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事务传播机制回顾
Spring事务一个被讹传很广说法是:一个事务方法不应该调用另一个事务方法,否则将产生两个事务。结果造成开发人员在设计事务方法时束手束脚,生怕一不小心就踩到地雷。
其实这是不认识Spring事务传播机制而造成的误解,Spring对事务控制的支持统一在TransactionDefinition类中描述,该类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接口方法:
- int getPropagationBehavior():事务的传播行为
- int getIsolationLevel():事务的隔离级别
- int getTimeout():事务的过期时间
- boolean isReadOnly():事务的读写特性
很明显,除了事务的传播行为外,事务的其他特性Spring是借助底层资源的功能来完成的,Spring无非只充当个代理的角色。但是事务的传播行为却是Spring凭借自身的框架提供的功能,是Spring提供给开发者最珍贵的礼物,讹传的说法玷污了Spring事务框架最美丽的光环。
所谓事务传播行为就是多个事务方法相互调用时,事务如何在这些方法间传播。Spring支持以下7种事务传播行为。
- PROPAGATION_REQUIRED: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就新建一个事务,如果已经存在一个事务,就加入到这个事务中。这是最常见的选择。
- PROPAGATION_SUPPORTS:支持当前事务,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就以非事务方式执行。
- PROPAGATION_MANDATORY:使用当前的事务,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就抛出异常。
- PROPAGATION_REQUIRES_NEW:新建事务,如果当前存在事务,把当前事务挂起。
- PROPAGATION_NOT_SUPPORTED:以非事务方式执行操作,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就把当前事务挂起。
- PROPAGATION_NEVER:以非事务方式执行,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抛出异常。
- PROPAGATION_NESTED: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在嵌套事务内执行。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则执行与PROPAGATION_REQUIRED类似的操作。
Spring默认的事务传播行为是PROPAGATION_REQUIRED,它适合绝大多数的情况,如果多个ServiveX#methodX()均工作在事务环境下(即均被Spring事务增强),且程序中存在如下的调用链:Service1#method1()->Service2#method2()->Service3#method3(),那么这3个服务类的3个方法通过Spring的事务传播机制都工作在同一个事务中。
相互嵌套的服务方法
我们来看一下实例,UserService#logon()方法内部调用了UserService#updateLastLogon Time()和ScoreService#addScore()方法,这两个类都继承于BaseService。它们之间的类结构如下图所示:
UserService#logon()方法内部调用了ScoreService#addScore()的方法,两者都分别通过spring AOP进行了事务增强,则它们工作于同一事务中。来看具体的代码:
package com.baobaotao.nestcall; … @Service("user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extends Base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JdbcTemplate jdbcTemplate; @Autowired private ScoreService scoreService; //①该方法嵌套调用了本类的其他方法及其他服务类的方法 public void logon(String userName) { System.out.println("before userService.updateLastLogonTime..."); updateLastLogonTime(userName);//①-1本服务类的其他方法 System.out.println("after userService.updateLastLogonTime..."); System.out.println("before scoreService.addScore..."); scoreService.addScore(userName, 20); //①-2其他服务类的其他方法 System.out.println("after scoreService.addScore..."); } public void updateLastLogonTime(String userName) { String sql = "UPDATE t_user u SET u.last_logon_time = ? WHERE user_name =?"; jdbcTemplate.update(sql,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userName); }
UserService中注入了ScoreService的Bean,而ScoreService的代码如下所示:
package com.baobaotao.nestcall; … @Service("scoreUserService") public class ScoreService extends BaseService{ @Autowired private JdbcTemplate jdbcTemplate; public void addScore(String userName, int toAdd) { String sql = "UPDATE t_user u SET u.score = u.score + ? WHERE user_name =?"; jdbcTemplate.update(sql, toAdd, userName); } }
