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ohoo
  • 浏览: 110500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武汉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网络新潮文化:Wiki不完全手册

阅读更多

网络新潮文化:Wiki不完全手册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玩玩博客(blog)已经不够过瘾,于是玩Wiki开始成为时尚。如今,有人将Wiki翻译为“维客”,在形声义方面,也算得上一个合格的中文译名。与大多数网络亚文化一样,Wiki也同样是体现开放,合作,平等,共享的网络文化!那么wiki究竟是什么玩意?你肯定不知道,我也才刚刚明白。但是,不要着急,让我们慢慢看下去,你就知道wiki很可能是互联网奉献的又一个让你疯狂的新生事物。

 

何为Wiki(维客)?

<shapetype o:spt="75" coordsize="21600,21600" filled="f" stroked="f" id="_x0000_t75" path="m@4@5l@4@11@9@11@9@5xe" o:preferrelative="t"><stroke joinstyle="miter"></stroke><formulas><f eqn="if lineDrawn pixelLineWidth 0"></f><f eqn="sum @0 1 0"></f><f eqn="sum 0 0 @1"></f><f eqn="prod @2 1 2"></f><f eqn="prod @3 21600 pixelWidth"></f><f eqn="prod @3 21600 pixelHeight"></f><f eqn="sum @0 0 1"></f><f eqn="prod @6 1 2"></f><f eqn="prod @7 21600 pixelWidth"></f><f eqn="sum @8 21600 0"></f><f eqn="prod @7 21600 pixelHeight"></f><f eqn="sum @10 21600 0"></f></formulas><lock v:ext="edit" aspectratio="t"></lock></shapetype>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wiki概念的发明人是Ward Cunninghamwiki这个字到底是什幺意思呢?根据FAQ的说法,Wiki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原本是“快点快点” (quick)的意思。实际上 wiki 也真的是既简单又快速,你可以看到 wiki 每天都在成长。

新概念的定义总是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wiki 也不例外。先看看简单解释:Wiki——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

还不明白,那就给你看看更复杂、更晕眩的解释:Wiki指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创建、更改、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为小;同时Wiki系统还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必要帮助;最后,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方便及开放的特点,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

Wiki概念的通俗解说

还是有点云里雾里?那就通俗一点:根据 wiki 社群的定义,wiki 是一种提供「共同创作(collaborative)」环境的网站,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任意修改网站上的页面资料。这听起来挺疯狂的,万一有陌生人来网站上乱搞怎幺办?别担心,所有的 wiki 都有「版本控制(Version Control)」的概念,你随时都可以找回之前的正确版本;更何况你可不是单打独斗,社群的力量是非常惊人的。就在这种相信人性本善的概念下,整个 wiki 社群迅速地成长茁壮。如果你还是很担心,更可以帮 wiki 加入权限管理(Access Control)的机制,保证万无一失。除了版本控制之外,值得一题的是「格式化语法(Formating Rule)」。因为对一般人来说,HTML 语法实在是个恶梦,所以 wiki 创造了一套更简单的写作语法,让大家可以专注在写作上。

你还是不明白,那也不要紧,我们就先不要咬文嚼字,还是以一种看热闹的从容心态,先慢慢看下去。

Wiki发展历史

Wiki的历史还不长,无论是Wiki概念自身,还是相关软件系统的特性,还都在热烈的讨论中;所以怎样的一个站点才能称得上是一个Wiki系统还是有争议的。与Wiki相关最近出现的技术还有blog,它们都降低了超文本写作和发布的难度。这两者都与内容管理系统关系紧密。第一个 Wiki 网站诞生于 1995 年,Ward Cunningham 创建的,作为波特兰的模式仓库的模式定义和讨论的交互性场所: http://c2.com/ppr/;而其根源可以上述到 1972 年卡耐基-梅隆大学的 ZOG 数据库系统。

1995Ward Cunningham为了方便模式社群的交流建立了一个工具-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在建立这个系统的过程中,Ward Cunningham创造了Wiki的概念和名称,并且实现了支持这些概念的服务系统。这个系统是最早的Wiki系统。从1996年至2000年间,波特兰模式知识库围绕着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不断发展出一些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从而使Wiki的概念不断得到丰富。同时Wiki的概念也得到了传播,出现了许多类似的网站和软件系统。

历史资料:http://c2.com/cgi/wiki?WikiHistory

 

Wiki可以做什幺?

