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更多

  在未来20年,世界很多地方可进入劳动年龄阶段的人的减少,会相应地导致壮劳力和可从事技术工种人员的减少。人之力(Manpower)公司在2007年年初对全球27个国家的37000家公司所做的调查显示,有41%的公司存在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和去年相比其比例上升了1%。在各类人才中,比较紧缺的有技工、工程师、生产技术工和高级经理等,而导致这些职位人才紧缺的一个很大因素是求职者缺乏适合该岗位的技能。人口的变化(人口老龄化、持续下降的出生率、商业移民)、社会的变迁、不完整的教育体制、全球化等等因素让这个矛盾越来越尖锐。政府、公司包括劳动者本人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在积极寻找问题的根源,通过最大限度的努力解决问题。

  人才紧缺原由多

  人口、经济全球化、教育和技术进步等等因素,无不对人才供应链的连续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人口:在很多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或日本,低出生率意味着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将减少,无法满足雇佣循环的周转;良好的医疗条件让人更长寿,而这一切都加重了国家的经济负担。即使是在出生率较高的区域,例如非洲,疾病和灾难也将大幅减少劳动力的数量。在拥有很高出生率的南非,人们的寿命因疾病特别是艾滋病而缩短。

  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都在寻求出国就业的机会。很多学生都到海外学习,而且不想再返回到国内,导致国家产生更严重的“人才枯竭”现象。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国的留学人员达80多万人,目前已回国的人员总数为20多万,归国比例仅为1/4。中国国内有很大一部分到大城市上学的人不愿意再回到家乡工作,因为那里并不能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机会,而且和外界的联系也不如在大城市中方便。

  此外劳务输出也是导致发展中国家人才紧缺的一个原因,如在墨西哥,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被输出到美国,导致一些国内公司陷入了无人可用的境地。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人们争论说几乎所有的生产型工作都将从发达国家中撤出,进而进入工资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中,工资水平的上涨是人才缺乏的另一个征兆。

  随着发展中国家开始发展他们的经济并且国家财富也有所增长时,他们对于本国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而且,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员工资的上涨,跨国公司的境外经营将和当地的企业在人才方面形成强烈的竞争态势,人才短缺不可避免。

  为了减少由于招不到合适人才而陷入尴尬局面,全球各大公司都建立了很强的精实公司,以期同时提高战略的灵活性和降低成本。其他一些公司也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托付给专业的人才公司,代他们进行招聘工作,以减少招人带给他们的麻烦。当然,在招聘服务公司寻找并向雇主输送人才时,也可能会发现可供选择的人才短缺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未来,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竞争,并不会让人才紧缺的现象得到缓解。这也就是说,时刻准备好就业技能的人才会供不应求。

  教育与技术进步:人口供应不足和经济高速增长是人才紧缺的原因之一,但是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其教育和培训制度完全无法跟上这种速度。目前全球成人文盲约为8.6亿,占总人口近20%的比例。教育的缺失让很多人只能从事原始的体力劳动。而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却让很多受教育人群无法满足职位的需求。在中国接受过一些教育和训练的人,在找工作时却不一定适应企业工作的需要。近年来中国“技工荒”日益突出,高级技能型人才短缺严重,如数控技术、高级电子电工等专业的部分高级技工、技师月薪高达6000多元,甚至更多,超过了有些领域的白领、金领,但依然招不上来人。这与社会长期对职业教育的漠视、缺乏办学资金、知识结构与社会脱节,以及各个公司无视人才培训的重要性不无关系。

  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以及新技术的涌现,现有职位会逐渐减少,同时要求有新技能的职位也会不断出现,而这种职位的数量可能很有限。对于员工以及雇主和政府来说保证技能和知识以及教育的不断更新升级和拓展是非常重要的。

  三管齐下好解决

  任何形式的短缺都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解决:减少需求或增加供应。面对眼前的人才紧缺现象,各个公司需要减少对于这种职位的需求,并增加总的人才储备。作为个人来说需要对这种趋势保持警觉并拓宽自己的就业领域。

  政府和公司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以改善目前的状况并降低问题的严重程度。而个人则应该采取行动保证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不断得到更新,这也是他们能被继续雇佣的理由。

  政府:面对不断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政府能做些什么并保证他们的措施应用得当,能应对人才需求并保证未来的经济发展?

