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基础(2)

    博客分类:
  • java
阅读更多

90.在容器中根据使用的容器功能选择不同的容器;根据程序扩展性的考虑使用不同的声明,但都有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如:
c只能使用Collection中的方法:Collection c = new HashSet();
s只能使用Set中的方法:Set s = new HashSet();
91.区分Collections类和Collection接口:Collection接口是容器的基类,Collections类是提供用于操作容器的类。
91.iso8859 -1也叫lanin-1,此外还有latin-2到latin-9,iso8859是计算机网络早期ISO组织西欧国家指定的文字标准;中国自己的文字标准有gb2312,gbk(国标码)。 Unicode是ISO后来制定国际标准编码,缩写是UTF有unicode-8和unicode-16
92.System类位于java.lang.
93.先写的先读-队列;先写的后读-栈。
94.Serializable是标记性的接口里面没有方法。实现这个接口可以让jdk自动控制序列化。在实现Serilalizable的同时实现External接口可以自己控制序列化。
95.进程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实际中执行的是动态的线程。一个进程有一个主线程(main方法)或主分支,还有别的分支。
96.往Map容器里面添加对象的方法是put,往Collection容器里添加对象的方法是add.
97.在不使用处理流读取/写入文件时需要一个字节或者一个字符的读取,如果要读取全部文件或复制所有全部文件内容可以使用while循环。
98.在多线程中cpu的分配不是均匀的,所以执行的时间也不平均。
99.实现接口runnable和继承Thread类都能创建一个线程,两种方式的选择:尽量使用实现接口的方法,因为继承了Thread类就不能在继承别的类,选择实现接口能更灵活的进行。
100.在run方法中不能使用throws IterruptedException,因为run是重写了的方法,重写的方法不能抛出和被重写的方法不同的异常,只能使用try...catch.
101.在一个方法里调用使用return关键字则该方法结束,不在执行,所以return写在方法代码的最后。
102.终止一个线程的方法:使用boolean的变量,当需要终止的时候设置该变量值为false。
103.同一个线程对象可以启动两个线程。
104.synchronized 的作用:表明该对象在同一时刻只能由一个线程访问,而不是在一段时间内必须执行这个对象或方法,也不是线程对象B必须让出机会给访问被锁住的对象的线程对象A执行,其它的线程对象可以在时间片轮转到的时机访问没有没锁住的对象。如果锁定的是方法,则保证的是这个方法的整体在同一时刻只能由一个线程来访问,但不保证另外一个线程能不能执行并使用到被锁住的线程的中间执行过程中的某个变量。
105.在设计同步执行的程序时要考虑到涉及到的所有对象。
106.用到accept()方法时候要使用一个死循环,有多少个请求就接受多少个;并且该方法同readLine一样是阻塞似的,执行到它时便停下来等待相应的操作后才会有反应。
107. 在同步的ServerSocket中,在包含了accept的while循环里面如果使用了阻塞式的方法(如readling,readUTF)会大大降低服务器端的效率,因为阻塞的时间可由客户端的程序决定,在当前循环没有执行完之后是不能接受其它的客户端请求的,在1.4以后java出现了异步式的编程,提高了网络程序的效率。
108.TCP链接是可靠的链接,相互通信的机器之间首先建立链接然后才能进行通信而UDP是不可靠的链接,在通信前并不确认链接,因此UDP在传输的每个数据包后面必须知名目的地的地址,而TCP先建立了链接所以就不需要再指明地址。并且udp并没有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 概念。TCP和udp各有65536个端口。
109.System.out是标准输出。out()是System类中的静态方法,该方法的类型是printStream。print,println,printf等是 printStream中的方法,例如:System.out.print()方法首先通过System.out()方法返回一个PrintStream 对象,然后再通过这个对象调用print()方法来进行输出。
110.如果使用In/OutputStream或Writer/Reader来读写字数据需要一个字节一个字节或一个字符一个字符的读写,这时候需要使用到while循环并用read()!=-1作为终止条件。在 BufferedReader中使用readLine一行一行的读时使用readLine()!=null作为终止条件。
111.数据流的作用:解决字节流和字符流无法读写多个字节数据的缺点。
112.ByteArrayInput/OuputStream是向内存中写入或读取原始数据类型。
113.System.setOut()可以设置输出的位置。
114. 死锁原理:有两个线程对象A和B,A和B都要分别执行两个被锁住的方法1和方法2。执行方法1需要用到访法中被锁住的对象b,执行方法2需要用到方法1中被锁住的对象a。于A,B执行的方法都被锁住,a,b两个对象都不能在它它们各自所属的方法执行完前被其它的方法访问。两个线程相持不让,发生死锁,两个线程都无法执行。
115.一个线程中“虚拟两个线程”,使用if(flag==..)的条件表达来选择性的执行Thread中的不同代码。把flag设置成成员变量,在实例化线程对象之后现设置它的flag值,然后在调用run中的选择性方法。
116.wait 和sleep都可以是线程暂时的“休息” ,区别在于使用wait时别的线程能够访问被锁住的对象并且wait不能制定wait的时间,需要通过notify来唤醒;在sleep的时候不允许访问被锁住的对象,可以使用sleep定义休息的时间。此外wait方法是Object中的方法任何类都可以使用,sleep是Thread中的静态方法,可以通过类名来调用。二者在使用时都需要抛出异常InterruptedException
117.127.0.1.1指的是本地主机。
117.在Socket和ServerSocket中使用Socket对象调用getOutputStream()和getInputStream()来输出或接受套接字。
118.注意在TCP中Server和Client在“交流”时候输出和输入的顺序,一个现输入则另一个需要先读,如果两个都先读或先写会发生“死锁”。
118.比较:TCP先建立可靠连接再发送数据;UDP不建立链接对数据进行打包,并对每个包封装一个发送的地址,最后使用send方法发出数据。
118.TCP传递数据的大体过程:
     TCPSever接受数据:在建立ServerSocket对象的同时指定服务器的端口号,使用while循环判断是否有客户端发送数据,如果有创建Socket对象并调用方法accept来接受数据,最后执行对数据的操作。
     TCPSever发送数据:
119.JAVAX-JAVAExtention.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