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c87624
  • 浏览: 143069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北京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我的技术之路

阅读更多
这部分本来是打算写在简历里的一个自我介绍性质的东西,没想到越写越长,放到简历里已经不合适了,只好挪过来。

我知道作为一个刚工作不到一年的程序员来说,就开始写“技术之路”这种文章实在是有点太自不量力,请原谅我暂时没有想到好的标题,我只是单纯的想把自己以往的一些经历记录下来,让初识我的面试官有个了解,同样也让自己有个回忆。写的不对不好的地方欢迎大家各种拍。

正文开始。


黯淡的大学四年 (2004年~2008年):
考了一个不错的分数,却读了一个完全没有兴趣的专业,几乎每门课程我对自己的要求都是能过就行。四年中唯一的亮点是,在大三的时候碰到了一位很有激情的计算机学院老师,给我们学院上《微机原理》,那是我大学唯一会提前预习的一门课程,最终我这门课的考试成绩超过了和我同寝的年级第一,同时这门课也让我喜欢上了计算机和编程。

研一 = 上课 + 自学 + 实习 (2008年~2009年):
没想清楚自己未来要做什么,于是选择了继续在本专业读研。幸运的是,实验室的项目多数和编程相关,用到的技术也很杂,html、js、ajax、MFC我都接触过一些。研一下学期,我通过《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这门课接触到了Java,同时也知道了数据库和JDBC。但课上的内容毕竟很有限,于是我在网上搜索各种培训课程,JavaSE、JavaEE、SSH框架、Oracle、HTML+JS+CSS,每天在实验室学到晚上12点多,一个人回寝室。
研一暑假,我进了一家叫“中科辅龙”的小公司实习,做CMS系统,项目框架是Struts+Spring+JDBC,数据库是Oracle,项目的部分逻辑是用Oracle的存储过程和触发器来实现的,把一堆业务逻辑揉进SQL里之后,SQL变得又长又慢,我当时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对SQL进行优化。这次实习最大的收获是让我知道了团队开发是个什么样子,同时也让我的工作经验不再是0。

研二:我要做网站!(2009年~2010年):
实习回来之后,我告诉自己以后要做Java Web开发,可偏偏导师给我分配了一个和代码不相关的课题,对此毫无兴趣的我除了应付老师每周的检查以外,把时间都花在了自学Web开发上,那时候没有什么选择性的学,前端后台通吃,为了能弄出点能看的界面,还花了些时间摆弄jquery和它的各种UI。期间帮系里的几个博士朋友做了个叫“Doctor Studio”的小网站,这是我第一次把项目部署到线上,可惜后来没过多久就下线了。
为了检验自己能否找到一份好工作,我跟着上一届的师兄一起参加各种笔试、面试,记得面阿里B2B的时候,面试官半开玩笑的说,如果我是今年毕业,会考虑要我。机缘巧合的是,几个月后,我孤身一人跑到杭州开始了在B2B为期3个月的暑期实习。我所在的部门叫做“广告搜索中心-应用工程部”,实习期间负责了几个搜索系统后台的开发。这3个月里我收获了很多,包括:短时间内学习新技术的能力、编写单元测试用例的能力、与产品人员沟通的能力、适应规范开发流程的能力,等等。最终也顺利地拿到了正式offer。

研三:工作&毕业(2010年~2011年):
从杭州回来的时候正好是招聘热季,又是各种笔试面试,征战一番之后,选择了签北京淘宝,而我身边的同学几乎清一色选择了去各种研究所,在他们看来我是个异类。春节回家和父母、亲戚聊到工作,那是心理承受能力的一次巨大考验,各种质疑让解释变得很乏力,印象最深是公务员老爸说我这份工作就相当于在家里开了个网吧。可我还是坚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回到学校开始忙毕设和论文,由于觉得课题的内容实在是太水了,心有亏欠的我主动给课题做了个数据查询系统,靠着它顺利毕业。

工作这半年(2011至今):
工作这段时间,收获不少:实现了我“做一个大家能用上的网站”的梦想,尽管现在用它的人还不多;接触到了许多之前只能在别人的技术博客里看到的技术和架构;学会了如何在工作中和人高效地沟通。但我也渐渐发现,工作中各种流程和会议占用了过多的时间,项目开发变得按部就班,学不到新的东西,自己的职责也开始偏向于项目管理。纠结了一阵之后,我还是决定尝试一些不一样的工作,记得有人跟我说“程序员工作头两年的状态决定了他未来的发展”,那既然现在的状态不是我想要的,不如尽早改变它。

我对新工作的期望:
我所期望的新工作,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技术挑战,团队有好的技术氛围,能有机会学习和应用新技术,工作累点不是问题,我觉得我这个年纪还折腾得起,和我现在的工作不是很匹配也不要紧,我自信只要是我感兴趣的东西我会最短的时间内搞懂他。
PS:追加一点,希望公司的网络能够顺利地访问世界各国的网站,不需要自备梯子。

如果您听我啰嗦了一通之后,对我有那么点兴趣的话,希望您能给我一次面试的机会,谢谢。
0
0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