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nxboy
  • 浏览: 2836919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武汉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杨振宁成都高校演讲 预测10年内中国将有诺奖者

阅读更多

《神秘的宇宙》开启学习物理大门

    演讲最初,杨振宁用一本书引起了满座学生的兴趣。

    “我在读初中时,在校图书馆看到一本《神秘的宇宙》。它对于我后来钻研物理学有决定性影响”,杨振宁说,该书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20世纪初的30年物理学界的三次大革命,建议大家翻一翻,一个多小时就可看完。

    杨振宁一边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一边穿插传授学习方法。

    他说,即便是四五岁的小孩,也能够在过马路时判断自己是否会被车撞到。这说明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有自己所不知道的能力,即直觉。

     他特别提出:“当你的直觉所告诉你的,与老师、书本告诉你的不一致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直觉与书本知识冲突的时候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必须抓住这个机会,通过对直觉的修正,达到新的境界,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世界。

     点评中西方教育异同

     1942年杨振宁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在该校研究生毕业。1945年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根据自身的中西方学习经验,杨振宁为预备或已经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出“点子”。对于“一些优秀的中国学生到美国学习却遇到困难”的现象,杨振宁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中国教育以训导为主,而美国是启发为主。”

     “我在西南联大时念书念得很好,到美国后也有一段困扰的时间”,杨振宁建议用“渗透性”学习法来克服这种不适应。美国大学举办专业性讨论会,有的学生反映听不懂。“第一次听不懂,第二次去听就懂得更多一点,再过一段时间就能懂了”,他鼓励说。

     此外,杨振宁建议准备留学的中国学生,在出国前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美国的年轻人很骄傲,想要“让你自己认为比不上他”,你能否克服这种情况?二是能否适应美国大学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三是向那些已经在美学习的学生问询经验。

     中国10年内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

     在学生提问环节,面对“我国大学生、中学生每年在国际竞赛中都会获得重要奖项,可为什么现在我国还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疑问时,杨振宁表示:“在中国本土上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指日可待,20年内一定会出现。这个预计还不太乐观,应该说10年之内就会出现。”

     最后,杨振宁将自己总结学习经验分享给在场大学生:要注重新现象, 新方法,少注重书本上的知识;自己找题目;有好想法,不轻易放弃;要解决基本问题。

     他将三句话送给年轻学生:
发现自己的兴趣 培养自己的兴趣 发展自己的兴趣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