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 vi命令

阅读更多
yy:复制的钱光标所在行

n yy: n为数字,复制当前光标开始的n行

p:粘贴复制的内容到光标所在行

dd:删除当前光标所在行

n dd:删除当前光标所在行开始的n行

/name :查找光标之后的名"name”的字符串

G:光标移动到文件尾

u:取消当前已个动作

w:save

q:exit vi edit

q!:exit vi edit(对修改不做保持)

wq:save and exit vi

:w[filename]other save filename file

:set nu 显示行号

:set nonu 取消行号

Vi删除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这里我们主要介绍Linux Vi删除,包括介绍Vi删除等方面。在命令模式下可以使用Linux Vi删除提供的各种有关命令对文本进行修改,包括对文本内容的Linux Vi删除、复制、取代和替换等。

文本Linux Vi删除

在编辑文本时,经常需要Linux Vi删除一些不需要的文本,我们可以用键将输错或不需要的文本删除,但此时有一个限制就是当删到行头之后,再想删上面那行的内容是不可能的。 在命令模式下,Vi提供了许多Linux Vi删除命令。这些命令大多是以d开头的。常用的有:

Linux Vi删除单个字符

x:删除光标处的字符。若在x之前加上一个数字n,则删除从光标所在位置开始向右的n个字符。
X:删除光标前面的那个字符。若在X之前加上一个数字n,则删除从光标前面那个字符开始向左的n个字符。
显然这两个命令是删除少量字符的快捷方法。

Linux Vi删除多个字符

dd:删除光标所在的整行。在dd前可加上一个数字n,表示删除当前行及其后n-1行的内容。
D或d$:两命令功能一样,都是删除从光标所在处开始到行尾的内容。
d0:删除从光标前一个字符开始到行首的内容。
dw:删除一个单词。若光标处在某个词的中间,则从光标所在位置开始删至词尾。同dd命令一样,可在dw之前加一个数字n,表示删除n个指定的单词。

如果用户不小心进行了误Linux Vi删除操作,也不要紧,Vi提供了恢复误操作的命令,并且可以将恢复的内容移动,放在文本的任何地方。恢复命令用² np,其中n为寄存器号。这是因为Vi内部有9个用于维护删除操作的寄存器,分别用数字1,2,¼ ,9表示,它们分别保存以往用dd命令删除的内容。这些寄存器组成一个队列,例如最近一次使用dd命令删除的内容被放到寄存器1中;当下次再使用dd命令删除文本内容时,Vi将把寄存器1的内容转存到寄存器2中,而寄存器1中又将是最近一次dd命令删除的内容。以此类推,Linux Vi删除可以保存有最近九次用dd命令删除的内容,而前面的用dd命令删除的内容则被抛弃。

假设当前编辑文件为xu.c
/* this is a example */
#include
void main( ) {
int i , j ;
printf( “ please input a number : / n ” );
scanf ( “ % d ” , &i ) ;
j = i + 100 ;
printf ( “ /n j = % d /n ” , j ) ;
return ;

我们对其进行如下操作:
1. 将光标移至文件第一行,按dd命令,此时文件第一行的内容被Linux Vi删除,且被删除的内容保存在寄存器1中;
2. 按5j使光标下移至第一个printf语句行;
3. 按dd命令将该行删除,此时寄存器1中将保存刚刚被删除的内容:
printf (“ please input a number :\ n ” );
而寄存器1原有的内容:
/* this is a example */

则被保存到寄存器2中;

在最末行模式下,也可以对文件内容进行Linux Vi删除,但它只能删除整行,一次可将某个指定范围内(起始行号,终止行号)的所有行全部删除。需要注意的是,用此种方法进行删除时,Vi并不把所删内容放入寄存器中,因而当发生误Linux Vi删除操作时,不能用² np命令恢复,只能用u命令进行有限的恢复。最后提一下,如何在文本输入方式时将所输入文本删除。用户使用组合键即可,此时光标将返回插入开始的位置,并且Vi仍处于文本输入方式。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