择“Add”创建用户。
 说明: 
安全加固是指对USM服务器操作系统的系统配置、网络服务、文件权限、帐号口令等进行安全防护操作,提升操作系统的防病毒和防攻击能力。若需要对USM服务器加固,则可以在USM安装成功后通过维护助手工具进行加固

校验USM安装包、工具包和方案包的完整性。 

# cd /ataeinst

# md5sum -c USM安装包、工具包或方案包的MD5校验文件

例如,校验ATAE_USM_V100R002CXX.tar.gz包的完整性。

# md5sum -c ATAE_USM_V100R002CXX.md5

若显示OK,表示USM安装包不存在问题。
若显示FAILED,表示USM安装包存在问题,需要重新获取USM安装包。

解压USM安装包。 

# cd /ataeinst

# tar -xzvf ATAE_USM_V100R002CXX.tar.gz -C /ataeinst


执行以下命令修改配置文件install.conf。 

# vi install.conf

根据表2的说明修改配置文件,其他参数采用默认值,不可修改。 
表2 install.conf配置文件 配置项 如何理解 如何配置
 
ISO_PATH
 用于制作软件安装源的ISO文件路径。
 采用默认值“/iso”,不可修改。 
SRC_PATH
 保存软件安装源的路径。
 采用默认值“/src”,不可修改。 
DHCPD_INTERFACE
 提供DHCP服务的网卡。
 配置为绑定网卡名bond0。
 
DHCPD_BOND_INTERFACESET
 用于做网卡绑定的网卡名称。
 参数输入格式为ethM,ethN,例如eth0,eth1。

如果USM采用业务板,设置为“base”,系统会自动绑定业务板BASE1和BASE2网卡。
 
IPADDR
 提供DHCP服务网卡的IP地址。
 具体值请参见业务相应的数据规划。

例如:“192.168.100.10”。
 
NETMASK
 提供DHCP服务网卡的子网掩码。
 具体值请参见业务相应的数据规划。

例如:“255.255.255.0”。
 
RANGE
 用于安装过程中为待部署目标单板自动分配临时IP地址的范围。
 IP地址的范围中不能包含网关或广播地址,并且大于需部署的单板数量的2倍,如“192.168.100.11 192.168.100.250”。

必须与提供DHCP服务的网卡配置的IP地址在同一网段,且不能包含该IP地址。

两个IP地址之间用空格分隔。
 
DEBUG_SWITCH
 Debug日志开关,0表示关闭,1表示开启。

默认值为1。
 配置为默认值即可。
 
SPACE_WARN
 USM服务器根分区空间不足告警阈值,当根分区空间小于设定值时,则不允许启动USM、DMS等服务。
 默认值为“200MB”。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建议不要小于200MB。
 
USM_WEBSERVICE_IP
 USM服务器对外提供服务的IP地址。
 配置为USM服务器的外网IP地址,具体值根据业务相应数据规划。例如:“10.10.10.100”。
 
SAFE_MODE
 是否按需启动网络服务(包括DHCP、Samba和TFTP)的开关。
1表示开启,即当部署任务为运行状态时启动所需的网络服务。
0表示无论何时都启动这些网络服务。
默认值为0。
 配置为默认值即可。
 
SYSLOG_IP
 接收USM服务器的syslog日志信息的日志服务器的IP地址。
 配置的IP地址必须能与USM服务器的IP地址ping通,具体请根据实际情况配置。
 
IS_SAVE_HOST_INFO
 执行操作系统部署任务成功或提交中间件部署任务后是否将部署时设置的主机信息(包括IP地址、root用户的密码,普通用户名和密码)同步到数据库中。
设置为0时表示不同步。
设置为1时表示同步。
默认为1。
 配置为默认值即可。
 

install.conf配置文件示例:

ISO_PATH=/iso
SRC_PATH=/src
DHCPD_INTERFACE="bond0"
DHCPD_BOND_INTERFACESET="eth0,eth1"
IPADDR=192.168.100.10
NETMASK=255.255.255.0
RANGE="192.168.100.11 192.168.100.250"
BLADE_SERVICE_PORT=50862
USMAS_SERVICE_PORT=13134
DEBUG_SWITCH=1
SPACE_WARN=200
USM_WEBSERVICE_IP=10.10.10.100
SAFE_MODE=0
SYSLOG_IP=""
IS_SAVE_HOST_INFO=1
运行自动安装脚本。 

 注意: 
如果系统中存在旧版本的USM,请执行./uninstall.sh卸载原USM。
# ./install.sh

安装脚本可以使用以下参数执行,如表3所示。 
表3 install.sh脚本的参数 参数
 说明
 
-i
 安装USM软件后,会屏蔽USM界面中的统计模块的功能。如果需要将USM界面集成到I2000网管系统中,可使用此参数执行安装脚本。
 
-s
 安装USM软件时,会安装SecGuard工具。

安装SecGuard工具后,主机交互功能会集成SecGuard工具的功能特性。

若操作系统为SuSE Linux11 SP1,执行安装脚本时不支持带该参数。
 
所有参数都支持同时使用。 

USM软件安装完成提示信息如下:

ATAE installation finished.
查看DMS子系统运行情况。 

# /opt/dms/bin/dmsserver status

若显示Checking for DMS daemon ...running,则表示DMS子系统运行正常。

若显示Checking for DMS daemon ...unused,则表示DMS子系统未运行。需要执行/opt/dms/bin/dmsserver start命令启动DMS子系统。

 说明: 
查看DMS、USMAS、IPA版本的命令为/opt/dms/bin/atae_version。


安装方案包。 

# cd /ataeinst

# mkdir /ataeinst/solution

# tar xvzf ATAE_SOLUTION_V100R002CXX.tar.gz -C /ataeinst/solution 

# /ataeinst/solution/install.sh

SOLUTION安装完成后提示信息如下:
ATAE solution installation succeeded. 注意: 
方案包安装后会在“/iso”目录下创建一系列文件和目录,请不要删除。


在客户端登录USM系统,验证USM安装是否正确。 
在客户端打开IE浏览器。 
在地址栏中输入USM服务器的IP地址及其端口号(默认为18443)。 

例如:https://10.10.10.100:18443/usm

浏览器为IE6时,系统弹出“安全警报”对话框,单击“是”,显示登录界面。
浏览器为IE8时,系统显示“此网站的安全证书有问题”界面,此时需要导入安全证书,具体操作请参见如何导入USM网站的安全证书。
 说明: 
首次登录USM Web界面时,建议导入安全证书。导入安全证书后,后续登录USM Web界面时将直接显示USM Web的登录界面。

输入默认管理员的用户名“admin”和密码“Atae123”。 
根据提示输入验证码。 
单击“登录”。 
显示修改密码页面。

修改USM系统的初始密码,并重新登录系统。 
参考信息
USM服务器的各种日志存放在“/var/log/ATAE”目录下。

USM系统安装完成后,会自动安装DMS、IPA等模块,各个模块的目录结构及操作介绍如表4所示。 
表4 USM系统模块介绍 模块名称 目录 说明 
USM /usr/local/USM USM模块的各种操作方法如下:

使用/etc/init.d/USM start命令可以启动USM。
使用/etc/init.d/USM stop命令可以停止USM。
使用/etc/init.d/USM status命令可以查看USM运行状态。
使用/etc/init.d/USM restart命令可以重启USM。
 
DMS /opt/dms/bin DMS模块的各种操作方法如下:

使用/opt/dms/bin/dmsserver start命令可以启动DMS。

使用/opt/dms/bin/dmsserver stop命令可以停止DMS。

使用/opt/dms/bin/dmsserver status命令可以查看DMS运行状态。

使用/opt/dms/bin/dmsserver restart命令可以重启DMS。
 
IPA /src/breeze 可查看是否存在该目录,USM系统安装成功则该目录存在。
 


单板版本和配套操作系统及补丁版本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版本对应关系表 单板类型
 Product Name
 操作系统和补丁版本
 
R2+
 HCSA

HCSB
 SuSE Linux10 SP1
 
R3
 UPSA
 SuSE Linux10 SP2
 

单板版本的详细检查步骤请参见检查单板和操作系统及补丁版本。

VCS和VxVM软件源都是使用VCS的安装包,只是加载了不同的License。所以制作VxVM软件源时,USM服务器必须存在VCS的安装包,否则VxVM软件源无法制作成功。

制作软件源前需要准备的安装文件如表2所示。

表2 安装文件列表 软件源名称
 安装文件
 获取路径
 上传到USM服务器的路径
 
SUSE Linux 10 SP2(64位)操作系统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10 SP2 x86_64
 SLES10_SP2_X86_64.iso

SLES10_SP2_X86_64.md5
 光盘(sles10sp2-x64-01-01)
 /iso/isofiles/sles10sp2_x64
 
VCS 5.1 For SLES10 SP2(64位)
 
VERITAS CLUSTER SERVER 5.1 for SuSE
 vcs5.1_sles10_x86_64.tar.gz

vcs5.1_sles10_x86_64.md5
 光盘(vcs51-01-01)
 /iso/isofiles/vcs5.1_sles_x64
 
Oracle11g_x64
 
ORACLE Enterprise Edition 11g x64
 oracle11gx64_1of3.zip

oracle11gx64_1of3.md5

oracle11gx64_2of3.zip

oracle11gx64_2of3.md5

oracle11gx64_3of3.zip

oracle11gx64_3of3.md5

linux.x64_11gR1_clusterware.zip

linux.x64_11gR1_clusterware.md5

p6890831_111070_Linux-x86-64.zip

p6890831_111070_Linux-x86-64.md5
 光盘(oracle11g-x64-01-01)
 /iso/isofiles/ora11g_x64_rac
 
