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节选自第六届全球软件案例研究峰会,时任京东B2B产品质量团队负责人杨瑾老师分享的《无人测试如何助力京东提升产品测试效率与质量》实录,重点分享:无人测试,创新测试方法论,接口测试案例。(PPT+文稿)。
杨瑾老师拥有10年以上互联网及传统行业测试经验,擅长自动化测试、业务质量测试、性能测试以及持续集成等多领域;行业内资深测试专家,京东测试技术开放日发起人。
编者按:2017年11月9-12日,第六届全球软件案例研究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现场解读2017年「壹佰案例榜单」。时任京东B2B产品质量团队负责人杨瑾老师分享的《无人测试如何助力京东提升产品测试效率与质量》实录的案例分享。
【内容简介】随着业务的发展,系统平台化势在必行,但每一个改动都代表着大量的回归工作,在这样巨大的工作量下,人工测试不能够保证测试百分百的成功。京东团队通过创新测试方法论,实现了质量与效率的双双提升,直接省略测试环境的接口测试成本;通过自动化预发环境完成测试,预计提升测试效率60%以上。
1
实践背景
随着京东B2B业务发展进入高峰期,开发与维护成本也相应的提高了许多。需求的增长迫使研发团队必须改变以前的系统架构,提高效率。
所以,平台化势在必行。
平台化测试痛点
1.巨大回归量
平台化之前的系统架构简单,每个系统有自己完整的交易流程。而现在要把十几个B2B业务线的共性抽离出来重构。在这样的变动后,回归量无疑是十分巨大的。
而且出于成本控制和业务压力两个方面,团队必须要做到在有限的资源下既支持平时业务需求测试,还要更好的保障平台化的工作量。
2.牵一发动全身
以交易平台为例,从下图可以看出,交易平台基础服务众多。测试前,我们首先要做策略设计。交易平台的基础服务,像MID、OC,分别做了查询、下单、封装、校验、数据同步、搜索、分页,如果测试重点放错,就会变得十分复杂。
对上的业务系统和对下相同,都是以接口的方式反馈数据。我们在与研发沟通读写接口的关系时,发现在整个交易平台接口的比例中,写接口比例很少,且测试简单。但读接口测试步骤十分繁琐,不仅数量大且必须要和以前的接口反馈的结果做对比。
3.牵涉细节太多
如下图,上面为老系统测试接口,下面为新系统逻辑。
在新老系统重构时,老系统存钱单位是分,取时单位是元,重构时虽然将单位统一成了元,但是由于数据迁移过程中,接口层逻辑处理出了问题,导致新系统中取出的钱比实际高了10倍。
这样的例子在平台化过程中还有许多。大多是因为参与的人多,半途中临时加进来的资源也很多,很难从头到尾,方方面面的了解研发在每个过程中做了什么事情。
这是团队测试中遇到的一个难点。
2
解决方案
之前存在的问题总结下来为:
-
功能回归耗时过长,有漏测的可能。
-
依赖人设计,编写,维护以及过程间驱动。
解决方案前后
解决方案前:
1.团队会先梳理平台化过程中有多少个接口需要被测,明确测试对象。
2.测试人员开始做不同场景下的用例测试,设计不同参数保证场景反馈数据是正常的。
3.在工程里用页面测试工具,以设计好的用例来做接口测试,激活反馈结果。
4.将结果与老系统数据作对比,结果一样可认为重构是成功的。
评价:
-
对人的依赖太强,有漏测可能性:例如在重构过程中大量的业务线融合在一起,对于团队来说比较陌生容易漏测,在用例设计时也会产生一定的风险。
-
测试效率低,测试成本高:人工对比容易产生误差且耗时长。
解决方案后:
1.团队梳理平台待测接口。
2.记录用户行为,日志打标改造——可以减少由于测试人员业务不熟带来的漏测可能性。
3.上线运行,产生大量数据。
4.从日志中提取需要数据,如接口方法,入参等,作为测试用例——在这一步里脱离了对测试人员的依赖,提升了用例质量和生成效率。
5.在工具里进行对比。
6.人工复检——因为机器检查时可能会反馈出时间戳和无用的参数。
评价:质量与效率双双提升。
读接口自动对比方案
1.研发日志打标。
2.将数据放入京东大数据平台。
3.工具在大数据平台内按一定规则筛选数据。
4.将数据变成用例,入库。
5.测试人员进行配置。
解决方案中关键点
1.对比的基准——还原系统线上的真实场景
研发在日志里面按一定规则生成来提供测试需要的数据,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测试效率,还可以激励研发工作动力。
2.减少人工干预
无人测试关键在于没有人的干预,但这并不会以牺牲质量或牺牲其他做为代价。
团队会在多业务线应用内,做一些配置,配置后根据要求将数据同步到大数据平台,随后日志会按照一定规则去提取相应的数据,打造测试用例。
3.自动对比
测试人员在这其中做了几件简单的事:开发比较简单的平台,实现了配置;应用的配置;环境的配置,规则跳过的配置。
典型问题
-
Value不一致
-
缺少Key
-
小数位差别影响对外 API
-
KEY-VALUE不一致
实践效果
质量上的提升:
在接口处即可拦截问题,有效阻止了上线以后的修复成本。也提高了团队信心。
效率上的提升:
-
零用例设计与编写成本——用例来自于用户真实操作场景,涉及全面且自动生成。
-
零测试环境执行成本——节省掉测试环境的测试时间。
-
零预发对比全自动化——对160万以上用例访问并对比返回的思路。
3
经验总结
本方法重点聚焦于测试方法创新与过程改进。
经验教训:
错误数据太多,无法人工查看每一条错误数据,只能采样抽查。
成功要素:
-
测试要善于发现工作中的乐趣。
-
