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longbuilder
  • 浏览: 40684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上海->杭州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有感于现在招聘求职贴泛滥,一个发人深省的笑话

阅读更多
下面付个同事发的笑话,有兴趣地思考一下。
联合利华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总不能把空盒子卖给顾客啊,他们只得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博士后设计一个方案来分拣空的香皂盒。博士后拉起了一个十几人的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花了几十万,成功解决了问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到,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中国南方有个乡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的生产线,老板发现这个问题后大为发火,找了个小工来说:“你他妈给老子把这个搞定,不然你给老子爬走。”
        小工很快想出了办法:他花了90块钱在生产线旁边放了一台大功率电风扇猛吹,于是空皂盒都被吹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知识并不一定都是生产力;

2、能吹是多么的重要!

套用经济学原理中最重要的一句话: 需求决定供给
分享到:
评论
39 楼 troyaninpc 2009-07-09  
我强烈同意第二点
38 楼 chandler 2009-07-09  
ywlqi 写道
jiyanliang 写道
一个产品的研究,或者一个测试的研究,能很快的带动其它的技术产业链的。这里的技术研究可能现在是付出大于回报,但是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或者是竞争力那肯定有益无害的。
等到何时,人家产品更新一代有一代的,而你还在使用大风扇呢。。。

不敢苟同,90元能够解决问题,为什么要花几十万?而且研究到实用中间花了多长时间?市场能等得起这个时间吗?
个人认为解决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才是能力的体现。将来,永远是未知数,为了一个不知道是否会发生的事情投入太多的精力是不值得的。

   你怎么能知道最简单的问题一定能解决问题?你怎么能知道解决的只是表面,而不是本质?固然把简单的问题变复杂了,是浪费,但是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了,那也是找死。
    要知道这些,显然要对问题有着极其深厚的了解。但是实际遇到问题。有多少你能了解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至少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本来就没有一套的用之四海皆准的准则,灵活应用才是关键。但是,对于解决问题的评判,如果只是以一个标准来判定。那么显然是错的。
37 楼 taote 2009-07-09  
看样子自己的吹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36 楼 gigix 2009-07-09  
系统程序 写道
还有一个类似故事,话说米国一个导弹发射井出了一小事故,一棵螺帽掉进了发射井里,工程师们想尽了办法也没能取出来,于是设计了一个机械手伸进去取出来。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中国,士兵们轻轻松松地用个口香糖粘在竹竿上伸进去粘了出来。

可是事情还没有完,过出三十年,中国的士兵们还是在用口香糖粘,米国的机械手已经发展成了一个产业!

三十年前中国士兵就有口香糖嚼?
35 楼 系统程序 2009-07-09  
还有一个类似故事,话说米国一个导弹发射井出了一小事故,一棵螺帽掉进了发射井里,工程师们想尽了办法也没能取出来,于是设计了一个机械手伸进去取出来。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中国,士兵们轻轻松松地用个口香糖粘在竹竿上伸进去粘了出来。

可是事情还没有完,过出三十年,中国的士兵们还是在用口香糖粘,米国的机械手已经发展成了一个产业!
34 楼 moyue 2009-07-09  
如果是企业,前期投资大于效益也是值得的,如果是小作坊,只有利益,投资基本没有,还是吹吧
33 楼 whaosoft 2009-07-08  
毕竟我们是搞技术的
也不能老吹`
最后还要看实力~
32 楼 iaimstar 2009-07-08  
不要把堕落当作自己成熟。。
不要把懒惰和抠门当作精明

能吹,
1总有一天你吹不起来的时候
2吹能获得什么成就感?

为甚么都喜欢把这种故事当成经典传来传去
都听过两个矿山的故事吧
一个矿主给工人工资高,福利好,矿挖完了,留下了城市,矿主从城市挣回了发出去的钱
另一个矿主给工人生存保障的钱,矿挖完了,留下了沙漠和一群饿殍

科学家公关,解决了问题,不仅可以拿起空盒子,更重东西的也可以检测了
而且有了科研成果,在很多领域获得了学识和经验,带出很多徒弟,这项技术同样可以应用在更多的地方,和电风扇这种比较有价值么?
31 楼 gigix 2009-07-08  
找到了这个故事的日本版本
http://www.navitus.biz/content.asp?contentid=618
看来还是从海外以讹传讹进来的
30 楼 gigix 2009-07-08  
huanchen456 写道
这个故事的原文,似乎出自一本讲述中国制造业的《龙行天下》——用以举例说明中国民营企业以自己非常有限的资金和技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外资企业的压力,那种无所不在的、如草根般顽强求生的生命力与创新精神。所以,这个故事好象并非是要告诉我们:1、知识并不一定都是生产力;2、能吹是多么的重要!

