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秋先生的演讲

阅读更多
   仲秋是仲萃豪老先生的儿子,给软件所做演讲也算是汇报工作了。由于是分享他在国外大公司的研发经历,大家都比较有兴趣,从早上参与的人员来看,应该说大家的激情还是比较高的。
   内容就是国外大公司的研发流程,从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性能优化,升级,patch软件生命全周期。对秋先生能够参与如此广泛的软件生命各个周期的工作,我自然感到很惊奇,但他仍然是以研发为重要工作的。
   他今天的工作方式或许就是我们五年十年后的工作方式,届时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软件公司成为成为大公司,需要有适合软件公司的管理系统,公司里面会有越来越具体明确的职责分工,更需要有各个部门的协作,人员的管理会更加完美……
   而这些,在现在的环境下,似乎还有些远。可以说,他说的是我们五到十年后的事情。而现在,我们大部分公司是小型的软件公司,这样的小的Team是不需要很负责的管理工具的支持,也不需要将每个人固定在那个职责上。因为以这种情况下去,我们的流程根本无法Run起来。特别是在有很多学生参与的Team当中,一个需要跨部门的活动的执行总是需要很大代价的。
   就拿测试来说吧。测试是牵涉到开发部门和测试部门两个部门的协调。测试过程有一整套非常详细的步骤,而每个步骤都是很耗费人力和物力的。比方说:我们要建立测试计划,制定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发现问题,沟通,解决问题,再验证,再解决……由于测试的依据是需求,需求在领域专家那边会以某种方式建立好,比如说用例。当某一部分的需求比较明确之后,测试要进行测试用例的开发,而开发这边要进行设计,进行功能的开发。如果两者对需求理解不一致的话,又会有N多种问题出来。所以,开发组要掌握主动,做好开发计划,频繁的给测试TEAM拿出东西来取得客户的反馈,这样才能在功能性需求上掌握主动性;另外,由于非功能需求是测试Team最喜欢发挥的地方,那么,对开发组提出的要求就是在设计和实现的时候要考虑用户的使用方式,要多设身处地的为用户着想。
   嗯,我本人是赞同秋先生的演讲。但是,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做是我最关心的事情。之所以留在软件所,也就是想要使得我们的软件会做得更好。目前看来,2.9.4版是历来最不稳定的版本,我真的想知道,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