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meszou
  • 浏览: 70648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武汉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学习和学习目标分类

阅读更多

什么是学习呢?不同领域的人们有不同的定义。但是大致上是两类:一类如教育界通常所使用的关于学习的定义,把学习定义为是后天获得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知识的获取。而另一类是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通常所使用的,把学习定义为学习是使主体产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恒久变化的过程。在同一领域里,也有同时使用上述两种定义的。我们认为,后一种定义不仅强调获取知识,而且强调人获取知识以后所引起的行为变化;同时,也没有把学习限定为后天获得的行为,也许比较合理。

一)学习理论中对学习的定义
    1.   
学习是通过试误而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桑代克)
    2.   
学习是条件作用。经典条件作用(巴甫洛夫),操作条件作用(斯金纳)
    3.   
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为模仿示范者的行而习得新的行为。(班杜拉)
    4.   
学习是对情景中各种关系的顿悟而形成完形。(苛勒)
    5.   
学习即信息加工过程
    6.   
学习是对符号意义的认识而形成认知地图。(托尔曼)
    7.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形成认知的过程。(布鲁纳)
    8.   
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人本主义心理学)

二)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定义
    1.   
学习就是通过由经验产生的个体行为的适应性变化而表现出来的过程L.P.THORPE,1963
    2.   
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有关行为潜能的持久性变化。(G.kimble,1961,1967
    3.   
学习是描述那种与经验变化过程有关的一种术语。它是在理解、态度、知识、信息、能力以及经验技能方面学到相对恒定变化的一种过程。(M.wittrock,1977
    4.   
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行为或知识的较持久的变化。(A.wingfield,1979
    5.   
学习是人的倾向性或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保持而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R.M.Gagme,1965
    6.   
学习是指一个主体在某种规定情境中的重复经验引起的,对那个情境的行为潜能的变化。这种行为的变化是不能根据主体的先天反应倾向、成熟或暂时状态(如疲劳、醉酒、内驱力等)来解释的。(G.H.Bower;E.R.Hilgard
    7.   
学习是人和动物凭借经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的相对持久性的变化过程。(《学习心理学》,周谦主编)
    8.   
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现出外显的行为。(《学习论》,施良方着)
    9.   
学习就是人在一定情境下掌握一定的知识和由知识所制约的活动系列的过程。(《教育心理学》,李伯黍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

(二)学习目标的分类

(一)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他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他们认为教育目标分类的作用就在于向教师提供一套统一的术语,并为测量评价教学效果和编制测验题提供客观标准。

认知领域的目标是指知识的结果,根据布,包卢姆的分类括六个层次

知道: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的回忆。

领会:是指理解和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

运用:是指将所学到的规则、方法、步骤、原理、原则和概念等运用到新情境的能力。

分析:是指把复杂的知识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并理解个部分之间的联系的能力。

综合:是指将所学到的片断概念或知识、原理、原则与事实等整合成新的知识整体的能力。

评价:这是认知目标中最高层次的能力,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并需要依据某项标准作出价值判断。

情感领域的目标:

1)接受:情感目标中最低层次的学习结果。它是指对某种现象和刺激的感知。

2)反应:这是指主动的注意,即积极地参与反应。如果学生对某学克表示有兴趣学习,即为反映的层次。

3)价值判断:是指对于接触到的事情、现象或行为感到有价值,因而表现积极的态度和重视其价值。“态度”和“欣赏”即为此层次的行为。

4)价值的组织:当个人以不同的程度评价许多事物的价值时,他就开始发展自己的价值系统。将这些不同的价值系统组织起来,使其具有一致性,即为价值的组织。学生能确定其人生观或处世哲学,就是次层次的行为。

5)价值的个性化:这是将价值系统内在化,成为个性或信念的一部分,个人就以其信念行事。

动作技能领域

(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加涅根据学习结果的不同特点,概括出五种学习结果:

㈠言语信息:是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表达或陈述的事实性知识或事件信息。加涅将所获得的言语信息区分为“事实”、“名称”、“原则”和“概括”。学习者学习或保持大量的言语信息,有助于智力技能、认知策略的学习。

㈡智力技能:是学习者通过符号与自己所处环境作用及反映的能力。可细分为:

①辨别:是对一个或几个物理量不同的刺激物作出不同反应的能力。

②概念:是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性的反映。该年按其抽象水平有可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概念。

③规则:是揭示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言语表述。它可以是一个定律、一条原理或一套已确定的程序。

④高级规则:又称解决问题,是学习者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产物,它由一些简单规则所组成的复杂规则,适合于解决不同内容的问题或是更复杂的问题。

㈢认知策略: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的技能。可用于实现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行为的修正和调节的技能。加涅区分了认知策略与一般智力技能的关系:一般智力技能是运用符号处理事情的能力,即处理外部世界的能力;而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即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

㈣态度是影响个体对人、对物、对事的行为的复杂的内部状态,它带有情感和行动,而不需很多知识的参与。加涅认为态度是一种习得的内部状态,它影响个人对某些事情采取行动的选择。

㈤运动技能的学习。是动作技能的学习,获得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操作能力。

加涅认为每一个学习行动都可以被分解成八个阶段:

动机阶段(期望)    领会阶段(注意)习得阶段(编码)    保持阶段(强化)

回忆阶段(提取)    概括阶段(迁移)  操作阶段(反应)    反馈阶段(强化)。

 

两者的比较:

相同点:都是对学习的结果进行分类,布卢姆所说的教育目标一定意义来说就是加涅所说的学习结果的分类。都把学习目标分为三类,其中,认知领域所涉及的范围是一致的,都把智力技能分为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层次的分类是累积性的,每一层次的行为都包含了较低层次的行为。这对学习的指导意义在于,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知道或对语言信息回忆的要求上,应重视智力技能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培养。其次,布卢姆的情感领域目标就加涅的学习结果中的态度,在动作技能领域两者的观点也是一致的。

 

主要区别:认知领域内部各亚类的划分标准和目的不同。

布卢姆的分类系统所采用的标准是测量学的,无论是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还是评价,每一个目标都是围绕着如何测量或操作的角度提出的。它虽然有利于指导对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但由于该分类系统未涉及知识的本质,未揭示各级层次的智力技能的心理机制,也未阐明知识和智慧技能是怎样习得的,无法知道教师什么方法或提供什么学习条件来实现教学目标,在具体指导学与教时缺乏可操作性。

加涅提出与形成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的年代较晚,吸收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成果,在对学习结果进行划分时,不仅考虑了结果的测量同时也阐明了每类学习结果的学习过程、条件及其相互间的层次关系,祢补了布卢姆分类系统的欠缺,着里强调了人类的认知过程和思维的内在机制,为每一类技能的学习指出了最为合适的内部条件和外在条件,因此,除了能对学习结果进行测量和评价外,还有助于指导实际教学。

(三)按照学习进行的方式及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类

  • 奥苏贝尔(Ausubel)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

    1)接受学习

    2)发现学习

  •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

    1)意义学习

    2)机械学习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