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k1.6 JUC源码解析(7)-locks-ReentrantLock
作者:大飞
功能简介:
- Java代码层面提供的锁机制,可做为Synchronized(jvm内置)的替代物,和Synchronized一样都是可重入的。
- 与Synchronized相比较而言,ReentrantLock有以下优势:支持公平/非公平锁、支持可中断的锁、支持非阻塞的tryLock(可超时)、支持锁条件、可跨代码块使用(一个地方加锁,另一个地方解锁),总之比Synchronized更加灵活。但也有缺点,比如锁需要显示解锁、无法充分享用JVM内部性能提升带来的好处等等。
源码分析:
- ReentrantLock实现了Lock接口,先来看下这个接口:
public interface Lock { /** * 获取锁,如果锁无法获取,当前线程被阻塞,直到锁可以获取并获取成功为止。 */ void lock(); /** * 在当前线程没有被中断的情况下获取锁。 * * 如果获取成功,方法结束。 * * 如果锁无法获取,当前线程被阻塞,直到下面情况发生: * * 1.当前线程(被唤醒后)成功获取锁。 * 2.当前线程被其他线程中断。 */ void lockInterruptibly()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如果当前锁是可用的,获取锁。 * * 获取成功后,返回true。 * 如果当前锁不可用,返回false。 */ boolean tryLock(); /** * 如果锁在给定超时时间内可用,并且当前线程没有被中断,那么获取锁。 * * 如果锁可用,获取锁成功并返回true。 * * 如果锁无法获取,当前线程被阻塞,直到下面情况发生: * * 1.当前线程(被唤醒后)成功获取锁。 * 2.当前线程被其他线程中断。 * 3.指定的等待时间超时。 */ boolean tryLock(long time, TimeUnit un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释放锁。 */ void unlock(); /** * 返回一个和当前锁实例相关联的条件。 * * 当前线程必须首先获取锁后才能在锁条件上等待。 * 一个Condition的await()方法调用会在等待之前自动释放锁,在等待结束 * 前重新获取锁。 */ Condition newCondition(); }
- 之前分析AQS的时候提到过,基于AQS构建的同步机制都会使用内部帮助类继承AQS的方式构建,看下ReentrantLock中的同步机制:
//内部同步机制的引用。 private final Sync sync; /** * 这个锁实现的基本同步控制机制,下面会提供公平和非公平版本的子类。 * 利用AQS的state来表示锁持有(重入)的次数。. */ static abstract class Sync extends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5179523762034025860L; /** * Performs {@link Lock#lock}. The main reason for subclassing * is to allow fast path for nonfair version. */ abstract void lock(); /** * 方法用来支持非公平的tryLock */ final boolean nonfairTryAcquire(int acquires) { final Thread current = Thread.currentThread(); int c = getState(); if (c == 0) { //如果当前没有任何线程获取锁(锁可用),尝试设置state。 if (compareAndSetState(0, acquires)) { //如果设置成功,将当前线程信息设置到AQS中(所有权关联)。 setExclusiveOwnerThread(current); return true; } } //如果锁已经被持有,那么判断一下持有锁的线程是否为当前线程。 else if (current == getExclusiveOwnerThread()) { //如果是当前线程在持有锁,那么这里累计一下重入次数。 int nextc = c + acquires; if (nextc < 0) // overflow 重入次数最大不能超过int的最大值 throw new Error("Maximum lock count exceeded"); //设置到AQS的state中 setState(nextc); return true; } //如果锁已经被持有,且持有线程不是当前线程,返回false。 return false; }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tryRelease(int releases) { //释放时,这里要减去重入次数。 int c = getState() - releases; //判断控制权关系是否正确。 if (Thread.currentThread() != getExclusiveOwnerThread()) throw new 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 boolean free = false; if (c == 0) { //如果当前线程完全释放了锁(重入次数为0) free = true; //解除所有权关系。 setExclusiveOwnerThread(null); } //设置重入次数。 setState(c); //返回是否释放成功(或者说是否完全释放)。 