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让我直面死亡

阅读更多

一般人看到的都是生活的美好,佛看到的却是世事无常给人带来的痛苦。

人是个奇怪的动物,总是把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过滤掉,把自己的优点放大,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比如“人人都要死”,可是人们都在避讳这件事。年轻时认为死亡和自己无关,年老时又不愿意死、害怕死。经常的状况是,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

曾经在四十多岁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加缪,宣称自己认识了一个极其简单极其明了,有点儿迂拙,但是很难发现的真理,那就是“人要死亡,人并不幸福”。我不知道这个大家都知道的事有什么难发现的?但是我似乎也能理解他说的意思。

加缪认为这个世界是痛苦和荒诞的。他也因此创作了一些描写生存荒诞的人在荒诞世界中生活的作品。他(小说中的人)说:这个世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认定,而他自己,则从世界那里感受到一阵阵恶心与血腥味、腐尸味、高烧时的苦涩味混合在一起的味道。正因为如实地感受到了这一切,有了自己清醒的认定,他才是自由的,他就有了“我过去幸福、现在还幸福”的自得感。

认识到这个世界是黑暗的,才能产生在痛苦生活中的幸福感。反过来说,如果认为这个世界是光明的,可能会产生得不到满足的不幸感。

认识到世界的黑暗,就会多一些平心静气,少一些怨天尤人。心情自然也会好一些。

孔子说,“生为徭役,死为休息”,如果你认可孔老夫子的话,相信你会对于工作的辛苦会看得更淡然一些。

以上文章摘自:胡服骑射的博客

我知道我会死,但我不知道自己可以活多久,因为不知道所以不恐惧。

  • 如果我知道我的生命将在60岁结束,那么我怎么还会去交养老保险呢?我是认为我最少也会活到80岁才交养老保险的。
  • 如果我知道我的生命将在50岁结束,那么我明天就该去结婚了,尽快把小孩子生下来,只有这样我才能看着我的小宝贝儿成年。
  • 如果我知道我的生命将在40岁结束,那么我会立刻辞职,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关系,借钱去旅行,然后赚钱和还钱。(根据现在的物价,只能先消费了)
  • 如果我知道我的生命将在30岁结束,那么我会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不会贪睡,不会胡思乱想。因为我没时间干这些,我会爱我的亲人和朋友,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 如果,已经没有如果。

这是我的真实想法,随手写下的,每隔10年知道,我的人生都会不同,但是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死,所以我还在浪费时间,还在计划旅行,还在想什么时候结婚,还在上养老保险......

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这真的是一本奇特的书,如果不是这本书,我想我不会去思考死亡,虽然有时候觉得自己身体毛病颇多,这么下去活不了多久,但我内心其实是觉得死是个很远很远的话题。或因生活的不顺而满腹牢骚的说:“死了算了”,可我绝对不会自杀的。原来我一直在逃避真实的“死亡”。

我的生命线很长,所以我觉得自己很晚死,我的时间比较多,所以我平庸。我的一个朋友生命线很短,有广泛的爱好,有严格的计划,他很优秀(绝对真实)。对死亡的不同认知造就了不一样的我们,如果我也对死亡感到焦虑的话,我想我真的会更优秀。

死,是一件可怕的是,越深思越害怕死亡。感谢《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这本书,这书里有特别多的小笑话,轻松诙谐的调调赶走了不少恐惧,希望我早日理解死亡的寓意,我想这样我的人生会更优秀的,无论死亡何时来临。

分享其中一个:

奇怪的“生存意志”一个意大利人、一个法国人和一个美国人即将被处以死刑。有人告诉他们,最后一餐想吃什么都行。意大利人托尼回答说:“我想吃白蛤沙司意大利面。”他把面吃完,按时被处决了。接下来到了法国人皮埃尔。他说:“我想要一碗热腾腾的浓味鱼肉汤。”他一勺一勺地喝完了鱼汤,也被处决了。最后轮到美国人比尔。他想了一分钟,然后说:“我想要一碗新鲜的草莓。”“草莓?”监狱长说:“现在可不是吃草莓的季节。”“没关系,我可以等。”

书的最后谈了濒死体验、通灵、自杀,以及如何彻底避免死亡的疯狂新想法。这些都是我所好奇的,(*^__^*)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