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车高速列车数字化工厂的探索与实践

阅读更多
陈明:刚刚李总监给我们分享了华为数字化转型华为的理解和转型中的华为角色,下面有请中车集团副总工程师兼信息化管理部部长王顺强演讲,演讲题目是“中国中车高速列车数字化工厂的探索与实践”掌声有请!

    王顺强: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组委会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代表中国中车分享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组委会安排得非常巧合,前两个一个是华为,是靠通讯连通世界,中车是靠高铁等交通工具连通世界,两个连通世界的代表。上半年人民日报搞了一个调研,说中国高铁、网购、共享单车、支付宝成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两个和共同有关系,高铁和单车,这四个与数字化转型非常关联,没有数字化难以成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下面简单把中车基本情况和高铁装备发展情况,包括中车探索实践和未来思考向各位专家领导做个分享!
    中车应该是一个年轻的企业,也是一个老企业,中车2015年由南北车刚刚重组,聊到南北车的历史,中国有51家子公司,18万员工,5000多名外籍员工及2016年营收2300亿,利润169亿元,2017财富世界500强第318位。
    根据德国SCI统计,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我们连续在2015年,2016年,中车的规模已经比,就是西门子等的交通业务板块加起来,还比不上中车一家,这个规模中车位居世界第一。中车在新产业板块取得快速发展,比如高分子复合材料等方面进行相应探索。
    中国高铁目前已经有24个品种投入运营,总计2782列,截止到2017上半年,高速列车超过全球总量60%。目前随着复星号,就是2017年6月26日,复星号的投入运营,9月份的350km的运营是最高的。中车经过十几年的探索、自主提升已经进入全面和持续创新阶段,轨道交通的相关产品和服务到关键技术掌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海外订单也是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中车产品与服务覆盖102个国家,世界上80%的铁路国家在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高速列车是一个机电软一体化的复杂装备,一列高速洞彻组由160多万个零部件,180余个独立系统构成,是个典型复杂装备。
    特点是,按单定制,延续周期长,零部件数量多、工艺流程复杂、制造周期长、服务周期要保证30年。
    中车在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国家发布2025计划之后,我们有一个中车制造2025中国中这行动纲要,五大理念:创新、品质、绿色、开放协同。一个中心:提升增效和产业升级。一条主线,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五大化路径:标准化、精益化、数字化、网络化。
    未来十四五,我们希望两华融合指数达到90以上,智能制造迈上新台阶,初步构建智能中车。围绕前面的目标定了十大任务、十大建设工程。主要围绕开发智能化产品,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工业强基实施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经义企业提升工程、数字中车建设工程、智能制造示范工程、质量品牌提升工程、绿色制造推广工程、跨国经营实施工程、新兴业态培育工程。
    高铁的数字化工厂主要四方面:数字和设计与方针、数字化运营管理、数字化制造、数字化服务。主要是产品研发过程中开展全数字化应用。在生产过程中,全透明化,追求效率、质量、成本三个目标去推进整个生产的数字化。包括通过数字化的推进,构建数字化服务体系。还有一块是我们现在说的物联网,如何推进制造资源数字化,围绕设备、工艺装备,包括相关的一些物流、检测,相关的服务,整个推进制造资源数字化,实现企业资源互联前提下实现深度集成应用。
    数字化工厂架构,在座专家都非常熟悉就不细说,主要围绕现场资源数字化,整个以此为核心的制造集成系统的深如集成。通过传统的信息化,PDM、ERP、MRO、OMS以及后面的管理大数据分析和产品大数据分析,实现整个数字化工厂的设计。
