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gohulo
  • 浏览: 27859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2
  • 来自: 济南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诗韵悠然(四十七)到武夷山

 
阅读更多

诗韵悠然(四十七)到武夷山
2010年10月15日
  到武夷山 
  武夷猎得鸟声遥,柳絮方谙为我飘。
  欣喜茗香熏野廓,痴心雨色弄春潮。
  菊秋已属陶潜令,竹夏当归郑板桥。
  闻道野猪和酒美,征鸿来去待相招。
  ――高伟浓
  武夷山遗产地处中国福建省的西北部,江西省东部,位于福建与江西的交界处。武夷山的美在山,由于远古时期地壳运动,使山体发生了奇特的变化:峰岩上升,沟谷下陷;山色因地热氧化而显红褐。是全国二百多处丹霞地貌之一。奇峰怪石千姿百态,有的直插云霄,有的横亘数里,有的如屏垂挂,有的傲立雄踞,有的亭亭玉立、、、、、、就武夷山的景观而言,则是神似居多,似乎更加耐人寻味。它更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而享誉盛名。一九九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成为旅游观光的圣地。
  诗人于二零一零年五月十九日二度游览武夷山,陶醉于秀奇的山水景色之间,其乐无穷。
  虽是暮春时节,可武夷山还鸟语花香。“武夷猎得鸟声遥,柳絮方谙为我飘”。诗人游于山间,暖风习习,柳絮飘飞,从山林深处传来了鸟儿的鸣声。景致优美宜人。“柳絮”,双关语。既是实景中杨柳花絮,又指北宋词人柳永。他是武夷山人,宋代婉约派代表之一。代表作有《雨霖铃》。武夷山市上梅乡茶景村是他的故乡。那里兴植荷花,他家前一大片白荷,山水钟灵毓秀,养育塑造了柳永洒脱飘溢的人生情怀和浮世苦短,何来云归的经世之观,故柳永一出家门,便没再回来,那个美丽的家乡,那蕖白荷只能留在他心于四方的纯粹思念中。在今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的武夷山,风景区内武夷宫古街中段建有柳永纪念馆,还有一尊2米一般高的青铜柳永像。“方谙”方才熟悉。这一联写实景及感受:初到武夷山,捕获了飞鸟远远地鸣声,看到了杨柳婀娜的身姿,因而想到了敬慕已久的大词人柳永,似乎听到了他那熟悉的吟唱。“鸟声遥”、“柳絮飘”,声形具佳,充满生机。把读者带进了春意盎然的武夷山。
  “欣喜茗香薰野廓,痴心雨色弄春潮”。武夷山盛产茶叶。武夷岩茶香浓味醇,以其“药饮兼具”的功效,名扬四海。据资料记载:举世闻名的“大红袍”茶,有三百四十年的历史。六株古朴苍郁的茶树生长在悬崖峭壁上,枝繁叶茂。其茶成品的色、香、味均在乌龙茶之首,有“茶中之王”美誉。椐民间传说:明朝有一秀才赶考途经武夷天心永乐禅寺、忽然重病,考期已近,病尚未愈,心焦如焚。寺中方丈以九龙窠崖上之茶叶为药给秀才服用后,病即痊愈。后秀才高中状元,衣锦返乡。为报救命之恩,把钦赐的红袍披于茶树之上,因此得名。诗人来到武夷山,喜闻茶香袅袅,放眼望去,山上的亭台楼阁,处处热气升腾,茶香飘溢。“薰”,极言茶香之馥郁,似乎所有的山川田畴都可以闻到大红袍飘来的缕缕清香。而品茗观景之时,绵绵细雨纷纷扬扬,将树叶染得更青绿,把山润得更苍翠。涌动的春潮更让人痴迷。
  这一联从嗅觉和视觉的角度,既交代了武夷山的特产,也透露出品茶观春景之愉快心情。“欣喜”、“痴心”两个词,毫不掩饰地表达内心的感受。试想茶香袅袅,春雨飘飘,清风微抚,让人多么惬意!
  颈联“菊秋已属陶潜令,竹夏当归郑板桥”。通过想象,巧妙地告诉读者此正是春暖花开之好时节。“陶潜令”,陶渊明,晋代高尚隐士。他甚爱菊,写有诗《和郭主薄》“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赞菊之孤标亮节,高雅傲霜之品格。菊,“隐逸者也”。几乎成了陶潜之代称。他所书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郑板桥”,江苏人,清代著名画家。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艺术名人。“扬州八怪”之主要人物,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最擅画兰竹,他作画必题诗。他在《竹石图》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借竹抒发自己洒脱、豁达的胸臆。表达自己勇敢面对现实,对挫折不屈服的品格。他画有墨竹图,题诗曰:“宦海归来两鬓星,春风高卧竹西亭。而今再种扬州竹,依旧江南一片青”。竹被人格化,此时“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凡竹子的高风亮节,坚贞正直,高雅豪迈等气韵,都被他表现得淋漓尽致。亦是郑板桥之人格的真实写照。
  “已属”、“当归”,含有对陶潜、郑板桥安贫乐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崇尚自然,隐逸洒脱思想境界的赞赏。他们有菊之高洁、竹之节操,以菊、竹喻之当之无愧。
  这烂漫的春光注定不属于陶潜、郑板桥,属于我们这一群游乐山水之人。最后一联带有幽默的味道:“闻道野猪和酒美,征鸿来去待相招”。是实描之事。据诗人讲,当日热情地主人以野猪肉招待他们一行,并说野猪是武夷山之特产,诗人因笑道:如我等这般豪食,怕是住不了几天,野猪或像恐龙一样在武夷山乃至全世界绝迹矣。主人说:莫忧,武夷山的野猪属特别高产。人类再怎么豪食狂食,恐怕也赶不上它们的生育速度呢。诗人感叹道:“日啖野猪三百头,不辞长作武夷人!”我回去后,将日夜等待你们的佳音,去品尝野猪佳肴呢。“征鸿”,远飞的大雁。这里诗人自喻。这一联非常有情趣,表现出游武夷山之乐,与上一联形成鲜明的对照,对古圣贤虽敬慕不已,却不效他们避世之生活方式。时代不同了,可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但没有必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而今再种扬州竹”,没有必要“春风高卧西竹亭”。就是普普通通的人,过普普通通的生活。最后一联似含有:我不管在山野还是在城区,或无论去穷乡僻壤,还是去繁华都市,随时待命,应招出发之意。
  诗以轻快的笔调,从听觉、视觉、嗅觉不同的角度,描绘武夷山春天优美的风景、享有盛誉的特产。通过对比,歌赞古圣贤的高贵品质和节操,表达自己不避世,不傲世,怀平常心,做自己该做的事之心志。既有游山观景之情趣,又隐含其深意。语言生动幽默,读来意趣盎然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