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更多
水致 @ 2006-04-11 23:10

作者:未知
  
  眼下,对书评的批评之声越来越强烈。
  在不少讨论会上,专家、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再三表示对书评的失望:“书评就是吆喝,就是代广告”、“商业驱动、‘哥们情感’导致太多的溢美之词”、“成了小圈子里的卡拉OK”、“书评声誉岌岌可危”……
  人们的焦虑溢于言表:独立、公正的书评究竟在哪里?
  不可否认,媒体、学者在努力中,他们力图排除利益纠缠,走出暧昧现状,还原独立、公正、有见解的批评本质,为读者提供一个相对真实的视角。
  然而,换一个角度想想:是否还有这样一个纯净的地方,有一群人,天然不受利益困扰,也没有人情关系的纠葛,可以只凭借自己的阅读感觉,听从自己内心的命令,对图书进行自由而负责的评说?
  由此想到,不妨跳出媒体、学术圈,转换视线,投向更广大的读者群。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进入了豆瓣(www.douban.com)。
  这是一个清爽的页面。主页上没有一条广告,没有充满噱头的新闻,没有塞得满当当的资讯。只是醒目地列出了几本书、影片、CD,告诉人们,最近有网友对它们发表了评论。
  豆瓣的核心是一个评论网站。在“我读”、“我看”、“我听”三个条目下,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书评、影评、乐评。点击某本书、某部电影、CD、可以看到豆瓣成员对它的一篇篇评论,看到少至几十人,多至上千人对它的评价汇总。
  在专业评论者看来,或许这里的文章不够“理论”,文字也有可挑剔的地方。然而,这是一群热爱阅读的人,他们自发地在这里写下自己的感受,与人分享,而不受任何外力驱动。这决定了他们的文字是真诚的,而真诚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字的价值。
  因此,这里的评论,与其说是理性的专业化论述,不如说是夹杂着个人感悟、思索的真实书写。如同豆瓣里一篇影评的开头:“我一直觉得,可能我永远都做不了一个出色的影评人。我没有任何专业知识,也不够冷酷平静。长期以来,我总是在大屏幕的银亮白布和台下黑暗的私人领域之间灰色地行走。很多时候我洒下热泪,很多时候我心疼欲碎。”
  当某部大片不允许媒体发表对其的负面评论时,只要来豆瓣看一看,就会发现什么是观众真实的感受和想法,知道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真实的声音。而与真实既无关也相关的另一个事实是,这里的评论相当精彩,有思想的优秀帖子非常多。
  其实,豆瓣绝不仅仅是一个评论网站这么简单。
  随着功能的逐渐完善,它开始提供书目推荐等多种服务,成员通过参加小组、添加友邻等,以书(电影、音乐)会友。
  和张扬个性的博客不同,豆瓣是一个公共空间,它既以人为本,也以物(书、电影、音乐)为本。
  在这里,连通人们的是共同喜爱的书籍、音乐、电影,但又不为书而书,不为电影而电影。原先,首页上有图书、音乐、电影排行榜,但设计者后来觉得排行榜是“多数人的暴力”,不鼓励多样性、多元化,于是,排行榜从显眼的位置上撤了下来。
  在这里,设计者力图搭建一个沟通平台,吸纳更多成员,但并不突出其中的某一群人或某个人。如果你觉得这个人写得不错,你可以把他列为友邻,经常获知他的所思、所想。但是,这里没有什么特约书评人、写手,也没有从现有的优秀成员中擢拔出若干,打上诸如“权威书评人”的标签。相反,越来越多的已成名的书评人正加入到豆瓣来,他们舍弃精英和权威的姿态,变成一名普通成员,安静地发表评论,平等地与人沟通。
  不得不佩服豆瓣的设计者,既懂得利用网络汇聚人的优势,也懂得利用技术手段制订平等、淘汰的游戏规则——这里有每个人的空间,人人都拥有发出自己声音的权利。而与此同时,每个人的评判,也同时都受到他人的评判。如果大家觉得写得好,给这篇评论投票“有用”,这篇文章就会在成千上万篇文章中跃居到相对靠前的位置,被更多的人看到。
  相信大众的力量,相信多数人的判断和数字的公正,这恰恰是一种民主的风格。
  2005年3月6日晚,一个网民叫“阿北”的年轻人,彻夜盯着自己的电脑屏幕不断地刷屏,直到天亮。
  这是他制作的新网站“豆瓣”第一天上线。当天,网站只来了五六个人,但马上就有两人写了书评,然后就有了回应。
  短短一年后,有13万人成了豆瓣的会员。他们不限于北京、上海、广州,还来自香港、台北、纽约、巴黎、伦敦,遍布世界各个地方。他们的共同点是对书、电影、音乐的热爱。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和网友,笔者写下以上这些文字,没有任何做广告的意思。因为,发现豆瓣的欣喜,不仅仅在于发现了一个安静的阅读、交流的场所,更在于发现,评论一直都在,在读者心中;真诚和思想一直都在,在热爱真诚和思想的人的心中;而热爱真诚和思想的人,其实也一直都在。
豆瓣与文体意识