当然,开学一笑,亦无不可。若要当真,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单就故事的本身,读者自然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但是,我们是否可以觉得:博士后那种正儿八经的“书生”方法,是可以用于未来新一代生产线的改造与设计的,使新的生产线不再存在这样的空装问题。农民工的方法虽然实用,始终只能用来吹掉既成的空盒子。所以,我始终觉得:知识是个好东西。当然,丰富的经验智慧,也很令人感佩。

第一,好像不是出自那本书。我刚到腾讯读书去翻了一下,没有看到。
第二,没找到这个故事的原始出处。所有相关的引用,无一例外都是在复制这个故事,没有其他任何佐证。

换句话说,看起来很像是──又一个──自欺欺人的励志故事。
29 楼 hunray 2009-07-08  
学历高不一定能力强!~~~ 能力强不一定能出头!~~~ 在中国,学历高比能力强有用多了。
28 楼 bookong 2009-07-07  
引用
老板报着试试看的心里采纳了小工的建议,但小工的电风扇因为质量原因起火,烧掉整个生产线,老板雇佣黑社会把小工的手脚砍断……


反正就是“编”呗,我不觉得一个瞎编出来的故事能“发人深省”什么,写寓言吗?那就别用真正企业的名字,否则和伪装成电视访谈找几个假患者交流心得,找几个假专家解答疑问的电视购物广告有什么区别?

另外,这个故事和以前所谓“宇航员与铅笔”的故事神似啊。
引用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

美国航天部门首次准备将宇航员送上太空,但他们很快接到报告,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用圆珠笔、钢笔根本写不出字来。于是,他们用了10年时间,花费120亿美圆,科学家们终于发明了一种新型圆珠笔。这种笔适用于失重状态、身体倒立、水中、任何平面物体,甚至在摄氏零下300度也能书写流利。

而俄罗斯人在太空中一直使用铅笔。”


这个故事想告诉人们,有时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其实有极简单的现成解决办法。这当然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可惜它是捏造出来的。总结一下这个故事的错误:

1,美国宇航员也用过铅笔。
2,铅笔并不适合太空中使用,尖头有危险,易燃,书写产生的石墨残渣容易进入宇航员的胸腔、眼睛,更容易使电子设备短路(石墨是良导体)。
3,太空笔是一家私人企业发明的,据说耗资一百多万美元。
4,这种太空笔不但能在失重的情况下使用,还能在极端温度下使用。
5,失重笔不但想出了用氮气产生压力,而且还改革了油墨和笔尖,使得这种笔不写的时候不漏油。
6,太空笔发明出来以后,无论是美国宇航局还是俄罗斯宇航局都购买了。
7,找不到零下300摄氏度这样的环境(开尔文0度达不到-300摄氏度),这个杜撰的故事本身就有科学错误。


早期的宇航员都使用铅笔,并不是因为接受了小学生的建议,而是因为钢笔、圆珠笔在失重条件下都无法使用,铅笔是惟一的选择。但是铅笔笔芯有时候会断,在失重的环境中飘浮,会飘进鼻子、眼睛中,或飘进电器中引起短路,成了危险品。此外,铅笔的笔芯和木头在纯氧的环境中还会极易燃烧。

因发明了圆珠笔通用笔芯而发了大财的保罗·费舍尔,意识到宇航员使用安全、可靠的书写工具的迫切性,自掏腰包进行研制,花了两年时间和约两百万元费用后,于 1965年研制成了能在太空环境下使用的圆珠笔———太空笔。其原理很简单,采用密封式气压笔芯,上部充有氮气(氮气是不活跃气体,一般条件下不会助燃),靠气体压力把油墨推向笔尖。经过严格的测试后,太空笔被美国宇航局采用。1967年12月,费舍尔以每枝2.95美元的价格把400枝太空笔卖给美国宇航局。

