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阅读基本技能--分清事实与看法

阅读更多

 

有效阅读基本技能--分清事实与看法   李笑来

 

摘自:http://www.xiaolai.net/index.php/archives/5898.html

 

这里面有两个概念:

1. 消极阅读: 小学、中学、大学使用的都是消极阅读,相信教科书上的都是真的,会导致别人说什么,自己就信什么;

 

2. 有效阅读: 分清哪些时事实,哪些是看法;象牙塔之外,必须要学会的生存技能;

 

      -----解释以及做法:我所正在读的,究竟是“事实”(Fact),还是“看法”(Opinion)?

如果能够判断出正在读的是作者的“看法”(当然,作者也可能表达的是很多人的看法),那么就要不停地尝试着回答多个问题:

    (1) 他(们)的这个看法是怎么来的?

    (2) 这个看法的理由是什么?

    (3) 这些理由的前提是什么?

    (4)  有没有确凿的证据?

    (5) 有没有相反的理由或者证据存在?

    (6) 为什么这个看法有问题?

    (7) ......

 

向自己如此提问的理由倒也简单,“事实无需证明,看法需要支持”

 

在早期的教育过程中,阅读无需判断只需理解。学校里的教科书(除了语文课本之外;从小学到中学都一样)中的内容全都是“事实”(Fact),而无“看法”(Opinion)。在历史课本中,哪怕是那些“看法”也从来都是被当作“事实”处理。于是,很多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比如15岁之前;当然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如此)认为什么事情是确凿的事实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书上就是那么说的……”。而一个成年人如若没有有效阅读能力,那么他就很容易被他人左右——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全无判断能力。

 

 

----------------------------------------------------------------------------------------------------------

以下是全文摘抄:

 

阅读是信息获得(输入)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尽管并非绝对,但确实很多的时候我们所获得的信息的质量影响我们的每一个决定,最终以各种各样或明或暗的方式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

大多数成年人的日常阅读再也不是、至少不仅仅是教科书。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一路读下来,大多数人能够积累的绝大部分阅读能力是阅读教科书的能力。阅读教科书更多的需要“消极阅读”(Passive Reading)而非“有效阅读”(Active Reading)。尽管事实上“消极阅读”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我们必须仰仗着它才能够在一个被恶意拉长了的“教育”过程中存活并最终胜出——但是“有效阅读”却是在象牙塔之外生存的最基本能力。

其实所谓的“有效阅读”要多简单就有多简单,只要在阅读的时候不停地分辨一件事儿就可以了:

我所正在读的,究竟是“事实”(Fact),还是“看法”(Opinion)?

如果能够判断出正在读的是作者的“看法”(当然,作者也可能表达的是很多人的看法),那么就要不停地尝试着回答多个问题:

  • 他(们)的这个看法是怎么来的?(How come they have such an opinion?)
  • 这个看法的理由是什么?(What are the reasons?)
  • 这些理由的前提是什么?(Is there any premise that should be qualified?)
  • 有没有确凿的证据?(Is there any solid evidence?)
  • 有没有相反的理由或者证据存在?(Are there any counter-reasons or counter-examples?)
  • 为什么这个看法有问题?(Why is this opinion inappropriate?)
  • ……

向自己如此提问的理由倒也简单,“事实无需证明,看法需要支持”

在早期的教育过程中,阅读无需判断只需理解。学校里的教科书(除了语文课本之外;从小学到中学都一样)中的内容全都是“事实”(Fact),而无“看法”(Opinion)。在历史课本中,哪怕是那些“看法”也从来都是被当作“事实”处理。于是,很多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比如15岁之前;当然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如此)认为什么事情是确凿的事实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书上就是那么说的……”。而一个成年人如若没有有效阅读能力,那么他就很容易被他人左右——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全无判断能力。

实战一下。在前文中我提到:

尽管事实上“消极阅读”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我们必须仰仗着它才能够在一个被恶意拉长了的“教育”过程中存活并最终胜出——但是“有效阅读”却是在象牙塔之外生存的最基本能力。

这段文字里面,破折号之间的文字中,“我的看法”和“事实”是被掺杂在一起的:“现今的教育是否确实是被恶意拉长了的一个过程”,也许并没有共识;“一个被恶意拉长了的‘教育’过程”是“我的看法”——其它部分是“事实”。

前两天写的帖子(An example of Active Reading: 有效阅读一例 —— Google时代不再需要背东西了么?)实际上是这篇文章的具体例子。要说明的是,每个人进行所谓的“有效阅读”之后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所以,那篇例子中的展示,也只能用作“参考”。

还是那句话:“无论多简单的道理都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习得”。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