通过Spring配置为ScoreService及UserService中所有公有方法都添加Spring AOP的事务增强,让UserService的logon()和updateLastLogonTime()及ScoreService的addScore()方法都工作于事务环境下。下面是关键的配置代码: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mlns:context="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xmlns:p="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p" xmlns:aop="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 xmlns:tx="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tx"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3.0.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spring-context-3.0.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spring-aop-3.0.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tx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tx/spring-tx-3.0.xsd"> <context:component-scan base-package="com.baobaotao.nestcall"/> … <bean id="jdbcManager" class="org.springframework.jdbc.datasource.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 p:dataSource-ref="dataSource"/> <!--①通过以下配置为所有继承BaseService类的所有子类的所有public方法都添加事务增强--> <aop:config proxy-target-class="true"> <aop:pointcut id="serviceJdbcMethod" expression="within(com.baobaotao.nestcall.BaseService+)"/> <aop:advisor pointcut-ref="serviceJdbcMethod" advice-ref="jdbcAdvice" order="0"/> </aop:config> <tx:advice id="jdbcAdvice" transaction-manager="jdbcManager"> <tx:attributes> <tx:method name="*"/> </tx:attributes> </tx:advice> </beans>
将日志级别设置为DEBUG,启动Spring容器并执行UserService#logon()的方法,仔细观察如下输出日志:
before userService.logon method... //①创建了一个事务 Creating new transaction with name [com.baobaotao.nestcall.UserService.logon]: PROPAGATION_REQUIRED,ISOLATION_DEFAULT Acquired Connection [jdbc:mysql://localhost:3306/sampledb, UserName=root@localhost, MySQL-AB JDBC Driver] for JDBC transaction Switching JDBC Connection [jdbc:mysql://localhost:3306/sampledb, UserName=root@localhost, MySQL-AB JDBC Driver] to manual commit before userService.updateLastLogonTime... <!--②updateLastLogonTime()和logon()在同一个Bean中,并未发生加入已存在事务上下文的 动作,而是“天然”地工作于相同的事务上下文--> Executing prepared SQL update Executing prepared SQL statement [UPDATE t_user u SET u.last_logon_time = ? WHERE user_name =?] SQL update affected 1 rows after userService.updateLastLogonTime... before scoreService.addScore... //③ScoreService#addScore方法加入到①处启动的事务上下文中 Participating in existing transaction Executing prepared SQL update Executing prepared SQL statement [UPDATE t_user u SET u.score = u.score + ? WHERE user_name =?] SQL update affected 1 rows after scoreService.addScore... Initiating transaction commit Committing JDBC transaction on Connection [jdbc:mysql://localhost:3306/sampledb, UserName=root@localhost, MySQL-AB JDBC Driver] … after userService.logon method...
从上面的输出日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Spring为UserService#logon()方法启动了一个新的事务,而UserSerive#updateLastLogonTime()和UserService#logon()是在相同的类中,没有观察到有事务传播行为的发生,其代码块好像“直接合并”到UserService#logon()中。
然而在执行到ScoreService#addScore()方法时,我们就观察到发生一个事务传播的行为:" Participating in existing transaction ",这说明ScoreService#addScore()添加到UserService#logon()的事务上下文中,两者共享同一个事务。所以最终的结果是UserService的logon()、updateLastLogonTime()以及ScoreService的addScore都工作于同一事务中。
相关推荐
【标题】:浅析Digester 在Java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处理XML文件,解析XML并将其内容映射到相应的Java对象上。这时,Apache Commons Digester库就派上了用场。本文将深入探讨Digester的功能、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在...