return free; }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isHeldExclusively() { // While we must in general read state before owner, // we don't need to do so to check if current thread is owner return getExclusiveOwnerThread() == Thread.currentThread(); } final ConditionObject newCondition() { return new ConditionObject(); } // Methods relayed from outer class final Thread getOwner() { return getState() == 0 ? null : getExclusiveOwnerThread(); } final int getHoldCount() { return isHeldExclusively() ? getState() : 0; } final boolean isLocked() { return getState() != 0; } /** * Reconstitutes this lock instance from a stream. * @param s the stream */ private void readObject(java.io.ObjectInputStream s) throws java.io.IOException,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s.defaultReadObject(); setState(0); // reset to unlocked state } }
接下来先看一下非公平版本的子类:
/** * Sync object for non-fair locks */ final static class NonfairSync extends Sync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7316153563782823691L; /** * Performs lock. Try immediate barge, backing up to normal * acquire on failure. */ final void lock() { //这里首先尝试一个短代码路径,直接CAS设置state,尝试获取锁。 //相当于一个插队的动作(可能出现AQS等待队列里有线程在等待,但当前线程竞争成功)。 if (compareAndSetState(0, 1)) setExclusiveOwnerThread(Thread.currentThread()); else acquire(1);//如果CAS失败,调用AQS的独占请求方法。 }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tryAcquire(int acquires) { //调用上面父类的nonfairTryAcquire方法。 return nonfairTryAcquire(acquires); } }
再来先看一下公平版本的子类:
/** * Sync object for fair locks */ final static class FairSync extends Sync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3000897897090466540L; final void lock() { acquire(1); } /** * 公平版本的tryAcquire。 * 只有在递归(重入)或者同步队列中没有其他线程 * 或者当前线程是等待队列中的第一个线程时才准许访问。 */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tryAcquire(int acquires) { final Thread current = Thread.currentThread(); int c = getState(); if (c == 0) { if (!hasQueuedPredecessors() && compareAndSetState(0, acquires)) { //如果当前锁可用,且同步等待队列中没有其他线程,那么尝试设置state setExclusiveOwnerThread(current); //如果设置成功,相当于获取锁成功,设置所有权关系。 return true; } } else if (current == getExclusiveOwnerThread()) { //如果当前线程已经持有该锁,那么累计重入次数。 int nextc = c + acquires; if (nextc < 0) throw new Error("Maximum lock count exceeded"); setState(nextc);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
小总结一下:
非公平版的锁-加锁操作
1.当前线程首先会无条件的执行一个CAS操作来获取锁,如果CAS操作成功,获取锁成功。
2.如果第1步没成功,当前会检查锁是否被其他线程持有,也就是锁是否可用。
3.如果没有其他线程持有锁,会以CAS的方式尝试获取锁,如果CAS操作成功,获取锁成功。
4.如果有其他线程持有锁,会判断一下持有锁的线程是否为当前线程,如果是当前线程,重入次数+1,获取锁成功。
5.根据AQS的分析,上述2、3、4步会执行多次,如果最终获取锁失败,当前线程会被阻塞,等待其他线程执行解锁操作将其唤醒。
公平版的锁-加锁操作
1.当前线程首先会检查锁是否被其他线程持有,并且当前同步等待队列里有没有其他线程在等待。
2.如果没有其他线程持有锁,且同步等待队列里没有其他线程,会以CAS的方式尝试获取锁,如果CAS操作成功,获取锁成功。
3.如果有其他线程持有锁,会判断一下持有锁的线程是否为当前线程,如果是当前线程,重入次数+1,获取锁成功。
4.根据AQS的分析,上述1、2、3步会执行多次,如果最终获取锁失败,当前线程会被阻塞,等待其他线程执行解锁操作将其唤醒。
非公平版和公平版锁的解锁操作一样
1.当前线程首先将锁重入次数减1(AQS的state),如果减1后结果为0,将当前同步器的线程信息置空,并唤醒同步等待队列中队头的等待线程。
2.如果第1步中,重入次数减1后结果不为0(说明当前线程还持有当前锁),方法结束。
- 有了内部的基础同步机制,ReentrantLock的实现就很简单了,直接看代码:
/** * 默认情况下构建非公平锁。 */ public ReentrantLock() { sync = new NonfairSync(); } /** * 根据给定的公平策略生成相应的实例。 * * @param fair {@code true} if this lock should use a fair ordering policy */ public ReentrantLock(boolean fair) { sync = (fair)? new FairSync() : new NonfairSync(); } public void lock() { sync.lock(); } public void lockInterruptibly()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sync.acquireInterruptibly(1); } public boolean tryLock() { return sync.nonfairTryAcquire(1); } public boolean tryLock(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return sync.tryAcquireNanos(1, unit.toNanos(timeout)); } public void unlock() { sync.release(1); } public Condition newCondition() { return sync.newCondition(); }
最后看一下一些支持监测的方法:
/** * 获取当前线程的对当前锁的持有(重入)次数。 */ public int getHoldCount() { return sync.getHoldCount(); } /** * 判断当前锁是否被当前线程持有。 */ public boolean isHeldByCurrentThread() { return sync.isHeldExclusively(); } /** * 判断当前锁是否被(某个线程)持有。 */ public boolean isLocked() { return sync.isLocked(); } /** * 当前锁是否为公平锁。 */ public final boolean isFair() { return sync instanceof FairSync; } /** * 获取持有当前锁的线程。 */ protected Thread getOwner() { return sync.getOwner(); } /** * 判断是否有线程在当前锁的同步等待队列中等待。 */ public final boolean hasQueuedThreads() { return sync.hasQueuedThreads(); } /** * 判断给定的线程是否在当前锁的同步等待队列中等待。 */ public final boolean hasQueuedThread(Thread thread) { return sync.isQueued(thread); } /** * 获取当前锁的同步等待队列中的等待线程(估计)数量。 */ public final int getQueueLength() { return sync.getQueueLength(); } /** * 获取当前锁的同步等待队列中等待的线程。 */ protected Collection<Thread> getQueuedThreads() { return sync.getQueuedThreads(); } /** * 判断是否有线程在给定条件的条件等待队列上等待。 */ public boolean hasWaiters(Condition condition) { if (condition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if (!(condition instanceof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ConditionObject))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not owner"); return sync.hasWaiters((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ConditionObject)condition); } /** * 获取给定条件的条件等待队列中等待线程的(估计)数量。 */ public int getWaitQueueLength(Condition condition) { if (condition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if (!(condition instanceof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ConditionObject))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not owner"); return sync.getWaitQueueLength((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ConditionObject)condition); } /** * 获取给定条件的条件等待队列中等待线程。 */ protected Collection<Thread> getWaitingThreads(Condition condition) { if (condition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if (!(condition instanceof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ConditionObject))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not owner"); return sync.getWaitingThreads((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ConditionObject)condition); }
ReentrantLock的代码解析完毕!
参见:Jdk1.6 JUC源码解析(6)-locks-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相关推荐
Java并发包源码分析(JDK1.8):囊括了java.util.concurrent包中大部分类的源码分析,其中涉及automic包,locks包(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ReentrantLock、ReentrantReadWriteLock、LockSupport等),queue...
