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代50佳网站与中国互联网的中年危机

阅读更多
时代50佳网站与中国互联网的中年危机

     来源:互联网实验室 作者:张笑容

   美国《时代》杂志今年又为读者评选了50个优秀网站。
从排行榜上来看,今年的这50强网站基本是web2.0一统天下。互动性网站最受欢迎。Flickr排名第一,这个图片共享网站,带动了同类网站的发展,大概也促进了数字图片相关产业的繁荣昌盛,由于几百美元一个的单反相机在美国显得比较便宜,也很普及,拍照片总比写文章来得容易,所以图片共享网站受到了美国人民的欢迎。
互动性网站中,除了图片共享网站,问题解答、新闻共享以及微型博客也头角峥嵘,此外视频共享、信息搜索、分类信息以及购物网站等等,都榜上有名。值得注意的是,流量世界第一的google反而落在10强以外。而雅虎、msn等流量在全球10强内的大网站,却都没上榜。

美国人的50个优秀网站向我们传递什么信息?

第一:互动网站不可怕,云计算决定未来。
美国人喜欢互动性网站。用户是决定网站发展的主要力量,网民的参与程度,决定了网站的地位。换句话说,云计算决定未来。在互动性网站上,用户决定一切,无须政府干涉。这点对中国大有启迪意义,有些国人总是处于一种极度的忧虑中:给网民太多的互联网自由,会产生无可挽回的后果。据某报发现,部分伊朗大选抗议者利用美国的微博客Twitter网站组织街头抗议活动,进而影响了政府决策。肖容对此非常不理解:美国人为什么不担心网民会颠覆掉美国呢?令他更加困惑的是,印度跟中国接壤的领土近来争执不下,作为网民数量世界第一的大国,该报何不建议中国尝试发动3亿网民去影响印度的政治决策呢?



第二:中国网速落后,制约互联网创新的发展。
美国网站花样多。中国网民比美国还多,市场潜力也很大,为什么总是落后美国太多?我觉得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美国技术创新多。美国毕竟是世界互联网的源头,从活跃的技术创新角度来看,中国互联网再发展十年也难以赶上美国。另一个原因是,美国网速比中国强多了,这应是造成美国互动类(例如图片、视频等)消耗流量网站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网速排世界第71位,平均速率只有1.774M位/秒。中国网民以为自己安装个1M-2M的ADSL就进入宽带了,殊不知美国2009年美国互联网网速是5.1Mbps,比中国强大多了。

第三:中国互联网未老先衰,进入中年危机。

美国5.1Mbps的网络速率,在全球排名不过才第28,真正牛的国家当属韩日瑞典。据美国通讯业工人协会今晨发布的网速调查报告显示,韩国互联网网速在全球居首位,平均传输速率达20.4M/秒;日本次之,为15.8M/秒;瑞典12.8M/秒,排名第三。当中国网民为自己能在网上断断续续看视频而感到很幸福的时候,韩日网民都开始通过互联网传输DVD大片了。从韩日瑞典这样的起点开始,诺大中国互联网,还有什么先进性可言?号称3亿网民的市场优势,简直荡然无存啊。

应用比不过人,网速比不过人,但对于网络的管制,中国领先世界。当中国人举国研讨“网瘾” 拟将进一步加强网络管制的时候,美国人却在研究如何突破互联网中年危机。

美国人认为互联网已经产生了中年危机。自1969年9月2日,早期的网络数据传输试验开始算起,互联网已经满了40岁。虽然互联网带来了无尽的创新应用,但有人指出,互联网也正在遭遇一场中年危机——各种人为障碍正在损害作为互联网基础的开放性。
在进入互联网中年危机这个问题上,中国似乎走在世界前列。与虎虎生气的韩日互联网相比,中国互联网似乎未老先衰。由于网民多,网络环境复杂,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保守力量对互联网持质疑的态度,于是,对于互联网的制约年年增加,越来越多。

网瘾的治理,最终必然是加强了社会对互联网的制约;而网络中年危机的处理,却是对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进一步减轻负担。中美两国对互联网发展战略,从这个时候,分出了高下。



尽管,今天的中国互联网还有巨大的创新空间,但是孕育它早期的自由、平等、开放和共享的精神却正在遭到损害。第3亿个中国网民诞生的环境跟第1个拨号上网的网民截然不同。尽管网线和电波已经深入到城市的每个角落,速度也飞快,但中国新一代网民面临的障碍,正在制约着他和他的朋友在未来互联网上的发展空间。(天马来行空)

.

2009时代杂志评选的50个优秀网站

1、 Flickr(图片共享网站)

2、 California Coastline(加州海岸景观图片共享网站)

3、 Delicious(社会书签服务网站)

4、 Metafilter(问题解答网站)

5、 popurls(新闻聚合服务网站)

6、 Twitter(微型博客网站)

7、 Skype(网络电话服务)

8、 Boing Boing(网络杂志)

9、 Academic Earth(学术人士视频共享网站)

10、 OpenTable(订餐服务网站)

11、 Google(搜索引擎)

12、 YouTube(视频共享网站)

13、 Wolfram|Alpha(搜索引擎)

14、 Hulu(视频共享网站)

15、 Vimeo(视频共享网站)

16、 Fora TV(社会精英人士视频共享网站)

17、 Craiglook(分类广告网站)

18、 Shop Goodwill(购物网站)

19、 Amazon(网络零售服务网站)

20、 Kayak(旅游信息搜索引擎)

21、 Netflix(网络视频流和DVD租赁服务)

22、 Etsy(手工艺品销售网站)

23、 PropertyShark.com(生活信息服务网站)

24、 Redfin(房地产服务网站)

25、 Wikipedia(维基百科)

26、 Internet Archive(互联网发展史档案网站)

27、 Kiva(微型贷款网站)

28、 ConsumerSearch(产品评论网站)

29、 Metacritic(音乐、电影评论网站)

30、 Pollster(民意调查网站)

31、 Facebook(社交网站)

32、 Pandora和Last.fm(网络音乐服务网站)

33、 Musicovery(网络音乐服务网站)

34、 Spotify(音乐服务网站)

35、 Supercook(食品采购服务网站)

36、 Yelp(生活评论网站)

37、 Visuwords(英文单词变形游戏网站)

38、 CouchSurfing(休闲社交网站)

39、 BabyNameWizard.com\'s NameVoyager(儿童起名网站)

40、 Mint(个人理财网站)

41、 TripIt(旅游信息服务网站)

42、 Aardvark(好友解答问题网站)

43、 drop.io(个人文件存储服务网站)

44、 Issuu(阅读材料共享网站)

45、 Photosynth(数字图片共享网站)

46、 OMGPOP(休闲游戏网站)

47、 WorldWideTelescope(天文爱好者网站)

48、 Fonolo(语音交流网站)

49、 Get High Now(语音学研究网站)

50、 Know Your Meme(语言新词研究网站)
分享到:
评论
发表评论

文章已被作者锁定,不允许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