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lyzq
  • 浏览: 576457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杭州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项目管理 - CPI&SPI(一) - 玩不转的武器

阅读更多

转自:http://blog.csdn.net/bowiehobby/article/details/5224871

    近日,S项目的PM主动找我聊天,绕了半天后才发现主题居然是CPI&SPI。

 

    这CPI俗称成本绩效指标,SPI俗称进度绩效指标,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中可是用来表示项目成本和进度的利器。因为俺自己用的觉得很不错,所以在去年俺给项目经理做培训的时候给大家引入这两个武器,从原理到实例讲了1个多小时,大家都觉得很爽,跃跃欲试的样子。等俺再要讨论的时候,居然没人有疑问了,俺也就没敢多说啥。

 

    这不,自从开始量化项目管理后,PM积极性都很高,每周都盯着CPI和SPI,在0.92-1.05之间那都是感觉非常好的啊。(PS:俺们公司的基线是0.92-1.05,这之间都称为正常)没想到过几周就来事了。

 

    绕了半天,说说实际情况吧:S项目现在的CPI=0.95,SPI=0.99。从数据上看,这个项目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了,不过,实际情况是他已经减少项目成员2周了,照说CPI应该上升才对,可是没上升啊。这哥们准备升到1.0以上那额外奖金的举动居然没反应,所以来问俺。

 

    俺看了看,把情况跟他讲了一遍。

 

    大家都知道CPI=EV/AC,SPI=EV/PV。这EV是各工作包达到完成标准后的工时累加,AC是实际工时的累加,PV是计划工时的累加。他使用的方法是没错,公式也没错,但是错就错在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上。他每周都做计划当PV,每周都统计工时当AC,每周都检查任务当EV。但是却没有从整体的角度来使用这个武器。

 

    这个武器准确的说是个宏观和微观两项全能的武器,而且必须是先宏观再微观才能发挥威力。

 

    每个项目都有预算,也有工作分解结构(WBS),只有把所有的预算都分配到WBS后的PV才是有效的PV。换句话说就是,只要预算没变,WBS分配到的PV就是定好的,如果某一个工作的PV用完了,但是任务没干完EV<PV,那么AC就会不断增加,这样CPI和SPI就会不断下降;如果某个工作的所花的AC比PV少,时间也提前,那么CPI和SPI就会上升。同时,在每个计算时间点,我们都需要预测后面的成本是否够用,如果觉得会超过太多,那么就需要调整预算或者其它措施。这样才起到了CPI和SPI的措施。

 

    这位仁兄,根本没有把整体预算分配到WBS,而是根据每周的人员数量来安排工作,那这两个武器就从根本上发挥不了作用,没有宏观的分解,到微观的时候必定失效。

 

    我给他提的建议是:先确定WBS,将预算分配到WBS中(或阶段也可),然后把已经完成的WBS的AC、PV、EV都算出来;同时,后期每个工作或阶段的PV用完后不能再分配PV直至工作完成。这样,武器才能发挥效率。

 

    再过了2周,俺某天的午饭“被”请了,呵呵,当然是这位仁兄啦。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