文档支持目录章节跳转同时还支持阅读器左侧大纲显示和章节快速定位,文档内容完整、条理清晰。文档内所有文字、图表、函数、目录等元素均显示正常,无任何异常情况,敬请您放心查阅与使用。文档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用作商业用途。 编译闪电般迅速,并发性能卓越,部署轻松简单!Go 语言以极简设计理念和出色工程性能,成为云原生时代的首选编程语言。从 Docker 到 Kubernetes,全球顶尖科技企业都在采用 Go。点击了解 Go 语言的核心优势、实战窍门和未来走向,开启高效编程的全新体验!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的两端MMC-HVDC输电模型,重点讨论了模型预测控制(MPC)和电容均压策略的应用。模型采用C语言编写控制器,利用MPC实现对未来系统的预测并优化控制输入,确保系统性能最优。同时,通过电容均压策略维持电容电压的均衡,防止系统运行不稳定。文中展示了模型的具体参数设置和验证结果,证明了该模型在不同电压等级下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MATLAB建模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理解和研究MMC-HVDC输电系统的科研机构和企业。目标是通过该模型提高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认识,优化控制系统设计,提升系统稳定性和效率。 其他说明:文章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片段和仿真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现相关技术。强调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如预测步长与开关频率的匹配、仿真步长的调整等。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西门子PLC的小区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主要实现了流量和温度的自动控制与检测,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和PLC的协同工作,确保热交换过程的最佳状态。文中涵盖了组态程序、图纸及IO口分配的具体内容,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和技术细节。此外,还讨论了PID控制、防振荡逻辑、组态画面设计、IO分配规范等方面的技术要点,强调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适合人群:从事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熟悉PLC编程和换热站控制系统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新建或改造小区换热站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旨在提高供热系统的稳定性和智能化水平,确保居民在寒冷季节享受到舒适的室内温度。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理论指导,还包括了许多实际操作经验和技巧,如防抖动逻辑、信号抗干扰措施、组态画面优化等,有助于解决现场调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仿真环境:Proteus8.11 SP0 编译环境:KEIL4 包含内容:Proteus仿真文件 + Keil4工程源码 功能细节:采用两个MCU的设计,主MCU为电梯本体控制器,从MCU为模拟各楼层的控制器,使用4*4按键模拟电梯的上下行以及出入操作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光伏并网系统的关键组件及其控制策略,特别是在Simulink环境下搭建光储系统模型的经验。主要内容涵盖变步长扰动观察法MPPT算法、电网电压定向控制(VOC)、蓄电池双闭环控制等核心技术。文中不仅提供了具体的MATLAB/Simulink代码实现,还分享了许多实际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例如,在光照突变情况下,MPPT算法能够迅速响应并在短时间内稳定输出;电网电压定向控制通过精确的锁相环参数设置确保了频率跟踪误差在可控范围内;而蓄电池的双闭环控制则有效避免了充放电时的电压波动。 适合人群:对光伏发电系统感兴趣的工程技术人员,尤其是有一定Simulink建模基础的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光伏并网系统内部工作机制的技术人员,帮助他们掌握如何利用Simulink进行高效建模和优化。目标是在实际应用中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其他说明:文章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提醒读者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如硬件死区补偿、多云天气下的爬坡抑制策略等。同时,作者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小技巧,比如通过调整PI参数来改善波形质量等。
高校就业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pdf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解析了中兴ZXD2400电源电路图4.1版本,涵盖输入、转换和输出三大部分。输入部分介绍了LC滤波电路的作用及其参数计算方法;转换部分围绕UC3842芯片的工作原理展开,展示了其通过比较反馈电压和参考电压来实现电压稳定转换的功能;输出部分讨论了线性稳压芯片的应用。此外,还深入探讨了PWM控制、MOSFET驱动、补偿网络、电压采样、保护电路等关键设计细节,并提供了多个Python代码片段用于参数计算和电路特性模拟。文章不仅帮助读者理解电源电路的工作机制,还分享了许多实际操作经验和注意事项。 适合人群:从事电源设计的技术人员、电子工程师、DIY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电源电路设计原理和技术细节的人群,旨在提高读者对电源系统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Python代码片段有助于快速定位关键芯片位置、计算重要参数,便于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提醒读者关注版本变更说明,避免因使用旧版图纸而导致的问题。
幕墙玻璃协同下索网结构自振特性分析.pdf
数据集-目标检测系列- 蜥蜴 检测数据集 lizard >> DataBall 标注文件格式:xml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XIAN-HHappy/ultralytics-yolo-webui 通过webui 方式对ultralytics 的 detect 检测任务 进行: 1)数据预处理, 2)模型训练, 3)模型推理。 脚本运行方式: * 运行脚本: python webui_det.py or run_det.bat 根据readme.md步骤进行操作。
文档支持目录章节跳转同时还支持阅读器左侧大纲显示和章节快速定位,文档内容完整、条理清晰。文档内所有文字、图表、函数、目录等元素均显示正常,无任何异常情况,敬请您放心查阅与使用。文档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用作商业用途。 Rust 以内存安全、零成本抽象和并发高效的特性,重塑编程体验。无需垃圾回收,却能通过所有权与借用检查机制杜绝空指针、数据竞争等隐患。从底层系统开发到 Web 服务构建,从物联网设备到高性能区块链,它凭借出色的性能和可靠性,成为开发者的全能利器。拥抱 Rust,解锁高效、安全编程新境界!
