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下面一些领域比较适合于用vc: 操作系统编程,game,图形设计,corba编程,com编程,网络编程。
我谈谈我的体会。我现在在深圳的一家公司从事IP电话网关的开发。通过这个项目,我 才真正体会到VC有多么强大,上百个线程同时工作,数据库并发访问,而且全部软件基 于COM构造,这样高性能的大型软件,只有VC方显出其英雄本色!不过,在国内,有机会 接触这样的大型系统软件的不多。而在做大型系统软件时,对VC程序员的要求就不仅仅 是熟悉VC、MFC本身了,这只是基本的要求,最的挑战是你如何运用VC实现一些高级的功能特性。
其实,VC做数据库也不是不合适,关键在于你要抛开所谓的例子程序,直接从底层(SQL)做起。那么,你会有一种天高任鸟飞的感觉:爽。数据库与界面全部在你的控制之下 。
前一段时间,做一个很大的管理系统(每个纲要540多个表12000多个数据项,纲要数不定),并且还要通过CORBA实现跨平台、通过ODBC跨数据库。如果通过什么PB、BCB、De lphi等等快速开发工具(并且做MIS是所谓强项)将会很难自由发挥的。我以为它比较适合一些需要底层控制的场合,特别是一些使用现有控件不太理想的情况下,VC的自由度就比较高。VC是把全能的瑞士军刀,不过对于一些较简单的功能,比如开酒瓶之类的用个开瓶器就更方便一些。
VC可以写WEB上的控件。
VC可以开发优秀的基于通信的程序。
VC可以开发高效灵活的文件操作程序。
VC可以开发灵活高效的数据库操作程序。等等等等
VC是编CAD软件的唯一选择!!!包括AUTOCAD,UG的二次开发。
小到只是一个Windows的标准界面 那象这样的程序用VC++确实大才小用了,因为有比VC++ 开发界面更快的编译系统,但如果这个界面极其复杂 复杂到要用很多的数学方法(例三维游戏的)那也要用到VC++才能搞定
就我使用VC++的这几年经验来看,VC++非常适合于系统程序设计,正如C语言是Unix的标
准系统程序设计语言。
在多线程、网络通信、分布应用方面,VC++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当然随着系统程序开发
的机会越来越少,VC++的应用领域的确会逐渐缩小。
如果说到Windows下的可视化开发工具现在大家接触得最多的就是VC,VB,DELPHI,BCB
,一些可视化开发的JAVA。其实我觉得VC并不能完全算是一个可视化工具,这表现在VC
中编写代码还是占了开发工作的大部分时间。而其他的可视化工具中都在界面设计中耗
费了大量的开发时间。我一直使用VC的原因就是因为我能够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软件功
能开发上而不是界面设计上。我认为这样能够在开发的过程中更加自由和有更多的控制
权。而且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代码维护性更强。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维护VB代码时如果没
有一份详细的说明和流程就会使维护变得不可能,我想其他的基于界面开发的工具都会
或多或少的产生这样的问题,因为在开发过程中开发工具将一个完整的流程分离成为多
个部分,在开发完成后这些部分就很难统一起来。
选择什么样的工具的前提是你的开发目标,如果你希望开发一个很大的系统你就不应该
选择面向基于界面开发的工具,但你可能会选择VB来开发前端的客户软件,而后台使用
VC来实现。 对于一些并不是很复杂的软件来讲,界面和操作方式可能是非常重要的,所
以选择VB,CBC都可以缩短开发时间。这时候选择VC就有些不智。 所以我认为使用VC开
发的朋友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实现软件功能的流程上,多从整体角度看问题。我
想这一点来说其他的可视化开发工具是很难达到的,因为VB,CBC等开发的程序在很大程
度上都是用各种控件“堆”出来的,这会在后期的维护升级过程中带来很多的不便,例
如要替换掉一个控件就可能会对整个程序的结构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
种开发工具都有它的价值,也各有优缺点,更重要的是如何根据具体的任务选择合适的
工具并利用这些工具来完成工作
首先要搞清楚VC能干什么.很多人只是听说VC是最好的开发语言,便去学习,就象大家听
说辟邪剑谱厉害,便都去抢着学一样,都是很盲目的。其实语言并没有好坏之分,我在
用C之前,一直觉的BASIC 是最好用的语言。现在在WINDOWS平台下编程,VB和DELPHI可
以满足大多数的应用,而且速度不会很慢。使用VC主要是用来开发系统软件和大型工具
软件以及开发游戏。
2 如何学好vc
2.1
先期条件:英语要好 看懂MSDN 要学好vc,先学好英语,再去codeguru.com之类的网站
d/l source code。学好vc=英文好+基本功好+勤奋+聪明。
1先学习C或C++,在windows的console环境下编写不太深入涉及API的程序;尤其封装,
继承,多态一定要精 不要让vc的各种特性分散注意力。这一阶段,可以把重心放到研究
算法上
2在基本上掌握了语法之后,开始接触简单的系统API,学习 Windows的编程原理和机制
; 先了解Windows系统的消息机制(多任务,消息映射等)。一开始用基本的SDK形式来
开发几个程序作为入门(WinSDK编程就是直接调用Windows的API进行编程)(SDK全称是S
oftware Developers Kit,意思是软件开发工具箱)(API全称是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意思是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开始进行WinSDK编程用C语言最好,可以撇开C