前两天blogbus上不去,正好看完了黄永玉的《比我老的老头》,很想说点什么,于是晃到豆瓣,写了一篇四不像的书评。豆瓣是个很好的地方,它把你在精神上的主要习得和影响用量化的方式表达出来,花花绿绿一大片,让人很有成就感。按说把自己的专业书籍也冒充读过的书籍填上去是不大厚道的,但为了这种成就感,我差点连小人书都翻出来去填上。

豆瓣还在通过程序连接读者,鼓励你去写书评。于是我就在线写了一篇《弹指岁月》,写得跟一泼屎一样。没有办法,我感到了强烈的文体危机。譬如博客,我像在量产一种标准化的产品,阅读的趣味和智慧含量被我放在了一遍,每篇博客我都想写成完整的文章,于是像文章的博客里面充满了装腔作势,不像文章的博客里在没屁硬挤,这样写文章是很成问题的。最大的问题是,你每一篇的博客私人化的程度有多高,不能完全面对自己的内心也不要装着在开一个专栏好不好?你的文字中又有多大程度上带着僵硬的布道姿态和伪抒情?我最近感觉,我离这些不远了。或许博客应该保持的就是一种随性而粗砺的状态,你能写成一泼屎,就要努力在感觉上写出屎的性情,而不要去写成一朵花。刻意是为文的大忌。

在豆瓣评论黄永玉,是一种束手束脚的舞蹈,如果在博客上写,一定是尽兴为止,挥挥洒洒,但是在豆瓣就不行。因为我尊重豆瓣的理念,要通过每个读者的真诚回应,将最好的精神食粮推荐给更多的人。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一篇好的书评起码要符合两个条件:首先,要有足够的信息量,也就是说,提供给有所需求的读者这本书的最基本的信息,或者最隐秘的信息,这些客观信息构成了对读者的有用性,譬如《比我老的老头》中极见性情和如许沉痛的从文家世;其次,要有感受的传达,它会沟通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对智慧和知识的向往,个体化的情感传达造成的亲切感会轻易达成评论者推广好书的目的。如果一个人看了你的书评去阅读作品,无疑是书评者最大的成功。

当然写书评者千千万,写出来为了自我发泄和赚取学术资源或者摆Pose的均不在此列。我认为,作为完全民间性质的豆瓣书评,其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对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要进行有效的推广,从而使这些财富转化成为有益的精神能量。自从见到世界上有维基百科这种东西的存在,我开始乐观地相信草根的力量,我相信总有人愿意做些无现实功利性的,为了减轻灵魂的重量的工作。在报纸上写书评要引经据典,在这个物质化的时代,人们拼得是知识的厚度和广度,这都会轻松地转化为持有者的现实资本;在学术期刊上写,是在投合在逢迎,在独立见解的顽强挣扎的同时在制度化的不知所云,所谓学院派,在赛绕口令和一砖一瓦砌高墙;写博客,在抒发个人化的感受,在喷发情绪,在建构自我……与之相比,一篇好的书评不需要深厚的学养、不需要过硬的理论功底、不需要个性化和棱角分明,也许,为着“推荐好书”这个目的,只需要一些经过归纳和过滤的客观信息,一些亲切温暖的个性化的感受,还有作者良好的意愿就足够了。当然,如果作者还有深厚学养、过硬功底、鲜明个性和一支神来之笔的话,那就更好了。

