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gelzeng
  • 浏览: 599535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杭州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亦称之为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阅读更多

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

  400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格雷欣发现了一有趣现象,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即良币,必然退出流通——它们被收藏、熔化或被输出国外;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人们称之为格雷欣法则,亦称之为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格雷欣法则的推广

      格雷欣法则是硬币流通时期的一种货币现象。但随着时代变迁,硬币被纸制货币所代替。第一代纸币是信用货币,其主要的、完善的形式是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它是银行的债务凭证,承诺其持有人可随时向发行人兑换所规定的硬币。所以,这一种纸币叫做可兑换纸币。第二代纸币是由银行券蜕化而成的不可兑换纸币,它通常由中央银行发行,强制通用,本身价值微乎其微,可以认为是纯粹的货币符号。

 

  这样,当硬币与可兑换纸币混用时,它们的良劣如何区分呢?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 Marshall,1842-1924)在其《货币、信用与商业》一书中写道:"'可兑换的'纸币--即肯定可以随时兑换成金币(或其它本位硬币)的纸币--对全国物价水平的影响,几乎和面值相等的本位硬币一样。当然,哪怕对这种纸币十足地兑换成本位硬币的能力稍有怀疑,人们就会对它存有戒心;如果它不再十足兑现,则其价值就将跌到表面上它所代表的黄金(或白银)的数量以下。"显然,硬币是良币,可兑换纸币是劣币。在正常情况下,两者完全一样,但当纸币兑换成硬币发生困难时,其名义价值就会贬值,严重时就会发生"挤兑"。这时,纸币被卖方拒收,流通困难,从而迫使其持有人不得不拥挤地向发行银行要求兑换硬币。这种情况,实际上宣告格雷欣法则的失效,即已经不是作为劣币的纸币代替硬币,而是相反,人们将持有硬币以代替纸币。在这里,卖方也从消极被动地接受劣币转变为主动地拒收。

 

  再如,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制度下,美元与黄金挂钩,规定黄金官价为每盎司35美元。这样,美元以黄金作后盾,开始顺利地在全球流通。但随着美元由"美元荒"转变为"美元过剩",外国商人在同美国做生意时,就渐渐愿意接受黄金而不愿意接受美元。这时,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也纷纷向美国要求以美元兑换黄金。最终,迫使美国宣布停止以官价兑换黄金,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这也是纸币形式的美元被拒收和造成各国向美国"挤兑",从而出现格雷欣法则失效的事例。

 

  从上述可知,硬币与可兑换纸币混用时,格雷欣法则仍在发生作用,但其风险增大,即当劣币驱逐良币的作用发挥到极端时,往往就会走向反面,造成格雷欣法则失效,并促使卖方主动采取拒收行为。

 

 

