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库

阅读更多

1.举例说明Dynamic SQL的原理及应用?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2295818.html

 

Dynamic SQL的原理:运行时才运行 SQL
应用:例如你要查的表、字段等还没有定,或者不是一个。
例如:select * from t1;
      select * from t2;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运行时table_name换成t1 or t2


2.为什么要创建索引呢(优点)?


这是因为,创建索引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性能。
第一,   通过创建唯一性索引,可以保证数据库表中每一行数据的唯一性。
第二,   可以大大加快数据的检索速度,这也是创建索引的最主要的原因。
第三,   可以加速表和表之间的连接,特别是在实现数据的参考完整性方面特别有意义。
第四,   在使用分组和排序子句进行数据检索时,同样可以显著减少查询中分组和排序的时间。
第五,   通过使用索引,可以在查询的过程中,使用优化隐藏器,提高系统的性能。
 
二、建立方向索引的不利因素(缺点)
也许会有人要问:增加索引有如此多的优点,为什么不对表中的每一个列创建一个索引呢?这种想法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也有其片面性。虽然,索引有许多优点,但是,为表中的每一个列都增加索引,是非常不明智的。这是因为,增加索引也有许多不利的一个方面。
 
第一,   创建索引和维护索引要耗费时间,这种时间随着数据量的增加而增加。
第二,   索引需要占物理空间,除了数据表占数据空间之外,每一个索引还要占一定的物理空间,如果要建立聚簇索引,那么需要的空间就会更大。
第三,   当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的时候,索引也要动态的维护,这样就降低了数据的维护速度。

 

3.共享锁和排他锁

 

共享锁【S锁】
又称读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S锁,则事务T可以读A但不能修改A,其他事务只能再对A加S锁,而不能加X锁,直到T释放A上的S锁。这保证了其他事务可以读A,但在T释放A上的S锁之前不能对A做任何修改。

排他锁【X锁】
又称写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X锁,事务T可以读A也可以修改A,其他事务不能再对A加任何锁,直到T释放A上的锁。这保证了其他事务在T释放A上的锁之前不能再读取和修改A。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