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编码

 
阅读更多

ASCIIpronunciation: /ˈæski/ ASS-kee[1]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是基于拉丁字母的一套电脑编码系统。它主要用于显示现代英语,而其扩展版本EASCII则可以部分支持其他西欧语言,并等同于国际标准ISO/IEC 646。由于万维网使得ASCII广为通用,直到2007年12月,逐渐被Unicode取代ASCII第一次以规范标准的型态发表是在1967年,最后一次更新则是在1986年,至今为止共定义了128个字符;其中33个字符无法显示(这是以现今操作系统为依归,但在DOS模式下可显示出一些诸如笑脸扑克牌花式等8-bit符号),且这33个字符多数都已是陈废的控制字符。控制字符的用途主要是用来操控已经处理过的文字。在33个字符之外的是95个可显示的字符,包含用键盘敲下空白键所产生的空白字符也算1个可显示字符(显示为空白)

 

ISO 8859-1,正式编号为ISO/IEC 8859-1:1998,又称Latin-1或“西欧语言”,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 8859的第一个8位字符集。它以ASCII为基础,在空置的0xA0-0xFF的范围内,加入96个字母符号,藉以供使用附加符号拉丁字母语言使用。曾推出过 ISO 8859-1:1987 版。

此字符集支持部分于欧洲使用的语言,包括阿尔巴尼亚语巴斯克语布列塔尼语加泰罗尼亚语丹麦语荷兰语法罗语弗里西语加利西亚语德语格陵兰语冰岛语爱尔兰盖尔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卢森堡语挪威语葡萄牙语里托罗曼斯语苏格兰盖尔语西班牙语瑞典语

 

英语虽然没有重音字母,但仍会标明为ISO/IEC 8859-1编码。除此之外,欧洲以外的部分语言,如南非荷兰语斯瓦希里语印尼语马来语、菲律宾他加洛语等也可使用ISO/IEC 8859-1编码。

ISO/IEC 8859-1 x0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A xB xC xD xE xF 0x 1x 2x 3x 4x 5x 6x 7x 8x 9x Ax Bx Cx Dx Ex Fx
 
 
 
SP ! " # $ % & ' ( ) * + , - . /
0 1 2 3 4 5 6 7 8 9 : ; < = > ?
@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 ] ^ _
`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 } ~  
 
 
NBSP ¡ ¢ £ ¤ ¥ ¦ § ¨ © ª « ¬ SHY ® ¯
° ± ² ³ ´ µ · ¸ ¹ º » ¼ ½ ¾ ¿
À Á Â Ã Ä Å Æ Ç È É Ê Ë Ì Í Î Ï
Ð Ñ Ò Ó Ô Õ Ö × Ø Ù Ú Û Ü Ý Þ ß
à á â ã ä å æ ç è é ê ë ì í î ï
ð ñ ò ó ô õ ö ÷ ø ù ú û ü ý þ ÿ

在上表中,0x20是空格、0xA0是不换行空格、0xAD是选择性连接号

 

Unicode的编码和实现

大概来说,Unicode编码系统可分为编码方式和实现方式两个层次。

编码方式

统一码的编码方式与ISO 10646通用字符集概念相对应。目前实际应用的统一码版本对应于UCS-2,使用16的编码空间。也就是每个字符占用2个字节。这样理论上一共最多可以表示216(即65536)个字符。基本满足各种语言的使用。实际上当前版本的统一码并未完全使用这16位编码,而是保留了大量空间以作为特殊使用或将来扩展

实现方式

Unicode的实现方式不同于编码方式。一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确定的。但是在实际传输过程中,由于不同系统平台的设计不一定一致,以及出于节省空间的目的,对Unicode编码的实现方式有所不同。Unicode的实现方式称为Unicode转换格式(Unicode Transformation Format,简称为UTF)

例如,如果一个仅包含基本7位ASCII字符的Unicode文件,如果每个字符都使用2字节的原Unicode编码传输,其第一字节的8位始终为0。这就造成了比较大的浪费。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使用UTF-8编码,这是一种变长编码,它将基本7位ASCII字符仍用7位编码表示,占用一个字节(首位补0)。而遇到与其他Unicode字符混合的情况,将按一定算法转换,每个字符使用1-3个字节编码,并利用首位为0或1进行识别。这样对以7位ASCII字符为主的西文文档就大大节省了编码长度(具体方案参见UTF-8)。类似的,对未来会出现的需要4个字节的辅助平面字符和其他UCS-4扩充字符,2字节编码的UTF-16也需要通过一定的算法进行转换。

再如,如果直接使用与Unicode编码一致(仅限于BMP字符)的UTF-16编码,由于每个字符占用了两个字节,在麦金塔计算机Mac)机和个人计算机上,对字节顺序的理解是不一致的。这时同一字节流可能会被解释为不同内容,如某字符为十六进制编码4E59,按两个字节拆分为4E和59,在Mac上读取时是从低字节开始,那么在Mac OS会认为此4E59编码为594E,找到的字符为“奎”,而在Windows上从高字节开始读取,则编码为U+4E59的字符为“乙”。就是说在Windows下以UTF-16编码保存一个字符“乙”,在Mac OS环境下打开会显示成“奎”。此类情况说明UTF-16的编码顺序若不加以人为定义就可能发生混淆,于是在UTF-16编码实现方式中使用了大端序(Big-Endian,简写为UTF-16 BE)、小端序(Little-Endian,简写为UTF-16 LE)的概念,以及可附加的字节顺序记号解决方案,目前在PC机上的Windows系统和Linux系统对于UTF-16编码默认使用UTF-16 LE。(具体方案参见UTF-16