“优胜劣汰”悖论:劣币如何驱逐良币 写道
“优胜劣汰”悖论:劣币如何驱逐良币

天鹅如何被癞蛤蟆吃掉
优秀的总是能够战胜落后的,好的总是能打败坏的吗?看起来似乎理所当然的答案也许并不那么必然。或许你已经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时候占上风的并不是那些最优秀的,达尔文的“优胜劣汰”规则在那里不起作用。
有一句话叫“天鹅常被第一只癞蛤蟆吃掉”,说的是美丽女生往往有一个平庸的男朋友,而优秀男生的女友又常常长相平平。这样的情况频频出现,决非偶然。怎样解释它呢?用一句经济学的术语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假设优秀男生甲和另一男生乙共同追求美丽女生丙。男生乙自知论帅气程度及经济实力都不如甲,所以追求攻势就格外猛烈,而甲虽然也很喜欢丙,但碍于面子,也由于自恃实力雄厚所以追求起来就内敛储蓄。美丽女生丙实际上喜欢甲要远胜于乙,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她不能肯定甲是不是也那么喜欢她,再加上女孩子的自尊心理作怪,所以会显得很矜持。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乙大获全胜娶到了丙。而丙会带着遗憾,心里想着甲却成为别人的新娘。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这就是“逆向选择”,虽然无奈而却实在,生活中许多事情的结果大抵都是如此。
“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定律。古时候市面流通的货币是足值的铸币,币面价值就等于货币自身的价值。但有人在铸币时故意制造了低于法定重量的货币以从中渔利,这种实际价值低于币面价值的货币就是劣币。铸造劣币能获利是显而易见的。铸币不是一般人可以进行的,而且往往大批量进行。所以劣币一出往往数量可观,市面上劣币多了之后,良币就会急剧减少。劣币参与流通非常频繁,而良币逐渐退出流通。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良币之所以退出流通是因为它足值,可以收藏。而劣币不可以收藏。到了手里赶紧花出去才不吃亏。
劣币之所以可以驱逐良币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就是信息不对称。如果大家都不知道有劣币的存在,那么良币就不会退出流通。如果持有者知道自己手里有劣币的话,就会急于留下良币花出劣币。但接受者如果事先知道对方所付的是劣币的话,他肯定不会接受。劣币根本就不会进入流通。于是劣币因为大家的信息不对称堂而皇之的进入流通驱逐了良币。
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不对称信息理论的开创者是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乔治·阿克洛夫,他因此而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可是他的开创性论文《“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在英文中,次品俗称“柠檬”)曾经因为被认为“肤浅”,先后遭到三家权威的经济学刊物拒绝。几经周折,这篇论文才得以在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立刻引起巨大反响。
这篇论文描述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模型。假设有一个二手车市场,里面的车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都一样,但其质量有很大差别。卖主对自己车的质量了解得很清楚,而买主则没法知道车的质量。假设汽车的质量由好到坏分布比较均匀,质量最好的车价格为50万元,买方会愿意出多少钱买一辆他不清楚质量的车呢?最正常的出价是25万。那么,卖方会怎么做呢?很明显,价格在25万元以上的“好车”的主人将不再这个市场上出售他的车了。这样一来,进入恶性循环状态,当买车的人发现有一半的车退出市场后,他们就会判断剩下的都是中等质量以下的车了,于是,买方的出价就会降到15万元,车主对此的反应是再次将质量高于15万元的车退出市场。依此类推,市场上的“好车”数量将越来越少,最终导致这个二手车市场的瓦解。在这里,人们通常所做的是“逆向选择”,它出现的原因就在于信息不对称。阿克洛夫的二手车市场模型揭示了一个简单却深刻的原理,不愧为信息经济学的开山之作。
逆向选择实际上是指,由于事先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高质量产品遭淘汰,低质量产品生存下来的现象。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往往按平均水准推测产品的质量,从而导致高质量产品的交易价格偏低,交易数量较少,甚至可能导致只有次品才能成交的逆向选择。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市场中是最普遍存在的最基本事实,因而乔治·阿克劳夫的旧车市场模型具有普遍经济学分析价值。他讲的故事虽然是旧车市场,可以延伸到烟、酒、房地产等市场。经济学上来看,逆向选择往往是信息不对称以及一次博弈的结果。劣等商品(股票也好,房产也好,或者人也好),往往会花更大成本在制作虚假信息上,比如会计报表造假,假学历假文凭,也比如坏男人和坏女人往往外表华丽魅力四射,待人殷勤花言巧语,山盟海誓。信息缺失的那一方呢,往往又容易在有限的交易时间内产生心理因素,对于自己的选择产生极大的影响,结果导致逆向选择。
与阿克洛夫同获2001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还有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斯宾塞,他创立了信号传递的模型,这一模型同样分析了信息不对称现象。
当斯宾塞在哈佛大学读博士的时候,他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MBA的学生在进哈佛之前很普通,但经过几年哈佛的教育再出去,就能比教授多挣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钱。这使人禁不住要问为什么,哈佛的教育难道真有这么厉害吗?斯宾塞研究的结果是:教育不仅仅具有生产性,更重要的是教育具有信号传递的作用。
劳动力市场存在着有关雇员能力的信息不对称,雇员知道自己的能力,雇主不知道,但雇员的受教育程度向雇主传递了有关雇员的信息,一般来说,只有高能力的人才能获得较高的文凭。于是文凭就成为了传递雇员能力的信号。雇主认为那些不接受较高教育的雇员一定是低能力的,因而支付较低的工资,而对接受较高教育的雇员愿意支付较高的工资。也就是说毕业文凭传递了能力的信号,将不同的劳动者区分开来。根据这种判断,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一些人愿意花重资上名牌大学,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明知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还要去争取一个文凭甚至伪造文凭,原因是名牌大学和高学历都可以作为将来找工作时向雇主传递高能力的信号。

