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ngcqu
  • 浏览: 771679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未来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从语言升级为平台:JAVA老矣,尚能饭否?

阅读更多

      JDK6到JDK7竟然有四年多的跨度,而且新加入的特性,也并不是那么激动人心(相对于社区的期望和动态语言的快速发展),闭包(Closure)本来是一个万众期待的特性,在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还是被放弃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JAVA的前途,我觉得,以目前的情况来看,JAVA在JVM上失去Number One的地位是迟早的事情,但我们不要忘了,这个有些老态龙钟的JAVA曾经的辉煌,以及它所背负的兼容性包袱。

  java的每一次版本递进,都要考虑对以前版本的语言兼容性、平台兼容性和移植兼容性。

  语言兼容性(language compability),要保证已有的词法、语法在新版本上含义不变;平台兼容性(platform compability),要保证新版本提供的API(比如java.util/java.io)与已有版本保持一致,原有程序不做改动,可以在新平台上运行,且行为一致;移植兼容性(migration compability),就是要求原有的程序可以逐步迁移到新的平台,而不是要改相关模块都必须改。以泛型为例,如果有两个不支持泛型的模块,用collection进数据交互,当其中一个模块升级到支持泛型后,是不会对另外一个模块产生影响的。

  其实不仅仅是java,任何一个软件系统,随着塞入的功能越来越多,都会逐渐变得臃肿不堪,因为没有哪个架构师有长线预测未来的能力。C的经典,是因为其语言特性的简单和时间稳定性,如果要把泛型、闭包、垃圾回收都加入到C,那么C就不再是C,而是C#。

  不过,对于开发人员来讲,我觉得没有必要悲观,也没有必要怀疑java的未来,或者准确的说,不要怀疑JVM的未来,java正在从一种语言(language),变成一个平台(platform)。Java7的虚拟机对多种动态程序语言增加了支持,也充分说明了sun(或者说oracle)的意图:java不是唯一,java和其它jvm兼容的语言也不是对立的,平台掌握在我手里,那么当然是语言越多越好。

  但开发人员也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整,那就是应该分出一部分精力关注一下JVM的规范和其它语言的特性,既然有更多选择,那么也应该充分发挥各种语言的强项,拿合适的技术做合适的事情。

  也许再过若干年,我们会更关注JVM的版本而不是java的版本,java语言,也许就会变成一个参考实现(reference implementation),就像glassfish之于J2EE;或者,我们可以将java/groovy/scala各种语言真正无缝集成在一个源文件中(就像jsp和html一样)也为未可知。

  未来总是美好的,您觉得呢?

 

来源:CSDN.net

 

 

相关链接:

★  Java基础知识点汇总 

★ 【下载】经典常用算法 Java和C语言两种实现(含代码图例)

【下载】Java各种排序算法实现(含代码)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