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wuuy43h
  • 浏览: 11669 次
最近访客 更多访客>>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高帝制礼作乐,周昌谏废太子

 
阅读更多

高帝制礼作乐,周昌谏废太子
2011年10月27日
  1、  高帝建国后,废除了秦王朝的苛刻繁琐的礼仪,力求法度简便易行。有次宴请群臣,因为没有礼制而大都喝的酩酊大醉,有的在宫殿之上大呼乱叫,还有的甚至拔剑乱砍,高帝减减对这种行径开始反感起来,可是苦于没有制度,无从去约束。
  汉朝名儒叔孙通劝告刘邦说:“儒生们虽然很难帮助您平定天下,但是可以保证参加保住江山,巩固成果。我愿意和我的弟子们去制定礼仪规则。”刚开始高帝还怕叔孙通会搞的很麻烦。叔孙通解释到:“五帝和三王的礼制都不大相同,可以看出礼制的制定是要根据情况而改变的。我准备结合古代礼制,以秦礼制为主,制定新的礼仪。”刘邦说:“那好吧,你一定要弄的简易易懂,而且我必须能做到才行。”(由高帝的话可见,其实礼仪制度只是统治阶级用来统治被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
  于是,叔孙通就开始着手办理此事,并去鲁招募了30多位儒生。其中有两个儒生不愿意和叔孙通一起去制定礼仪,说叔孙通已经侍奉了10几位君主,全是靠阿谀奉承,认为制定礼仪是要靠百年的德政才能够制定的,不愿意和其为伍一起制定礼仪。后来叔孙通就骂他们不懂观察时势变化。
  一个多月后,叔孙通将制定好的礼仪演示给高帝看,高帝看过后很满意,认为自己还可以做到,就命令群臣去练习。
  高帝7年冬季,长乐宫建成,诸侯,群臣都来参加朝贺典礼、酒宴。这又和原来是另一番景象,从上朝到酒宴结束,没有敢于大声喧哗、违反礼节的人。高帝也不禁叹道:“我今天才知道身为皇帝的尊贵了。”还大赏了叔孙通。
  刘邦灭了项羽,登上帝王宝座的前后,便开始着手国家的制度建立:萧何定律今,韩信定军法,张仓定历法及度量,叔孙通定期收,汉朝制度很快便建立起来了,这也是汉王朝能够迅速稳定下来的积极因素。
  叔孙通作为当世大儒,实施的朝仪,结束了朝廷的无序状态。礼乐的局限性,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日趋显露,在刘邦立国的这个时代,制定礼仪就显得必不可少,可见人际关系的无序和混乱是不可能稳定社会,巩固天下的。企业人事也是如此,没有和谐,等级分层,是不可能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和谐社会”)
  2、  周昌谏废太子
  戚夫人很受刘邦宠爱,并生下了赵王赵如意。高帝因为嫌弃太子太过懦弱,认为赵如意很像自己,对赵王是喜爱有加。由于吕后和高帝的关系逐渐疏远,戚夫人还常常向刘邦哭泣,要求改立自己的儿子赵王为太子。后来,高帝就准备废掉太子,群臣为此争论不休,但都没能说服高帝刘邦。
  御史大夫周昌说话结巴,又在盛怒之下,急的只是说:“我嘴巴不大会说话,但我知道太子不能废,如果你要是废了太子,我以后就不上朝了。”刘邦不禁高兴的笑了,听从了周昌的建议,没有废除太子。后来吕后召见周昌,直接下跪:“要不是你,太子可就废掉了啊。”(要知道这可是乱了臣纲的~)
  历来太子之争,都是宫廷内部的焦点,是宫廷里权力角逐的中心。正如,一汉书说说:“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震动”。
  《贞观长歌》里的三王子李恪,李世民也曾经说过:“众王子中最像自己的一个。”同样太子李承乾也是软弱无能,而且还是个残废。但是如若没有最后一刻的谋反,想必李世民同样是不会废除了太子的了。刘邦想废没有废刘盈的想法,也是很有高瞻远瞩的:首先想到废除刘盈,说明刘邦也是对太子刘盈难胜大任的忧心,其次,如若废了刘盈,便会鼓励赵王刘如意,以后便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要知道当时大臣都是反对废除太子的。
  可见,无论是在封建社会,还是在如今也好,世袭继承,争权夺利都是带有一定虚伪性和欺骗性的。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