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标的意义

 
阅读更多
关键业务指标(KPI)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工具,在企业战略管理领域,无论是平衡记分卡、六西格玛、绩效考评体系,风险评价体系和其它评价体系,都是由一系列关键业务指标构成的。
从业务角度来看,这类业务指标涵盖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内容,是对经营情况、盈利能力、发展情况、风险情况的总体概览;而从技术角度来说,这些指标又处在信息系统金字塔的最顶端,它既不同于业务体系的明细信息,也不同于管理信息体系的主题汇总信息,而是一个一个分散的“点”;从应用的角度来说,这些信息不仅仅是要反映数据的真实数值,同时,还要实现从定量到定性的评价过程。
通常情况下,这些业务指标都是由专门的统计人员根据内部的业务数据经手工统计而成的,一直以来,在这类应用上,普遍缺乏必要的企业级解决方案,由此造成了关键业务指标报告体系存在许多弊端。
基础业务指标是指标体系最重要的基石,它是外围明细数据或汇总数据进入指标管理范畴的第一个业务逻辑管理中枢;也是基于指标的经营决策和管理分析应用的数据来源,是计算关键业务指标(KPI)最直接的基础数据。
基础业务指标管理的核心是以业务信息为基础,面向企业经营决策管理的业务需求而开发和设计的。它是一个用来快速构建直观、科学、灵活的基础指标体系的有力工具。KIM采用报表、图表、仪表盘等丰富的展现方式,全面揭示企业的经营状况、风险情况和绩效情况。
业务体系(BizSystem):按业务划分,如总账指标体系、卡指标体系、产品指标体系等。
业务分类(BizCatlog):指标体系下的子业务分类,如总账指标体系下可分为资产分类、负债分类、权益分类等等,资产分类下可再分为贷款子类、资金子类、投资子类等等。
指标(Indicator):用来反映某种现象的总体数量状况, 或者总体数量状况变化的概念和数值。指标按照其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亦即根据需求,对事和物进行限定性描述(维度)、衡量(维度值)和刻度(指标值类型)而筛选出来的事物的量化属性。对于银行来说,指标是用于反映银行各种经营主体和对象的状态以及状态变化的数值,是某个度量的汇总值,或基于两个或更多度量计算得出的相对值。对银行来说,就是根据数据服务消费者需求,对银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相关事物的存量额、增量额、比例等,进行量化描述的统计度量值;
维度(Dimension):对指标的统计范围进行量化限定的属性;根据指标使用的广泛性,分为公用维度和专用维度。银行BI常见的公共维度包括:时间、机构、币种;银行BI常见的专用维度包括:产品、卡种、储种、客户级别、渠道代码等。
度量(Measure):是指绝对的定量值。 维度是指标度量值的上下文描述。常见的度量值如余额、平均余额、交易笔数、发生额、增长率等。
基础指标: 直接通过各类明细数据进行分组、聚合、汇总计算而得到的指标。
派生指标: 通过一定的计算规则(加减乘除等),经过组合多个基础指标或者派生指标而计算得到的指标。
指标创建维: 用于创建指标的维度组合,称为指标创建维;在定义一个指标时,这个指标的创建维必须是已经确定的。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