文档支持目录章节跳转同时还支持阅读器左侧大纲显示和章节快速定位,文档内容完整、条理清晰。文档内所有文字、图表、函数、目录等元素均显示正常,无任何异常情况,敬请您放心查阅与使用。文档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用作商业用途。 编译闪电般迅速,并发性能卓越,部署轻松简单!Go 语言以极简设计理念和出色工程性能,成为云原生时代的首选编程语言。从 Docker 到 Kubernetes,全球顶尖科技企业都在采用 Go。点击了解 Go 语言的核心优势、实战窍门和未来走向,开启高效编程的全新体验!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MobileNet和TensorFlow开发一个高效的移动端垃圾分类系统。首先,作者使用Kaggle上的垃圾分类数据集进行预处理,采用ImageDataGenerator进行数据增强,确保模型能够应对不同拍摄条件下的垃圾图像。接着,通过迁移学习方法,使用预训练的MobileNetV2作为基础模型,并对其顶部结构进行了修改,以适配四分类任务。为了防止过拟合,加入了GlobalAveragePooling2D和Dropout层。训练过程中采用了Adam优化器和余弦退火学习率调度策略,同时使用ReduceLROnPlateau回调机制动态调整学习率。最后,将模型转换为TFLite格式以便在移动设备上高效运行,并解决了RGB通道顺序的问题,使得模型能够在红米Note等低端设备上流畅运行,达到60fps的速度,内存占用仅200MB。 适合人群:对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感兴趣的开发者,尤其是希望了解如何在移动端部署图像分类模型的研究人员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快速、准确地进行垃圾分类的应用场景,如智能垃圾桶、环保应用等。目标是提高垃圾分类效率,减少人为错误,推动智能化垃圾分类系统的普及。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一些优化技巧,如数据增强、模型结构调整以及学习率调度等,对于提升模型性能至关重要。此外,针对实际部署中遇到的问题,如RGB通道顺序不一致等,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直流无感无刷电机的方波控制方法及其初始位置检测方案。主要内容涵盖ADC和比较器结合用于初始位置检测的技术细节,包括代码示例;多种控制方式如开环控制、速度环控制和双闭环控制的具体实现;通信部分采用串口进行数据交换;多重保护机制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以及启动方式的选择和优化。此外,还讨论了一些硬件特色,如休眠电路和防打火电路的设计。 适合人群:从事电机控制系统设计的研发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对直流无感无刷电机有研究兴趣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直流无感无刷电机控制原理的研究人员,帮助他们掌握具体的实现技术和优化技巧,从而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提高电机控制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实用的代码片段和实践经验,强调了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和调试技巧,对于解决常见问题非常有帮助。
基于TypeScript+three.js 实现的三维地质模型剖切,以及剖面的补充+源码+项目文档,适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源码已经过严格测试,可以放心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延申使用,详情见md文档 基于TypeScript+three.js 实现的三维地质模型剖切,以及剖面的补充+源码+项目文档,适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源码已经过严格测试,可以放心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延申使用,详情见md文档~ 基于TypeScript+three.js 实现的三维地质模型剖切,以及剖面的补充+源码+项目文档,适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源码已经过严格测试,可以放心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延申使用,详情见md文档 基于TypeScript+three.js 实现的三维地质模型剖切,以及剖面的补充+源码+项目文档,适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源码已经过严格测试,可以放心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延申使用,详情见md文档 基于TypeScript+three.js 实现的三维地质模型剖切,以及剖面的补充+源码+项目文档,适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源码已经过严格测试,可以放心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延申使用,详情见md文档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FPGA的UART串口收发Verilog源码实现,适用于RS232和RS422协议。UART通信通过两根线(TX发送和RX接收)进行异步数据传输,每帧数据包含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可选)和停止位。文中提供了完整的Verilog代码,包括模块定义、波特率发生器、发送模块、接收模块以及RS232与RS422的适配方法。代码采用了参数化设计,允许用户轻松调整波特率、数据位宽度、校验位和停止位等参数。此外,还讨论了一些优化技巧,如使用状态机设计、双倍采样抗干扰、异或运算生成校验位等。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FPGA和Verilog编程基础的研发人员,特别是从事嵌入式系统、工业控制等领域工作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需要实现高效可靠的UART串口通信;②希望通过参数化设计快速适配不同通信需求;③希望了解UART通信的具体实现细节和技术优化方法。 其他说明:本文提供的代码已在Xilinx Artix-7平台上进行了实测,资源占用少,稳定性高,适用于工业控制和其他需要可靠串口通信的应用场景。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PHP商城,功能全,界面美 有商品到发货,收货的全过程截图, 有退货到审批
Delphi 12.3控件之RADStudio-12-3-29-0-55362-2017-KeyPatch.7z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MOPSO)解决分布式电源(DG)在配电网中的选址和定容问题。文中介绍了多目标优化的目标函数构建方法,如网损、投资成本和电压偏差的计算,并展示了如何通过动态惯性权重、随机扰动和拥挤度排序等手段提高算法性能。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帕累托解集的维护和最终解的选择策略,强调了实际应用中的物理可行性和参数调优经验。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规划、优化算法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在配电网中合理配置分布式电源的实际工程项目,旨在降低网损、控制投资成本并维持电压稳定,从而提高电网的整体经济性和稳定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具体的代码实现和实际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介绍的方法。同时,作者指出,尽管算法能够提供多种平衡解,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文档支持目录章节跳转同时还支持阅读器左侧大纲显示和章节快速定位,文档内容完整、条理清晰。文档内所有文字、图表、函数、目录等元素均显示正常,无任何异常情况,敬请您放心查阅与使用。文档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用作商业用途。 Rust 以内存安全、零成本抽象和并发高效的特性,重塑编程体验。无需垃圾回收,却能通过所有权与借用检查机制杜绝空指针、数据竞争等隐患。从底层系统开发到 Web 服务构建,从物联网设备到高性能区块链,它凭借出色的性能和可靠性,成为开发者的全能利器。拥抱 Rust,解锁高效、安全编程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