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yz20003
  • 浏览: 290400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唐山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OpenSourceCamp归来有感

阅读更多

上周六去参加了OpenSourceCamp活动,玩了整整一天时间,感触颇丰啊。

首先是上午到达Intel,来到会议室先找了件合适尺寸的T恤装起来(感谢活动赠送的礼品,谢谢),人不是特别多,所以在中间找到了几个空位坐下。

活动开始前,大屏幕上一直在播放着OpenSource的宣传视频,英语原声中文字幕的,几个老外不断出来讲这个OpenSource到底是如何如何,看 到了Linus,接下来又出现了GNU的创始人,讲到OpenSource的出现,它的意义等等,不过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当其中提到了 MicroSoft和Bill Gates时,视频的背景音乐突然变成了“鬼子进村”的那种气氛,然后就伴着这种感觉听了几分钟的bill Gates写给开源社区的公开信,信的内容主要是强调软件的知识产权。。。感觉OpenSource和MicroSoft的隔阂还是年代久远啊。

随着视频的戛然而止,活动进入正题,首先由活动的发起人Peter介绍了OpenSourceCamp的历史和未来的发展,然后依次是IBM谈标准规 范,intalio对自身的介绍,天使投资人介绍通过开源如何开展商业活动,中间还有一个“中文马马虎虎”的芬兰女士介绍去芬兰留学的。

上午日程中记忆最深刻的是Xiao-Feng Li介绍的,如何在jvm中应用向量运算来提升性能。主要就是说,如果我们对一批数据进行相同操作,比如将10个数依次累加5这样的操作,如果使用循环就 需要使用10次加法计算,而向量计算可以通过一个加法操作就实现对初始10个数的累加操作,这样就以内存的代价换取的操作效率的提升。

说真的,一开始还以为这是一个很偏门的技术,可是听到后来Xiao-Feng Li讲到将这一项技术应用于JVM的时候,并拿出了单线程下运行速度提升30%的测试数据时,我立刻就傻眼了。总是说理解业务最重要的同志们估计也没想到 完全是在钻研技术也会产生这种意向不到的效果吧?业务应用遇到底层技术一般就是这种结果了,应用的反复研究造就了的结果是满足特定需求,而底层技术的推出 直接在数量级层次发生了颠覆的作用,这种底层的研发阶段是枯燥的,而成果又是巨大的。借用演讲人的一句话:“你可以把它研究出来,然后卖给 SUN,ORACLE这些公司嘛。”先不说这话是认真还是开玩笑,先回过头来考虑一下之前我们是否对技术进行过如此的钻研探究,也能够明白为何现在很多技 术上的问题还是会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瓶颈了。

再想想,为什么这种底层技术会直接出现在OpenSource中呢,更多时候它只会被公司内部作为机密控制起来,OpenSource不是商业行为,它仅 仅是一种distribution和development的形态,开放式的开发形式,调动更多人的力量来催生创新的形成,反正个人从 OpenSourceCamp上看到的OpenSource就是这样的了。

所以要放平心态,国内的技术积累尚未实现某种丰富的水平,所以建立在技术地基之上的OpenSource必定需要时间慢慢培养,如果真是要做开放开源,低下头做事情就对了。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