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时间》读书笔记(一)

阅读更多

 

之前有朋友介绍《暗时间》这本书,说是刘未鹏写的,印象中记得作者。记得上学的时候听说过,还去过他的博客,不过现在已经忘了当初上去都干什么了。读了也有一个月了(中间有断层)。今天早上读的时候觉得有总结的必要,就由笔记开始吧。之前把很多经典的地方都记录了下来。整个阅读下来,感觉整本书引用非常多,作者见识很广,很多例子

我还来不及消化,很容易让人忘记最初要证明的观点。总之,是本好书,值得一读。

序言《为什么人人都该学点心理学》

有人宁可天天花时间剪报纸上的优惠券,却对于房价的1%的优惠无动于衷吗?(《别做正常的傻瓜》)

在生活中,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不妨回想下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面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在捡芝麻,没有去考虑投入产出比。

人喜欢从关联当中寻找因果。

对于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要弄懂一个事情的前因后果,更多的是快找到个答案来说服自己。生活就是在不断地“骗”自己,各种现象能够有个充分的解释,只要能接受就行了。

就像说古代的迷信,古人用那套理论可以解释通罢了。若干年后的人们看今天的科学,也许也会觉得不可思议吧。

在工作中,一个bug调了很久,终于找到了bug出现的地方。除了欣喜之外,和这个bug有关的罪名都推到要改进的地方了。因为这里有个问题,所以bug都是他产生的,殊不知那只是个小弟,冰山一角。所以在平时的思考中要分清什么是充分、必要条件,尽量客观地证明一件事的收益和代价。就像《教父》中的台词“不要恨你的仇人,它会干扰你冷静思考”。

有多少捷径,就有多少谬误。

每一条捷径都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有助于迅速判断,另一方面导致把大脑里的理论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经验多的人更容易犯严重错误,因为已经熟悉了,小的问题不能够干扰他,总能明察秋毫。但是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就容易套用已有经验,导致分析错误,方法不对,最终犯下大错。就像打赌通常都是先让人赢一点,之后再遇到相同的局面的牌就认为可以多下注了。例如在运维项目中,可能发现存储满了,想到的马上是扩容,存储量变大了。这在大多数都是正确的,也是需要处理应急最重要的。但是不只这些,如果增长很快,还应该查询下程序是否正常,是不是bug导致写过多?或者重复请求。真的是业务过来的吗,能不能是攻击?

其实上面想的这些多想的部分也是经验积累,也可能百密必有一疏。总之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先用已有的知识过滤问题。但不仅限于此,每次都要从新的角度对待,对比和之前情况有什么不同,是不是从前的积累库的情况只是当前现象的一个特例?

人类的大脑是奇妙的,人类的心理变化也不只是大脑就能够掌握的。尽量做自己的主人,遇事情多想,多研究。借鉴书籍和前人的总结和经验,但不局限于此,善于发现事务的不同并分析解决。

以上是从序言学到的。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