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ace
  • 浏览: 173856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北京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欧拉七桥问题

 
阅读更多

奇点:从这一点出发的线段数为奇数条,偶点:从这一点出发的线段数为偶数条。

连通图可以一笔画的充要条件是:奇点的数目不是0 个就是2 个。

七桥问题:奇点是4个,所有不可能不重复的一笔画成。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网络流 最大流

    题、欧拉的七桥问题,以及地图的八色问题等。而网络中的许多问题,都具有很强的实用背 景,虽然历史不是太长,但由于实用性强,所以发展很快。网络问题的第一本专著是Ford, L.R.et.al(1962)的网络流“Flows in ...

    《欧拉图与相关专题》作者: 费莱施纳 出版年: 2012年

    第一卷从欧拉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开始,由浅入深地介绍了欧拉问题的起源,给出图的基本概念和预备知识,然后相继地介绍了无向图、有向图以及混合图中欧拉迹的结构性定理,欧拉迹的若干推广,各种类型的欧拉迹,欧拉迹...

    数学建模图论PPT教程

    图论起源于18世纪。...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哥尼斯堡有七座桥将普莱格尔河中的两个岛及岛与河岸联结起来。问题是要从这四块陆地中的任何一块开始通过每一座桥正好一次,再回到起点。

    欧拉公式求圆周率的matlab代码-bridges:适用于iOS的益智游戏,包括桥梁,房屋,通行费和地铁

    欧拉公式求长期率的matlab代码柯尼斯堡七桥 欢迎来到七桥的源页面。 确保获取更多信息和一些很酷的视频。 普鲁士(现在)的国王城围绕两条河流修建。 多年以来,居民试图跨过每座桥梁而又不跨过任何一座桥。 证明了...

    eulerian-path:一种从图中找到欧拉路径的C语言实现

    欧拉路径问题在图论的数学领域中,欧拉路径是图中的一条轨迹,它只访问每条边一次。 类似地,欧拉回路或欧拉循环是在... 莱昂哈德·欧拉 (Leonhard Euler) 在 1736 年解决著名的柯尼斯堡七桥问题时首次讨论了它们。参考

    计算思维-converted1

    2.1 为什么说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 2.2 欧拉是如何对“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进行抽象的 2.3 简述“欧拉回路”与“哈密尔顿回路”的区别 2.4 判断下列图

    Konigs-Bridge:欧拉之路LÖVE2D益智游戏

    柯尼希斯桥一款2D益智游戏,灵感来自欧拉(Euler)的“柯尼斯堡(Konigsberg)的七座桥”思想实验。 在每个级别中,您只需要跨过一座桥梁。 通过给定级别后,按“ Enter”进入下一个级别。 最终的水平要求您了解有关...

    数学的故事.(英)伊恩·斯图尔特

    作者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向读者介绍了数学的每一个重要领域,无论是费马大定理、哥德巴赫猜想,还是罗素悖论、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斯图尔特教授都深入浅出,将其化为若干片段,用讲故事的方式帮助读者理解。同时本书也...

    组合数学的鼻祖 -图论与网络.ppt

    图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七桥问题,由 Euler 证明了不可能存在这样的路线。如果一个图包含一条经过每条边恰好一次的闭途径,则称这个图为欧拉图。对任意的非空连通图,若它是欧拉的,则当且仅当它没有奇度点。 ...

    《几何明珠(第3版)》作者: 黄家礼 出版年: 2014年

    几何明珠 第三版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黄家礼编著的《几何明珠(第3版)》以著名的平面几何定理为素材...§30.2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30.3完美正方形 §30.4米凯尔圆 §30.5布洛卡点与一道北大考题 参考文献

    图与网络(司守奎的图论书中的一节)

    第一篇图论论文是瑞士数学家欧拉于 1736 年发表的“哥尼 斯堡的七座桥”。1847 年,克希霍夫为了给出电网络方程而引进了“树”的概念。1857 年,凯莱在计数烷 2 2  nn HC 的同分异构物时,也发现了“树”。...

    第05章 图与网络1

    第五章 图与网络模型及方法§1 概论图论起源于 18 世纪。第一篇图论论文是瑞士数学家欧拉于 1736 年发表的“哥尼斯堡的七座桥”。1847 年,克希霍夫为了

    5第五章 图与网络1

    第五章 图与网络模型及方法§1 概论图论起源于 18 世纪。第一篇图论论文是瑞士数学家欧拉于 1736 年发表的“哥尼斯堡的七座桥”。1847 年,克希霍夫为了

    第05章 图与网络.zip_仿真建模_matlab_

    第一篇图论论文是瑞士数学家欧拉于 1736 年发表的“哥尼斯堡的七座桥”。 1847 年,克希霍夫为了给出电网络方程而引进了“树”的概念。 1857年,凯莱在计数烷CnH 2n+2 的同分异构物时,也发现了“树”。哈密尔顿于 ...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