++的特性专心熟悉一下Win32编程的思路以及了解windows的消息运行机制。可以编写简
单的菜单程序,可以简单地在WM_PAINT下操作 GDI函数当你可以熟练的使用C语言进行W
INDOWS程序设计了,你可以尝试面向对象的方法了。
3用MFC来开发程序(MFC全称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是把WinAPI进行封装的类
库,它是一个类的集合,通过覆盖WinAPI,为编程提供了一个面向对象的界面。它使wi
ndows程序员能够利用C++面象对象的特性进行编程,类似BCB的OWL,Delphi的VCL组件。
它把那些进行SDK编程时最繁琐的部分提供给程序员,使之专注于功能的实现。你不妨把
它想象成类似TC提供的函数库吧。)。开始学习MFC,可以从Step tourist学起,看MFC
的 源代码,理解几个关键的宏的定义与实现,特别是MESSAGE MAP。 在学习的过程中为
了给自己增加点挑战,尽量不要使用resource edit,试着自己编码实现控件的创建,消
息的响应。 再就是看自己的造化了,动手做一些小工具,特别是自己平常需要的,对自
己的提高也应该是很有帮助。 并选择发展的方向. 如果你有一个别人的好程序, 不妨
自己跟着他的思路,从小到大自己完成一遍。
4到了一定程度,一定要学ATL,OLE/COM。需要实际项目的磨练研究OLE/COM技术。 COM
/ActiveX技术是MS的核心技术,只有彻底洞察其理论精髓才可以体会现在的操作系统的
技术趋势,以不变应万变。
从1998.3-1998.5,我基本上是每天攻读八小时VC,包括看书和上机。那时正上大三,精
力充沛,受的起没完没了的失败和痛苦,终于在五月某一天的一节“汇编语言”课上突
然想通了,立刻逃课去上机。就这样我入门了。之后我也象大多数的人一样学习它的所
谓GUI,doc/view结构,打印之类。有一天醒来我突然想:我学这些干嘛吗?朋友!惊醒呀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正所谓“术业有专攻”,VC说到底,它也是一个工具,学会使用
这个工具并不是目的,而仅仅是开始!于是我开始寻找我的方向。综合我的方向有:1.
网络编程。主要是基于TCP/IP的Winsock编程,已完成一个FTP的客户端编写,正在写一个
FTP服务器。2.通讯编程,主要是串行通讯。3.三维动画,主要是用OpenGL API,一般用
来写界面。我的毕业设计就是以2和3为基础。我的一些意见:不要对VC控件抱太大希望
,除了基本控件,使用其他控件会使你比用API还繁;尽量使用MFC而不是API;尽早定位
自己,寻找方向,不要什么都学,人贵专攻;要了解消息机制,多线程和同步机制,更
有回叫(CallBack)机制等,这是VC程序员的基本知识
//WINDOWS 和 UNIX操作系统都是复杂的多任物系统,提供了一大堆应用编程接口(API
,通常是C语言的函数)程序员使用c语言调用这些API便可以开发该系统下//的应用程序
了。这与dos时代的编程接口是不一样的,那时侯的函数库是由开发环境提供的(如Tur
bo C) ,不具有很好的封装性和设备无关性。每当新版的//WINDOWS操作系统发行,便会
提供一个相应的plantform SDK(软件开发包),开发者可以用SDK 编译C程序。
//vc的核心就是MFC,MFC是个C++类库,就象结构化程序设计时代的C语言函数库一样 ,
给程序员提供了丰富的编程接口,简化了程序的设计。 而MFC就是直接把//WINDOWS的C
语言编程接口API函数用C++的类封装而成! 这样既实现了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又直接
使用了WINDOWS的原始编程接口,代码的效率是 最高的
//1。Window是由个许多DLL搭起来的系统的总称,开发Window程序就是如何调用这些DL
L,对于C程序员,它提供了.h/.lib,这些东西和一些文档就构成SDK,DDK。//。。他们在
任何支持DLL调用的开发环境中都可以使用(即函数指针)。2。通常SDK指与Window核心
调用有关的。。。但并不是专用名称。也用于其他地方
//VC只是一个编程工具,就如BC、BCB、Delphi一样,其实对于编程最根本的就是三个方
面,语言、开发包、操作系统API,他们三个方面应该说是相对比较独立的//。VC是MS开
发的,所以针对的是windows api,你可以不会C++,也可以在VC下用C写出很优秀的程序
,当然如果你比较熟练C++,并且熟悉开发包MFC的话,工作//可能要轻松不少。所以在
我看来,学习的过程可以是这样的,1、先学习C或C++,在windows的console环境下编写
不太深入涉及API的程序;2、在基本上掌握了//语法之后,开始接触简单的系统API,学
习Windows的编程原理和机制;3、在可以编写简单的菜单程序,可以简单地在WM_PAINT
下操作GDI函数后,开始学习MFC//,可以从Step tourist学起,看MFC的源代码,理解几
个关键的宏的定义与实现,特别是MESSAGE MAP。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给自己增加点挑战
,尽量不要使用//resourceedit,试着自己编码实现控件的创建,消息的响应。再就是
看自己的造化了,动手做一些小工具,特别是自己平常需要的,对自己的提高也应该是
很有//帮助。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分层管理器的应用结合了GIS组件(如MapX、MO、AO等)和编程语言(如VB、VC、Delphi等),使得地学空间数据的应用更加灵活且高效。它不仅提高了大规模数据的访问速度,还简化了复杂数据的管理,为"数字地球"和"数字...
