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vopj93o
  • 浏览: 22104 次
最近访客 更多访客>>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谈谈小学作文教学

 
阅读更多

谈谈小学作文教学
2009年06月29日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小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小学生能否较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及其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小学作文教学尤为重要,现在我来谈谈小学作文教学  
  一、存在的问题    
  (一)重表轻育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十分看重学生完成作文的速度及其作文的结构和技巧,但作文内容是否真实则不顾。致使小学生作文中假话连篇、假故事、假情感屡见不鲜,没有新材料、内容,拿老掉牙的材料胡编瞎造、改头换面。学生为了取得好分数,任意拔高立意,泛泛而谈,失却了真情实感,让我们看到的只是千人一面的虚伪的灵魂。  
  (二)重模轻能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不厌其烦地将一些作文知识和方法公式一样抛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套用现成材料与模式。这样漠视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冷落了他们对社会及生活的敏锐洞察,结果必然窒息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压抑其独具匠心的棱角,导致学生丢掉了开启心灵的钥匙,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最后作起文章来却是中心不明、条理不清、语句不通、文法不顺。
  (三)重写轻说。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只重视书面作文的训练,对口头训练则置之惘然。这种“重写轻说”的倾向,导致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普遍下降,甚至影响人际交往。现在,不少小学生书面表达文采斐然,但与人交流则结结巴巴,条理不清,语句不顺,无法很好地与别人沟通,这种现象与 “重文轻语”的作文教学分不开。
    (四)重课轻活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 “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把学生关在教室,苦思冥想,闭门造车。由于缺乏了生活之水的灌溉,导致小学生所作作文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或者无话可说、假话连篇、东拼西凑。原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童心,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苍白无力,毫无生趣可言。
    (五)重导轻评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片面注重作文前的指令性建议,而对作文后的讲评不够重视,常常批改完作文,写几句不痛不痒的评语,就把本子发给学生完事,并不进行有充分准备的讲评。小学作文教学中,讲评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是教学的薄弱环节。
    (六)重范轻水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由于教师自己不会写文章,没有写作实践,不能指导学生作文、提出建设性意见,因此很多教师对范文奉若神灵,一个题目给学生,简单提示几句,下面的工作就只是读几篇范文。教师只读不写,只讲不作,导致学生思路狭隘,落入范文模式,写起文章来不是绕范文转圈圈,就是空洞无话,毫无灵性。
    二、 措施
     (一):确立正确的作文教学理念
  1、 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不要求过高、不急于求成。
  2、重视激发习作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认为写话、习作成为一种乐事,而不是负担。
  3、明确习作求真、立诚。求真,就是习作要“有真意”,说真话、自己的话,不说假、空、成人话;立诚,就是“诚实地说自己的话”,实事求是。这既是作文的问题,又是做人的问题。我们要通过作文教学,既教作文,又教做人,既不断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又重视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4、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的形成靠训练。教师要鼓励学生勤动笔,放手让学生写,用自己的语言、思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把良好习惯培养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贯穿于习作教学的全过程。
  5、确立“写作基于阅读”的思想。习作能力的根是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加文化和语言积累。
  (二):训练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低年级主要练习写句子、写话。
  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高年级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建的应用文,在“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中,还提出了写简单研究报告的要求。
  (三):观察、思维、表达结合培养。
  习作要言之有物,言之不尽就要把观察、思维、表达有机结合训练。
  1:培养观察能力。观察是言之有物,言之不尽之本,因此对于习作尤为重要。要培养哪些观察能力呢?
  (1)要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
  (2)要培养按一定顺序观察的能力。
  (3)要培养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能力。
  (4)要养成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培养思维能力。我们知道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而想的过程就是“构思”,“构思”就是弄懂:为什么写;写哪些,不写哪些;哪些先写,哪些后写;怎么写。想的过程,就是把思想、语言、写法合在一起思考的过程,想好了,往往就能一气呵成写下来。训练小学生“构思”,可以指导他们拟提纲,用提纲帮助想得更清楚、更全面、更有条理。高明的构思,可以出人意料,出奇制胜。
  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一是语言材料的积累,二是语言范式的积累。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多练笔,“厚积薄发”,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强。
  (四):导评结合
  1、作文指导:
  (1)、激发学生兴趣,打开思路。
  (2)、引导学生构思。
  (3)、确定作文题目或范围后,学生分组讨论:要写哪些内容、按怎样的顺序、分几部分来写,每部分都写些什么,然后每个人分头去写。
  (4)、合作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生活与作文相结合。
  (5)、要听老师读“下水”文。
  (6)、要最后修改、誊抄。
  2、作文讲评。作文讲评是对学生写作实践全面检查分析的总结。它既是师生思想认识上的交流,也是情感的交流,是学生期待的一次重要信息反馈。讲评的时候,既要概括全班此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又要充分肯定大多数同学的努力和进步。在评语中予以肯定,在展示全班作文题目时予以肯定,在鼓励学生自己读出认为写得好的句、段时予以肯定。激励、表扬要面向全体,把老师真诚的赞美送给更多的学生,甚至要偏爱差生。通过讲评,使每个学生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真切地懂得应当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习作的渴望。
  讲评要先总评再点评。总评:充分肯定成绩,同时指出共性的问题;点评:交流、欣赏少量佳作,交流写得好的句、段。教师相机点评写法,学生相机谈出习作体会。
  讲评也是指导,是讲评与指导相机。让学生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用学生习作为例的实实在在的指导,对日后习作定会产生影响;用中等的习作或教师针对班上共性的问题编纂的短文,指导如何修改;最后互改、自改。指导修改,要循序渐进,具有可操作性。低年级着重修改句子,中年级修改一段话,高年级修改整篇习作。不论是改句、改段、改文,都要引导学生从内容、语言两方面修改,因为内容和语言是不可分割的。要结合修改,陆续教给学生使用修改符号。从句到段到篇,指导学生学会修改,最终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在讲评中放弃唯一“标准答案”,设多种可能结果。这样学生的创造潜能才能充分地释放出来。
  (五):教师要写好“下水”文
  我们知道,数学老师要教学生某个定律、法则,必先自己解题……因此,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自己经常动笔写跟学生相同题目的内容或者其他内容的“下水”作文。
  1.教师用“下水”文和学生交流,体现了对学生的真爱与尊重。学生在被尊重中萌生自尊,在被爱中学会爱人,进而爱老师、爱作文。
  2.“下水”文直言口说,既言传又身教。在“下水”文的影响下,学生一定会刻苦努力,写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3.“下水”文对改进作文指导起到重要作用。
  教师深知学生作文的甘苦,保护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教师清楚学生习作遇到问题,加强指导的针对性;凭着“下水”的经验与敏感,讲评看得准,说得透,点中要害,点醒有效。
  (六):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训练读写,采取两条腿走路,课内一条轨道,课外一条轨道,双轨运行。开展课外阅读,时间、读物有保证,展示、交流有保证。教师要做的工作是推荐读物,指导读书方法,组织读书汇报会,分享阅读成果。
  加强平时练笔,一方面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经常写写感受、启示,仿写句、段,续写结尾……体现读写结合。另一方面,把练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针对生活需要练笔,为了实际需要习作。
  总之,教师注重小学作文教学,加强探索,改进作文教学,就会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