  很多国家面临着人口下降的局面,而劳动力的替换并不能从本国的劳动力供应中得到解决。很多急切需要在某些特殊领域增加劳动力的国家,如西班牙意大利等,已经开始通过技术移民来满足劳动力的需求。美国可能会发现,在阻止墨西哥的非法移民入境的措施实施多年以来,它既需要更多地鼓励移民,也要让这些已经进入美国的非法移民获得合法的地位,以保证充足的劳动力。

  在发展中国家,很多学生离开自己的祖国去海外求学。这些国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鼓励这些留学生留下来完成他们的学业,并让他们成为国内劳动力的一部分。例如澳大利亚,从2001年以来已经开始,实行了这么一套政策来帮助留学生得到专业技能资格证书。而反过来,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则要想办法让这些出国留学人员回到国内,利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为国家服务。中国政府为了吸引留学人员归国创业,甚至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在国外获得学士以上学位的留学人员可以享受跨地区派遣落户的优惠政策,等等。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来说,要创造更好的人才库,需要更多地投资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这需要推出更多的和国家经济发展相符的教育课程和培训发展项目,帮助和鼓励个人获得他们就业和提高职位所需的技能。比如中国近年来对应职业教育出台了相应政策,要求职业学校必须保证学生第三年到企业实习,一方面解决了学校设备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实践经验,知识和实践的结合能很好地满足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需求。

  公司:很多公司都认为只要有一些重要职位空缺,整个机构都会垮掉。那么公司应该做点什么才能不至于被未来10年内的人才危机所打垮呢?

  很多国家中的学生,都会把参加实习活动作为他们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很多只是被动的行为,并没有和实际的劳动需求挂上钩。因此各个公司应该和学校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帮助学生获得真正的工作技巧,并帮助他们为最后的就业做好准备,同时也能为公司积攒起一部分的潜在劳动力。由于教育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完成,所以公司自己可以对基本的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进行投资,来开发合适自己的人才资源库。虽然这可能需要费一些钱,但却可以持续不断地得到人才供应。

  几乎在每个国家中都有未充分就业或未就业的人员,可以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再次吸引到工作中来。公司需要做的就是创造合适的就业条件来吸引这些人,政府也可以建立规范的立法体系,让这些人在经济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而要将那些很久没有就业的劳动人员重新拉回工作岗位,需要给他们提供基本的工作技能培训,并向他们灌输良好的职业道德。

  公司还需要留住所有有用和合适的员工,无论他们在公司里从事什么职位。这样,他们就不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在一天内解雇5000个员工,第二天又重新招这么多人来。这就意味着,公司需要为员工重新培训技能或升级他们的技能,然后再将他们安置到新岗位上。

  原来超过50岁的员工可能面临的就是退休,但在现在的情形下,再次将他们利用起来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公司要鼓励这些老员工留下来,并向退休人员进行再培训使他们能重新适应富有压力的工作。鼓励多领域培训和提高劳动力的灵活性,会为公司提供另一种意义上的人才储备,而且还能为公司提供更好的工作灵活性。

  公司里有些职位可能是完全没有必要设的,而且现在很多工厂进行自动化以后,原先的职位就形同虚设。因此公司要对内部的职位进行重新设计定位,实现最佳的资源配置,减少对不必要劳动力的需求。对于一些大公司来说,可以将工作转移到工资水平更低,劳动力供应更充足的地方。

  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和灵活的工作方式,以及进行人性化的管理,也是要留住人才的一种方法。

  个人:这场人才供应紧缺现象的主角——人才他们自己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做些什么?人们相信资格条件、技术和经验,将是他们有机会为公司工作的几个重要条件。但是技术的更新换代让很多一度热门的技术骤然变冷。原先3年一变的技术循环,现在已经缩短到了9个月。所以作为个人而言,为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很必要的。

  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听到不断有新的工种甚至职业出现。而这种趋势在未来还会有所加强。人们应该知道,将他们带进劳动力市场的技能,并不能保证满足他们一生的需求。不断的技术培训和学习将成为一种风尚,大家应该抓住每一次的培训和提高机会。现在的企业不再像以前那样将员工送出去,进行几周的培训,而是将培训和学习放到了周末或晚上。如果员工觉得有用可以自主选择参加。
  对于员工自己来讲,有必要定期回顾一下自己的职业利益,如果觉得现在的职位已经毫无前途可言,可以去寻找更好的就业途径,并且做好准备和计划,向这个理想冲刺。

  面对人才紧缺的现象日趋严重,我们并不是无计可施,只有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这当中自然也不能缺少国家、政府、公司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

        免责声明:中国职场在线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中国职场在线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以上内容仅供网友学习与交流,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犯您的利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