SHP文件格式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环境、地学等领域,目前已经成为GIS界的一种标准格式,几乎所有GIS软件都支持对它的转换甚至直接读写操作。 SHP文件格式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相较于其他如MIF、MID、E00等格式,其...
1.金融风控知识与架构介绍.ipynb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基于Plecs仿真的全桥移相全桥变换器(PSFB)结合副边同步整流(ZVS)的技术参数研究及其应用案例。文章首先介绍了系统的配置,重点在于确保驱动时序对齐以及优化移相角来实现ZVS。接着讨论了同步整流的关键点,即精确控制副边开关管的驱动时序以避免反向导通的问题。随后提供了参数调整的具体方法,如改变变压器匝比、计算合适的电感值以及选择适当的散热材料。最后分享了一些常见的仿真问题解决方案,比如处理震荡尖峰和轻载情况下的ZVS失效。同时推荐了几款实用的仿真工具和相关文献供进一步学习。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设计的专业人士,特别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PSFB和ZVS技术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高效电源转换设计的场合,旨在帮助读者掌握PSFB和ZVS的工作原理,提高电路性能,降低损耗并优化系统参数。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代码片段和参数设定均为实际仿真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参考资料。此外,还提到了一些常见错误及其解决办法,有助于减少开发过程中的障碍。
基于指标预测与对比的我国“双一流”高校专利转化潜力研究.zip
插秧机系统设计.rar
二轴五档变速器设计.rar
拷贝到Auto CAD的Fonts下
风扇叶片注射模具设计.rar
CQRN-RIS
使用Java自带的界面开发包完成一个简易的登陆注册界面
锤式破碎机.rar
2024工业互联网技术产业创新报告.pdf
易优我的足迹插件.zip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四旋翼无人机(UAV)轨迹跟踪的PID控制仿真方法及其应用。首先解释了PID控制的基本原理,即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三项参数调整控制量,确保无人机能够精确沿预定路径飞行。接着讨论了无人机的动力学模型,涵盖位置和姿态控制的具体公式。随后,文中展示了如何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包括PID参数的设置与调整,以及具体的代码实现。最后,通过位置三维图像、姿态角度图像和位置误差分析图,直观展现了PID控制的效果。 适合人群:对无人机控制技术和PID控制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无人机飞行控制机制的研究者,特别是那些想通过仿真手段测试不同控制算法效果的人群。目标是提高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和准确性。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附有详细的代码示例和仿真结果,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此外,文章还展望了未来可能采用的改进型控制算法,如模糊PID、滑模控制和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
X62W万能铣床PLC电器改造设计.rar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算法的电力系统分布式经济调度策略的复现过程。文中首先介绍了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的重要性和挑战,然后构建了一个由10个发电单元和19个柔性负荷单元组成的多智能体系统模型。接着,通过初始化智能体状态、定义信息交换协议以及应用一致性算法,逐步实现了分布式经济调度。最后,通过Python代码展示了算法的具体实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研究、分布式控制系统开发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多智能体系统和一致性算法感兴趣的学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电力系统分布式经济调度的研究和开发项目,旨在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确保总功率输出能满足总负荷需求并实现经济调度。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还包括了具体的代码实现和实验数据,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和应用该策略。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改进方向。
T68镗床的控制系统的改造设计 电气控制系统PLC改造设计.rar
毕业设计-万能表单weui 8.1.16-整站商业源码.zip
2024年Google数据和AI趋势报告.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