此外Unicode的实现方式还包括UTF-7PunycodeCESU-8SCSUUTF-32GB18030等,这些实现方式有些仅在一定的国家和地区使用,有些则属于未来的规划方式。目前通用的实现方式是UTF-16小端序(LE)、UTF-16大端序(BE)和UTF-8。在微软公司Windows XP附带的记事本(Notepad)中,“另存为”对话框可以选择的四种编码方式除去非Unicode编码的ANSI(对于英文系统即ASCII编码,中文系统则为GB2312Big5编码)外,其余三种为“Unicode”(对应UTF-16 LE)、“Unicode big endian”(对应UTF-16 BE)和“UTF-8”

 

GBK

1993年,Unicode 1.1版本推出,收录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韩国通用字符集汉字,总共有20,902个

由于GB 2312-80只收录6763个汉字,有不少汉字,如部分在GB 2312-80推出以后才简化的汉字(如“啰”),部分人名用字(如中国前总理朱镕基的“镕”字),台湾及香港使用的繁体字日语朝鲜语汉字等,并未有收录在内。于是厂商微软利用GB 2312-80未使用的编码空间,收录GB 13000.1-93全部字符制定了GBK编码

根据微软资料,GBK是对GB2312-80的扩展,也就是CP936字码表

GBK向下完全兼容GB2312-80编码。 支持GB2312-80编码不支持的部分中文姓,中文繁体,日文假名,还包括希腊字母以及俄语字母等字母。不过这种编码不支持韩国字,也是其在实际使用中与unicode编码相比欠缺的部分。

编码方式

字符有一字节和双字节编码,007F范围内是一位,和ASCII保持一致,此范围内严格上说有96个文字和32个控制符号。

之后的双字节中,前一字节是双字节的第一位。总体上说第一字节的范围是81FE(也就是不含80FF),第二字节的一部分领域在407E,其他领域在80FE

 

GB 18030,全称:国家标准GB 18030-2005《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时最新的内码字集,是GB 18030-2000《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的扩充》的修订版。与GB 2312-1980完全兼容,与GBK基本兼容,支持GB 13000Unicode的全部统一汉字,共收录汉字70244个。

GB 18030主要有以下特点:

  • 代码页 54936
  • 与 UTF-8 相同,采用多字节编码,每个字可以由1个、2个或4个字节组成。
  • 编码空间庞大,最多可定义161万个字符。
  • 支持中国国内少数民族的文字,不需要动用造字区。
  • 汉字收录范围包含繁体汉字以及日韩汉字。

本规格的初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起草,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3月17日发布。现行版本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11月8日发布,2006年5月1日实施。

此标准内的单字节编码部分、双字节编码部分,和四字节编码部分收录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A区汉字,为强制性标准。其他部分则属于规模性标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软件产品,都需要支持这个同时包含单字节、双字节和四字节编码的规格

 

Big5,又称为大五码五大码,是使用繁体中文(繁体中文)社区中最常用的计算机汉字字符集标准,共收录13,060个汉字[1]

中文码分为内码交换码两类,Big5属中文内码,知名的中文交换码有CCCIICNS11643

Big5虽普及于台湾香港澳门等繁体中文通行区,但长期以来并非当地的国家标准,而只是业界标准

由于Big5码内的一万多个字,只是根据台湾教育部颁布的《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等用字汇编而成,并没有考虑社会上流通的人名、地名用字、方言用字、化学及生物科学等用字,亦没有放入日语平假名片假名字母

由于各厂商及政府推出的Big5延伸,彼此互不兼容,造成乱码问题。鉴于Unicode能正确地处理七万多个汉字,近年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如苹果计算机Mac OS X和以Cocoa API撰写之程序、Microsoft Windows 2000及之后版本、Microsoft Office 2000及之后版本、Mozilla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Java语言等等),已改用Unicode编码。可惜现时仍有一些旧的软件(如Visual Basic 6、部分TelnetBBS软件),未能支持Unicode编码,故相信Big5缺字的问题仍会困扰用户一段时间,直至所有程序都能改用Unicode为止。

 

UTF-8(8-bit Unicode Transformation Format)是一种针对Unicode的可变长度字符编码,也是一种前缀码。它可以用来表示Unicode标准中的任何字符,且其编码中的第一个字节仍与ASCII兼容,这使得原来处理ASCII字符的软件无须或只须做少部份修改,即可继续使用。因此,它逐渐成为电子邮件网页及其他存储或传送文字的应用中,优先采用的编码。

UTF-8使用一至六个字节为每个字符编码(尽管如此,2003年11月UTF-8被RFC 3629重新规范,只能使用原来Unicode定义的区域,U+0000到U+10FFFF,也就是说最多4位字节):

  1. 128个US-ASCII字符只需一个字节编码(Unicode范围由U+0000至U+007F)。
  2. 带有附加符号拉丁文希腊文西里尔字母亚美尼亚语希伯来文阿拉伯文叙利亚文它拿字母则需要两个字节编码(Unicode范围由U+0080至U+07FF)。
  3. 其他基本多文种平面(BMP)中的字符(这包含了大部分常用字)使用三个字节编码(Unicode范围由U+0800至U+FFFF)。
  4. 其他极少使用的Unicode 辅助平面的字符使用四至六字节编码(Unicode范围由U+10000至U+1FFFFF使用四字节,Unicode范围由U+200000至U+3FFFFFF使用五字节,Unicode范围由U+4000000至U+7FFFFFFF使用六字节)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