- **java.util.concurrent.locks** 包含锁相关的接口和实现,如ReentrantLock,提供可中断和公平锁特性。 【volatile关键字】 volatile是Java中的轻量级同步机制,它保证了变量的可见性和禁止指令重排序,但不保证...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在C# Winform环境中实现Socket TCP通信的一种高效方式,即通过封装的服务端和客户端控件来简化开发流程。文中不仅讲解了控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如服务端监听、客户端连接、数据传输等核心功能,还探讨了控件内部的工作原理,包括异步通信、事件驱动机制以及线程安全管理等方面。此外,文章还提供了一些典型应用场景的具体实现,如聊天程序、文件传输等,帮助开发者更快地上手并解决实际问题。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C#编程基础,希望快速掌握Socket TCP通信开发的程序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在网络编程中快速搭建稳定可靠的通信系统的项目,旨在提升开发效率,降低开发难度,使开发者能够专注于业务逻辑而非底层通信细节。 其他说明:控件源码公开,便于进一步学习和定制化开发;附带多个应用案例源码,涵盖常见网络通信任务,有助于理解和实践。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解析了欧姆龙CJ2M PLC控制系统的架构及其对12个伺服电机和气缸的控制方法。主要内容涵盖主控程序、手动模式、复位逻辑、定位控制、通讯与HMI交互以及生产计数模块。文中介绍了状态切换逻辑、伺服使能与时序处理、绝对与相对定位、EtherNet/IP通讯协议的应用、以及各种实用的调试技巧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案。此外,强调了模块化设计思想和异常处理机制的重要性。 适合人群:从事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LC编程有一定基础并希望深入了解欧姆龙CJ2M系列产品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读者掌握复杂的多轴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提高实际项目的开发效率和稳定性。适用于工业生产线、机器人集成等应用场景。 其他说明:文章提供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和代码片段,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和理念。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基于QT框架开发的步进电机上位机控制程序,该程序支持串口、TCP、UDP三种通信方式,适用于不同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文章详细讲解了各个通信方式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代码示例和相关技术要点。此外,还讨论了跨平台适配、异常处理、线程安全等问题,并提供了实用的开发经验和优化建议。通过这种方式,开发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最适合的通信方式,提高步进电机控制的精度和效率。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编程基础,尤其是熟悉C++和QT框架的研发人员,以及从事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各种自动化控制项目,如工业生产线、实验室设备等;②帮助开发者掌握跨平台开发技能,提升程序的兼容性和灵活性;③提供详细的代码实现和技术指导,便于快速搭建稳定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涵盖了基本的通信实现,还包括一些高级功能,如运动轨迹预测、电机参数自动识别等。同时强调了程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建议加入异常处理机制和紧急停止功能。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回拨电话.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回声石.zip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将暗通道先验算法应用于FPGA平台进行图像去雾处理的技术实现过程。首先,作者在Matlab中展示了暗通道先验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计算暗通道、获取大气光值以及估算透射率等步骤。随后,重点讨论了如何在Quartus 13.0环境下利用Verilog语言将这些算法转换为硬件电路的具体实现方式,如构建最小值计算模块、大气光估计模块和透射率优化模块。此外,文中还探讨了在浓雾区域和天空区域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指出了现有实现的局限性和未来的改进方向。 适合人群:从事图像处理、FPGA开发的研究人员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对图像去雾算法感兴趣的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暗通道先验算法在FPGA平台上实现的读者,旨在帮助他们掌握相关技术和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难点。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解释和技术实现细节,还分享了许多实践经验,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RK3568和RK356X系列处理器的开发资料,包括硬件原理图、PCB设计以及SDK开发。硬件部分提供了两种版本的PCB设计文件(Allegro和PADS),并附有详细的GPIO控制示例代码。