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单介绍Java的不定长度参数

 
阅读更多

先看两个简单的例子,来感受一下Java的不定长度参数
第一个例子:

Java代码 收藏代码
  1. publicclassVariArgs{
  2.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3. test();
  4. test("aaa");
  5. test("aaa","bbb");
  6. test("aaa","bbb","ccc");
  7. }
  8. publicstaticvoidtest(String...args){
  9. System.out.println(args.getClass());
  10. for(Stringarg:args){
  11. System.out.println(arg);
  12. }
  13. }
  14. }


第二个例子:

Java代码 收藏代码
  1. publicclassVariArgs{
  2.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3. test("aaa");
  4. test("aaa","bbb");
  5. test("aaa","bbb","ccc");
  6. }
  7. publicstaticvoidtest(Stringarg,String...args){
  8. System.out.println(arg);
  9. System.out.println("----------------");
  10. for(Strings:args){
  11. System.out.println(s);
  12. }
  13. }
  14. }


读者可以自己运行一下,这个不定长度参数的类型为String[],即字符串数组。
从上面可以看出,如果一个方法的参数定为不定参数的话,这个参数可以根据参数个数动态生成一个数组,然后传入方法执行。
不过,不定参数有两个规定:第一,方法的参数列表中最多只有一个不定长度的参数;第二,就是不定长度的数组的位置必须是最后一个参数。不然不能通过编译。
对于第一个规定,是因为如果有多于一个不定长度的参数,当真正调用这个方法的时候,JVM、将不知道前面的不定长度参数有多长, 下一个参数是从哪里开始.
对于第二个参数也是一样,编译器不知道不定长度参数的长度,无法确定从哪里开始下一个参数。
以下是几种不正确使用不定长度参数的例子,请不要这样写程序:

Java代码 收藏代码
  1. publicstaticvoidtest(Object...objs,Objectobj);
  2. publicstaticvoidtest(Objectobj1,Object...objs,Objectobj2);
  3. publicstaticvoidtest(Object...objs1,Object...objs2);


不定参数的方法可以重载。(大家都知道,重载就是方法名相同,而方法的参数列表不同)
下面给出重载的示例:

Java代码 收藏代码
  1. publicclassVariArgs{
  2.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3. test("aaa");
  4. test("aaa","bbb");
  5. test("aaa","bbb","ccc");
  6. }
  7. publicstaticvoidtest(Object...args){
  8. }
  9. publicstaticvoidtest(Stringarg,String...args){
  10. }
  11. }


读者如果细心的话,可以看出文章开头给出的两个例子的区别,就是第二个例子比第一个例子的test方法的参数多出了一个String arg,从感觉上没有太大的区别,这有点像编译原理的*和+的区别。第一个test方法指可以有0或N个String做参数,但第二个test方法指至少 一个String做为参数。
然后结合重载来看,把第一个例子和第二个例子合并成一个类,得到以下代码:

Java代码 收藏代码
  1. publicclassVariArgs{
  2.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3. test();
  4. test("aaa");
  5. test("aaa","bbb");
  6. test("aaa","bbb","ccc");
  7. }
  8. publicstaticvoidtest(String...args){
  9. System.out.println(args.getClass());
  10. for(Stringarg:args){
  11. System.out.println(arg);
  12. }
  13. }
  14. publicstaticvoidtest(Stringarg,String...args){
  15. System.out.println(arg);
  16. System.out.println("----------------");
  17. for(Strings:args){
  18. System.out.println(s);
  19. }
  20. }
  21. }


读者可以编译下这个程序,结果是编译不通过。为什么呢?程序编译到第五行时,不能确定test("aaa")该用第10行的test方法还是第17行的方 法,因为两个方法都可以有相同的参数列表。都能精确匹配上参数列表,编译器在这种情况下只好报出编译不能通过的错误。所以在重载这样的方法时,注意参数列 表,不要使两个方法可以有同样的参数列表。

原文地址:http://tianlihu.iteye.com/blog/370854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