n “优胜劣汰”悖论无处不在

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达尔文的所谓优胜劣汰法则就失灵了。低劣战胜了优秀,好的败给了差的。别以为这是个别现象,现实中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比如,我们可以把不讲诚信的人比喻成“劣币”,讲诚信的人比喻成“良币”当一个社会中不讲诚信的人能够获得巨大好处,而又不受到什么处罚时,讲诚信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劣币”就这样驱逐了“良币”。社会上假文凭越来越泛滥的原因也在于此,假文凭不像真文凭那样需要花费无数的心血与才智才能取得,如果假文凭在求职中也能蒙混过关,即使被发现也不会被法律追究,那么人们会宁愿要假文凭而不愿费力地追求真文凭。再比如,在大锅饭盛行的时代,能力强、水平高的人就常会被平庸之辈排挤——既然不论做好做坏都行到一样的报酬,还有谁愿意去费力做好呢?
“劣币驱逐良币”理论在保险市场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保险人通过保险合同与投保人达成发生保险事故时支付一定赔偿的协议,投保人以支付保险费作为代价。然而,每个顾客发生意外的可能性是不同的,那些最容易发生意外的人往往最愿意购买保险。比如,在医疗保险中,那些知道自己身体状况不好、随时都可能住院的人最有积极性购买保险;那些身体状况良好往往不愿意购买保险。如果保险公司提高保险费(或者降低赔偿金额)很可能将风险小的顾客赶出市场,而留下的保户需要赔偿的概率大大增加。
在人才市场上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我们选择一个例子来说明其中的道理。一家公司里有许多员工,其工作能力自然是参差不齐的,有些人很能干,有些人则比较懒惰,或者能力不足。当所有人都来到公司的时候(假设他们是同一拨),公司开给所有人的薪水可能是差不多的,譬如每月3000块钱。
现在,大家开始工作。过了一个月之后,有些人的成绩更大一些,有些人的成绩更少一些。很明显素质或能力不足的人将会被开除出去。但是,大多数人的工作成绩难以简单的用数字衡量,或者绩效评估不是那么有效率和准确。因此,每个人的薪水(每个人的劳动力价格)虽然有所差异,但是并不完全等同于每个人的工作成绩。
由于绩效评估和监督毕竟是有限的,因此老板并不确切知道每个人都干了多少工作,谁做的更好,谁更差一些。而且建立一个完美的监督评估体系很明显需要支付较高的成本。这时,老板的选择只能是根据公司的整体效益情况制订一个大体的工资标准。由于无法准确考核,大家的工资水平只能一样(大锅饭)。
很明显,最能干、业绩最出众的员工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对他们来说付出与收益总是不成比例,结果只好跳槽去其他公司了。剩下那些能力不是那么强,而且喜欢偷懒的员工乐于接受目前的工资水平,所以心安理得地留下了。
接下来的故事就更加有趣了。由于能干的员工走了,剩余员工的总体工作水平明显下降,公司业绩呈现下滑趋势。老板很明智地根据公司整体业绩降低了工资水平。这样一来,那些次能干的员工又出现了和前一个人类似的情况,收入水平下降了,而付出还是那么多,于是继续工作下去显得很不合算。结果,次能干的员工也辞职了。那些最不能干的员工还是继续留下来,进入一轮新的循环。
这里需要指出一点,出现这种情况的前提是老板和员工之间信息不对称。每个员工知道自己都做了些什么,然而老板未必知道的那么清楚,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差,正是这种信息差的存在,导致了这一系列现象的出现。
如此循环往复,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优质的商品(高素质人才)不断的被劣质商品(混日子的人)所淘汰,最终,经过一系列的“竞争”与“筛选”,企业中剩下来的人,都是那些一无所长的没有用的人。这和我们一般的优胜劣汰原则恰好相反。这告诉企业一个基本的道理:不能吃大锅饭,而且绩效考核必须公平准确。混乱、不公平或者不准确的绩效考核将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由此可见,真正的“优胜劣汰”规则适用的是信息充分,竞争充分的环境,而现实生活往往没有那么完美,我们所能依赖的只有各种各样或真或假的信号了。

 

 

摘至:

http://www.chinavalue.net/Finance/Article/2006-3-30/25203.html

http://wiki.mbalib.com/wiki/%E6%A0%BC%E9%9B%B7%E6%AC%A3%E6%B3%95%E5%88%99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