现在已经轻易不写书评,一是一般性的阅读很难涌起评论的欲望,而真的遇到了好的作品,又觉得评论实在是一件画蛇添足、大煞风景的事情;另外就是时间实在有限,写不好,不愿意留下太多垃圾。但现在,我觉得自己可以用少量的时间试着写些以“传播财富”为目的的书评,发在豆瓣上,哪怕直接摘出作品中的几句话。在这种近乎纯粹的写作中,评论者牵引出的一条条线索也许就是一条条尘土飞扬的宽广道路,而每条道路后面,都隐藏着通向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的大门。有了这些文字,一个人的阅读经验就融入了历史。我也期待着有无数个隐身人,在通向永恒的路上手执灯火、微笑等待。我充满疑惑和好奇地走近一本书……门轻轻开了,仿佛花朵绽放。

昨天开始,我的Tag中添加了一个词:豆瓣;我的Tag中一直想添加的一个词:我的维基。它们或许并不代表我的品性和风格,但它们代表的是我面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小波先生告诉我:这世界上有一条落满篮蜻蜓的花径。

豆瓣的力量

我对“豆瓣网”一直比较看好,源于去年偶然在《读书》杂志上看到它们的一则广告。当然,更好的策略是应该把广告打到今年已经休刊的《万象》上,但当时豆瓣的这个小小市场动作,还是让我刮目相看――我认为他们非常用心和专业。(另外,不知道当当或者卓越是否也在《读书》上打过广告,有知道线索的回复一下这篇博客。谢谢。再注,经阿北留言提示,他们去年在《万象》上也打了半年广告,所以我前言有谬

在看到这则报道之前,豆瓣刚上线的时候,我就注册试用了――我当时还专门搜索比较了一下,试图知道豆瓣最初的书目数据库来源;答案也找到了,是上海的一家不知名网上书店。而现在,好像当当、席殊、蔚蓝等几家都为豆瓣开放了书目数据库;或者有专门的第三方书目数据库提供商吧。

从现在看来,豆瓣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而我认为,这还只是他们刚刚开始,其后续发展的潜力无穷。更绝对地说一句,我认为目前中文社区类网站除了天涯,就只有两家值得真正地大型投资,一家就是豆瓣,另一家暂时保密。当然,这是我个人的判断,如果您有不同意见,不用反驳我了,您坚持您的,我相信我的。

豆瓣为什么成功,也就是到底什么力量促使豆瓣会不断发展。小的因素很多,比如域名douban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网站名的拼音,爆破音,且略带叠音,且没有z/c/s和n/l;再比如上面说的《读书》上的广告等等,所有细节,都可以看出阿北是“用心”在做网站,并且也具有专业的能力。但我认为,归根结底,这些因素都是豆瓣成功的次要因素,豆瓣的真正主要决定性力量在于两点,我只说其中一点:介于“硬分类”和纯粹tag之间的逻辑结构――从“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

在豆瓣之前,BBS的社区也好,门户也好,都是“硬分类”。比如一个典型的BBS被站方少则分成几十个版块,多则上千个版块,这是一种“刚性”的分类和结构,框架住了网站的发展,使得社区要么做不大,要么水化。或者说,web2.0概念以前,国内以BBS为主的社区只能走媒体化的道路,而如果要纯粹做社区,不是某个网站的能力问题,而是“硬分类”的逻辑架构“框死”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严格说来,在web2.0概念以前,国内没有真正的大型社区。而tag的出现,以及以此为逻辑结构的网站,比如flickr的发展,为国内社区网站带来了曙光--Tag是一个用户自组织的“软分类”概念,它几乎无限延展,使得社区也存在了无限拓展的可能。

但是,慢着,tag也有其最致命的问题。比如我现在的logo图片,你可以tag为“优伴猫粮”、“猫”、“加菲猫”或者“休闲”等等,没有统一标准--tag扩展是扩展了,但是又过于去中心化,缺乏了讨论的基础。

而豆瓣的力量即在于此。豆瓣没有硬分类的“狭隘的刚性”,也没有tag的“无法讨论的发散”,豆瓣在硬分类和tag之间寻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书目数据库。因为一本书你再怎么给它标签,它的书名也是固定的。而围绕着书目数据库而展开讨论,就是豆瓣从另外一个角度组织了信息。

