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行业职业素养的养成

阅读更多

  很多企业界人士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要将自己作为公司的一部分,不管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发挥出实力,对于一些细小的错误一定要及时地更正,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公司分配给的每一份工作。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建设性的,欣赏的,乐于助人等态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

  所以,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职业素养量化而成“职商。”英文career quotient 简称CQ。也可以说一生成败看职商。

      职业素养无非于“职业”和“素养”两都,首要具有的能力是职业技能,只有具有专业的职业技能才能够胜任其工作,设想一个并非此专业的的“职业”人,何以胜任工作?何以为企业、公司创造价值,创造利润?中国的IT行业如果没有众多的拥有职业技能的人来壮大,来扩大,来规范其行业,唯有此才能将中国的IT行业推向前进的列车。

      其次是“素养”,于个人而言如果一个人只有职业技能,而没有行业素养,说起素养,大致有道德和业内规则,而不受条条框框所羁绊。本人不敢对自己的职业技能有多少来讨论,从自己的职业素养而言本人认为自己至少在办公环境中起码的一些规范,规则都有遵守。

      在本人于国内的IT公司的多次合作发现。其一些项目经理在其工作能力是无需质疑的,然而其部分个人陋习带到了工作环境。在办公室吃饭,在办公室里面买一大堆零食,在办公室涮口,在办公室把它的笔记本声音开得很大,在办公室里面脱鞋(弄得到处臭气弥漫)。且言其个人卫生,一个项目经理,带领的是公司的团队,代表的是公司形象,经常迟到,着装不得体(身为其部下,感觉无任何前途可言),拖延工期,忽悠客户。

      国人的IT产业,如些下去不敢恭维。IT的职业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都相比国外的差一段矩离。在中国的IT产业发展较快,是受政府的支持,在面对国外的残酷竟争下将如屠城。国内的外包产业,起步较晚,在国人发展却相当喜人。一个只能将眼睛放眼国内的领导,必将会被国际市场所陶汰。如此下去,政府将不断为国内市场买单,犹如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还沾沾自喜。

      再谈学历,学历越高越受宠,但是对于IT行业而言除了领导外,基本在本科和专科之间徘徊。部分本科生,没有一点职业素养,相比于专科而言,专科生受教育的方式及其成长环境都是本科生的软肋。本科生除了职业技能其素质也是待有挖掘的。于专科而言,由于其环境的影响造成了其更加贴进“职业”化。由鄙人得出结论:不管你是哪个学历,哪个专业,职业素养的养成决定着公司的前途,决定着行业的未来。

      员工们请职业一点!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