    数字化运营管理,在这里不想更多谈技术,流程改善精益管理都是在谈的事。到今天中车希望通过数字化构建卓越的运营体系。现在都在做两化融合,要做实的化可能要和这些体系融合,变成卓越的运动管理体系,可能通过流程的不断改善,真正实现企业数字化的运营管理,这是我们追求目标。
    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我们提出无图制造,全三维应用,实现无图化制造,实现更改。这是在数字化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做无图化的生产制作探索。
    仿真与实验验证,希望通过数字化平台把仿真和实验做到相对优化,使得整个业务开展前做一个全三维仿真分析之后,提升整个产品上市周期和相应产品的虚拟验证之后的实物验证成本。
    这是一个典型数字化制造,在四方股份(音)有一个高速转向架的智能制造项目。是围绕高速转向架的核心部件,比如说轮对、车轮、车轴、构架。如何实现流水自动化生产,作为高铁来说,不可能实现全自动化流水生产,一个是规模。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的三位一体结合,才能推进智能制造。
    车企,原来是靠人工开槽、打磨、拉丝,现在通过机器带人解决员工作业环境、劳动强度,包括职业病的防护问题。
    这是数字化服务体系,一个企业要想真正实现数字化,一定是信息化基础上,把产品权声明周期数据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提供数字化服务,比如说通过ERP、PDM、MRO、MES做高铁配件一体化管理、用户交付式首测管理。为现场以及远程未来数据增值服务提供整个支撑体系,当然将来还会跟一些设备的制造数据集成实现高铁全生命周期增速与服务。
    这是高铁的大数据的健康管理系统,通过健康管理的数据分析模型,我们已经开始在一些零部件上做一些状态预测,比如说9月份,在大数据系统中,自动报警说有一个列车的第四轴的轴承可能有问题,通过对现场服务人员的检测确实发现有问题,提前维修以后,避免了高铁的行车安全,为整个高铁的安全运行、可靠性保障提供了非常好的手段。
    这是高铁的健康诊断监控系统,我们会通过收集高铁的2400传感器的相应数据,会实时监控列车运行数据、安全数据、报警数据,通过后台专家系统,支持前方安全可靠的维修维护服务,包括车上的司机人员等服务。
    最后要考虑工业网络安全,工业网络与传统网络如何考虑?这块是标准体系,中车成立以后,2015年,大概有15个项目入选工信部智能新模式试点,其中两个项目是专门针对高铁数字化工厂的标准研究,13个项目,也是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标准规范,建立行业特点的智能制造的标准体系。这是下一步重点推进的重点,没有标准很多事情很难持续。
    后面谈一下未来的思考,十三五来说,我们希望在数字中车当中,按照刚才说的数字化的运营、研发、制造、管理和服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制造30条智能示范线综合智能车间,都是按照国家中国制造2025相应指标设定的。
    同时在考虑的过程中,也在考虑新的智能化装备产业带动,我们的高铁是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我们也希望在整个智能制造改进过程中带动整个智能装备发展。比如说山东公司有一套智能装备系统已经应用到高铁很多领域。包括一个公司开发了一套企业智能物流系统,已经通过小车做一些小件配送。包括刚才说到的,我们为风电,做了很多复杂的打磨机器人以及应用于高铁车身,通过这个产业联动,在打造中车的智能装备产业。
    刚才华为李总也说了,要打造生态,建立未来面向智能时代的生态,中车也是,我们已经开始在建中车的工业云平台,我们起了一个名字叫CIRIX,C代表中车,I是工业,R是铁路与轨道交通,I是智能,X是互联。中车的CIRIX希望支持中车转型,包括中车研发、产品、包括电子商务、沟通,通过云化方式实现内部资源协同,同时支持未来生态扩展。
    比如说我们在做工业电子商务平台中车购,实现内部集采、上下游的业务协同,也希望在平台上为旅客提供相应娱乐服务、社交服务,目前在复兴号动车组上开始提供高铁WIFI,后续可能推进其他服务。
    未来希望能够打造智能轨道交通生态圈,希望通过整个轨道交通车辆的互联打造车联网,通过交通上的旅客提供人联网服务。也希望与我们装备有关的其他万物的互联,保障轨道交通安全的可靠性,同时为所有车上的旅客甚至物流提供端到端的运输服务,希望通过万物互联实现智慧城市、智慧社会的服务!
    最后,中车希望携手社会各界朋友,通过绿色、人文、智能高效的产品服务,为社会贡献力量!谢谢!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