Ora11g_client
 
ORACLE 11gx64 client
 linux.x64_11gR1_client.zip

linux.x64_11gR1_client.md5

p6890831_111070_Linux-x86-64.zip

p6890831_111070_Linux-x86-64.md5
 光盘(oracle11g-x64-01-01)
 /iso/isofiles/ora11g_client
 
ENIP_kernel软件源
 
ENIP_kernel for ATAE SYSTEM
 - 登录http://support.huawei.com/support/pages/editionctrl/catalog/ShowVersionDetail.do?actionFlag=clickNode&node=000001432381&colID=ROOTENWEB|CO0000000174网站,在网页左侧选择实际所需的版本,在“software”的“INSTALL/PreInstall”路径下获取软件包ENIP_****_SUSE_KER.tar。
 /iso

说明: 
将软件包上传到“/iso”目录下,解压文件才可以制作软件源。生成的目录应为“/iso/ENIP_kernel”。
 
OceanStor磁阵管理软件
 
OceanStor S3900 Storage Configuration
 - - USM部署完成后在/iso/isofiles/OceanStorS3900_Configuration下自动产生。
 
Host Register软件
 
OceanStor S3900 HostReg
 - - USM部署完成后在/iso/isofiles/OceanStorS3900_HostReg下自动产生。
 
VxVM磁盘管理软件
 
VERITAS Volume Manager 5.1 for SuSE
 - - USM部署完成后在/iso/isofiles/vxvm5.1_sles_x64下自动产生。
 
其他软件
 
ENIP_IIN_kernel for ATAE SYSTEM
 ENIP_IIN_V***_ATAEAutoInst_Software.tar.gz

ENIP_IIN_V***_ATAEAutoInst_Software.tar.gz.md5
 登录http://support.huawei.com/support/pages/editionctrl/catalog/ShowVersionDetail.do?actionFlag=clickNode&node=000001470007&colID=ROOTENWEB|CO0000000174网站,在网页左侧选择实际所需的版本,下载“ENIP_IIN_V***_ATAEAutoInst_Software.tar.gz”包。选择其中的“ENIP_IIN_kernel”文件夹。
 /iso

说明: 
将软件包上传到“/iso”目录下。生成的目录应为“/iso/ENIP_IIN_kernel”。
 
ENIP_ORACLEforATAESYSTEM
 ENIP_IIN_V***_ATAEAutoInst_Software.tar.gz

ENIP_IIN_V***_ATAEAutoInst_Software.tar.gz.md5
 登录http://support.huawei.com/support/pages/editionctrl/catalog/ShowVersionDetail.do?actionFlag=clickNode&node=000001470007&colID=ROOTENWEB|CO0000000174网站,在网页左侧选择实际所需的版本,下载“ENIP_IIN_V***_ATAEAutoInst_Software.tar.gz”包。选择其中的“ENIP_ORACLE”文件夹。
 /iso

说明: 
将软件包上传到“/iso”目录下。生成的目录应为“/iso/ENIP_ORACLE”。
 
ATAE Reliability Tools
 -
 -
 USM部署完成后在“/iso/reliabilitytools”下自动产生。
 

操作步骤
以root用户登录USM服务器。 
从发货光盘中拷贝软件的安装文件及MD5码校验文件到USM服务器的“/iso”对应目录下。 
将光盘放入光驱中。 
查看系统中的光驱设备名。 

# cat /proc/sys/dev/cdrom/info

例如,命令执行结果如下:
drive name:		sr0
drive speed:		62
drive # of slots:	1
Can close tray:		1
Can open tray:		1
Can lock tray:		1
Can change speed:	1
Can select disk:	0
Can read multisession:	1
Can read MCN:		1
Reports media changed:	1
Can play audio:		1
Can write CD-R:		1
Can write CD-RW:	1
Can read DVD:		1
Can write DVD-R:	1
Can write DVD-RAM:	1
Can read MRW:		0
Can write MRW:		0
Can write RAM:		1其中,“drive name”后的“sr0”则表示对应的光驱设备名称。


挂载光驱。 

# mount /dev/sr0 /mnt


拷贝光盘中的安装文件和md5码文件。 

# cp /mnt/对应的安装文件 /iso/对应的目录名

 注意: 
安装文件名称必须和表2中所描述的名称一致。

例如,需要拷贝SUSE Linux 10(x64)操作系统的iso文件,则需要插入相应的光盘并执行以下命令:


拷贝完成后去挂载光驱。 

# umount /mnt


以admin用户登录USM的Web界面。 
选择“部署 > 软件源管理”。 

显示软件源管理页面。


单击“制作”。 

进入“制作软件源”页面。


选中要制作的软件源ID前的复选框。 

 说明: 
需要制作的软件源如表2所示。


单击“制作”。 
系统提示是否制作软件源,单击“确定”。 

在“制作状态”列中会提示软件源制作的状态信息,如未制作、制作中、制作失败。

 说明: 
制作中的软件源不允许重新制作。

对于制作失败的软件源可重新制作。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