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yj1254
  • 浏览: 336866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北京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生活的本质

阅读更多
     道德高尚的人似乎总与“舍己为人”、“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礼让三分”...等等词眼儿关系紧密;而道德有所欠缺的人则总是与这些词联系着:“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假公济私”...等等。
      道德高尚,无论是“舍己为人”还是别的什么,都是给他人以利益;它的反面,则是想方设法将利益占为己有。说一个人有多么多么高尚,原来就是因为他给别人带来了利益;说一个人有多么多么低劣,也是因为他攫取了他人的利益;似乎可以这样认为:高尚之所以为高尚,是因为他让了利益;而低劣之所以为低劣,则是因为他占据了非分的利益;道德这样严肃的词眼竟原来也和现实的利益脱不了关系。
      就连平常生活的种种细节也是以利益为中心展开的: 说对得起某人,不就是在说已经给了他多少多少利益,或至少是没有损害他的利益么?处理人际关系不就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么?
      利益,假如这个词真的那么无足轻重,甚至如传说的那样贱如粪土,那它就不会和道德这样沉重的词眼关系如此紧密;假如这个词真的那么不值一提,那在道德的底线--法律上就不会出现根据侵吞他人利益的多少来量刑的条文了。
      长期的教育让我们对拜金主义嗤之以鼻,但随之而来的则是对金钱连带的鄙视;但又没有谁的生活能离开钱,在这个痛苦的自我矛盾中,生活有时似乎是在煎熬。要明确的是,那些用来教育我们的例子其实是在阐述人要有更高的追求,人需要有表现形式更为高级的利益;它没有贬低利益,我们也没有权力贬低利益,它的典型代表--金钱,我们也没有权力去贬低。
     “世间熙熙皆为利来,世间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两千年前的感性语句让有着本能的更高追求的人们一听就想反驳;但人们为什么要追逐利益?还不是受着自身欲求的驱使?没有人不需要利益,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过得舒服,因为任何人都有欲求。为了满足欲求就必须采取行动,这个行动就是对利益的追逐。就算那些舍弃生命作出英雄般的壮举的人,他在做出壮举的那一瞬间也是在追求利益,只是他的利益表现形式很高级,驱动那个壮举的欲求层次也很高罢了。从这个角度来说,生活的本质就是在欲求的驱动下对各种形式的利益的追逐。人的每一个举动都是在追逐利益,满足欲求。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