在工作中善于思考与突破,针对团队遇到的问题,有可落地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
优良的团队文化,多和研发沟通。
-
有一定的测试开发能力。
-
对现有的业务系统熟悉。
成功经验总结:
-
测试人员做好规则制定。
-
工具开发以及与研发同步的规则。
-
研发配合做相应的改造。
-
尽早上线。
-
团队达成一致,认可。
4
未来展望
-
错误分类智能化,减少此环节人力投入。
-
加入代码覆盖率分析,可以更直观看到执行后新老版本质量提升。
Q&A
Q: 什么是日志打标改造?自动化用例生成时自动化数据是怎么生成的?
A: 日志是知晓系统一切的,包括用户在系统里面的任何操作,但是它没有记录,原因是研发没有打日志。我们可以让研发在调接口的时候让日志按一定的格式把接口、方法入参,按标准的输出。
Q: 用例生成是相对滞后的,那如何保证新内容、新版本上线的质量?
A:用例第一次上线是不能用的,因为存在滞后,在第二次上线就可以用了,因为需要有上线运行的版本帮它收集日志。在第一次上线时,只能人工比对。
以上内容来自杨瑾老师的分享。
相关推荐
例如,京东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物流技术,比如自动化仓储、无人配送车辆和大数据分析等,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通过优化物流网络布局、提高配送路线的合理性以及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等方式来解决物流...
3. 推动农产品上行:京东等电商平台为农产品提供销售渠道,帮助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现代化。 五、未来展望 1. 技术创新:未来农村电商物流将更加依赖于技术创新,如AI、5G等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 2. ...
此外,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如自动化拣选系统和无人驾驶车辆,进一步提升了仓配效率。 电商企业实施仓配一体化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构建智能化仓储系统,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技术,提高仓储操作效率;...
2. **数据驱动**:运用大数据分析,零售品牌可以更精准地了解消费者喜好,实现精准营销,提高库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3. **智能技术应用**:AI、物联网(IoT)、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提升了零售业的自动化...
它能够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的快速、准确充值服务,包括手机话费、游戏点卡、QQ会员等多种充值业务,极大地提升了卖家的工作效率和顾客满意度。 系统的核心功能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自动识别与充值**:...
2. 技术驱动的创新:互联网巨头在AI、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使得生鲜电商能够实现精细化运营,提供更个性化、更高效的服务。 3. 政策支持:政府对新零售、智慧农业的鼓励政策,为生鲜电商的发展提供了...
远程操作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机器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比如在京东物流园区中,5G技术已经与智能机器人结合,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并减少了对人力的依赖。 在资源分配方面,5G技术的普及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均衡分配。...
交通限制是物流配送效率的主要障碍,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如新疆和西藏,配送效率低下,因为配送区域广阔,收发货人员分散,配送难度大,尤其是生鲜等要求配送时效性高的商品。其次,物流末端配送人员管理存在疏忽,...
例如,京东的智能供应链平台能实时分析销售数据,优化库存策略。 3. 仓储作业:AI驱动的自动化系统可以进行高效的分拣、包装和发货,减少人为错误,提高作业精度。 4. 运输配送:AI在路线规划、交通预测和自动驾驶...
新零售,由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首次提出,是一种融合线上线下的新型零售模式,旨在提供无缝购物体验,优化供应链效率,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报告内容可能涵盖以下关键知识点: 1.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