软件部分则涵盖了Buildroot和Yocto双环境支持,以及多媒体开发示例,如视频播放功能。此外,还提供了丰富的库文件和开发示例,帮助开发者快速上手。文中还提到了一些常见的调试技巧和注意事项,如DDR初始化、电源配置等。 适合人群: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硬件设计师、软件开发者,尤其是那些希望深入理解和应用RK3568/356X平台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硬件设计:通过原理图和PCB设计文件,帮助工程师快速构建硬件原型;②软件开发:借助SDK和示例代码,加速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测试;③调试与优化:提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调试技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其他说明:资料总量达34GB,内容详尽全面,适用于从初学者到资深工程师的不同层次用户。建议新手先从外设驱动入手,逐步深入硬件设计和高级功能开发。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Vienna整流器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以及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具体实现方法。首先探讨了电压外环采用带有前馈补偿的PI控制器来稳定直流侧电压,解决了传统PI控制器无法抑制电压波动的问题。接着深入分析了电流内环的设计,通过对比不同坐标系下的控制方式,选择了静止坐标系下的PR控制器以降低总谐波失真率(THD),并加入了谐振项提高基频响应能力。对于SVPWM调制部分,则着重讲解了扇区判断、作用时间和矢量选择等关键技术细节,确保调制波形的质量。此外,文中还分享了许多实用的小技巧,如参数设置、死区补偿及时序安排等方面的经验。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研究的技术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及对Vienna整流器感兴趣的工程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Vienna整流器内部工作机制的研究者,在进行实验设计或者产品开发过程中可以作为参考资料;同时也为初学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项目案例,帮助他们掌握从理论到实践的操作流程。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MATLAB/Simulink代码片段供读者参考学习,强调了实际调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助于提升读者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光环:致远星火燎原.zip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Matlab实现卷积神经网络(CNN)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相结合的时间序列分类预测。首先,文章讲解了数据预处理步骤,包括数据生成、标准化以及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方法。然后,重点阐述了CNN-LSTM模型的构建过程,具体涉及卷积层、池化层、LSTM层等关键组件的设计及其参数选择。此外,还讨论了训练选项的设置,如优化器的选择、学习率调度机制等,并提供了训练和评估模型的具体代码示例。最后,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多种优化建议,例如调整卷积核大小、增加Dropout层、采用双向LSTM等方法。 适合人群:对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工程师以及希望深入理解深度学习应用于时间序列领域的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处理带有时空特性的时间序列数据的任务,如金融交易预测、医疗健康监测、工业设备故障诊断等领域。通过构建并优化CNN-LSTM模型,能够提高时间序列分类预测的准确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代码片段可以直接运行于Matlab R2019a及以上版本环境,同时附带了一些实用的小贴士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一个使用LabVIEW开发的压力位移监控系统的实现细节。该系统主要用于监控压装过程中压力和位移的变化,通过采集卡或PLC获取数据并在XY图上实时绘制曲线。用户可以通过鼠标在XY图上拖动区域来设定合格范围,系统会自动判断曲线是否超出该区域,并在超出时发出警告。此外,系统还支持数据保存和历史数据回放功能,便于后续分析和调试。文中详细描述了数据采集、鼠标事件处理、曲线判断以及数据存储的具体实现步骤和技术要点。 适合人群:对LabVIEW有一定了解,从事工业自动化、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监控压装过程或其他类似工艺的工厂和实验室,帮助技术人员快速判断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片段和实现技巧,如坐标转换、事件处理、数据存储等,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LabVIEW进行相关项目的开发。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利用LabVIEW进行非标自动化设备开发的一种创新方法——表格驱动开发。这种方法将传统的代码编写转变为通过Excel表格配置参数,从而大幅提高了开发效率和灵活性。文章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表格定义硬件配置、逻辑流程、状态机迁移以及变量管理等功能,并展示了具体的代码实现和应用案例。此外,还讨论了该方法的实际效果及其对开发流程的影响。 适合人群:从事非标自动化设备开发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希望提高开发效率、减少重复劳动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频繁调整硬件配置和逻辑流程的非标自动化项目。主要目标是通过简化开发流程,缩短开发周期,降低维护成本,使工程师能够专注于更高层次的设计和优化工作。 其他说明:该方法不仅提升了开发效率,还使得硬件兼容性和逻辑迭代变得更加容易。通过将复杂的技术细节封装在表格配置中,即使是新手也能快速上手,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则可以集中精力于系统的性能优化和异常处理。
