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gang357
  • 浏览: 181315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2
  • 来自: 深圳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一个人和一只狗的故事(最感人网络故事参赛)

 
阅读更多
               那是汶川震后第二天,2008年5月13日,袁玉松等几个死里逃生的人,带着伤口、饥饿、劳累,在群山里茫然地走着。上午10点多,他们碰到一队矿工,一只狗跟在矿工后面。那是一只体型庞大的公狗,足有五六十斤重,毛色漆黑,四肢粗壮,牙齿尖利,望之令人生畏。它看上去也很疲惫。到处是陡坡、塌方、泥石流,人们吃力地左躲右闪,而狗的动作也像人一样笨拙,失去了兽类应有的敏捷和矫健,目光只有受过惊吓的恐惧和慌张。
    突然,狗狂吠起来,站住不走了,仰着头叫个不停。人们正在奇怪,余震来了,山摇地动,泥土裹着巨石翻滚下来,吞没了眼前的必经之路。后怕之余,人们对狗心生感激,它救了大家一命。狗对地震真的有预感,关键时刻可充当“警报器”。他们叫它“黑狼”。
    相伴
    黑狼很有灵性,很快就明白“黑狼”是自己的名字,谁一喊,它马上跑过来。人们吃饭时盛一点给它,它似乎也懂得节省,舔掉碗里的米粒就不吃了,趴在一旁安安静静地卧着。它比人吃得更少,人们可以挖野菜充饥,它不能吃,因此体力下降得很快,比较高的坝坎上不去,人们就把它抱上去。它知道人在帮它,非常温顺地趴在人怀里,伸出厚软的舌头舔人的手。
    13日夜里下了雨,很冷,人们浑身都淋透了,只能瑟缩着紧靠在一起。起初“黑狼”趴在一旁,后来慢慢挪到了人们中间,挨着人的腿,蜷成了一团。听着各处山体垮塌的轰隆声,感受着大地的抖动,加上饥寒交迫,人和狗都整晚没睡。
    袁玉松惦念着山外的妻儿,他们还活着吗?沉重的悲伤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黑狼”正在他身边,一股热力透过狗的皮毛传过来,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温暖。从这一刻起,他真正把“黑狼”看作同命运的伙伴。
    14日,“黑狼”开始掉队,有时人还得停下来等它。有人提出把它杀了吃掉,反对之声更激烈,袁玉松停下脚步,盯着那个人,一字一顿地说:“‘黑狼’的命也是命。”
    夜里,精疲力竭的人们点了一堆篝火,围在旁边取暖,特意让“黑狼”紧靠火堆卧着。它更虚弱了,卧下就不想再动。人们用手摸它的头,它就仰着脸舔人的手,还用脖子蹭人的裤脚,嘴里发出小婴儿一样尖细的低嚎。袁玉松注意到,它的眼神变得混浊了,眼角挂着一颗大大的泪珠。
    葬礼
    震后第四天,中午时分他们来到一条河边。有个20多米高的断崖,体力较好的人先爬上去,然后用一根拇指粗的绳子把后面的人一个个往上拉。人们把绳子捆在黑狼身上,垂直地吊上去。它懂得这在做什么,一声不吭地等着人们摆弄它。
    忽然,上面有人说:“前面的路断了。”“黑狼”又被吊了下来。它的脚步格外蹒跚,一边走一边打晃。这时袁玉松已有些不祥的预感,直到听见背后喊:“‘黑狼’不行了!”
    这一幕将会长久地留在袁玉松的记忆里:狗躺在路旁,似乎缩小了,变成了一片单薄的落叶。袁玉松叫“黑狼”,它已经眯成缝的眼睛努力睁开,却抬不起眼皮。它还想伸舌头舔袁玉松,却没有力气够到了……
    袁玉松和几个人都哭了,“它是我们的家人!”一个特殊的葬礼举行了。人们找到一个洼坑,把狗抬进去,放平,用手捧来土,撒在它身上,再压上些石头,最后折来树枝,盖在石头上。这群受困者暂时忘记了自己的困境,围着“黑狼”的坟,肃穆地站了一圈。13天后,他们终于等来了救援部队的直升机。
    一年后,坐在板房里谈起“黑狼”,已回汉旺建筑公司上班的袁玉松眼里仍闪着泪光。他说:“在绝境中才懂得,一个再小的生命,都有它的价值和尊严。‘黑狼’ 像兄弟一样和我们同甘共苦,它死了就要让它死得有尊严。”这个37岁的男人说:“天地之间,我们人类只是亿万生灵之一。要长久地生存下去,就必须善待自然,不要等一切为时已晚时才明白这个道理。”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