说法1wiki可以说是一种建站的工具,wiki考虑让更多人参与建设,因此它的语法与HTML相比要容易的多,几乎与普通写字板编辑文字差不多,很容易上手。w iki最适合做百科全书、知识库、整理某一个领域的知识等知识型站点,几个分在不同地区的人利用wiki协同工作可以共同写一本书。我们计划用w iki来编辑一部elearning百科全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与我联系,我们可以共同编辑。

说法2:首先会想到的当然是共笔系统(例如 FreeBSD 共笔 )、读书会、项目开发、写书、翻译、资料整理(例如网站设计资源)、常见问题整理等等,这些本来就非常适合一群人来做。其次你可以想想怎幺样来利用版本控制的功能,例如拿来整理想法(可以时常比对旧版本)、写作业、记上课笔记等等。甚至有人用 wiki 写百科全书喔!如果你还想到可以怎幺玩,欢迎告诉我。

Wiki 是什么做到的?

l         Wiki 使用了简化的语法,替代复杂的 HTML,加上 WEB 界面的编辑工具,降低内容维护的门槛;

l         Wiki 通过文本数据库或者关系型数据库实现了版本控制,可以随时找回以前的版本,也可以和以前的版本进行对比,版本控制使多人协作成为可能,又保护了内容不会丢失;

l         任何信息都可以被任何人修改和删除,页面内容保持了一致性,因为清除垃圾文字、广告是那么的容易,最终剩下的是最有意义的内容;任何人都可以参与,但是最后剩下的是最好的参与者;

l         Wiki 通过协作精神,实现了快速的信息整合;"Wiki" 这个单词本身来自于夏威夷语,就是快速的意思,"WikiWiki"自然就是极快的意思了。

Wiki技术和规范

wiki是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的网页。在每个正常显示的页面下面都有一个编辑按钮,点击这个按钮你就可以编辑页面了。有些人要问:任何人都可以编辑?那不是乱套了幺?其实不然,w iki体现了一种哲学思想:“人之初,性本善”。wiki认为不会有人故意破坏wiki网站,大家来编辑网页是为了共同参与。虽然如此,还是不免有很多好奇者无意中更改了w iki网站的内容,那幺为了维持网站的正确性,wiki在技术上和运行规则上做了一些规范,做到既持面向大宗公开参与的原则又尽量降低众多参与者带来的风险。这些技术和规范包括:

 

1)保留网页每一次更动的版本,即使参与者将整个页面删掉,管理者也会很方便地从纪录中恢复最正确的页面版本。

2)页面锁定,一些主要页面可以用锁定技术将内容锁定,外人就不可再编辑了。(虽然wiki都有这个功能,但我看到使用它的甚少,这可能跟w iki倡导的精神相违背吧)。

3)版本对比,wiki站点的每个页面都有更新纪录,任意两个版本之间都可以进行对比,wiki会自动找出他们的差别。

4)更新描述,你在更新一个页面的时候可以在描述栏中写上几句话,如你更新内容的依据、或是跟管理员的对话等。这样,管理员就知道你更新页面的情况。

5IP禁止,尽管wiki倡导“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可参与,但破坏者、恶作剧者总是存在的,wiki有纪录和封存IP的功能,将破坏者的I P纪录下来他就不能在胡作非为了。

6Sand Box(沙箱)测试,一般的wiki都建有一个Sand Box的页面,这个页面就是让初次参与的人先到Sand Box页面做测试,Sand Box与普通页面是一样的,这里你可以任意涂鸦、随意测试。

7)编辑规则,任何一个开放的wiki都有一个编辑规则,上面写明大家建设维护wiki站点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

 

Wiki的特点

使用方便

l         维护快捷:快速创建、存取、更改超文本页面(这也是为什幺叫作 "wiki wiki" 的原因)。

l         格式简单:用简单的格式标记来取代 HTML 的复杂格式标记。(类似所见即所得的风格)

l         链接方便:通过简单标记,直接以关键字名来建立链接(页面、外部连接、图像等)。

l         命名平易:关键字名就是页面名称,并且被置于一个单层、平直的名空间中。

 

有组织

l         自组织的:同页面的内容一样,整个超文本的组织结构也是可以修改、演化的。

l         可汇聚的:系统内多个内容重复的页面可以被汇聚于其中的某个,相应的链接结构也随之改变。

 