二维码批量识别工具,借助先进图像识别技术,能快速准确读取大量二维码信息。适用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如库存盘点和货物追踪;可用于资产管理,像固定资产盘点与设备巡检;还能助力数据收集与市场调研,比如问卷调查与活动签到。它能将识别信息导出为 Excel 等常见表格,表格结构清晰,方便用户对海量二维码数据高效采集、整理与分析,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MADYMO软件在汽车安全仿真领域的应用,涵盖气囊折叠模拟、安全带建模、碰撞仿真等方面。MADYMO将多体动力学与显式有限元计算相结合,提供了高效且精准的解决方案。文中展示了如何利用XML定义气囊折叠路径、Fortran代码实现安全带接触力计算、Python脚本进行参数优化以及混合建模策略的应用。此外,还讨论了MADYMO在处理复杂接触问题、优化仿真效率方面的独特优势。 适合人群:从事汽车安全工程、碰撞仿真研究的专业人士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汽车安全性能评估、碰撞测试优化、安全设备设计验证等场景。主要目标是提高仿真精度、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实验成本。 其他说明:MADYMO以其强大的多体动力学和显式有限元耦合能力,在汽车安全仿真领域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合理的参数设置和混合建模策略,能够显著提升仿真的可靠性和效率。
本代码用于将zTC1插线板通过自建的mqtt服务器接入homeassistant智慧家居系统。 前提是自己建了mqtt服务器。 安装homeassistant容器之后,在linux操作系统下的/opt/docker/homeassistant/config目录下可以找到configuration.yaml文件,用文本编辑器打开,将本资源的代码加进去。 注意,如果以前曾经添加过mqtt的sensor和switch实体,那么本代码中的sensor或switch就不需要了,将sensor下面的内容合并到以前的sensor下面代码后面,将switch下面的代码合并到以前的switch代码后面。
本研究利用Sen+MK方法分析了特定区域内的ET(蒸散发)趋势,重点评估了使用遥感数据的ET空间变化。该方法结合了Sen斜率估算器和Mann-Kendall(MK)检验,为评估长期趋势提供了稳健的框架,同时考虑了时间变化和统计显著性。 主要过程与结果: 1.ET趋势可视化:研究利用ET数据,通过ET-MK和ET趋势图展示了蒸散发在不同区域的空间和时间变化。这些图通过颜色渐变表示不同的ET水平及其趋势。 2.Mann-Kendall检验:应用MK检验来评估ET趋势的统计显著性。检验结果以二元分类图呈现,标明ET变化的显著性,帮助识别出有显著变化的区域。 3.重分类结果:通过重分类处理,将区域根据ET变化的显著性进行分类,从而聚焦于具有显著变化的区域。这一过程确保分析集中在具有实际意义的发现上。 4.最终输出:最终结果以栅格图和png图的形式呈现,支持各种应用,包括政策规划、水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这些都是基于详细的时空分析。 ------------------------------------------------------------------- 文件夹构造: data文件夹:原始数据,支持分析的基础数据(MOD16A2H ET数据 宁夏部分)。 results文件夹:分析结果与可视化,展示研究成果。 Sen+MK_optimized.py:主分析脚本,适合批量数据处理和自动化分析。 Sen+MK.ipynb:Jupyter Notebook,复现可视化地图。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实现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网络进行时间序列预测的方法。首先,通过生成带噪声的正弦波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将其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接着,构建了一个包含GRU层的神经网络,并设置了合理的训练参数。训练过程中采用了Adam优化器,并通过调整学习率和批处理大小等参数确保模型的有效收敛。预测阶段使用了滚动预测方法,确保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最后,通过可视化展示了预测结果,并讨论了一些常见的陷阱和改进措施。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编程基础和技术背景的研究人员、工程师以及对时间序列预测感兴趣的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对未来数据进行预测的各种应用场景,如电力负荷预测、股市走势分析等。主要目标是帮助读者掌握GRU在网络实现中的具体应用,提高时间序列预测的能力。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和实践经验分享,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GRU网络进行时间序列预测。同时,还提到一些优化技巧,如数据归一化、调整隐藏单元数等,进一步提升了模型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