1969年7月20日,太空笔跟随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上了月球,并救了他们的命。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表面完成历史性漫步,回到登月舱准备离开时,发现发动机的塑料手动开关被宇航服的背囊碰断,无法启动发动机向地面指挥中心求援。他们需要拨动开关中一个细小的金属条,为了减轻重量,他们已抛弃了所有的工具。地面指挥中心的一名工程师灵机一动,建议他们用太空笔试试。奥尔德林掏出太空笔,缩回笔芯,用笔的中空尾端拨动了开关,成功地启动了登月舱的发动机。

太空笔是全天候的圆珠笔,除了太空环境,还可在其他各种极端恶劣(如寒冷的高山上和深海底) 的条件下使用,如油污、潮湿、粗糙、光滑的表面,并适用于各种角度书写,使用寿命长达几十年,深受登山运动员、户外活动者、技工、士兵、警察的欢迎。目前在美国市场上8美元即可买到一枝最简单的费舍尔太空笔。


奇怪的是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太空笔却成了谣言的对象,备受嘲笑,成了愚蠢的象征。有人说美国人花巨资开发太空笔完全没有必要,不如像前苏联宇航员那样简单地使用铅笔(实际上,前苏联宇航员后来也改用费舍尔太空笔)。还有人干脆说太空笔从来就没有研制出来过。直到最近,还有人在学术会议上把这个谣言进行添油加醋,开发费用被他们夸大了5000倍:

“‘为了研究在太空环境下圆珠笔能出水,竟使科学家花费了100亿美元,终了却毫无结果。最后得知,铅笔在太空环境下就能写出字。’11月3日,在中国农业大学召开的‘2004年全国农林研究生教育发展论坛’上,一位专家将这则黑色幽默娓娓道来,各大学领导和专家对‘研究要切合实际,尤其是以前沿研究为主的研究生教育更是如此’的观点表示认同。”(《中国农大研究生教育创新性“学科群落”质高多产》,《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7日第1版) 《光明日报》也刊登过“美国科学家花费巨资研究太空笔居然没想到用铅笔”这样的笑话。

费舍尔太空笔中国市场上也买得到,叫“飞梭太空笔”,许多城市的百货大楼、礼品店均有销售,与会专家竟然没有一个人见过、听说过?“研究要切合实际”,说得一点也不错,首先就要从自己做起。
27 楼 guooo 2009-07-07  
同时也在告诉我们,思考问题要发散思维,不要动不动就条条框框,简单的问题就不要复杂化。
26 楼 niwei 2009-07-07  
这个故事有点意思!
25 楼 google_fans 2009-07-06  
ywlqi 写道
jiyanliang 写道
一个产品的研究,或者一个测试的研究,能很快的带动其它的技术产业链的。这里的技术研究可能现在是付出大于回报,但是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或者是竞争力那肯定有益无害的。
等到何时,人家产品更新一代有一代的,而你还在使用大风扇呢。。。

不敢苟同,90元能够解决问题,为什么要花几十万?而且研究到实用中间花了多长时间?市场能等得起这个时间吗?
个人认为解决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才是能力的体现。将来,永远是未知数,为了一个不知道是否会发生的事情投入太多的精力是不值得的。

这是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区别,专业和业余的区别。
就等于小作坊软件公司笑正规大公司那么多条条款款,那么多模式。
24 楼 inroroc 2009-07-06  
javaeye网站不安全啊,被360浏览器拦截了,说什么有木马攻击危险,请管理员查查。。。。。。。。
23 楼 huanchen456 2009-07-06  
这个故事的原文,似乎出自一本讲述中国制造业的《龙行天下》——用以举例说明中国民营企业以自己非常有限的资金和技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外资企业的压力,那种无所不在的、如草根般顽强求生的生命力与创新精神。所以,这个故事好象并非是要告诉我们:1、知识并不一定都是生产力;2、能吹是多么的重要!