详细说说:比如一个传统的bbs书评版块,信息组织的维度是“时间”(帖子发表时间)和主题(帖子内容),但其实这是一个主体性的概念,“时间”和“主题”都是围绕着“人”而展开,即“网友”是BBS活动的主体。但是一般而言,一个版块活跃的网友是有限的,大致在100人上下;人一多,就无法交流而水化――回到我们刚才说的bbs的局限,其实本质也是这个“人”的聚合瓶颈。(此外,BBS类社区需要长时间发展起来,也在于“人”的聚合需要较长时间)。

而豆瓣不一样,豆瓣的信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组织――物,也就是在bbs时代的客体,现在变成主体了。以豆瓣为例,起始的数据库就有上万本书,这意味着一瞬间,就突破了bbs的100人瓶颈,而上升了2个数量级。

同样是那群人,同样在讨论那些书,但是主体和客体转换后,BBS“我注六经”的局限就变成了豆瓣“六经注我”的力量

写到这里,依旧是意犹未尽,但是还是停笔吧。总之,豆瓣是个非常不错的网站,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用过于神话。就目前而言,他也存在一些硬伤,严重地限制了它的发展。

豆瓣好地方

最近新发现了豆瓣这个网站,一个读书、音乐、电影交流的好地方,在搜索香港独立音乐my little airport的时候发现的,越探越有意思。当然这只是一个平台而已,真正有趣味的是里面的“豆友”和他们写的评论。仿佛一夜之间发现,在城市里有这么多有共同爱好的人……真有一见如故的味道。
 
乘着豆瓣的小船游荡,四处搜搜刮刮,停停、看看、听听,好东西接二连三蹦出来,于是在blogs栏目里增加了几个链接,都是一些豆友极有心思的制作,符合Almaz的标准——“分享观点,但不是隐私”。
 
上了豆瓣,有些瘾被撩起了……这么多好书、好电影、好音乐我还没读过看过听过,不由得深深感叹——世界真美妙,怎舍得自杀……(人生其实充满困惑, 人生很可疑, 人生也时时充满快乐和痛苦, 但是人生却很值得活——摘自某豆友blog)

杨勃:在豆瓣上狂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1日 16:14 通信信息报
 
<!----><!---->

  本报记者 陆俊琼

  一年前,在几个朋友近二十万的集资赞助下,杨勃创办了一个名叫豆瓣的网站,口号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内容是书、电影、音乐,全是杨勃自己喜欢的东西。

  现在,这个页面简单的豆瓣网(www.douban.com)在网络上越来越火,会员已经发展到<!---->

<!---->
<!----><iframe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rc="http://204.adsina.allyes.com/main/adfshow?user=AFP6_for_SINA|tech|techPIP&amp;amp;db=sina&amp;amp;border=0&amp;amp;local=yes" frameborder="0" width="360" scrolling="no" height="300"></iframe><!---->
<!---->
<!---->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ad1= "珠江御景4500元"; link1= "http://sina.allyes.com/main/adfclick?db=sina&bid=44071,70312,70361&cid=0,0,0&sid=66809&advid=2651&camid=10273&show=ignore&url=http://www.zhujiangyujing.com"; //左上 ad2= "A派公寓露台生活"; link2= "http://sina.allyes.com/main/adfclick?db=sina&bid=44072,70313,70362&cid=0,0,0&sid=66810&advid=2651&camid=10273&show=ignore&url=http://www.apie.cn/"; //右上 ad3= "IBM免费软件下载!"; link3= "http://sina.allyes.com/main/adfclick?db=sina&bid=47010,73880,73931&cid=0,0,0&sid=69961&advid=1862&camid=10776&show=ignore&url=http://ad.cn.doubleclick.net/clk;36553018;13459128;h?http://www-128.ibm.com/developerworks/cn/downloads/ws/wasce/?S_TACT=105AGX52&S_CMP=wasceCNsina"; //左下 ad4= "邮箱随着手机走"; link4= "http://quanshiafa.allyes.com/main/adfclick?db=quanshiafa&bid=796,783,72&cid=1770,102,1&sid=2894&advid=25&camid=82&show=ignore&url=http://www.chinamobile.com/"; //右下 //浏览器类型变量 var InternetExplorer = navigator.appName.indexOf("Microsoft") != -1; //ie内容 function IEad(){ adCode = ' ' +' ' document.write(adCode);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_note').SetVariable("ad1", ad1);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_note').SetVariable("ad2", ad2);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_note').SetVariable("ad3", ad3);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_note').SetVariable("ad4", ad4);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_note').SetVariable("link1", link1);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_note').SetVariable("link2", link2);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_note').SetVariable("link3", link3);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_note').SetVariable("link4", link4); } //ns内容 function NSad(){ adCode = '' +'' +'
' +''+ ad1 +'' +' ' +''+ ad2 +'' +'
' +''+ ad3 +'' +' ' +''+ ad4 +'
' document.write(adCode); } //主过程 if(InternetExplorer == true){ IEad(); }else{ NSad(); } </script>
<!---->近20万人,日点击量在80万以上。