可增长

l         可增长:页面的链接目标可以尚未存在,通过点击链接,我们可以创建这些页面,从而使系统得到增长。

l         修订历史:记录页面的修订历史,页面的各个版本都可以被获取。

 

开放性

l         开放的:社群的成员可以任意创建、修改、删除页面。

l         可观察:系统内页面的变动可以被访问者观察到。

 

BlogWiki的不同之处

毫无疑问,你完全可以用Wiki(工具)架设你的blog站点。但是我认为从比较严格的意义上来说,blogwiki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服务这完全不同的目的。

简单来说,blog更是一种无主题变奏,一般来说是少数人(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人)的关注的蔓延。一般的blog站点都会有一个主题,凡是这个主旨往往都是很松散的,而且一般不会去刻意地控制内容的相关性。blog注重的是个人的思想(不管多幺不成熟,多幺地匪夷所思),个性化是blog的最重要特色。blog注重交流,一般是小范围的交流,通过访问者对一些或者一篇blog文章的评论和交互。blog也有协作的意思,但是协作一般是指多人维护,而维护者之间可能着力于完全不同的内容。这种协作在内容而言是比较松散的。任何人,任何主体的站点,你都可以以blog方式展示,都有它的生机和活力。

Wiki则不同。Wiki站点一般都有着一个严格的共同关注,Wiki的主体一般是明确的坚定的。Wiki站点的内容要求着高度相关性。最其确定的主旨,任何写作者和参与者都应当严肃地遵从。Wiki的协作是针对同一主题作外延式和内涵式的扩展,将同一个问题谈得很充分很深入。Wiki非常适合于做一种 All about something”的站点。个性化在这里不是最重要的,信息的完整性和充分性以及权威性才是真正的目标。Wiki由于其技术实现和含义的交织和复杂性,如果你漫无主题地去发挥,最终连建立者自己都会很快的迷失。Wiki使用最多也最合适的就是去共同进行文档的写作或者文章/书籍的写作。特别是技术相关的(尤以程序开发相关的)FAQ,更多的也是更合适地以Wiki来展现。

 

来源:http://www.bizbeez.com/index.php?cat=7

Wikipedia:地球上最大的Wiki工程

Wikipedia(维基百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Wiki系统,它是一个基于WikiGNU FDL的百科全书网站系统。该系统于20011月投入运行,20012月超过1,000条条目,20017月超过10,000条条目,目前(20031月)已经接近100,000条条目。截止到200310月,40个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总文章数超过30万条,而且非英语版本的总文章数首次超过英语版本。Wikipedia条目的迅速增长说明了Wikipedia系统的健壮,也说明了Wiki的概念是经得起验证的。中文维基百科开始于200210月底。

维基百科最初的构想是在Larry Sanger(当时Nupedia的主编)和一个电脑程序员Ben Kovitz200112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次谈话中最早提出的。Kovitz当时是wiki程序的协作开发者之一(现在依然是)。当他在晚餐中向Sanger解释wiki的概念时,Sanger立即发现wiki可能是创建一个更开放的百科全书计划的技术。在此之前几个月,Sanger和他的老板,Jimmy WalesBomis, Inc. 的总裁兼CEO,讨论过如何通过建立一个更开放、轻松的计划来协助Nupedia的发展。

因此Sanger立即说服WalesNupedia中建立一个wikiNupedia的第一个wiki110日上线,不过在Nupedia的编写人员中遇到极大阻力。因此,一个新的以“维基百科”命名的新计划于115日在维基百科.com正式启动。位于圣地亚哥的服务器和电缆都由Walses捐献。在科技站点Slashdot的三次报道后,维基百科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此外,Google一天也会带来上百人的新流量。

英文维基百科在2001212日达到1,000页,97日达到10,000条条目。在计划的第一年,有超过20,000条条目被创建,平均每月1,500条。2002830日,已经有40,000条条目。成长的速度从计划之初就在平稳增长。

随之而来的就是国际化的维基百科。20015月,12个非英语维基百科版本计划开始(包括了阿拉伯语, 中文注1,荷兰语,德语,世界语, 法语,希伯来文,意大利语,日语,葡萄牙语,俄语,西班牙语和瑞典语)。到九月,由有三个语言版本加入了维基百科大家族。到了该年度末,挪威语等另外三个语言版本也宣布成立。

 

当然,你最好自己进去看看,就可以亲身感受到Wiki神奇的力量了。

英文版地址:http://simple.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