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理故事与管理之道(4)-善用员工的优点

 
阅读更多

转:http://jlins.iteye.com/blog/1386025

故事一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
          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故事二

 

          在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地长?" 
          骆驼妈妈说:"当风沙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可以让我们在风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 
          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丑死了!"
          骆驼妈妈说:"这个叫驼峰,可以帮我们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的无水无食条件。"
          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 
          骆驼妈妈说:"那可以让我们重重的身子不至于陷在软软的沙子里,便于长途跋涉啊。"
          小骆驼高兴坏了:"哗,原来我们这么有用啊!!可是妈妈,为什么我们还在动物园里,不去沙漠远足呢?" 

 

故事三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道可能吗?”


          故事一告诉我们: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故事二告诉我们: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惜现在没人用。一个好的心态+一本成功的教材+一个无限的舞台=成功。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能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
          故事二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发挥其专长,就必须适合社会环境需要。如果脱离社会环境的需要,其专长也就失去了价值

 

个人理解和感悟:充分发挥员工的长处

 

          管理者的任务,简单的说就是找到对的人,把他们放到对的地方,然后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完成本职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既要用人职场,又要容忍之短,使员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达到合理使用人才的目的。

          正确的用人之道,就是用人的长处,即让一个人的长处和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一个人的短处和劣势得到有效的避免,正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木匠手中无烂木”“智者不用其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也”,从某种意义上说天下没有无用之人,一个擅长用人的管理者,能将每个人都派上用场

 

如何才能扬人之所长

 

          1、管理者必须做到客观公正。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会有自己的好恶,也会收到成见、偏见影响、管理者一定要待人宽容,心胸开阔,一切从公司的利益出发,不可错过一个人才
          2、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科学方法。人才入冰山,其优秀特质浮出水面的只有1/3 ,如果不运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很难看出来,方法有很多,笔试、面试、心理测试、情景模拟、评价中心等,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灵活运用
          3、将人才放到对的位置上。根据其特点,为其提供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让其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锻炼
          4、适时展开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培训。培训不但要补员工所短,同时应该培训员工长处,让员工之“长”根突出、更醒目。并让其在你的公司里面形成一定的品牌
          5、优化配置、平衡互补,取各家之“长”溶于一炉,并相互扬“长”,相互促“长”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