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蝶自在飞
  • 浏览: 2306069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2
  • 来自: 武汉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海马哥零空隙停车 海马哥当选为重庆停车牛人

 
阅读更多
海马哥零空隙停车 海马哥当选为重庆停车牛人
昨天,石桥铺惊现“最牛停车”,不过车主一直没现身

  昨日,石桥铺渝州新城附近,海马车停靠时前靠雅阁、后贴索纳塔 本组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陈艺丰 摄

  去年夏天,重庆掀起过一股挑战成都“停车牛人”的风潮,各路高手拿出看家本领,拼了命地将车往狭窄的树缝中挤,最终一辆富康轿车的车主将车树总距离记录定格在了2厘米,当选最牛的停车达人。

海马哥零空隙停车

  海马哥是怎么将车停进去的呢?

可是,昨天,一个完全可被封为史上最牛的停车达人悄然在石桥铺出现,他将自己的海马轿车,成功卡进了两辆轿车之间,最关键的是与前后两车间的距离,紧密得连一张薄薄的笔记本纸都穿不过,是的,是零空隙。只可惜,这个奇迹诞生在深夜里,估计没人亲眼看见。他到底是如何停进去的,还是个谜。

  “这车停得太霸道了”

  “你们赶快来看看,这车停得简直太霸道了!”昨天上午9点多,从石桥铺渝州新城旁经过的张先生给我们打来电话,激动地说,“快去看看‘史上最牛’的停车吧。”

  “不会又是故意将车停进两棵树之间的老把式吧!”带着疑问我们找到了现场。那是一排店面外的固定停车点,因为路面狭窄,所有的车都是顺着路面,呈“1”字形停了一排。

  走到第二个停车位时,发现许多人围着一辆黑色的海马福美来轿车,指指点点,还不时摇着头笑说:“确实牛,太神奇了!” 我们走近仔细观察了一番,“天啊!怎么可能。”3辆黑色却不同品牌的轿车,首尾相连,毫无缝隙,而这其中的蹊跷正是停在中间位置的牌照为渝AW89××的海马轿车,它的车头黏住前面雅阁的车尾,而车尾又与身后索纳塔的车尾挨着。

想知道这辆海马与前后两车间到底挨得多近吗?我们当场从采访本上撕下一页白纸,走到了海马车的车尾,发现它的保险杠与索纳塔的保险杠就像是用胶水黏住的一样,但却没有擦挂和损伤的痕迹。我们先将纸从旁边的缝隙处伸了进去,可无论怎么用力,纸烂了,都无法从两车之间穿过去。

  接着我们又撕下一页纸,来到海马车的车头,发现海马前车牌上的一颗螺丝帽将前面雅阁的车尾抵得紧紧的,雅阁车尾上还能看到一些被刮伤的痕迹。同样,我们将纸伸进去,也无法从螺丝帽处穿过。

  “呀,这真的是零空隙。”大家议论纷纷,期待着海马车主现身,想见见这位史上最牛的停车达人。

  它是怎么停进去的 大家用推理进行了还原

  能做到丝毫不差地将车停进两车之间,这是如何做到的?大家纷纷用推理还原着现场,最终形成了两个版本。

  版本一:

  停车顺序应该是:

  雅阁→海马→索纳塔

  市民汪先生说,他认为海马轿车不可能做到在前后两车都停好的状态下,硬生生地卡进去,而不造成什么损伤。 他推测很可能是雅阁先停在这里,随后海马来了,因为停车位很紧,停的时候与雅阁间的距离隔得比较近。最后索纳塔来了,为了停在停车线里,可能在倒车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海马的车尾,并一直抵着把海马向前挤了一段,才造成现在无缝隙的局面。

  版本二:

  技术+运气

  海马挤进去不是没有可能

  范先生就在附近做生意,他很肯定地说:“海马绝对是最后来的。”因为他前晚9点多,曾开车经过这里寻找停车位,当时就曾注意到雅阁与索纳塔之间的一个空位,但经过目测后,他断定自己的车肯定停不进去,所以放弃了。

  范先生说,那海马轿车估计是前晚深夜或者昨天凌晨来的。

纸烂了,还是穿不过去

  “有可能两车之间本来停了一个小体积的车,后来开走了,才留下这个空位。”范先生猜测说,凭他多年的驾驶经验分析,海马和索纳塔车尾都装有倒车雷达装置,所以如果是索纳塔后来,倒车时不可能会撞上海马。

  范先生说,海马车停进去其实也不是没可能,但确实需要技术再加点运气。海马车的车头是圆弧形的,再加上车尾的保险杠都有些韧性,当它先将车尾摆进去之后,车头有空间慢慢往里挪。从雅阁车尾的划伤痕迹,就能说明海马车的确是如此操作的。

  车主未现身

  他是个42岁的男子

  昨天下午1点多,雅阁车主回到现场,将车开走了,他称自己是前天下午6点多就把车停在这里的,不知海马是什么时候来的。随后,索纳塔的车主也将车开走。索纳塔司机说,他的车子前天就停在那里了。

  直到我们发稿时,海马轿车仍留在现场。经过打听,我们得知海马轿车的车主是个姓杨的男士,今年42岁,虽然我们找到了与他相关的3个电话号码,可反复拨打,不是空号就是停机。如果“海马哥”能看到报道,希望能告诉我们,当时他是如何做到的。
  • 描述: 海马哥
  • 大小: 27.5 KB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