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萨斯
  • 浏览: 4250070 次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法国议会通过法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决定

 
阅读更多

3月11日,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法国总统萨科齐、总理菲永和外交部长库什内(右至左)在巴黎参加法兰西军事学院举行的“21世纪的法国、欧洲防务和北约”专题研讨会。萨科齐当日强调,法国回归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符合法国国家利益,也有利于加强法国以及欧洲在北约内部的影响力。新华社/路透

新华网巴黎3月17日电:法国国民议会(议会下院)17日经过辩论和表决,通过了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的决定。

总理菲永当天下午在国民议会阐述了政府的外交政策,重点介绍法国准备全面回归北约的决定,并要求议员们对政府外交政策进行一揽子“信任投票”。国民议会为此进行了长达4个小时的辩论,最后以329票支持、238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对政府的信任投票,从而通过了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的决定。

菲永在辩论开始前发表讲话说,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只是外交政策的一个“调整”,不牵涉法国外交战略改变,法国也不会因此而成为美国的“附庸”。

一些反对派议员在发言中强烈反对政府决定,认为此举将影响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特殊地位与影响力”。部分执政党议员对此也提出异议,担心政府通过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争取加强在北约内部影响力的努力将得不偿失。

法国总统萨科齐日前在巴黎法兰西军事学院举行的一场专题研讨会上表示,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时机已经来到”。他强调,此举不会影响法国的独立,法国由此可以全面参加北约决策,加强法国在北约内部的影响力,推动欧洲防务取得进展。

1966年7月,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担心美国对北约的控制有损法国军事独立性,宣布退出军事一体化机构,但保留北约政治成员身份。

法国总理菲永认为,法国重返北约军事指挥机构只是外交政策的一个“调整”,不牵涉法国外交战略改变,法国也不会因此而成为美国的“附庸”。

前总理洛朗-法比尤斯认为,法国政府的做法一意孤行,会导致法国失去制衡美国、组建独立外交联盟的能力,会威胁到法国战略决策的自主性,尤其会使得欧洲国防建设无法得到推进。他解释说,萨科齐政府犯了一个逻辑错误:法国全面重返北约不是儿戏,怎么能够冒风险加入该组织然后试图改变现状,而不是看到现状有所改变再考虑是否加入的问题。

法国绿党极具战斗力的议员诺艾勒表示,“重返北约是法国政府一个骗人的把戏,这会使法国成为美国的附庸,也意味着戴高乐主义的终结”。

法国前国防部长让-皮埃尔-薛凡内芒表态说,北约是一个很大程度上受美国操控的联盟,法国加入后力量也是无足轻重,反而会使法国失去“讨价还价的筹码

法国与北约:

1959年戴高乐出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对外执行独立的民族主义政策,力图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他提出了“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主张西欧联合,摆脱美国的控制,放弃在美国主持和领导下的大西洋集团。

戴高乐先后对美英表示:法国应和美英一样承担起它在世界上的责任,要求修改北约章程,建议在北约内建立三国指挥机构,否则法国就保留修改公约或退出该组织的权利。美英拒绝了戴高乐的建议。戴高乐于1959年3月宣布:法国的地中海舰队不受北约指挥。6月,美国要求在法国设置,遭到拒绝。法国还迫使美国撤出它在法国的核弹及携带的轰炸机。同时法国政府积极发展自己的核力量。1962年6月,法国政府提出耗资300多亿法郎的《军事装备计划法案》,其中60多亿法郎用来建立核打击力量。1962年法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为了与美国对抗,法国还同苏联东欧改善关系,并与中国建交。

1963年,法国政府又宣布大西洋舰队不受北约指挥。1964年召回了在北约海军司令部任职的全体法国军官。1966年3月,戴高乐致函美国总统约翰逊,要求正式退出北约各军事机构,并宣布在7月之前撤回受北约指挥的全部法国军队,同时还取消了北约军用飞机在法国过境和降落的权利,限令美军及其基地在一年内撤出法国。1966年7月1日,法国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一体化军事机构。10月,法国退出了北约军事委员会。北约总部从此由巴黎迁至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1995年底,希拉克曾做出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的打算。1995年12月起,法国开始参加北约国防部长会议和军委会会议。不过,后来由于希拉克提出跟美国共享北约领导权、建立独立的“欧洲支柱”防务体系遭到美国的反对,于是重回北约的决定被“打入冷宫”。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