  当别人问起杨勃为什么要给自己的网站取这么一个名字时,他先笑笑,然后告诉人家,那不过是很随意地用了自己过去曾住过的豆瓣胡同的名字——不过,虽然取名时没有多想,用了一段时间后,他还是愈发喜欢上了这个名字。

  毕竟,就因为这个名字奇特风格奇特的豆瓣网在网络中的日益火爆,杨勃的名字已出现在了一份“谁是中国未来十年的Web2.0英雄”的榜单中。

  最想感谢用户

  关于豆瓣的创办理念,杨勃的回答是“以用户为中心,尊重用户”,听起来似乎公式化的话里,不仅包含有豆瓣的Web2.0网站的定位,还有杨勃自己一直以来的深刻体会,那就是“豆瓣的发展,最应该感谢的就是用户”。

  回忆起豆瓣网这一年多来所走过的路,杨勃感慨地说,他们几乎没有花一分钱在推广上,豆瓣网能像今天这样广为人知,“全是靠用户们的口口相传”。在他的记忆里,豆瓣网的成长历程中有三个关键的时间点,而这三个时间点都与豆瓣的用户们有关。

  第一个,豆瓣成立不久后的2005年3月22日,豆友苦咖啡豆在自己的blog上提到豆瓣网,这代表着豆瓣网口碑传播的开始。第二个,作为著名的IT评论人,洪波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因此,自从他于2005年8月29日在自己的blog上第一次以豆瓣为中心写了篇《阿北的豆瓣》后,豆瓣网开始成为网络上的主流话题之一。第三个,某次杨勃听到豆友说,朋友在日常谈话时谈到了“豆瓣”——自此,豆瓣的口碑传播终于传到了线下。

  查令十字街84号

  豆瓣网创办这一年多来,令杨勃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围绕着《查令十字街84号》展开的大规模书评。这本书讲述的是二战后纽约贫穷的女作家海莲·汉芙与伦敦马克斯与科恩旧书店的经理弗兰克之间长达二十年素未谋面的书缘,一直以来被人们称为“爱书人的圣经”。

  在杨勃看来,这本书“就像是为豆瓣网量身订做的一样”。而当《查令十字街84号》中文版在国内上市时,该书的中文版译者曾在豆瓣网上,就该书的翻译感受及自己的其他译作和豆友们进行了频繁的互动。从那以后,越来越多书籍的作者、译者慕名加入豆瓣,开始与豆友们就自己的译作进行广泛的探讨。

  五人袖珍团队

  豆瓣网的工作团队,包括杨勃这个CEO在内,总共只有五个人。而在五个人中,居然还有一个是远在南昌的兼职成员——虽说web2.0时代的网站团队多是小而精,豆瓣网的这支袖珍团队还是令许多人大为惊讶,以至于每当媒体做有关豆瓣网的报道时,总是要格外地提一提他那支著名的五人团队。

  而这五人团队里的成员,不外乎都是豆瓣的网友,如Cooper是豆瓣的第5号用户、Brant是豆瓣的第212号用户。在杨勃看来,从豆瓣网友到工作伙伴,“这是一个互相的过程,我们彼此都觉得对方很重要”。

  更有意思的是,当大部分社区性质的网站都将管理团队成员的身份藏藏掖掖时,杨勃和他的伙伴们把自己的照片贴在了豆瓣网上,完全公开。而每当新成员加入豆瓣团队时,杨勃也总会在他的博客blog.douban.com上记一篇日志,如2006年1月6日的《Cooper正式加入豆瓣团队》,如2006年2月23日的《Brant加入豆瓣团队》。在这样的日志后,总会有许多网友纷纷致以“祝贺”、“道喜”的回复——以这样的形式,杨勃把团队的每一次成长变成了全体豆友共同的节日。

