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 协议 浏览器 前端积累

 
阅读更多

http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协议,就是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进行“沟通”的一种规范 http是属于“应用层的协议”而且是基于TCP/IP协议的

TCP/IP协议  传输层协议

 

衍生出来http 原因: 

 

   而TCP协议是基于连接和三次握手的,虽然具有可靠性,但人具有一定的缺陷。但试想一下,普通的C/S架构软件,顶多上千个Client同时连接,而B/S架构的网站,十万人同时在线也是很平常的事儿。如果十万个客户端和服务器一直保持连接状态,那服务器如何满足承载呢?

这就衍生出了http协议。基于TCP的可靠性连接。通俗点说,就是在请求之后,服务器端立即关闭连接、释放资源。这样既保证了资源可用,也吸取了TCP的可靠性的优点。

正因为这点,所以大家通常说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也就是“服务器不知道你客户端干了啥”,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性能考虑的。以至于后来有了session之类的玩意。

 

首先看看http请求消息(就是浏览器丢给服务器的):

一个http请求代表客户端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的数据。一个完整的http请求消息,包含一个请求行,若干个消息头(请求头),换行,实体内容

请求行:描述客户端的请求方式、请求资源的名称、http协议的版本号。 例如: GET/BOOK/JAVA.HTML HTTP/1.1

请求头(消息头)包含(客户机请求的服务器主机名,客户机的环境信息等):
Accept:用于告诉服务器,客户机支持的数据类型  (例如:Accept:text/html,image/*)
Accept-Charset:用于告诉服务器,客户机采用的编码格式
Accept-Encoding:用于告诉服务器,客户机支持的数据压缩格式
Accept-Language:客户机语言环境
Host:客户机通过这个服务器,想访问的主机名
If-Modified-Since:客户机通过这个头告诉服务器,资源的缓存时间
Referer:客户机通过这个头告诉服务器,它(客户端)是从哪个资源来访问服务器的(防盗链)
User-Agent:客户机通过这个头告诉服务器,客户机的软件环境(操作系统,浏览器版本等)
Cookie:客户机通过这个头,将Coockie信息带给服务器
Connection:告诉服务器,请求完成后,是否保持连接
Date:告诉服务器,当前请求的时间

 

 

再看看HTTP响应消息(服务器返回给浏览器的):

一个http响应代表服务器端向客户端回送的数据,它包括:
一个状态行,若干个消息头,以及实体内容

响应头(消息头)包含:
Location:这个头配合302状态吗,用于告诉客户端找谁
Server:服务器通过这个头,告诉浏览器服务器的类型
Content-Encoding:告诉浏览器,服务器的数据压缩格式
Content-Length:告诉浏览器,回送数据的长度
Content-Type:告诉浏览器,回送数据的类型
Last-Modified:告诉浏览器当前资源缓存时间
Refresh:告诉浏览器,隔多长时间刷新
Content-Disposition:告诉浏览器以下载的方式打开数据。例如: context.Response.AddHeader("Content-Disposition","attachment:filename=aa.jpg");                                        context.Response.WriteFile("aa.jpg");
Transfer-Encoding:告诉浏览器,传送数据的编码格式
ETag:缓存相关的头(可以做到实时更新)
Expries:告诉浏览器回送的资源缓存多长时间。如果是-1或者0,表示不缓存
Cache-Control:控制浏览器不要缓存数据   no-cache
Pragma:控制浏览器不要缓存数据          no-cache

Connection:响应完成后,是否断开连接。  close/Keep-Alive
Date:告诉浏览器,服务器响应时间

 

 

 

转:http://www.blogjava.net/cheneyfree/archive/2007/05/26/120168.html

1. cookie保存于浏览器或客户端文件里面 ,一个站点最多保存20个cookier   一般不能超过4K.

2.session是保存在服务端的内存

Session就是服务器给客户端的一个编号 当一台web服务器运行时,可能 是有多个用户都在浏览这台服务器上的网站,当每个用户首次与这台服务器建立连接时,它就与这个服务器建立了一个Session,同时服务器就会自动为其分 配一个SessionId,用以标识这个用户的唯一身分,这个Session就是有服务器随机产生的一个由24个字符组成的字符串。

         这个唯一的SessionId还是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当一个用户提交表单时,浏览器就会将用户的SessionId自动附加在HTTP头信息中,当服务器 处理完这个表单后,就会将结果返回给SessionId所对应的用户

 

 

 

七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TCP/IP 四层:

连接层(Link Layer)、网络层(Internet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1)连接层负责建立电路连接,是整个网络的物理基础,典型的协议包括以太网、ADSL等等;

2)网络层负责分配地址和传送二进制数据,主要协议是IP协议;

3)传输层负责传送文本数据,主要协议是TCP协议;

4)应用层负责传送各种最终形态的数据,是直接与用户打交道的层,典型协议是HTTP、FTP等。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