当然,开学一笑,亦无不可。若要当真,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单就故事的本身,读者自然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但是,我们是否可以觉得:博士后那种正儿八经的“书生”方法,是可以用于未来新一代生产线的改造与设计的,使新的生产线不再存在这样的空装问题。农民工的方法虽然实用,始终只能用来吹掉既成的空盒子。所以,我始终觉得:知识是个好东西。当然,丰富的经验智慧,也很令人感佩。
22 楼 ywlqi 2009-07-06  
楼上的同志还真较真呢。
我的意思是说技术创新在历史的潮流来说很重要,但不一定适用于某个具体的项目,或者在退一步,在一定时期内不适用于某个项目。千万不要为了技术而技术。
有些项目立项的时候吹得是天花乱坠,功能强大、扩展性强、能适应万般变化,但真正成功的项目又有多少呢?
项目的生命期有多长?在生命期内真的有那么多扩展性需求吗?

每个月花2000元多雇一个人就可以搞定,只是举个例子,技术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胡言乱语完毕,此帖不再回。
21 楼 jiyanliang 2009-07-06  
ywlqi 写道
jiyanliang 写道
ywlqi 写道
jiyanliang 写道
一个产品的研究,或者一个测试的研究,能很快的带动其它的技术产业链的。这里的技术研究可能现在是付出大于回报,但是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或者是竞争力那肯定有益无害的。
等到何时,人家产品更新一代有一代的,而你还在使用大风扇呢。。。

不敢苟同,90元能够解决问题,为什么要花几十万?而且研究到实用中间花了多长时间?市场能等得起这个时间吗?
个人认为解决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才是能力的体现。将来,永远是未知数,为了一个不知道是否会发生的事情投入太多的精力是不值得的。

恩,各抒己见吧,对你的话咱也不敢苟同。。。
现在研究出的产品还可以使用到更加广泛的范围,比如探测 商品的重量是否达标,或者探测商品和外壳的重量差不大的情况 等等。利用已有的成果可以成功的进行改造。难道你不发现这里的可扩展性很强吗?难道你写程序就是为了实现功能而已,将来永远是未知数?


同意可扩展性很强这一说法,但,真的需要吗?重量是否达标,或者探测商品和外壳的重量差不大的情况,没上这套系统之前的QA在干吗呢?扩展这些功能又得花多少钱?几十万的研究费用?每年十几万的维护费用?也许,每个月花2000元多雇一个人就可以搞定。纯属个人意见,不是抬杠啊,呵呵。

另:本人写程序首先考虑实现功能,再考虑可预见将来的可扩展性。其实重点是想说我主张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呵呵。

引用
将来,永远是未知数
你怎么预测。。。


还有
引用
每个月花2000元多雇一个人就可以搞定
我想知道怎么解决的,是用两只手掂量掂量吗,未必准吧。。。如果真是那样,人类可以返回到石器时代了。。。
20 楼 ywlqi 2009-07-06  
jiyanliang 写道
ywlqi 写道
jiyanliang 写道
一个产品的研究,或者一个测试的研究,能很快的带动其它的技术产业链的。这里的技术研究可能现在是付出大于回报,但是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或者是竞争力那肯定有益无害的。
等到何时,人家产品更新一代有一代的,而你还在使用大风扇呢。。。

不敢苟同,90元能够解决问题,为什么要花几十万?而且研究到实用中间花了多长时间?市场能等得起这个时间吗?
个人认为解决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才是能力的体现。将来,永远是未知数,为了一个不知道是否会发生的事情投入太多的精力是不值得的。

恩,各抒己见吧,对你的话咱也不敢苟同。。。
现在研究出的产品还可以使用到更加广泛的范围,比如探测 商品的 重量是否达标,或者探测商品和外壳的重量差不大的情况 等等。利用已有的成果可以成功的进行改造。难道你不发现这里的可扩展性很强吗?难道你写程序就是为了实现功能而已,将来永远是未知数?


同意可扩展性很强这一说法,但,真的需要吗?重量是否达标,或者探测商品和外壳的重量差不大的情况,没上这套系统之前的QA在干吗呢?扩展这些功能又得花多少钱?几十万的研究费用?每年十几万的维护费用?也许,每个月花2000元多雇一个人就可以搞定。纯属个人意见,不是抬杠啊,呵呵。

另:本人写程序首先考虑实现功能,再考虑可预见将来的可扩展性。其实重点是想说我主张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呵呵。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