  风险投资

  目前,豆瓣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和当当网、席殊书店等进行收入分成。在豆瓣为豆友提供的服务中,有一项很重要的产品比价,即豆友在看过产品的相关评论后,若有兴趣,可根据价格的不同进行选择,并进入其后链接的网上零售商进行购买。

  一般网站创业者都希望能够获得风险投资基金的青睐,因为一方面很少有网站能真正做到自给自足,另一方面,是否能够获得风险投资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投资者对该网站发展前景的信心高低。

  然而杨勃却不。

  其实,早在面向英国、美国一般用户的英文版豆瓣网上线前(注:英文版豆瓣网主要面向说、写英语的人,目前它正和早期中文豆瓣一样自然发展),便已有投资机构甚至豆瓣的合作伙伴向他表示了投资合作意向,他还是对此兴趣缺缺。因为,杨勃知道,一旦引入风险投资,很有可能会导致网站风格变化,而这变化不仅可能发生在豆瓣干净简约的页面设计上,还可能发生在豆瓣一直坚持的“以用户为中心,尊重用户”的理念上。

  而在杨勃眼里,豆瓣现在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至少是“少数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的个例之一”,至少在目前这已经够了。即使引进风险投资是每个网站必定的发展趋势,但杨勃觉得,现在能够与豆友们一道享受着“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生活,这已经够了。

  模仿者越来越多

  网络时代的一个特点就是,任何创新的模式都可能在一夕间遭受到无数次复制,豆瓣显然也难逃这样的命运。但杨勃似乎对此并不怎么担心。

  2004年10月,杨勃曾经做了一份有关于“驴宗”网站的商业计划书。在他的构想里,这是一个让兴趣于旅行的驴友们交流旅行经验及想法的网站。无奈,经与朋友们的反复探讨,“过于小众”的驴宗计划被暂时搁置了。

  但这一驴宗网站的相关构想,即为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建设一个交流经验、分享发现的平台的模式构想,被他平移到了后来以书、电影、音乐为主要内容的豆瓣网上——杨勃从小热爱读书。

  现在,在模仿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杨勃又拾起了之前暂时搁置的“驴宗”构想,只不过这次它似乎将以豆瓣网旅游版块的形式出现。

  关于理想

  杨勃的胃口可以说很小也可以说很大。他的理想就是有一天,大家去商店里买东西时,人人都拿着一张列着豆瓣网所推荐商品的清单。他希望豆瓣网成为大家发现交流一切新奇有趣之物的平台,也一直在这么努力做着,和无数豆友们一起努力着。

  在豆瓣网上你可以做什么?

  记录、分享

  用豆瓣各页面里的搜索栏查找你喜欢的书、电影或者音乐。比如一本书,找到以后点击封面或者书名,就能看介绍、评论、讨论以及正在读这本书的其他人。点击“在读”或者“读过”按钮,你就收藏了这本书。别人也可以通过这本书找到你了;点击“我来评论”,就可以发表评论。

  通过最上面“我读”、“我看”、“我听”,你可以浏览自己添加的收藏。你也可以在收藏时添加标签,用自己的方式组织你的收藏。

  发现

  你有一些收藏以后,在“我读”、“我看”、“我听”里能看到豆瓣根据你的口味自动给出的推荐。你的收藏越多,豆瓣推荐会越准确。最上方读书、电影和音乐里有最近24小时的新评论。这些页面里还有所有人使用的标签自动聚合而成的分类,供你浏览。

  会友、交流

  在豆瓣上任何地方看到别的成员,都可以点击名字或头像,去看她/他的简单介绍、收藏、推荐和发表过的评论。如果觉得这个人有意思 或者口味相投,可以点击“把他/她加入我的友邻”。这样你就有了一个小圈子,点击最上面“我的友邻”,可以随时进去。

  点击右上角的“设置”添加你自己的个人介绍或上传头像,还可以点击最上面的“同城”选择你常住的城市。

  想和别的用户就评论之外的话题进行交流,可以点击最上面的“小组”,加入或创建各种话题的小组。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