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程入门

阅读更多

线程的基本概念:
    线程是一个程序内部的顺序控制流
    线程和进程的区别
        每个进程都有独立的代码和数据空间(进程上下文),进程间的切换会有较大的开销。
        线程可以看成是轻量级的进程,同一个线程共享代码和数据空间,每个线程有独立的运行栈和程序计数器(pc),线程切换到开销小。
        多进程:在操作系统中能同时运行多个任务(程序)
        多线程:在同一个应用程序中有多个顺序流同时执行
Java的线程通过java.lang.Thread类来实现的。
VM的启动时会有一个由主方法(public static void main(){})所定义的线程。
可以通过创建Thread的实例来促昂见新的线程。
每个线程都是通过某个特定Thread对象所对应的方法run()来完成其操作的,方法run()称为线程体。
通过调用Thread类的start()方法来启动一个线程。
×线程是一个程序里不同的执行路径。

线程的创建和启动
    可以有两种方式创建新的线程
        第一种
            定义线程类实现Runnable借口
            Thread myThread = new Thread(target) //target为Runnable接口类型
            Runnable中只有一个方法:
                public void run();用以定义线程运行体
            使用Runnable接口可以为多个线程提供共享的数据
            在实现Runnable接口中的类的run方法定义中可以使用Thread的静态方法:
                public static Thread cruuentThread()获取当前线程的引用。
        第二种
            可以定义一个Thread的子类并重写其run方法如: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public void run(){...}
                }
            然后生成该类的对象:
                MyThread myThread = new MyThread(...)
下面有两个例子来实验两种创建线程的方法:

 

public class TestThread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Runner1 r = new Runner1();

		Thread t = new Thread(r);
		t.start();
		
		for(int i = 0; i< 100; i++){
			System.out.println("Main Thread:-----" + i );
		}
	}
}

class Runner1 implements Runnable{
	public void run(){
		for(int i = 0; i <100; i++){
			System.out.println("Runner1 :" + i);
		}
	}
}

 第二种方法是:

public class TestThread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Runner1 r = new Runner1();
		r.start();
		
		for(int i = 0; i< 100; i++){
			System.out.println("Main Thread:-----" + i );
		}
	}
}

class Runner1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for(int i = 0; i <100; i++){
			System.out.println("Runner1 :" + i);
		}
	}
}

 很清楚的看到,在第二种方法里,因为Thread类本身已经实现了Runnable接口,而Runner1继承了Thread类,所以在主方法中调用的时候就不需要在实例化Thread对象,而可以直接调用start()方法。

 

在这里,我们应该选择实现接口的方法,因为在Java当中,一个类只可以继承一个类,而可以实现多个接口。增强了本身类的灵活性。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