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thyou
  • 浏览: 443218 次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中国也可制作有情趣的商业电影了

阅读更多

10d8452501e.jpg

姐姐问我看过“石头”没有。这已经是第N个人这样问我了。姐姐是制片人。她这样问,那看来我有必要关注一下了。

《疯狂的石头》众口不一,有说非常好的,有说很一般的,有说里面的笑料挺过时的。但不管怎样,这个100分钟的片子,是一个有亮点的电影。

结构紧凑,有氛围,高潮迭起,悬念丛生,黑色幽默……这个片子,将非常适合用影像来表现的故事,表现得很到位。这是一个故事编得很好,情节非常好看的片子。

盗宝及反盗这种题材,是任何一个国家电影商业里最常规的题材了。电影工业集大成者好莱坞更是不例外。几乎每一年都有这种题材的电影出现。作为工业流水线的产物,有一些片子,我们觉得构思比较精巧,剧本比较丰富,导演手法比较新颖,剧情张力较强,给我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但大多数片子,实际上只是在新片上映时的炒作声中,我们走进影院,看过了,然后,慢慢就遗忘了。谈不上有多么兴奋。

包括非常有名的《11罗汉》,我认为剧本比较失败。倒是乔治克鲁尼出演的另一部关于警察与土匪玩猫抓老鼠游戏题材的小制作out of sight,我倒觉得情趣盎然。里面克鲁尼与詹姆斯洛佩兹大玩诱惑力游戏的戏,颇为好看。

但总之,这样一个拍摄过度的题材,要拍得出彩颇不容易。《疯狂的石头》的剧情张力,比很多好莱坞同题材大制作都更为过瘾一些。可见,电影之精彩,与投资额的大小,不一定是正比关系。电影工业说到底是个创意产业,没有好的创意水平,有再多的金钱砸进去,结果可能会是越搞越砸。

《疯狂的石头》里罪犯和保卫人员都住在同一个脏兮兮的宾馆里,厕所和澡堂子再老式再破旧不过。我也怀疑这样安排布景,也是由于这是一部小制作电影的缘故。

这个题材的编剧其实没什么中国特色,我觉得它更象是好莱坞的某位有天赋的编剧所为。(我怀疑,好莱坞制片厂很有可能购买这个电影的重拍版,以弥补他们贫瘠的创意能力之不足。)但电影中的故事场景设置在重庆,一个已被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古老寺庙,加上有中国特色的脏兮兮的宾馆,以及空气中弥漫的中奖发财的浮躁气息,使得这个故事又带上中国色彩。

最令人叫绝的是片中的黑色幽默,这种黑色幽默手法嚣张地弥漫在整个影片当中。比如,众盗争夺的目标——翡翠宝玉的真真假假,真宝石落到了强盗的手里,却被当成假宝石,强盗又拿着它去换回了货真价实的假货。厂长的公子被罪犯塞到了箱子中,厂长保卫科长还在不知就里的情况下去帮罪犯搬箱子。等等等等。

中国电影最大的问题是剧本的单薄。剧本、故事一单薄,再强的导演和演员阵容,都只能拍出二流的电影来。这个电影的题材不新颖,但照样让人看得滋滋有味。原因其实就在于,魔鬼在细节中。编剧用一系列精巧的构思,为整个故事设下一个又一个套儿,故事一环套一环地演绎,观众目不暇接,好戏不断,最终包袱抖完,电影也在精彩的尾声中落幕。观众还沉浸在那丰富的一环又一环的故事套套中。故事的层次丰富,细节幽默且合乎常理,这就是好看电影的一个充分条件。《疯狂的石头》这100分钟的故事,除了有足够丰富的细节,也编得相当圆满。

这个电影有些象小品的味道,但又有所超越。它既有小品式的风格和小品的段子效应,同时电影所特有的表现方式也不断出现。

都说中国没有真正的商业片,张艺谋、陈凯歌近几年的大制作只是导演过去名气加好莱坞概念及手法的简单叠加,贾彰柯等人虽然做出了几部鲜活的电影但又过于富有边缘色彩。从《疯狂的石头》看,中国的城市题材电影,商业电影的前途还是很大的。关键是中国电影玩家的创造力能够通过合理的机制得到真正的培养和释放。来源:吴阿仑博客www.et-8.com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