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restkqq
  • 浏览: 207177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合肥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Backup Exec介质循环管理详解(转载)

阅读更多

转自 http://bbs.doit.com.cn/thread-48109-1-1.html 



  Backup Exec 采用介质集来分类管理 介质,通过为介质集设置适当的附加周期和覆盖保护周期,可以实现所需的介质循环策略,我发现这方面心存疑惑的网友特别多,今天就来解释一下 Backup Exec 的介质管理。

  
首先来说说什么是介质( Media ,介质就是存储数据磁带 (当然也包括通过磁盘 文件 实现的虚拟磁带),每一盘磁带(或虚拟磁带)都是一个介质。

  
对介质的使用有两种方式:附加( Append )和覆盖( Overwrite

  附加 也就是追加,假设一盘磁带的容量是 200G ,第一次写入时从磁带头开始写入,写了 20G 后备份完成,第二次写入时如果采用附加写入方式,磁带会先绕到上一次写入数据的尾部(磁带上有标记),接着上一次的数据写入,如果又写入了 30G ,则两次写入完成后磁带的可用空间 就剩 150G 了。

  与附加写入相对应的就是覆盖 写入,磁带是流式访问媒体,与磁盘的随机访问不同,对于一盘存有数据的磁带,不管它的空间是否用光,也不管上面的数据是一次写 入还是在不同的时刻多次写入,如果我们要覆盖它上面的数据,一定是从头写入,擦除掉上面所有的数据,而不能像磁盘一样只清除一部分内容以腾出可用空间。

  这里顺便说一下磁带的容量( Capacity ,如果你的磁带上标记的容量是 20/40G ,则表示在不采用任何压缩技术 的情况下可以写入 20G 的数据,当然这是个理论值,实际也可能写不到 20G 。通常我们在向磁带写入数据会采用软件 或硬件压缩技术,这时候写入的数据量就可以超过 20G 了,数据的压缩比率是不确定的,像前面的例子,厂商 在磁带上写的 40G 就是按照 2:1 的压缩比来计算的,实际的压缩比是由被压缩的数据决定的。总之,如果你一直向磁带写入数据,磁带机 会一直写到检测到磁带尾部时为止,对于一盘 20G 的磁带来说,这时候可能己经写入了十几个 G ,也可能是 20G ,也可能是 30G ,也可能是 60G……

  为了便于管理介质, Backup Exec 使用了介质集( Media Set ,它是介质的逻辑分组, BE 中有两类介质集,一类是系统 介质集(安装好以后就有的,固定用途的),一类是用户 介质集(用户可以自己创建的)。

  系统介质集包括:

  报废介质( Retired Media ,如果一盘磁带用得太旧了,你不想再用它了,在软件中把表示该磁带的介质拖到这个介质集,就可以把它从 BE 数据库 中删除了。
  暂存介质( Scratch Media ,这里面的介质不受任何保护,可以在需要时取用,新介质和刚刚被清除数据的介质都位于这个介质集,你也可以把其它介质集中的介质拖到这里(如果里面的数据不再需要,磁带可以另作它用)。
  清洗介质( Clean Media 用于清洗磁头的清洗带。
  导入介质( Import Media 在其它系统中使用过的,写有数据的磁带。

  用户介质集可以根据需要创建,你可以为每个用户介质集设置不同的附加周期( Append Period 覆盖保护周期( Overwrite Protection Period ,如果附加周期设置为 m 天,表示从第一次写入开始 m 天之内可以继续附加写入直到磁带写满;如果覆盖周期设置为 n 天,表示在最后一次写入 n 天之后才可以覆盖磁带上的数据。

  这部分不太好理解,我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吧。

 

  假设你的备份要求如下:
  你有 40G 的磁带若干。 每周五晚上 8 :00 做全备,大约 30G 数据,需要 1 小时备份完成,周一至周四晚上做增量备份,大约 5G 数据,需要 10 分钟备份完成。全备份的磁带要保留一个月,增量备份的磁带只要保留一周。

   按照上面的要求,我们可以建立两个介质集,假定一个名为 full ,一个名为 incremental 最开始的时候,做完标注( Label 的新磁带都位于暂存介质集。
  第一次做全备份时,备份作业指定目标介质集为 full ,但是 full 里面没有介质,这时 BE 会从暂存介质里面选择 一盘磁带,指示磁带机向该磁带写入数据,写入完成后可用空间大约还有 10G ,所以我们可以考虑下一次做全备份时使用一盘新磁带。因为写入一次后的磁带不需要再做附加写入,我们可以将介质集 full 的附加周期设置为 0 ,下周五时第二次全备份开始,又一盘新磁带被使用,依此类推。根据要求,最初写入的磁带要保留一个月,也就是说在一个月内不应该被覆盖,我们可以将介质集 full 的覆盖保护周期设置为 4 周,这样在第 5 周时可以覆盖第 1 周时写入的磁带,第 6 周时可以覆盖第 2 周时写入的磁带,依次类推,四盘磁带可以依次循环使用。

   第一次做增量备份时,备份作业指定目标介质集为 incremental ,但是 incremental 里面没有介质,这时 BE 会从暂存介质里面选择一盘磁带,指示磁带机向该磁带写入数据,写入完成后可用空间大约还有 35G ,所以我们可以考虑接下来的 3 次增量备份还使用这一盘磁带。我们可以将介质集 incremental 的附加周期设置为 4 天,下周一新的增量备份开始时,这盘磁带可以被重复使用了,所以我们可以将覆盖保护周期设置为 3 天(为什么是 3 天,要说明一下,覆盖保护周期是按最后一次写入数据完成时算起,最后一次写入是周四晚上,则周日晚上磁带超过覆盖保护周期,周一晚上就可以用了)。

   与这一部分有关的还有一个介质覆盖级别的概念,通常用户默认的部分( Partial 级别就可以了。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