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什么不考研(一)

阅读更多
      我为什么不考研?答案早就有了,只是答案不是一句两句话便能说明白。最近老有人与我提起考研的事,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这种情况应该直接读个研究生出来。一直想写篇文章谈谈我为什么不考研,现在提笔也应该不晚吧。也算是一种方式的自剖。
     
首先我是一个典型的环境决定论者,觉得人是由天生条件和后天环境影响两部分组成,比较忽视主观意识的作用(很遗憾,和初中政治课本的教学内容不符,个人觉得这是价值观的一部分,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在我看来主观意识受环境作用非常大。
      
也许你会对我把自己是一个环境决定论者的话题拿出来感到相当惊讶。但是我确确实实想说明,我选择不考研的原因,受着环境的影响,我是在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作出来这个决定(我还是强调环境的作用,但是我并没有忽视自我意识)。
       
因此很有必要介绍一下自己所处的“环境”,如果我把价值观,个人理念都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很多人会有异议,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归化方法,暂且如此。
        我出生在农村,一个工人阶级家庭。父亲母亲在一家私营单位工作了整整25年,一个不可思议的时间。人生的精力全部在一家私营企业中,令85年后出生的我感到无法理解,对父母的钦佩和同情,这两种感情常常交织在一起。非常幸运,我的父亲在这家企业中是管理人员,虽然他的薪水看起来不像管理者。父母的辛劳使我能在大学里过安逸的生活,而不用为经济担忧,大学四年我所花费的钱总计应该有10万(我上的是软件学院,第三第四年学费是16000,这些钱包括买笔记本等)。我还是得强调我是出生在工人阶级的家庭,父母25年的工作,除了抚养我,就是在农村老家砌了楼房,在县城买了套房,现在家里已经几乎没有余款。也许有人会觉得一个能过安逸生活的人在一遍遍强调“工人阶级”有些矫情,除了在阐述事实以外,我也得承认,在接受教育上我没有遇到任何经济问题。甚至包括如果我考研的话,经济也没有问题。
       
现在该说说自己的性格,价值观念,这些都是影响一个人作出决定的因素。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我希望自己能一直做到自省。
       
一,自己最大的缺点:自傲,狂妄。虽然不忍心用这两个词来形容自己,但是周围的同学朋友都或多或少觉得我这样,特别争强好胜,所以很容易和周围同学有些冲突,有时候刚争论完,就后悔自己不该这样,很多次事后向别人赔礼道歉,但是总是在关键时候控制不住情绪。
       
二,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相当聪明的人,我说的是相当而不是绝顶,希望不是因为前面一点(自傲)才觉得自己聪明。什么叫聪明?我不能够清楚地回答这个问题,只能说在逻辑推理方面比绝大部门人优秀,我不想自夸,聪明是最没有谈论价值的优点,对于聪明与否的论述不在本文范围之内了。我提到聪明只是想说明自己有成为expert的潜质。
      
三,对知识的态度。如果大学前我还是梦想自己能把薪水一年年递增,从4K5K8K10K更高更高的话——因此应该进入一所名牌大学,在技术上出众一点。那么现在当我已经大四时,潜意识里总是存在“读书无用论”——那种追求薪水,追求福利的生活显得那样单调乏味——那种曾经令我孜孜不倦的追求,在现实面前显得楚楚可怜——你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拥有自己的房子——无论你是清华还是北大(当然我不是,当然我也知道有一些个例)——在全中国最优秀大学读书的人,依然挣扎在现实的泥淖中。是的,也许你比我多拿4K,但这就像<chmetcnv w:st="on" unitname="米" sourcevalue="10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span>100</span><span>米</span></chmetcnv>你跑13.4我跑13.8一样——慢,还是慢。那种传统的生活模式(努力读书,进名牌大学,争取更高的学历,选择好的专业,出来进外企,争取拿高薪),令我沮丧,我一直在努力走着这条路,现在,我意识到自己即将迷失在这条路上——如果你读过《rich dad pool dad》这本书,你更能够理解我的想法——名牌大学,研究生有时候就像是一座禁锢思维的城堡。很遗憾,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但我确定自己不想要这样模式的生活。
       
四,对生活的态度。不得不承认,作为85年后出生的人(也许我不能代表85后的心理状态,算是个例吧),我们已经丢掉了上一辈吃苦耐劳的品质。没有享乐主义那么严重,但是确实有“且行且乐”的生活态度。不能理解艰苦朴素的作风,不相信“苦尽甘来”的生活方式,不愿意结果的“甜”而品尝长时间的“苦”。我们在年轻的时候把物质看得很轻,岁月使我们渐渐屈服于现实。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